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身边很多女性都喜欢上海? 第2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在它直接撩拨起了人心中的欲望,让封王从内部瓦解,而且还让王的非长子们感恩戴德,人人有地封,家家有采邑。


user avatar   bing-xiong-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xiao-xiao-yi-9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保守治疗吧。


user avatar   yue-du-xiu-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局工作人员也不过是公务员,没有受到过经济训练,所以他仅仅是给予统计,但是并没有解释能力。他所说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普遍通用所说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具体的说是每小时经济产出(output per hour worked)。

我们可以对比下这两个概念,统计局声称的“全员劳动生产生产率”是生产总增加值除以就业人口,意思为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普遍所用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小时产出,所以实际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应该除以平均工时。由于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大概是2200小时,美国则为1750小时,所以实际上他的统计数据还要高估了,所以这个值应该为6%左右。由于我国处于后人口红利期,人口赡养比例较低,就业人口比例依旧高于平均水平。我国现在约有7.75亿人就业,而美国只有1.5亿人就业;同时我国就业人口工作时间都更长,分母更大的情况下分子就更小,所以实际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领先国家(美国)要比经济水平相对更低。

这个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普遍估计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仅为美国的50.2%,日本则为65.4%。西班牙本身经济水平和韩国相近,但是工作时间远远少于韩国,实际上这意味着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韩国,而根据OECD的估计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则为美国的74.5%。


即使如此,这个数据很明显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经济水平。理由有两个:

  1. 他使用的是2005年的美元计价,实际上应该调整到更接近现在的美元来计价(接近现价)。例如OECD使用的是2010年的不变价美元,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韩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水平,这一点 @Orz辉 所提到了。
  2. 汇率价值严重影响了测算,不管是韩国这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兴国家,还是波兰、土耳其等比较发达的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汇率被低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当长时间保持和技术领先国家(如美国)相近的水平,那么用汇率计算的误差就小;而韩国、波兰、土耳其这些国家生产率快速追赶的国家则被低估。一个事实是波兰和土耳其如果用汇率计算的话,人均GDP则仅仅为10000美元,而实际上用购买力衡量则超过25000美元,所以OCED的统计表明,土耳其和波兰的生产率实际上和韩国相当,都超过了美国的50%,而不是仅仅为20%。所以实际上,统计局并没有考虑到每年76978元/人的实际价值是多少,而OECD的经济学家则使用的是PPPs。


一个可靠的方式是使用尽可能接近现价的不变价计算单位,并且使用购买力计算,例如OECD本身选择的是constant prices 2010 and PPPs。考虑到这两点我们做估算的话,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衡量现在大约美国的25%,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可靠应该略高于美国的20%。所以,普遍的估计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略微高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20%,一个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是21%。

从某种意义上,即使是21%的数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是被低估的。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大大高于现在已经测算的规模,在过去5年中国就已经更改了3次统计测量方式,每一次都提高了经济规模。即使如此,潜在的经济规模依旧存在,所以经济水平的低估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被低估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官方声称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远高估了,因为中国政府高估了自己经济增长的速度。


user avatar   zheng-yu-qing-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一个比中国还成功的故事可以不?

越南vinagame


越南网络游戏市场的起步比中国稍晚一点,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有破解版的网络游戏进军越南,越南第一款正式网络游戏叫坦克宝贝,据新闻说

第一网游如何炼成?《剑网1》越南历程全回顾 _国内网游资讯 _太平洋游戏网

2004年9月,越南vinagame成立,2005年初,《剑侠情缘》来到越南,从此,改变整个越南网络游戏的进程。

vinagame公司市占比非常极端,比中国最极端的时候都极端,2005年,刚刚起步的越南网络游戏市场,vinagame依靠剑网,占据整个越南网游市场收入的95%,简直是超级垄断。


2005年8月,《剑网》开始收费,刚开始vinagame想用点卡的模式,被玩家激烈反对,被迫改成月卡模式。2006年全年的《剑网》总销售达到1500万美元,雷军表示

