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的科研环境跟国外相比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zi-xian-sheng-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到了一年找导师申请博士的时候了,最近我朋友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究竟要继续留在国内深造,还是去国外搞研究。

别的我可能不是很了解,就单从药学专业科研环境来讲,我也是很有话讲。

优势在于:

1. 国家不断出台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科研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在大方向上,国家是科研是大力扶持的,9月22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达到24393.1亿元,R&D经费投入再创新高,投入强度继续提高。

很多高校的大牛手上科研经费充足,配置最新的仪器设备,充足的试验耗材等等,简直是科研人的福音。当然,我也见过太多“坑”导师了,因为经费不足,化学溶剂重复回收利用,甚至规定一个礼拜只用5根毛细管,还有让学生自费掏钱做科研的。所以,经费是否充足是做科研的重中之重。

2.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药研发不断涌现

2020-2021年,全球已经在药学研究领域发表了共322,229篇SCI收录文献。其中,中国作者共发表59,283篇,仅次于美国97725篇,远超英德意,位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也不乏很多高分文章,如Nature、Science、Cell等权威杂志。

另一方面,在过去五年的药物研发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具有研发潜力的药物候选成分,有40%到45%左右进入临床研究的分子,都有潜在的First-in-class药物的机会。新药创新迎来了最好的年代。

在这次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我国的研发历程也展现出了中国速度,是最早开展临床试验,也是最早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3.就自身而言,如果跟着大牛/强力实验室出好论文并积累人脉,为未来创造更好的议价条件

如果导师本身是领域大牛或是院士,可以凭借导师良好的信誉和国内地位,持续积累国内的人脉和潜在合作者,这对以后未来发展是极其有利,甚至可以说是便捷。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很多大牛其实相互之间都是认识的,甚至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所以持续在一个圈子里混,会积攒不少人脉、基金写作和申请等各方面经验。

弊端:1. 流水线式培养模式

国内外导师培养学生最大的区别估计就在培养模式上了吧。在绝大多数的国内导师眼里,研究生就是老师思想的“执行者”,类似于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上的固定实验员,尽快上手,尽快出结果,分块合作然后“组装”,拿到高分Paper。或许,在几年的培养里,负责的那一块的实验技术一流,但是确实科研上根本不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甚至很多情况下,出现“剥削”这一情况,超长的工作时间。

相比较而言,国外研究各看重综合能力,首先,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做,找出背后的科学原因,再来主动谈谈我们的设计思路,并执行,全程都有参与。并且,科研人不应该为了发文章而做科研,而要考虑你在这个领域推动了什么。

2.实验室资源分配问题及安全问题

近几年,由于各专业的扩招,像我们学校的药学专业,招收人数直接扩充一倍。可是我们实验环境并没有扩充,所以根本是达到了饱和状态。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甚至休息区域根本不够分,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科研时间,拉低了进度。有的学校为节省空间,试验台旁边就是休息区。

我曾经听刚从国外回来的师兄说,国外的位子都是一人一排实验台,一个固定工位的时候实属羡慕极了。

另外,国内的实验室长期疏忽了很多安全问题,没有配备基础的安全措施,也缺乏安全知识的宣讲及普及,虽然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如冲眼仪也都开始配备,定期的安全讲座也开始安排,但还是缺乏确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3.学校大型设备等各种管理模式

据了解,像英美这种发达国家的实验室管理十分先进,开放程度高,研究人员科研随时动手实验和进行测试,设备的使用率也很高,维护的也很好。但是国内这一方面真的挺欠缺的,仪器坏是三天两头的事,使用的人数目多,技术又培养不到位,经常需要报修,一修就是大半把个月,然后没有检测结果,根本没法进行下一步。

我曾经听过最羡慕的就是,在国外,他们反应完的玻璃仪器都是统一回收,然后由专人负责洗涤,然后配送,完全不占用科研人的时间。要知道,我们每天至少花费一小时在洗瓶瓶罐罐上,有的时候真是越洗越糟心……

总之,中国科研正在各方面不断向着世界顶尖水平靠近,我们有理由相信科研环境也会不断改善。




  

相关话题

  你所在的领域里,有哪些堪称开山之作的论文? 
  徐中民写神文的事是怎么被挖出来的? 
  山东海阳成为中国第一座「完全实现核能供暖」的城市,核电规模、技术的发展会为能源领域带来哪些新思路? 
  西伯利亚发现冰冻 2.8 万年的「狮子幼崽化石」,这一发现有哪些意义? 
  大学教授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国外哪些城市去了感觉像在中国一样? 
  中国有没有已经垄断世界的技术? 
  如何评判一项学术工作的影响力? 
  当今世界有没有一个喜欢中国人的国家存在? 
  如何提取文献的数据? 

前一个讨论
妊娠纹能预防吗?
下一个讨论
乳胶枕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