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稳定人口的生育率? 第1页

           

user avatar   xue-you-he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很好奇,我究竟要怎么写你们才能给我点赞,求求你们了,点个赞吧


我写几个看法。

关于目前我们国家的生育率现状,公布的数据和其他答主的分析已经够多了,我这里就不再赘述。

生育率一路下跌,尤其是近三年以来生育率断崖式暴跌的背后,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是结婚晚、结婚难。

大部分人正常生育,是捆绑着婚姻的。所以第一条原因,应当在婚姻上,具体而言,就是结婚晚、结婚难。

结婚晚具体表现在广大适龄青年婚育年龄一再推迟。仅就20年前,农村青年一般在20岁左右就结婚了,很多甚至20岁之前就结婚了,城市青年可能稍微迟一些,但绝大多数也在最迟25岁之前,25岁还未婚的就已是大龄青年,要受到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但是时至今日,青年的初婚年龄一推再推,大城市的青年超过30岁才结婚的比比皆是,已经不是少数,而农村青年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十几岁就结婚,他们的初婚年龄随着高学历人士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的增长,也已经大幅增长,相当一大部分已经到了25岁以上。

结婚难,用我的话讲,具体体现在婚姻错配。也就是说想娶的娶不了,想嫁的嫁不出去。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青年婚育现状是男低女高,也就是男性倾向于找和自己水平差不多或者略低于自己水平的,而女性则倾向于找高于自己水平的。

但是对于男性而言,条件和自己持平的女性是看不上他们的,这些女性的婚恋要求一般会远高于身边条件相仿的男性。而因为阶级壁垒的差距,一般的男性又很难遇到水平远低于自己的女性,即使遇到了,他们中一部分人也很难接受这种过大的差距。

对于女性来说呢?其一,条件远高于她们的男性也因为阶级壁垒的因素很难遇上,其二,男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需要时间去沉淀,事业有成的男性一般而言大都在35岁以上,早已错过了正常婚育年龄。社会上事业有成的权贵毕竟是绝少数,再加上这些因素,所以在婚恋市场中自然是显得凤毛麟角。

结不了婚,结婚年龄一再推后,又何谈去生育呢?

那么原因在哪里?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婚育现状会变成这个样子?很多人会把原因归结在文化因素,比如现在人的观念变了之类的,但我一直以来认为,人的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

原因在三点:社会的原子化、就业的异地化和女权思潮的泛滥。

所谓社会原子化,指的是大家族和“社团社会”的解体,个人在社会中被孤立了,无法得到家庭和“社团”的帮助。

大家族主义主要针对的是农村社会。农村社会人的成长、生活依赖于大家族的团结和帮扶,尤其是南方地区。个人一旦从这样的社会中脱离出来,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其生存、婚育、医疗、就业就会极端依赖于个人,凭一个人的力量勉强养活自己尚可,要完成这么多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社团社会”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特指过去城市中负担着个人就业、婚育等的社会组织,如单位、工会、机关大院等,这些单位在担负你的工资待遇的同时,还肩负着给你介绍对象、置办婚礼、分房等义务。或许有人会说现在的企业也算是社团,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工作的企业只是一个经济单位,只对你有发工资的义务(个别还没有),对你没有其他方面的义务。你在公司里除了拿工资,是享受不到其他任何社会福利的。但生活不仅仅只是工资,还有别的东西。

所谓的就业的异地化,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重心由各地“全面开花”变为南方和东南沿海“一枝独秀”,迫使内地广大劳动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南方大城市工作,至少也必须在本地经济发达地级市、省会工作。这样一来所导致的问题就是个人脱离了原有的熟人社会,过去农村结婚还要媒婆介绍对象,哪怕城市里的也要单位的工会和领导撮合,真正自由恋爱的其实是少数,而现在凭你一个人远在他乡人生地不熟,靠自己谈对象结婚,谈何容易?

所谓女权思潮泛滥,指的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来这应当是一件好事,但是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变的极端化、片面化、偏激化。从一开始的追求男女平权变成了仇男主义、“权利我全要义务你来担”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下女性价值的物化。

其次第二,是就业异地化导致的育儿难度加大。

育儿说到底就两件难事,一是生养,二是看护。

这其中,看护的重要性要大于生养。

过去的育龄青年生育之后,一来女方不工作,孩子可以由母亲带养看护,二来家族里的姑姑、嫂嫂、婶婶、婆婆也可以帮助养育。

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位姑姑在自家门前打毛衣,而门口就是自己的孩子和亲戚的孩子们在一起无忧无虑的玩耍,晚饭时间到了,各家的母亲一嗓子就把各家的孩子喊回去吃饭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稀松平常?感觉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这个场景十分重要,重要的关键点在于:这个姑姑在场景中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看护者”的角色。这个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姑姑、婶婶,以及年长的大孩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另一个场景,比如大人们都在农忙,一群小孩子由一个大孩子带着玩耍,这个大孩子就体现出了“共同看护者”的作用。

而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了“共同看护者”。尤其是在城市。

孩子是需要看护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在有“组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看护孩子的任务交给“组织”,比如血缘姻亲为纽带形成的家族组织、过去的体制为主的工作为纽带形成的体制组织,有了组织的可靠保障,让我们的孩子不说能接受到多好的教育,至少解放了我们一大部分精力。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个人失去了组织的庇护,成为了孤立的原子,孩子呢?过去一个人带一群孩子的情况也不见了,现在一个孩子必须一个小家庭至少一个大人看着,你的老板并不会考虑你应该怎么带孩子,这并不是他的义务。而你和你爱人孤零零的一个人(口误),根本无法肩负起如此庞大的生育压力——这本该是社会承担的压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失去组织的庇护?