雷军讲述海外辛酸:后悔没投资越南_天极网

这应该是雷军最后悔没去投的项目之一了。


vinagame的市占率比当年盛大集团还要极端,自然会受到当年盛大的同样待遇,与中国一模一样的是,自2005年9月开始,越南媒体突然指向网络游戏,这又和中国一模一样,什么电子海洛因之类,由于vinagame市占率最高,因此受到的打击最大。


《剑网》在越南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高于传奇在中国的地位,也是越南历史最悠久的网游之一,当然《剑网》在越南不叫《剑网》,叫《武林传奇》,嗯,诡异的名字,一度占据越南网游的70%的市场,震惊了雷军,运营商vinagame非常优秀,经常组织各种对抗赛,vinagame积极学习中国市场的推广经验,尤其是网吧这块,从2008年开始,vinagame免费给网吧提供网吧管理软件,但是要求网吧的桌面必须放置《剑网》的广告。


《剑网》在越南成功的本身,除了vinagame的成功推广外,本地化做的非常扎实,尤其是翻译这块,真是功不可没,我们知道《传奇》当年在中国,翻译也起了很大作用,举个例子


这把武器在中文传奇里面叫什么?叫炼狱,知道原版的叫什么吗?就叫大斧。


由于中文本身表达间接,比如说“降龙十八掌”,这要在越南语里面,得有26个字母,直译过去只有一个下场:乱码,甚至根本无法显示,因为超出对话框了,为了这个翻译的工作,vingame和金山来回矫正,包括名字,地理,历史背景等等。


在越南市场,《剑网》还有两个特别的优势


第一,由于武侠和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传播的比较广,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在越南早就流行,因此《剑网》这种游戏对于越南人来说不陌生。


第二,这点我敢说知乎的网友没几个想到的,就是中国特有审查机制。审查机制在中国早就被骂惨了,比如说《WOW》里面的骷髅之类的,中国政府要求所有的网游不能有过多的色情暴力之类的,这点看起来很操蛋,对于中国游戏开放商束手束脚,但是当开发商开发出这类游戏的时候,投放到越南市场,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南政府也是这么规定的!所以中国游戏到越南反而删减的部分非常少。


可能大家还不理解这点重要性,越南本身就是一个小中国,越南政府长期在中国有驻点,中国政府一旦有各式各样的改革文件,一般都会被翻译成越南文,包括限制网络游戏在内,越南规定,网络游戏时间超过3个小时以上,经验和道具减少50%,超过5小时,完全无法获得经验和道具,同时禁止播放网游广告,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网吧必须关门,学校200米之内禁止设立网吧


是不是很中国style?


当然,当年在金山的雷军说没钱投了,对于腾讯来说,钱这玩意,那还算个事?

于是乎

中国企业海外大并购之进击的腾讯_搜狐科技_搜狐网

2008年,腾讯收购游戏公司VinaGame约20.2%的股份,并于2009年增至22.34%,后者目前是越南当地最大游戏运营商,并开发出一款类似微信的通讯应用Zalo。


我们翻翻当年的报纸,以《电脑报》2005年11月7日的报道为例


《剑网》奇迹与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蜡笔小新
发生在越南的 网络游戏奇迹

提起越南,大部分读者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东南亚旅行的介绍中得知的。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和我国改革开放一样的“革新”,IT 行业也在这个时代,悄然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生越南的互联网奇迹、网络游戏奇迹的土壤已然成熟。


2004 年 10 月。此时的越南没有任何网络运营商认为人们玩游戏应该交钱。就在这个月,越南公司
Vina Game 来到了北京寻找一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准备代理运营。此时他们竟然也面临着和中国的网络游戏创业前辈的尴尬:同样账面上只能拿出 30 万美元最后一搏,同样面临一个未知的前景不明朗的市场。
他们拿出这最后的 30 万美元选择了代理金山的《剑侠情缘 ONLINE》,由于游戏名称意译过去比较复杂,因此他们给越南版的《剑侠情缘 ONLINE》取名《武林传奇》。他们当然不知道,“传奇”这两个字对于网络游戏业界,特别是中国网络游戏业界,代表的是一个奇迹。

