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腾讯视频上线新功能,非会员用户可以单独购买某剧集的会员,这种模式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你支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别叫“单独购买某剧会员功能”了,直接叫“租”算了,本质上就是租了碟片来看,3个月归还。(ps:想不到新的赚钱模式的时候,不妨回顾过往,微调一下就行了)

但相比于超前点播和逐集点播,这种模式好了不是一点不点,因为很多人开视频会员就是冲着追某部剧去的,剧一完结,会员撂荒,对消费者而言是有浪费感知的,觉得不值...

对于超长剧集,3个月时间能否完播结束?能的话,下次想要再回顾而复购,能不能有点小折扣?

当然,我更好奇的是,买了某剧,还有没有广告插入其中了?


user avatar   jupingxiaow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消费者而言,多个可选项,自然是好事。

尤其对我这种看剧还比较挑的,买个月卡会员就挺亏,我是有想看的剧了,才会打开视频网站看有没有资源,又不是天天在视频网站闲逛,有对眼缘的就试着看看,这太浪费时间了。

我的常规操作是,在知乎、豆瓣、朋友圈、B站等日常登录的平台,看哪部片子讨论比较火、口碑还不错,感兴趣了才会主动搜索。

所以这种按剧付费的模式就很好啊,我一会儿就去把腾讯月卡自动续费的服务,给关了。

给新模式点赞。

不过这长视频真不是好的商业模式,你看看B站如今的市值,几倍于爱奇艺,但你说是龚宇的能力远弱于陈睿导致的么?显然不是,公司的舵手没那么大区别。

核心,还是选择问题,选了变现效率低下的长视频模式。

虽说爱优腾担着“吃相难看”的骂名,一点也不冤。但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作为国内最大的三个长视频网站,每年都是亏钱的,却也是事实。

长视频这种要靠内容来吸引流量的模式,持续运转的成本太高了,要流量,就要买内容,内容又有时效性,要持续有流量,就要持续买内容,投入产出比很低。

变现效率还低下,作为主要营收来源之一的广告,远没有短视频、中视频网站变现效率高,长视频要的是沉浸,有广告就出戏了,这个场景下,用户天生排斥广告。

不像短视频网站提供碎片化内容,零散插入些广告,用户对广告的排斥感没那么强烈。

并且短、中视频网站是逛街浏览模式,你日常打开频率高,而长视频往往是主动去找想看的片子,日常登录欲望没那么强。

对长视频网站,很明显的现象是,平台有独播的大热剧了,用户活跃度就高,反之则低。

最让爱优腾羡慕嫉妒恨的,是短、中视频的网站,内容的主体还是UGC创作者入,平台方无须提供版权费。内容生态一旦做起来,创作者自然会在体系内贡献内容,获取流量从而变现,生态自发就滚起来了。

因此你看,论收广告费和成本投入,长视频网站完败。那就再看看收入的另一个大头会员费。而会员费要收得多,要么客单价高,要么会员数高,最好是两者皆高。

目前长视频玩家,基本就腾讯、爱奇艺、优酷三大玩家,顶多再加个芒果TV,如果几家合成一家,垄断了,有议价权了,或许能收高会费,但目前环境,垄断是别想了,几家竞争这么激烈,高会员费也是收不到的。

所以确实难啊,不好赚钱。腾讯还是这几家里相对最舒服的,对腾讯来讲,长视频网站可以不赚钱,只要能让腾讯的整个内容生态更繁荣,对腾讯就是有价值的,能巩固腾讯的护城河。

爱奇艺压力最大,因为是靠长视频业务为生的,长视频业务持续亏的是投资人的钱,这烧钱哪天是个头啊?不烧的话,过往投入不也打水漂了么......骑虎难下。

全球长视频网站估值最高的要属奈飞,奈飞也是收会员费的,其为什么能有高估值?是有啥不一样么?

别说,虽然收的都是会员费,但还真不太一样。

奈飞模式的核心是自制内容,把内容当资产,通过“算法推荐+海量60分以上内容”能让用户离不开平台,这个订阅费是可持续的,而不是像爱优腾通过买版权留住用户。

甚至B站的长视频模式也比爱优腾要好,“长视频+弹幕二次创作”,独特的观影体验,也能留住用户。

所以啊,这千言万语,总结一句话,不是爱优腾不努力,就是命不好,没选上好赛道。




  

相关话题

  动画短片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第8集《溺水的巨人》讲述了什么道理? 
  上海市消保委约谈「加拿大鹅」,此举将会对「加拿大鹅」产生何种影响?消费者遇到类似事件该如何维权? 
  63 岁女保洁遭警院学生殴打致骨折,学生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何评价其行为?该事件还暴露出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安徽一消防员飞身救轻生女子双双坠楼?消防员这种职业危险程度有多高?如何才能保护消防员自身安全? 
  东北冬季为啥要错峰用电?在东北的大学生们,有哪些取暖的生活小妙招? 
  为什么现在日本动漫出现中国元素较少? 
  厦门曝出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利益链,采血工具试管来源均不清楚,如何看待这一非法产业链?有哪些危害? 
  如何看待 2017 年 11 月 9 日朋友圈无法发表「携程」+「虐童」字样? 
  2022 年 3·15 晚会曝光「医美速成班」,培训教师对学员称「要装的专业」,该如何进行行业规范? 
  如何评价nga英雄联盟区对质疑腾讯的删帖封号? 

前一个讨论
国货崛起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上海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包含诸多「自杀准备情况」相关题目,这一问法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