根本原因在于,就业的异地化。

就业的异地化上面说过,具体概念不再赘述。它使得大家庭解体,小家庭被孤立在社会之中,得不到任何其他方面的帮助,且不说育儿,其他方面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比如生病和失业。而就业的异地化,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占有过多资源的一种表现。

就业异地化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在远离家乡的异地就业,因此小家庭难以得到原生家庭的帮助,最多只能是父母帮忙在孩子婴幼儿阶段带孩子,但父母是不能一直长期在小家庭的,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农村的农忙了要回去,城市的也有自己的工作,只有退休的老人才有带孩子的精力,但现阶段拥有一个能退休的父母的年轻人,本就是极少数。即使是这部分人,家里也只有年迈的父母可以依靠,没有其他任何妯娌可以帮助看护。

更何况,孩子不仅仅只有婴儿阶段,他也会长大的。孩子长到少年时期事情也一点都不少,但你依然需要去看护孩子。婴儿阶段你尚且有父母,少年阶段你能指望谁呢?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社会在育儿过程中的责任缺位。本该由社会来承担的责任,现在一股脑的全推给小家庭了,小家庭本来力量就小,现在还被孤立被削弱,自然而然就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这也就是我下面要说的,育儿的福利化和市场化。

最后第三,是育儿模式由福利化变为市场化

古往今来,为什么只有现在才有育儿的难题?我知道有人会说现在养孩子的成本高,现在是精养细养过去是放养。但问题是,过去的小地主家庭,其生活水平并没有比现在高,为什么他们就没有生育问题?小地主家庭也会期望孩子成才,也会培养孩子去参加科举,孩子也要请私塾,所以他们的孩子也一样要细养,其压力并不比现在小,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当时的社会来说也并没有比现在的城市中产更高,为什么他们会希望孩子越多越好、而我们则完全相反?

难道是他们都能供得起几个孩子的吃喝用度,我们反而不行了吗?

扪心自问各位看客,你家孩子的最大开销,难道是吃喝用度吗?

当然不是。过去育儿成本之所以没有现在这么高,是因为过去的育儿是一种社会福利,而现在的育儿是一种市场行为。简而言之,就是过去的育儿之所以容易,是因为育儿过程由社会、工作单位和大家庭为小家庭提供福利的,看似小家庭养孩子,实际上是大家族、小家庭以及社会共同扶养,这样压力自然要小的多。

而进入完全市场化以后,从预产、生产到陪护,再到奶粉、尿不湿、带娃,几乎样样都需要金钱支撑,更不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支出等。有些东西钱能买来,有些东西有钱也买不来,你我又能如何呢?

很多人说不生孩子是钱的问题,实际上还真不是。

总而言之,生育难的背后,是结婚难、工作难、育儿难共同导致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要革除弊端,要么变革经济体制,要么革新社会抚养模式,让社会承担起本来应当由他们承担却无故砸到被孤立、被原子化的小家庭身上的责任。

以上


user avatar   se-d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理论叫做费米悖论,意思就是,宇宙这么大,如果有早几亿年的的文明出现了也早该有星际移民了,可是为什么宇宙似乎一片空旷和死寂?他提出了一些假说之一就是“大过滤器”。

意思就是,每个高度发达的文明都会遇到一个难以跨越的砍,这个砍使得大部分文明都无法达到星际殖民的水平,从而早衰在母星球上。

突然感觉这个“大过滤器”有可能是低生育率,不可逆转 ,导致文明衰退。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脱离人类社会的运转规则,谈人类社会的现象,就是胡说八道。


生育是社会成员再生产的行为,与社会和经济密不可分,必须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


(上)


相比农业社会多生育给父母带来收益,在工业社会生育导致父母的利益受损。


在前工业化的社会之中,有两个特点:社会成员之间血缘联系紧密,拳头即真理。


原始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森林、草原、牧场、女人、奴隶,部落之间彼此残杀,互相猎头。失去部落庇护的人,被部落放逐的人,等于死亡。部落的衰亡,也意味着幸存部落成员即将面临死亡。对原始社会的部落来说,本来死亡率就很高,不多生孩子,就是等死,主动不生孩子,就是找死。


这个不展开说了,说说封建社会。


古今中外的封建社会,中央对基层从来都没有实现过如臂使指。


中国是皇权不下县,欧洲是诸侯林立。


封建法律的推行其目的决不是想扩大封建领主的权力,倒可只看作是想把他们的权力缩小。自国王以下,直到最下级的领主,都由封建法律妥为制定等阶,各有各的职守和义务。在领主未成年时,该领主所有的土地的地租归其直接上司领受,土地管理权亦归其直接上司掌握。结果,各大领主未成年时,他们土地的地租和对土地的管理权也都归于国王。国王对于这种未成年的领主,尽保护教育的责任,并以监护人的资格,为之婚娶,不过选择的对象,要身分相称。但是,这种法律,虽本意要加强国王的权力,削弱大领主的权力,但仍不能使乡村居民得有安宁的秩序官良好的政府,因为它不能彻底改变纷乱状态所由而起的财产制度与风习。政府的权力仍过小,贵族的权力仍过大,而贵族权力过大,正是政府权力过小的原因。封建等阶制度虽然确立了,国王仍不能制服大领主。大领主,依然横暴如故。他们相互间依然不断地任意作战,甚至常常对国王作战。广大的乡野仍呈一片强取豪夺和骚乱的景色。——《国富论》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社会成员以血亲为纽带结成群体,维护共同利益。


土客冲突给当地人民,无论是土方还是客方,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归究其原因,不同研究者的说法都各异,但普遍接受的一点是:土客冲突的本质,在于争夺生存资源;而其极端形式--土客械斗,则是乡村争夺资源的一个极端形式。此外,当时政府的挑动,以及地主土地制度的限制等,也是土客冲突的重要原因。土客冲突自明朝以前就在中国南方不时出现,但都规模不大。 但到了清末,满清政府为要彻底清算消灭太平军等反政府势力。同时,广东沿海等地的人口剧增(各地移民及自然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困苦,生存资源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因为当时政治、经济都非常急剧变动,因此惨烈的土客械斗发生就在这种背景下。其中尤以“四邑地区”的土客械斗,最为惨烈。


社会成员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彼此之间是熟人社会。一个村子的利益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村民的利益。


这种事情到今天,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仍然有。村子之间,为了争夺水源,资源,甚至舞龙舞狮的上风,在族长的领导下,大打出手。