《武林传奇》于 2005 年 6 月正式公测,结果这一个开端惊人地与当年那个网络游戏奇迹一样:首日公测在线人数就突破了越南的历史最高记录,过了万人。在 9 月正式收费第一天 3 万多
付费用户把他们吓了一跳。而到了10 月,这个数字是 5万,到了11月初,这个数字已经是 6.2万,活跃账号有 80 多万,并在不断增长中。此时,越南各大网吧里,已经充斥着这款来自中国的网络游戏。而 Vina Game,也和当年盛大一样,淘到了越南网络游戏的第一桶金。

奇迹的另一头
这个奇迹无疑让 2005 年有些郁闷的国内业界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把金山的软件卖到全世界去。”,金山公司总裁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显得非常有信心因此这个成功他认为是非常自然就发生了的。

谈到《剑网》在越南的成功,他显得兴致勃勃。当时金山考虑到越南市场容量并不算大,折合起来潜在消费人口 2000 万左右,因此就抱着大家友好合作,支援越南方面的心情把《剑网》的代理运营权给了 Vina Game而在分成等方面的条件也“相当优惠”,十分灵活。


30 万美元,同等金额在中国也许是很多渠道商代理点卡销售的入门保证资金。可以说在一开
始似乎《剑网》卖得似乎太便宜了点。然而 2005 年 8 月雷军应 Vina Game 的邀请到越南考察运营情况的时候吓了一跳。“走进每一个网吧都看到里面六七成的人都在玩《剑网》越南版,我拉住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玩家询问,他说他们班上每个同学都在玩!”

“看到这个情景我就知道这游戏在越南算是成了!”雷军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的兴奋。而越南方面则对收费还是有所顾虑,因为玩游戏收费在越南还是头一次,何况收费金额并不算便宜:月卡价格
6 万盾,折合人民币 40 元,只比中国版《剑网》便宜8元。

“我坚信网络游戏一定会响彻全球,因此告诉越方,收费后玩家过 3 万绝对没有问题,运营得好可以上 10 万。”后来的情况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可以说,《武林传奇》确实已经成为了“越南的《传奇》”,在越南的网络游戏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周我们有员工去武汉,在网吧中看到一种没有发现过的《剑网》,以为是私服,上去调查,却发现是一个在武汉读书的越南留学生在玩。”
尽管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没有给记者透露具体数字,“这是商业机密”,他笑着说,“但是我们今年的确可以从越南的代理运营业务中收入不少。”

看来,奇迹的另一头,也未必不是奇迹。然而,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奇迹三要素:品质、题材、耐心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在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走出去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难题。

“品质是最重要的。”在和《电脑报》记者的讨论中,雷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国产网络游戏‘走出去’要想成,要做到以下几点:别吹牛、好题材、慢慢来。”而这一切都是以品质作为核心的。

“要想在海外成功,就先不要吹牛,你就必须在本土市场成功你如果连本土市场 10 万人的市场规模都做不到,怎么做规模小些的海外市场?要在本土做成,品质就很重要。”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以前是走出去了不少,但是国内的玩家在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新闻的时候,往往会非常纳闷:我怎么没玩过这款游戏?

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并没有在国内进行正式运营,甚至连规模大的公测都没有进行过,像这样游戏品质当然难以保证,怎么不会影响运营商的成绩。而且这种“拿洋人当小白鼠”的心理,也极大伤害了海外合作者。因此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走的是“一锤子买卖”,在很低的游戏品质下,游戏往往运营一年便无疾而终,海外运营商也将其转为免费运行的“添头”游戏。可以说,粗制滥造是中国原创网络游戏在海外之路并不顺利的一大症结。

同时,以游戏品质为核心牵涉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题材。很多国内厂商在自身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盲目模仿“韩国模式”,操作的题材大走奇幻路线,而且是在对奇幻文化不熟悉的情况下操作这样的欧美化的游戏。结果是欧美的玩家认为这些游戏完全没有内涵,错误百出,而亚太玩家又毫无认同感(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两头不讨好,只有失败。而立足于本土文化或者是文化圈的认同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经验。

而慢慢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公司选择海外代理商只看人家有钱没有,急功近利,不看对方的长期合作诚意。结果有钱的海外代理运营商不重视,往往只把这些游戏作为扩大的产品线的组成部分。而《剑网》在越南的成功就是因为金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Vina Game)的推广确实非常卖力,还搞了很多选秀之类的活动大造人气。”

