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肺癌患者国内求医被「判死刑」赴美后好转可跑步?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癌症五生率比美国低一半,低在中国处置复发病人比较没辙上。初发病人,中国做的不比外国差。问题当然有新药创制和审批的原因。

靶向药是一个不错的钓鱼工程。给人足够的希望往里扔钱,然后在可以免费使用的前后,因为耐药性,不得不再换一种药重新来一遍。药物有效的时候,患者的生活质量很高,生的喜悦和甜美可以让人不顾一切,靶向药物才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毒品。但是,跟毒品一样,靶向药物的耐药性也是残酷的。产生耐药时间的中位数,就是“用满N个月免费赠药”的时间。靶向药物平均产生耐药性的时间就是几个月。

癌症靶向药物是常规手段无效之后的二线、三线方案。现在很多病友和个别医生对靶向药物有宗教式狂热,过早使用,后果就是耐药性来了的时候病人没救了。年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有个5年换了5、6种靶向药物,最后改用最早出现耐药性的药物的例子。别说跑步,病人都能登山。这是真●花钱续命,花了百万美刀,是美国的中产阶级也要倾家荡产。这种例子对普通病人没有意义。

链接里的例子也是小概率,对多数病人没有意义。经济性不谈,耐药性已经讲了,大把的病人参加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后果是不良反应大到退组,严重的导致死亡。我这里还有一个301判3个月余寿的癌症晚期病人通过两次危险性很高的手术痊愈的例子呢,没有普遍意义,不灌鸡汤。

中国临床药物试验问题,归根结底是待审药物太多,有能力试验的机构太少,大量资源用在仿制药和“更名药”上。国家层面,日后会限制仿制药送审。桑国卫委员长组织的新规范审议,未来基层也有临床试验的资格和机会。但是,老牌学术重镇都“呵呵”,试验机构数量大跃进后果堪忧。“722文件”中招的可是有口碑的老字号,“722”之后,中部某大学把自己亲自做的项目都撤回了,留下外包别人做的探风;西北某大学上下活动路人皆知。




  

相关话题

  病人高烧时用酒精擦背降温,这种方法从医学角度解释有没有合理性? 
  中山大学发现 M1 天然病毒能精确杀灭癌细胞,是真的吗? 
  领证后这两天体检查出甲状腺炎,男方家里想让分开,他也不坚定,我该怎么办? 
  外科医生为什么很喜欢讲黄段子? 
  《柳叶刀》新研究称羟氯喹治疗新冠会导致死亡增加,会产生什么影响?羟氯喹还能用于治疗吗? 
  拍花子是否存在? 
  中国会出现类似豪斯医生里那样专门的鉴别诊断科室吗? 
  我一个中文系的热衷于和中医黑辩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是不是有点多管闲事了?而且外行有点词穷? 
  放弃你身体上的一个部位,让你拥有100%的编程才能,任何框架看一眼就精通,你会选择什么部位? 
  火车可以采用垂直座椅或者卧铺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BBC 纪录片《锻炼的真相》?
下一个讨论
南京大学张辰宇团队发现“抗病毒青霉素”MIR2911的意义?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