《圣经》创世纪之中记载的一次械斗+抢劫

34:1 利亚给雅各所生的女儿底拿出去,要见那地的女子们。
34:2 那地的主希未人、哈抹的儿子示剑看见她,就拉住她与她行淫,玷辱她。
34:3 示剑的心系恋雅各的女儿底拿,喜爱这女子,甜言蜜语地安慰她。
34:4 示剑对他父亲哈抹说:“求你为我聘这女子为妻。”
34:5 雅各听见示剑玷污了他的女儿底拿,那时他的儿子们正和群畜在田野,雅各就闭口不言,等他们回来。
34:6 示剑的父亲哈抹出来见雅各,要和他商议。
34:7 雅各的儿子们听见这事,就从田野回来,人人忿恨,十分恼怒,因示剑在以色列家做了丑事,与雅各的女儿行淫,这本是不该作的事。
34:8 哈抹和他们商议说:“我儿子示剑的心恋慕这女子,求你们将她给我的儿子为妻。
34:9 你们与我们彼此结亲,你们可以把女儿给我们,也可以娶我们的女儿。
34:10 你们与我们同住吧!这地都在你们面前,只管在此居住,作买卖,置产业。”
34:11 示剑对女儿的父亲和弟兄们说:“但愿我在你们眼前蒙恩,你们向我要什么,我必给你们。
34:12 任凭向我要多重的聘金和礼物,我必照你们所说的给你们,只要把女子给我为妻。” 34:13 雅各的儿子们,因为示剑玷污了他们的妹子底拿,就用诡诈的话回答示剑和他父亲哈抹, 34:14 对他们说:“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妹子给没有受割礼的人为妻,因为那是我们的羞辱。 34:15 惟有一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所有的男丁都受割礼,和我们一样,
34:16 我们就把女儿给你们,也娶你们的女儿,我们便与你们同住,两下成为一样的人民; 34:17 倘若你们不听从我们受割礼,我们就带着妹子走了。”
34:18 哈抹和他的儿子示剑喜欢这话。
34:19 那少年人作这事并不迟延,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他在他父亲家中也是人最尊重的。 34:20 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到本城的门口,对本城的人说:
34:21 “这些人与我们和睦,不如许他们在这地居住,作买卖,这地也宽阔,足可容下他们。我们可以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也可以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
34:22 惟有一件事我们必须作,他们才肯应允和我们同住,成为一样的人民,就是我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和他们一样。
34:23 他们的群畜、货财和一切的牲口岂不都归我们吗?只要依从他们,他们就与我们同住。” 34:24 凡从城门出入的人,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于是,凡从城门出入的男丁都受了割礼。
34:25 到第三天,众人正在疼痛的时候,雅各的两个儿子,就是底拿的哥哥西缅和利未,各拿刀剑,趁着众人想不到的时候,来到城中,把一切男丁都杀了,
34:26 又用刀杀了哈抹和他儿子示剑,把底拿从示剑家里带出来就走了。
34:27 雅各的儿子们因为他们的妹子受了玷污,就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
34:28 夺了他们的羊群、牛群和驴,并城里田间所有的,
34:29 又把他们一切货财、孩子、妇女,并各房中所有的,都掳掠去了。
34:30 雅各对西缅和利未说:“你们连累我,使我在这地的居民中,就是在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中,有了臭名。我的人丁既然稀少,他们必聚集来击杀我,我和全家的人都必灭绝。”
34:31 他们说:“他岂可待我们的妹子如同妓女吗?”

村子内部,也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相比曾头市,祝家庄祝朝奉最大的弱点就是儿子少,必须和扈家庄、东村庄结盟。扈家庄、东村庄一反水,祝家庄马上就陷入内情尽泄、孤立无援的不利境地。

这三处庄上,三村里算来,总有一二万军马人家。惟有祝家庄最豪杰,为头家长,唤做祝朝奉,有三个儿子,名为祝氏三杰。长子祝龙,次子祝虎,三子祝彪。又有一个教师,唤做铁棒栾廷玉,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庄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庄客。西边那个扈家庄,庄主扈太公,有个儿子,唤做飞天虎扈成,也十分了得。惟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马上如法了得。这里东村庄上,却是杜兴的主人,姓李,名应,能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藏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救应。 这个曾头市上,共有三千余家,内有一家,唤做曾家府。这老子原是大金国人,名为曾长者;生下五个孩儿,号为曾家五虎:大的儿子,唤做曾涂,第二个唤做曾密,第三个唤做曾索,第四个唤做曾魁,第五个唤做曾升。又有一个教师史文恭,一个副教师苏定。去那曾头市上,聚集着五七千人马,扎下寨栅,造下五十余辆陷车,发愿说,他与我们势不两立,定要捉尽俺山寨中头领,做个对头。——《水浒传》


这样的社会之中大家族具有先天优势。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军阀也是一样。


军阀混战,为了私利,与老百姓的利益无关。老百姓只是看客,并被迫按照军阀的要求提供钱、粮、兵员、女人。所以,如果没有血亲集团担任军官和士官,层层控制,层层裹挟,层层监督,军阀手下的乌合之众们,早就一哄而散了。


比如,曹操集团就是以曹家军为核心,异姓将军为为外围。如果没有曹家军作为集团的稳定核心,异姓将军很难稳定团结在曹操周围。

操欲观武官比试弓箭,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操传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号令方下,红袍队中,一个少年将军骤马而出,众视之,乃曹休也。休飞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拽满弓,一箭射去,正中红心。金鼓齐鸣,众皆喝采。曹操于台上望见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驹也!”方欲使人取锦袍与曹休,只见绿袍队中,一骑飞出,叫曰:“丞相锦袍,合让俺外姓先取,宗族中不宜搀越。”操视其人,乃文聘也。众官曰:“且看文仲业射法。”文聘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众皆喝采,金鼓乱鸣。聘大呼曰:“快取袍来!”只见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厉声曰:“文烈先射,汝何得争夺?看我与你两个解箭!”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众人齐声喝采。视其人,乃曹洪也。洪方欲取袍,只见绿袍队里又一将出,扬弓叫曰:“你三人射法,何足为奇!看我射来!”众视之,乃张郃也。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里。众人都道:“好射法!”郃曰:“锦袍须该是我的!”言未毕,红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汝翻身背射,何足称异!看我夺射红心!”众视之,乃夏侯渊也,渊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金鼓齐鸣。渊勒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夺得锦袍么?”只见绿袍队里,一将应声而出,大叫:“且留下锦袍与我徐晃!”渊曰:“汝更有何射法,可夺我袍?”晃曰:“汝夺射红心,不足为异。看我单取锦袍!”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骤马至台前声喏曰:“谢丞相袍!”曹操与众官无不称羡。晃才勒马要回,猛然台边跃出一个绿袍将军,大呼曰:“你将锦袍那里去?早早留下与我!”众视之,乃许褚也。晃曰:“袍已在此,汝何敢强夺!”褚更不回答,竟飞马来夺袍。两马相近,徐晃便把弓打许褚。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离鞍鞒。晃急弃了弓,翻身下马,褚亦下马,两个揪住厮打。操急使人解开。那领锦袍已是扯得粉碎。操令二人都上台。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操笑曰:“孤特视公等之勇耳。岂惜一锦袍哉?”便教诸将尽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诸将各各称谢。——《三国演义》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没有兄弟的,要结拜兄弟,儿子稀少的,要广认义子。