看来,国产网络游戏长期以来走得出去,赢不回来的困局,并不是因为我们先天不足。经过数年的市场与玩家的考验,我们的运营与开发商在世界上对网络游戏可说是最为熟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自信务实的心态,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精工制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我们的原创网络游戏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从代理国外游戏开始,然后注重线上线下培养市场,注重网吧推广,甚至连起家的本钱都有点像盛大:都是30万,当年陈天桥从陆家嘴集团辞职,而VNG的CEO黎洪明也是一样,他是从普华永道公司辞职的,而今天的VNG比曾经的盛大集团更加成功,它不但有王牌的网络游戏,而且已经推出了ZINGMP3,电子支付123pay,输入法laban key,网吧管理软件CSM,互动社区zing me,甚至还有个即时通讯软件zalo。


它是越南的盛大,又是越南支付宝,又是越南腾讯。


而且它已经准备赴美上市

以开发游戏起家,VNG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越南科技公司

目前,VNG自主研发的游戏包括Sky Garden、Farm in Paradise and Dead Target 已经陆续登陆230多个国家;其聊天应用程序Zalo在越南和缅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拥有超过7000多万用户。其管理团队预计2017年营收为1.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财务数据,同比上涨70%。


而同样依靠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集团,哎,不说也罢了,人家上市,它退市,还说个屁。


user avatar   li-er-dan-62-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87版红楼,我说句轻狂的话:什么东西?

虽说有句老话说过,一千个人看三国,能看出来一千零一个潘金莲。

但我说这版红楼不好,只基于一个标准:它不是忠于原著80回内容来拍的。

我说的不忠于原著,不是指秦可卿的死因这类,杠精请看完整我说的再挑刺。

先说一场我记得住的戏,以后我会从第一集开始按顺序来写。

1、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对应的连续剧我记不得是哪集了,以后会更新补上。

里面有一场戏,先看原文:


贾母知道袭人没来,是笑着说,跟主子讲不了有没有孝在身上。

注意,是笑着说的

为啥笑着说,第一,在古代,大元宵节的,那是个非常重大的节日,那是不许脸上挂出来一点不痛快表情的。

这是常识。管理好表情是为了自己,为了图吉利,图一年的好心情。

第二,贾母是个有封诰的,真真正正见过大世面的人。不是无脑爽文意淫出来的总裁夫人。

当着亲戚薛、李的面,是不可能为了自己家一个下人掉脸色的。

而电视剧是怎么拍的呢?

贾母是全程像个小家碧玉的小女孩儿似的在赌气撅嘴。

我就想知道,周汝昌在87版红楼梦中到底是作为什么角色参与工作的?

还有原文贾母问袭人怎么不来,是因为宝玉当时出去了,而跟随的只有麝月秋纹和几个小丫头。

而电视剧里贾宝玉就站在贾母身边。而且电视剧里人物无端篡改了很多台词。

红楼梦的语言的艺术性是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深入研究的。

红楼梦的人物性格是通过“又笑道”这种细节刻画的。

红楼梦之所以叫草蛇灰线,就是在这些不经意的微小细节描写里铺陈事件刻画人物的。

一点目的没有就瞎改人物台词,瞎改人物表情。只会降低原著的艺术性,歪曲原著已经塑造好的人物的性格。

我就想问问87红楼的编剧导演,按着原文演能死吗?按着原文说能死不?


下面正式开始扒

第一集

1、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门口有个唱好了歌的道士

林黛玉连贾宝玉面都没见呢,你整个道士在这唱好了歌是几个意思?

红楼梦里一僧一道,和尚度女,道士度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林黛玉小时候要化她出家的是和尚,宝钗小时候刻金锁给冷香丸方子的是和尚,王熙凤被五鬼魇是和尚。向甄士隐要香菱的还是和尚。

道士是度甄士隐的,是度贾瑞柳湘莲的。同着和尚一起去贾府也是因为贾宝玉也被魇了。

这tm是常识——是常识!

林黛玉还没进贾府呢,道士放着男人甄士隐不管跑来唱好了歌给林黛玉听?

