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人人都在谈基金,但我国居民财富中「基金规模仅占3%」? 第1页

  

user avatar   jackwang9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投资海外,所以我对美股也有不少关注。美股持续上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足够理性成熟,资金多由大基金和机构打理,很少追涨杀跌。

在中国,我们的基金业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好像身边人人都在谈基金,但相比于美国市场还是不够成熟。我也去看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研究报告。报告里给出了一些数据,比如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发布的《2021美国基金业年鉴》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公募基金规模增至63.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分别以47%(29万亿美元)和35%(22万亿美元)领先,分列第一、二位,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市场仅占总规模的14%。而从开放式基金规模来看,我国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底,公募基金存续规模19.89万亿元(约3万亿美元)。

还有更直观一点的就是,2021年二季度末,美国一家基金管理贝莱德集团管理资产规模就达到9.5万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的2.66倍 。

如果只看中国,其实基金在居民财富中占比也很小。根据《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2019年我国居民部门的财富达到512.6万亿元,其中配置公募基金规模比例仅为2.88%,配置公募银行理财产品比例仅为4.36%。

当然,反过来其实也说明,我国的公募基金发展潜力无限。我看过一段普京的视频,普京很确定地说:中国经济按购买力衡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第一的经济地位,大A现在的点位显然不怎么匹配,未来必然在金融市场有更多回馈。

在社科院报告中,公募基金是属于普惠型财富管理产品的,具有很大的普惠价值。因为它和银行理财一样,购买门槛仅仅几元人民币,远低于保险和信托,还具有低成本、稳收益、易获取、高透明、标准化和风险合理等特性,最适合普通大众不过。

那么,如何推动公募基金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其普惠优势呢?社科院报告里有建议,推进财富管理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公司搞深度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把服务做好。

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普惠金融上有过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在没有余额宝之前,公募基金的起投基本都是5万元打底,正是余额宝的数字化优势让公募基金起投降低到1元,众多基金公司因此受益,开启了基金投资的大众启蒙。

另外,最开始也说过,美股市场投资者比较理性成熟,中国的公募基金发展还是需要加强这块的投资者教育。事实上,许多投资者因为投资理念不到位,或者心态心理建设不足,抱着暴富心理,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大部分资金都花在佣金上了,这一点也凸显投资教育的重要性。显然,互联网时代为投资者教育的普及带来巨大便利。

我举个例子,最近看一个线上金融堂提到“心理账户”理论,我觉得挺有意思,也顺便分享给买基金的朋友。这个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于 1985 年在研究人们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时提出的,是用来分析人和家庭如何在日常消费中做各种决策的模型。

投资决策,很多时候是反人性的。为什么股票涨的这么好,我不能买?有了心理账户理论,会不由自主地给各种类型的资产贴上标签,这样做决策就会容易些,心理上会感觉更舒适。基于心理账户,在整体上统筹规划个人投资决策,目标反而会更明确,且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强化个人面对市场波动的心理承压能力。投资如人生,大部分人,尤其中低收入人群应该把投资的时间线放长远点。

所以通过投资教育,可以让人认识到追求权益类的高收益也会同步带来高风险,如果忽视投资风险,在各种压力下盲目跟风看起来高收益的市场,比如虚拟货币,比如热点个股,养成习惯,迟早吃大亏,许多年或许都不能翻身。




  

相关话题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如何看待央行要求各大银行上存「过剩」美元的传闻? 
  人活着是为了读书,上班,缴纳房贷,结婚生娃的吗?如果不是那应该是什么呢? 
  四川「青花椒」案二审改判餐馆胜诉,本案具有何种法律意义? 
  如何看待近两年中式小吃快餐爆红,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传统西式快餐? 
  失业率上升一定是坏事吗?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年龄不大但已开始焦虑30岁后的生活,这种焦虑意识真能让他们避免年龄危机吗? 
  今天,7月1日,你想起了哪位共产党员? 
  如何看待网传杭州地铁内女生化妆被男子殴打并称「谁规定女人不能打」?公共场合应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每个月有1500元可以拿来投资,基金好还是股票好?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大保安现已是职校校长」?他的经历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一个讨论
居住在城市,你认为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