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三国演义》



比如,西门庆热结十兄弟。

西门庆便道:“正是,我刚才正对房下说来,咱兄弟们似这等会来会去,无过只是吃酒顽耍,不着一个切实,倒不如寻一个寺院里,写上一个疏头,结拜做了兄弟,到后日彼此扶持,有个傍靠。到那日,咱少不得要破些银子,买办三牲,众兄弟也便随多少各出些分资。不是我科派你们,这结拜的事,各人出些,也见些情分。”——《金瓶梅》


再比如,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之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包括义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为太保而得名,有时亦特指第十三位义子李存孝。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为养子。——百度百科


这样社会之中,血缘是重要的纽带,所以要歃血为盟。


在这样社会之中,比血缘再次一步的是人身依附关系,比如门客、家臣。诸多家臣,吃诸侯的饭、穿诸侯的衣,生死富贵,全仰赖于诸侯。所以,只知诸侯,不知天子。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反过来,就是一人失势鸡犬不留,动不动就满门抄斩,灭门九族(十族),只有这样才能斩草除根。否则,弄不好就出死士豫让、许贡门客刺孙策、忠臣藏之类的事情。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魏忠贤完蛋,整个大明朝鸡犬不宁——连袁崇焕都给魏忠贤修过生祠,清除阉党,到底想杀到谁打住?《绣春刀》之中,魏忠贤倒台后,魏忠贤的义子赵靖忠执掌东厂,疯狂残杀所有与魏忠贤沾边的人,既是为了灭口,也是为了积极表现,以图自保。

这种鸡犬不留、满门抄斩,进一步加强了大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血缘关系、熟人关系,异常重要,维持一个大家族,向外争夺利益,抵御外来侵犯,对所有人都有利。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没有足够的人丁,就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村里也一样,挖绝户坟,踹寡妇门,无非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没有男丁出来教训做缺德事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即使有法律,由于法律程序相对繁琐、需要证人作证或者法律条纹不可能过于严密苛刻等因素,也往往不能在日常琐事矛盾中发挥作用。在这样社会中,有四五个儿子,就可以在村里(社区里)横行霸道。反过来,没有孩子,或者没有儿子,或者儿子未成年,就只能忍气吞声。


张扣扣家与死者王自新家就在公路边上。他们两家相邻。张扣扣家是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王家则是一栋旧土房。王自新有三个儿子,平时都在外工作与生活,平时就他与老伴杨桂英生活在这栋老屋里。——网上新闻


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暴力,就没有确保的经济利益,反过来,有了足够暴力,就可以修改游戏规则,进而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


生育孩子,对父母来说,还是晚年一种经济保障。


前工业化社会,没有化肥、良种,农业生产水平极端低下,剩余产品很少。(粮食产量暴涨是农业工业化的结果,有了化肥、良种产量暴增,所谓独立单干,积极性增加,所以粮食产量暴涨,基本是罔顾事实的胡说八道。)


虽然在理论上,各国国家都宣传尊敬老人,然而在现实社会之中,在多数农业社会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儿子,也没有足够的财产可以维持生活甚至收租的话,生活如同乞丐。


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之中,按照村里的规矩,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要被送去孝敬山神,实际上就是被遗弃到山上,死于冻饿或被野兽吃掉。原因很简单,粮食产量太低,不能赡养多余的人口。哪怕老人消耗的粮食很少,但是,对村子来说,也是无谓的“浪费”。


儿子背母亲上山,山上白骨森森。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父母自然有动力,尽可能多地养育孩子,尤其是男孩子。


农业社会之中,人力、畜力是主要动力源,男子是主要经济来源,处于统治地位,决定家庭之中的大事。相比之下,妻子处于从属地位,在许多大事上没有发言权。


生育对女性来说,是高风险事件,养育子女更需要极大的精力。但是对男性来说,只要射精即可。虽然妻子对多生孩子持保留意见,但是丈夫往往要求女性尽量多生。


在一些媵妾婚的大家族,包括皇族之中,继承人的数量直接决定妻子(包括媵妾)的地位,在这样的家族之中,没有生育,就没有地位。生育女儿,不如生育儿子有地位。



毫无疑问,如果尤二姐不流产,那么她绝对能威胁王熙凤的地位。


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妻子也有多生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冲动。


进一步考虑,在这样的社会之中,虽然生育率高,但是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孩子死亡率高的原因至少包括饥荒、疾病和战乱。

《白鹿原》之中,白嘉轩一家属于当地社会中上层。他家无论是老婆,还是孩子,死亡率都很高。

娶头房媳妇时他刚刚过十六岁生日。那是西原上巩家村大户巩增荣的头生女,比他大两岁。他在完全无知慌乱中度过了新婚之夜,留下了永远羞于向人道及的可笑的傻样,而自己却永生难以忘记。一年后,这个女人死于难产。

第二房娶的是南原庞家村殷实人家庞修瑞的奶干女儿。这女子又正好比他小两岁,模样俊秀眼睛忽灵儿。她完全不知道嫁人是怎么回事,而他此时已谙熟男女之间所有的隐秘。他看着她的羞怯慌乱而想到自己第一次的傻样反倒觉得更富刺激。当他哄唆着把躲躲闪闪而又不敢违坳他的小媳妇裹入身下的时候,他听到了她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的一声哭叫。当他疲惫地歇息下来,才发觉肩膀内侧疼痛钻心,她把他咬烂了。他抚伤惜痛的时候,心里就潮起了对这个娇惯得有点任性的奶干女儿的恼火。正欲发作,她却扳过他的肩膀暗示他再来一次。一当经过男女间的第一次交欢,她就变得没有节制的任性。这个女人从下轿顶着红绸盖巾进入白家门楼到躺进一具薄板棺材抬出这个门楼,时间尚不足一年,是害痨病死的。