人家林黛玉是来还情债的,那好了歌功名利禄、父母妻儿唱了个遍。唯独人家唱的跟个“情”字没有半点关系。

2、


这一段莫名其妙。

奔走相告还欢呼雀跃的丫鬟是几个意思?要表达啥?跟原著有个毛的关系?

原著里黛玉进贾府大量笔墨为了写啥?为的是写荣府的奢华、荣府的庄严肃穆。

奢华限于当时经济条件可以理解,一群连点规矩都没有,跟林黛玉从没见过面的丫头,飞扑向林黛玉是什么鬼?

曹公多次在文中强调贾府满门“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

不光势力,还都是不好管理的

原文是黛玉进贾府看到的是坐着不干活的丫鬟。

这就好像现代社会一个公司里边,领导不在办公室,偷懒看看小说打打游戏正常,听说领导家孩子进公司大门了,你从工位里跑出来嗷嗷叫着冲出去迎接,你疯了?

这群丫头在原文不是争着去给老太太报喜去了吗?

一路狂奔跟老友重逢似的杀向林姑娘是为了啥?

3、

说实话林黛玉见贾母这段戏,个人感觉尬的要死,但是这是我个人感觉。我不会因为个人感受就说拍的不对或不好

只谈电视剧中与原著相悖的情节。

贾母搂着黛玉哭完之后,不是说的贾敏如何得病医治的事吗?

正事没说,先给黛玉派个丫鬟是怎么说?紫鹃怎么就成了贾母改的名了?

贾母的丫头都是鸳鸯琥珀珍珠这类的名字。导演编剧你们瞎吗?一个富贵人家就喜欢吉祥喜气的富贵老太太。突然变小清新了?你咋不一起把珍珠也改成袭人呢?

4、

王夫人是四大家族出身的大家闺秀,如今是一府里的当家太太。一开口说黛玉好像有点不足之症?原文是这么写的吗?

原文写的是看出黛玉有不足之症。因问吃的是啥药。为啥不赶紧彻底治好

问病情是亲戚之间关心。开门见山先问你是不是有病,那是骂街。

别说古代,就算现在社会,但凡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精神正常的中年妇女会在家里来了第一次见面的亲戚小孩儿,先非常直白地问一句这孩子是不是有病?

5、

王熙凤出场,贾母说凤辣子,当时黛玉是出于懵逼状态的。

电视剧居然就拍成了偷笑?

黛玉是精神分裂了吗?

上一刻哭的那么伤心,下一刻偷着乐?

6、

lxq电影版红楼,甩87版十条宁荣街

电影版里这个场景是完全忠于原文拍的,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打量黛玉,同时说黛玉的气派竟是老祖宗嫡亲孙女的话

这是夸黛玉的同时,也带着夸三春的。不会因此抑彼。所以说这些话的时候王熙凤是很认真的态度

到了87版红楼王熙凤说这句话是当成逗贾母笑的笑话讲的。

怎么一位老诰命就这么没见过世面?孙媳妇夸一句乐的前仰后合的?笑点这么低?

另外87版里王熙凤怎么话还没说完,直接一屁股也委到贾母旁边坐下了?

荣府是这个规矩吗?

王熙凤在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在的场合——除了打牌没办法——哪怕是吃饭,是不能坐的,只能虚设座位。

原文里,给王熙凤过生日凑份子,赖大的娘都能坐着,王熙凤也得站着!

平时嘴里可以开玩笑,那是逗老太太高兴。直接坐下那是失礼。

原著中有一段:贾母笑道:“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

什么叫礼体不错?

自己婆婆在下边坐着,自己一屁股挤到奶奶婆的椅子上一起坐着?这也不是辣子啊,这整个一虎子。

7、

这个镜头我也无力吐槽了,对比一下张爱玲的金锁记吧,

连长安,七巧教出来的孩子都知道,果核应该吐在小匙子里,怎么王夫人就下手抓了?