第三个女人是北原上樊家寨的一户同样殷实人家的头生女儿,十六岁的身体发育得像二十岁的女人一样丰满成熟,丰腴的肩膀和浑圆的臀部,又有一对大xx子。她要么是早熟,要么是婚前有过男女间的知识,一钻进被窝就把他紧紧搂住,双臂上显示着急迫与贪婪,把丰满鼓胀的xx子毫不羞怯地贴紧他的胸脯。当他进入她的身体时,她嗷嗷直叫,却不是痛苦而是沉迷。这个像一团绒球的女人在他怀里缠磨过一年就瘦成了一根干枯的包谷秆子,最后吐血而死了,死了也没搞清是什么病症。

第四个女人娶的是南原靠近山根的米家堡村的。对这个女人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她似乎对他的所有作为毫无反应。他要来她绝不推拒,他不要时她从不粘他。她从早到晚只是做她应该做的事而几乎不说一句话。她死的时候,他不在家,到镇上去了。回来时看见她的嘴死死咬着被角儿,指甲抓掉了,手上的血尚未完全干涸,炕边和炕席上凝结着发黑的血污和被指甲抓抠的痕迹。说是午后突然肚子疼,父亲找他不在就去镇上请来冷先生急救。冷先生断为羊毛疔,扎针放血时血已变成黑色的稠汁放不出来。她死得十分痛苦,浑身扭蜷成一只干虾。

当麦子收割碾打完毕地净场光秋田播种之后的又一个仅次于冬闲的夏闲时节里,他娶回来第五房女人──木匠卫老三家的三姑娘。无论如何,她的心病无法排除,每到夜晚,就在被窝里发虐疾似的打颤发抖。半年未过,她竟然神情恍惚,变成半疯半癫,最后一次到涝池洗衣服时犯了病,栽进涝池溺死了。

第六个女人胡氏被揭开盖头红帕的时候,嘉轩不禁一震,拥进新房来看热闹的男人和女人也都一齐被震得哑了嘻嘻哈哈的哄闹。这个女人使人立即会联想到传说中的美女,或者是戏台上的贵妇人娇女子。当嘉轩从新房挤出来到摆满坐椅饭桌的庭院里的时候,有人就开始喊胡风莲了,那就是秦腔戏《游龟山》里一位美貌无双的渔女,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后果真不再闹鬼。胡氏的精神却再也没能恢复过来,日见沉郁日见寡欢日见黑瘦下去,吃了冷先生几十服中药也不见起色,直至流产下来一堆血肉,竟然卧炕不起,不久就气绝了。——《白鹿原》


孩子的死亡率也一样高的惊人。


白嘉轩第三个儿子降生以后,取名为牛犊,在二儿子骡驹和三儿子牛犊之间,仙草按照每年一个或三年两个的稀稠生过三男一女,全都没有度过四六厄运就成为鹿三牛圈里的鬼。四个孩子的死亡过程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出生的第四天开始啼哭,日夜不断,直到嗓子嘶哑再哭不出。到第六天孩子便翻起白眼,眼仁上吊。仙草看见那翻吊的白眼仁就毛骨悚然。白赵氏冷冷他说:“还是一个短命的。”其实在孩子刚刚发生尖锐的啼哭时,她就料就了这种结局。她拿一撮干艾叶在手心搓捻成短短的一柱,栽到孩子的脑门上,用火点燃。那冒着的烟和燃着的火渐渐接近头皮,可以听见脑门上的嫩皮被炙烤的吱吱声,烧焦的皮毛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臭气味。白赵氏不管抽搐扭动的孩子,硬着心肠又把同样的艾叶栽到孩子的两边脸颊上,烧出两块黑斑。这四个孩子都经过艾叶的炙烤,却没有一个能活到第七天。仙草每一次都忍不注悼泪,尤其是那个女儿。白赵氏不哭也不劝她,每次都只是一句话:“注定不是阳世的人。”

白赵氏一生生过的男孩和女孩多数都死于四六风,唯一能对付的就是那一撮艾叶,大约只有十之一二的侥幸者能靠那一撮艾叶死里逃生,脑门上和嘴角边却留下圆圆的疤痕。白赵氏从炕上抱走已经断气的孩子,交给鹿三,鹿三便在牛圈的拐角里挖一个深坑,把用席子裹缠着的死孩子埋进去。以后挖起牲畜粪时,把那一坨地方留着,直到多半年乃至一年后,牛屎牛尿将幼嫩的骨肉腐蚀成粪土,然后再挖起出去,晒干捣碎,施到麦地里或棉田里。白鹿村家家的牛圈里都埋过早夭的孩子,家家的田地里都施过渗着血肉的粪肥。——《白鹿原》


再看《红楼梦》。贾宝玉原本有个哥哥,贾珠。贾珠不死,贾宝玉怎么可能被那么溺爱。


这政老爷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来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


这样的家庭尚且如此,缺吃少穿的多数劳动者家庭更不用说。


从父母的角度考虑,既然孩子夭折率高,那么为了最终能剩下几个孩子,自然有必要多生几个。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的社会也缺乏靠谱的避孕手段。

现代避孕套的出现要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御医康德姆(Condom)受到膨胀鱼鳔的启发,用它套在阴茎上防止怀孕,并将这个"发明"献给了查理二世,并被人们称为"愉快的发明",现代避孕套由此产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避孕套在英文里被叫作"Condom"。在这之后,鱼鳔避孕套经过不断改进,采用更佳柔软轻薄的小羊盲肠,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其造型已经接近于现代避孕套。 与此同时,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梅毒被带入欧洲,并在贵族和军队中传播,人人谈"梅"色变。为了预防疾病传染,意大利医生罗皮奥发明了用亚麻制成的安全套,并在贵族和军队中广泛使用。因此,也有人将这作为现代避孕套的起源。不过,不论现代避孕套的发明者是康德姆还是罗皮奥,避孕套的两大作用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了。 直到19世纪 ,出现了硫化橡胶避孕套。到19世纪末,天然胶乳的出现又一次让避孕套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避孕药的历史更短。

黄体酮是一种在墨西哥人工合成的药物,从野生甜薯中提取而来。黄体酮是美国药剂师拉塞尔·马克看到二战中吃郁金香茎的荷兰妇女不容易怀孕的事实后,决定从植物提取激素的成果。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一种被妇女用来减轻痛经的墨西哥植物,当他在墨西哥把这些甾体激素提取出来的时候,即成为避孕药的一个里程碑。

1952年1月,平克斯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在兔子和老鼠身上证实,黄体酮具有防止排卵的功效。但是如果将这项试验用在人类的身上,还需要大量的试验。

1953年6月,桑格意识到凯瑟琳有能力资助平克斯的研究,就介绍两人认识。最后,凯瑟琳给平克斯开了一张4万美金的大额支票,并保证以后所需资金全由她提供。研究项目重新启动。

1956年,罗克用Syntex和西尔两家公司的药物进行了研究,比较数据后,最后选择了西尔的配方:异炔诺酮-炔雌醇甲醚片(Enovid),这是提交FDA批准的第一种避孕药。

1957年,罗克选了大剂量避孕药进行试验,以便确保Enovid的避孕效果万无一失。 这年夏天,FDA批准Enovid用于治疗月经严重失调,并要求药物标签上面标有警示内容:Enovid会防止排卵。因为当时美国还有三十个州立法禁止对生育进行控制。但是在那个时候,全美国的女性为了得到这种药,都莫名其妙地得了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月经紊乱”。

1959年,西尔公司向FDA提出申请,允许Enovid作为避孕药出售。1960年5月9日,FDA正式批准了这一请求。


无法无天的农业社会,血缘关系结成人与人之间主要关系纽带,人力是主要劳动力,父母需要子女赡养,家族需要继承人,承担生育风险和抚养负担的女方基本没有发言权,死亡率又高的出奇,这样的社会之中,父母自然有多生育子女的冲动。再加上没有靠谱的避孕措施,出生率高就不足为奇了。


(中)


人类是社会动物。


阶级社会的最高权威是国家,如果仅仅考虑夫妻的态度,不考虑国家的态度,显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农耕社会,封建诸侯实力来源于三方面:兵员数、粮食产量和地形。其中,兵员数和粮食产量都与人口数密切相关。人工修建的要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形的劣势,修建要塞,需要钱、粮、民夫,这些也都与人口数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的人口数,就是孤家寡人。即使名下辖区地域辽阔,也没有任何实力。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

赵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固弱国,不足畏也。

韩北有巩、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大王之地(魏国),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煮枣、无胥,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訇々殷殷,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楚。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勃海也。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於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鬥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莫能当。今乃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羞之。

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史记》


肉搏战时代,个人体力有限,魏武卒也好,秦锐士也好,骁果军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数量。只有一定人口基数,才能选拔出足够数量的骁勇战士。


农业也是一样,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剩余粮食很少。另一方面,由于运输水平低下,运送粮食的效率极低。支付战争的费用必须储备大量的粮食。储备大量的粮食,必须有大量的人口。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


因粮于敌自然是上上策,但是如果对方坚壁清野,后方补给的粮食就必须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否则,只能退兵。诸葛亮屡次伐魏失败,与军粮不济有重要的关系。


反过来,防守的一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必然被围困而死。


长平之战,赵王临阵换将的直接原因,还是国内储备粮耗尽,齐国拒绝借粮。赵国打不起持久战,被迫选择速战速决。如果赵国粮食还能支持,即使秦国用白起换下王龁,也未必能攻克廉颇防守的营垒。


无论是兵,还是粮,说到底,都取决于人口数量。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大学》


有人就有地盘,有地盘就有钱,有了钱就能维持政权。有人是第一步的。


在农业社会,人口就是一切。所以,国家并不限制生育。甚至想方设法吸引外来人口,搞抢人大战。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地。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臣窃以王吏之明为过见。此其所以弱不夺三晋民者,爱爵而重复也,其说曰:“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今多爵而久复,是释秦之所以强,而为三晋之所以弱也。此王吏重爵、爱复之说也,而臣窃以为不然。夫所以为苦民而强兵者,将以攻敌而成所欲也。兵法曰“敌弱而兵强。”此言不失吾所以攻,而敌失其所守也。今三晋不胜秦,四世矣。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 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曩者臣言曰:“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若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且直言之谓也,不然,夫实圹什虚,也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其徒不失岂所以攻乎? 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此王所不能两成也,故三世战胜,而天下不服。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竟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臣之所谓兵者,非谓悉兴尽起也,论竟内所能给军卒车骑,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而王何为爱爵而重复乎? 周军之胜,华军之胜,秦斩首而东之。东之无益,亦明矣,而吏犹以为大功,为其损敌也。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且周军之胜、华军之胜、长平之胜,秦所亡民者几何?民客之兵不得事本者几何?臣窃以为不可数矣。假使王之群臣,有能用之、费此之半、弱晋强秦、若三战之胜者,王必加大赏焉。今臣之所言,民无一日之繇,官无数钱之费,其弱晋强秦,有过三战之胜,而王犹以为不可,则臣愚不能知已。——《商君书》


秦国对三晋的老百姓喊话:只要你们来秦国落户,直接分房子、分地而且三代免税。和当年秦国的政策相比,今天抢人大战的政策简直弱爆了。


三晋老百姓来秦国,增加秦国粮食产量,减少三晋的粮食产量和兵源,这是直接挖三晋的墙角。


当时,控制了陕西、山西就能统一全国。对秦国来说,只要征服了三晋就天下无敌。没有这样的招揽移民的政策,秦国最终也能统一中国,但是对地广人稀的秦国来说,吞并人口稠密的三晋,显然要缓慢、艰难得多。


这样的时代,国家只会鼓励生育,绝不会限制人口数量。人头税在事实上起到了抑制人口的效果,但是其本意绝不是抑制人口,而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何况,现实之中,皇权高高在上,触角根本伸不到基层,老百姓有的是办法回避人头税。税收对人口的抑制作用,微乎其微。


农业社会,无论是民间还是国家,都有增加人口的冲动,在这样的社会中,出生率居高不下,就不足为奇了。


(下)


到工业化社会,这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利益联系,被自然而然的打断了。国家和阶级取代了维护个人经济利益与人身安全、晚年生活保障等原先由家族承担的社会功能,个人利益不再以家族血亲为基础,而是以国家和阶级为基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金钱和机械取代了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人财物大流通。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活动范围不断扩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血缘联系转向经济联系。金钱取代了血缘,成为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血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共同利益越来越少。


那种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老于斯、葬于斯,世世代代繁衍于斯的情况,很难再现。荣国府、宁国府那样,一所大宅之中,祖孙三代甚至四代同堂,不分家的现象,难以想象。