写到这里突然就不想继续下去了,才发现自己原来吹了个超大的牛b。还是太高看了自己的忍耐力。

这么个写法,红楼梦每一集都能写几千字的吐槽出来。

但是写出来又能咋样?知乎又不给我稿费。无脑粉也只会无视这些直接用饭圈那套跟我抬杠。

何况整理的话,就势必要一幕不落看一遍87红楼。——可是哪怕是3倍快进看,这对我也等于上刑。

我都努力了快20年了,从来也做不到不快进看一集。

所以先写到这吧。更不更新看心情吧,毕竟不是因为疫情,我也不可能总这么闲出屁的写这东西。


更新一小段

@江东

评论我删了,以后再有类似评论来一个删一个。

我不想回复这种评论,就申明几点吧。

1、目前拍出来的所有红楼,说实话都不好。

因为都不按着原著来拍。

这个回答针对87版,只是因为这个问题问的就是87版。

我对87的评价开篇就表明了。另外那几部也是同样看法。

不用再拿那几部来我这摆烂。

2、关于我此前发的,说实话我已经尽量做到宽容了。像什么黛玉说我属羊。虽然这句台词很蠢,但是因为原文也并没有描述当时具体是怎么个姐妹们厮见的过程,底都聊了啥。

所以为了避免跟剧粉争论,也是因为连这种无头公案都要写实在工作量太大,这类的情况我都不去写了。

我只是挑最离谱最恶劣的说,就这样还这么多,我也是没办法。这不是我存心挑刺,我更没有多“用心”,实在是这剧从根上问题就多。

3、我从没要求过所有演员必须按原文说台词。也不可能拿这个作为标准。

毕竟不说别的,原文里那些脏话就没办法拍。

但是,让道人给黛玉唱好了歌,让贾母给紫鹃改名,让王熙凤坐贾母旁边,这些完全背离作者原意的情景,是单纯的不“逐字逐句对比”吗?

台词适当删改不是不可以,但是红楼还有个非常著名的特点——红楼的语言风格、特色,那是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的。

如果为了理顺情节,或是因为某些语言不能拍,改了就改了。

但是明明就是很多没有必要改的地方毫无目的的瞎改,改完不论从艺术性、条理性上都还不如原文,那改动的目的是啥?

以后再有类似评论一律删了,不想再回复。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辩论起来没有意义



再更新一段,没意义的评论我都会直接删掉。

不用给我安上哪个书里人物的粉籍,我谁也不粉。而且我最最最讨厌饭圈行为。

二次元三次元我不粉任何人,也不粉任何一本书。红楼当然包括在内。

四大名著在我自己这,红楼读的次数最少。我可以大段背出三国西游的段落,红楼我还真做不到。

另外说过了,不止87,所有已经拍了的版本都很差劲。只是这个问题是提问87的。不要拿其余几部到我这摆烂。

头一次看到按原著拍没意思这种清奇的言论。

不按原著拍还有理了咋的?

不按原著拍你拍这个剧目地是啥?既然剧情都改了,为啥不把人名也全改了?

不挂红楼的名头谁会看你拍的是啥?挂了红楼名头不按原著拍是什么逻辑?


我都更新两回说不要拿10版来我这摆烂了,还有人评论让我看10版。这群人是瞎吗?

87版我努力过几回,实在看不进去。10版当年天涯论坛扒得够详细了,光看那些评论,我就直接不想看了,尤其那个红雷头造型。

87是垃圾,10是垃圾中的垃圾,我这么说你们满意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此次上海疫情上海人在网上的风评? 
  上海一小学 18 天平移 61.7 米,这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技术难点? 
  「上海金沙江路 5 死 7 伤交通事故案」宣判,被告人陈某伟被判死刑,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女生“待价而沽”是不是还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这一轮学区房价格暴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上海很像一个日本的城市? 
  应该选择省会有房却工资5.5k的生活还是选择上海10k没有房的生活? 
  真诚求回答,为什么一个男人三五次问女方要嫁妆钱,至少还得20 W + ? 
  上海拟规定密室剧本杀剧本须备案登记,这将对密室剧本杀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剧本杀行业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生爆料上海某高校宿舍热水 55 元一吨,学校回应「是正常价格,都横向对比过」,热水的价格是合理的吗? 

前一个讨论
高校教职非升即走是否真的不好?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如何?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只有高智商的人才会有的毛病?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