同一个家族之中的人,未必有共同利益。儿女长大,远走高飞。兄弟姐妹,天各一方。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往往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能见上一面,偶尔通个电话,报个平安。相邻十年的邻居,彼此不知道姓名,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的社会之中,熟人关系不断瓦解,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原子化。大家族失去存在的可能,大家族之中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淡化,维持一个大家族,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方面,大家族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热兵器的发展,中央政府有能力把触角伸向基层。中央的暴力压倒了地方性的暴力,中央垄断所有的暴力,所有的暴力都由中央政府的暴力衍生或授权而来。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能在中央政府的允许下运动,或者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动。


于是,大家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收起来,虚情假意地坐下来,靠警察、法官和律师解决问题,暗中较劲。


教父考利昂说过,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律师所抢到的钱比一千个拿着冲锋枪的强盗抢到的钱还要多。老头子显然深谙国家暴力有压倒性的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那种明目张胆的动辄血肉模糊甚至血流成河的血亲械斗是没有存在的空间的。祝家庄、曾头市、水泊梁山那样以血缘或者歃血为盟为纽带建立的称霸一方的暴力集团,既难以存在又容易自行瓦解。


实际上,教父考利昂为首的黑社会集团使用暴力的时候,也高度注意如何规避法律的惩罚。比如,教父考利昂安排汤姆黑根攻读法律成为律师,指导黑社会集团如何既能杀人越货又不被法律追究。比如,麦克去杀人以前,家族老一辈教给他如何避免留下证据。所以,美国的黑手党和老家西西里的黑手党,在运作方式上,颇有创新之处。相比老家的黑手党,美国的教父们更懂得处理暴力和法律的微妙关系,更善于在法制社会之中,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为非作歹。但是,美国的黑手党毕竟脱胎于西西里的黑手党,内部成员靠血亲凝聚,权力仍然靠血亲传承。所以,在第二代教父麦克的晚年,就发生了继承人危机。

多说一句,继承人危机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社会分工细化,年轻人选择或被选择的可能性更多,他们未必愿意继承父辈的职业,也可能被迫接受其他的职业。二是由于社会流动性更大,子女经济更独立,虽然未必有老人提供经济支持时滋润,但是活下去还是可以的,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控制越来越弱,也难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三是随着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的推广,多数家庭的子女数量明显下降,可供选择的继承人越来越少。麦克夫妇之间的关系显然比其父母考利昂夫妇之间的关系平等,教父考利昂有三个儿子一个养子,而教父麦克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侄子。


这种情况下,多几个子女(儿子),不如自己成为中央暴力的一部分,或者用钱贿赂官僚或者聘请最好的律师。


无论是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官僚集团,还是让他成为律师。这都是需要成本的。于是,质量型养育胜过数量型养育。何况,再多的子女,将来也难免人各有志,天各一方。


从经济的角度看,国家出现了养老制度。养儿防老的意义明显弱化。


当然,个别情况下,国家推卸责任,另说。

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质量型养育也胜过数量型养育。毕竟,一个精英子女能给自己的帮助,比若干个失业的,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甚至“啃老”的子女,能给自己的帮助要多得多。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经济不景气出现的年轻人就业困难,导致的“啃老”现象,也有效地抑制生育。毕竟,自己生活都困难,生那么多孩子,怎么养活得起?


女性地位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生育率的下降。对女性来说,生育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女性都不愿意过多生育子女。农业社会,女方处于从属地位,虽然不愿意,但是没有发言权。工业化社会,机器取代了人力和畜力,体力不再是就业的门槛,女性的就业机会增加。于是,女性经济地位提高,社会地位提高,有权对丈夫说“不”。职业女性越来越多,这些职业女性和全职妈妈相比,必然养育更少的子女。


希拉里克林顿只有一个女儿,这样的事情,在150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当年,即使是维多利亚女王,也必须不断生育,成为整个欧洲的祖母。某种意义上讲,一战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三个孙子(外孙)之间的战争。



维多利亚女王有权领导一个国家。但是,她不能不考虑社会舆论压力,她也必须努力顺应统治阶级内部主流观点,以获得统治阶级的支持。希拉里则不同,她所处的时代,女性职业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她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同盟军。


科技力量的发展为生育欲望下降的夫妻(情人),提供了可靠的避孕选择,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工业化社会,民间对生育的欲望下降了,国家也不再追求人口数量了。人口是综合国力的表现之一,但不是压倒性因素。否则,印度就是世界第二强国了。

这时,除非发生严重的灾难,比如卫国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一般情况下,国家没有鼓励生育的政策。


更严重的是,资本对人口没有迫切需求,相反却利用各种生活必需品谋求最大利益。比如,控制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必需品,提高生活成本,谋求最大利润。


与农业社会之中,社会成员可以使用各种手段规避人头税,躲避来自税收的生育子女的成本不同,工业社会的管理细致入微,资本对社会的控制深入每一个细胞。世界虽大,却没有资本控制不到的地方。在这样的社会中,想逃避生育子女的成本是完全不可能的。


从买房到生儿育女,入托入学,完成义务教育,高中、大学,需要的资金是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这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负担的。


许多年轻人,尤其是长期漂泊在外地的年轻人,即使掏光“六个钱包”也无力购房。他们因为无力购买住房而无法成家,无法成家连第一步门槛都跨不过去,也就谈不上生育子女。有时,他们长期同居,但是一直采取避孕措施,即使意外怀孕,也往往选择人工流产。毕竟他们的经济实力,并不支持他们完成劳动力再生产循环。


多生一个孩子,就意味着百万甚至数百万数量级的开销。这些年轻人无力给自己的子女一个可以良性发展的生活环境,又不甘心自己的子女成为靠救济生活的社会底层。于是,自然选择减少生育了。


(总结)


分析了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如何提高生育率,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有些因素是大势所趋,无法改变。


有些因素则涉及到少数人的利益,考虑到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些因素估计也难以改变。


所以,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总数的减少,仍然难以扭转。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底下一大堆要给生孩子高额奖励,免税,送房,送车,给丁克征高额税率的,甚至要判刑的,要强制人工授精的,我也是醉了。

难道我们丁克,或者不结婚的人就不是中国人民了?这么不公平的政策,无异于抢夺我们丁克的劳动成果,剥夺我们的人权,你让我们怎么在社会上自如地生活,怎么有尊严地生活?

那我们就只能移民了呀。不要幻想靠着不公平的政策就能逼人生育,不存在的。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隔绝早已淡化。稍微会点外语,认真准备一下,移民还是不难的。严苛的政策只能起到筛选的作用,而不能起到转化的作用,凡是无法接受政策的人只会移民,而不是被迫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将来万一开战了,保不齐我们就是现代的张弘范。你们没把我们当成中国人民,那我们就自绝于中国人民。


user avatar   kaithi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大多数人是养得起孩子的,别说一个,两个,就是七个葫芦娃,也养得起。

但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的见识和眼界有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不满足于以普通的方式养育孩子,而是要养育精英,确保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就难了。

以前,养孩子是一本万利的投资,生七个娃,母乳喂养,只要母体吃好点就行了,断奶后就可以吃米汤,什么进口奶粉牛油果银鳕鱼,不存在的,用品的话,买最便宜的,老大用过老二用,老二用过老三用,老七用完了老大的孩子还可以接着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这七个娃只要有一个出息了,父母也就回本了,就算全都变成了混混,那又怎么样呢?本来也没投资多少,不过是每天烧饭多加一瓢水,多买了一套用品而已。带孩子也不费劲,老大可以带老二,老大和老二可以带老三,这些孩子长大了可以帮着洗衣做饭砍柴干活,划算着呢!

现在就不同了,养孩子是亏本买卖,生一个娃,生的时候住院可能就要花掉上万,孩子小时候要喝进口奶粉,衣服要国际知名品牌,几百上千一件的童装,也就穿一年。日常饮食讲究营养丰富安全美味,只能全部选择进口食品了。玩具,什么你说玩泥巴?开什么玩笑,进口玩具一年两套走着。再长大点,我们需要给娃报上兴趣班,补习班,义务教育虽然免费,但这些班少说也要掏十几万。孩子小时候24小时是不能离人的,否则就有可能掉进锅里,坠落窗外,或被洗澡水煮熟,爷爷奶奶带孩子是靠不住的,请阿姨带一个月一万还有可能被虐。让孩子做家务?不存在的。再长大点,孩子进入叛逆期,教也教不顺,打也不舍得打,只能自己默默被气死,等他结婚了,男的要贴一套房,女的要贴嫁妆,养育一个孩子,竟然需要这么多投资!

我还没舍得买海蓝之谜,爱马仕和迈巴赫,竟然要给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孩花这么多钱,真是痴人说梦。但回头想想,如果我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海蓝之谜,什么是爱马仕,如果我朋友圈里那些鸟人没有天天晒娃炫富,如果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不跟我的娃拼爹,如果电视里明星的娃不是那么可爱那么能言善道,我有什么必要以这种丧心病狂的,自欺欺人的模式来养娃?又有什么必要谈娃色变呢?喜欢谁,嫁就是了,想要孩子,生就是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且本就该是简单的事。

对于凡人来说,度过平凡的一生理所当然,但对于神仙来说,打入凡间就是最残酷的惩罚。我们大多数人的悲剧在于,明明只是凡人,却不幸窥见了天界的生活,那生活太美好,我们却一辈子无法触及。还有一堆神仙通过各种媒体,在我们身边天天炫富,实时播报天界的日常,所以我们不得不拼命努力,给自己的后代争取一个有可能上去天界的机会,殊不知想要赢在起跑线是不存在的,只要你还从起跑线开始跑,就已经输了,因为别人一出生就站在终点。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每个人打算生娃之前,先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我是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我愿不愿意选择自己这样的父母?愿不愿意出生在自己作为父母的这个家庭里?如果愿意,就生,可劲生!如果犹豫,那就别生了。父母有选择是否生育孩子的权利,孩子却没有选择是否出生的机会,也没有选择父母的能力,如果埋头乱生,生了不管,既提供不了物质,又满足不了精神,还要离婚,连爱都吝于给予,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出生的好。


user avatar   zhang-gong-72-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几个月公司在进行针对美国贸易壁垒的对应,出于好奇心,我顺手看了一些北欧过去政策和发展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人口发展很有意思。从北欧的经验来看,即使不考虑移民,经济发达之后的出生率下降也并非不可逆转。相反,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育率反而会随之提高。

当然,出于各种原因,这些经验可能对中国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所以此文旨在让大家多了解世界,多一个谈资罢。


看一看北欧的生育曲线就会发现,他们在二战后的生育率就非常与众不同,婴儿潮强度很低,结束得也特别早。四个主要国家分别在1968~1972年间总和生育率(每个育龄妇女生孩子的个数)跌破2.1更替线,同期整个欧洲的总和生育率则还维持在2.5左右。

这里面有气候和文化原因(丹麦研究指出,相比炎热气候,寒冷气候会让造人活动频度下降45%),但更大的原因也许是北欧的地缘:由于夹在冷战双方之间,北欧不得不偏向中立,瑞典芬兰一直都没有加入北约,丹麦挪威冰岛也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因此受到北约内部制裁。五国的外交如履薄冰,作为中轴的瑞典更是不得不维持着一只庞大的“中立军队”:三十万陆军,五十万预备役和世界第四的空军,甚至还在五十年代开始建造核反应堆。可以想象,如果你活在这种可能明早就被原子弹或者钢铁洪流删除的环境下,养育下一代的意义就非常可疑。1973年,北欧最低的芬兰总和生育率已经达到1.49,六年后丹麦更是跌至1.39,成为全世界的生育洼地,眼看要到亡国灭种的关头了。

然而神奇的是,在最低点徘徊了将近十年后,1980年开始,北欧的出生率出现显著回升,从1.39一路上扬,而全世界其他地区的生育率则开始了无止境的下跌。1993年,北欧最低的丹麦总和生育率突破1.75,第一次超过了同期欧洲平均值(当时已经跌至1.71)。一年后的1994年,北欧最低总和生育率继续突破1.8,而当时中国已经飞速跌至1.74,七年间每个妇女平均少生了整整一个娃。这也是有数据记录以来北欧这个极寒之地第一次在总和生育率上超过中国。

在人口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当总和生育率低于1.6以后,文化就会出现根本性变化,之后生育率将无法出现持续上涨。然而北欧四国却是例外,在总和生育率下跌到极低1.4并无战争天灾作用下,生育率却出现了二十年的反弹和稳定,挪威更是在2008年突破了2点大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欧四国中起码有三国的出生率增长和外来人口基本无关,因为丹麦挪威和芬兰在移民政策上都是偏右的,收留的难民数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有不少专家都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发现,也许过去的“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是个错误的结论,两者的关系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如果说发达的经济如何对生育率起正面作用,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是“福利”,比如北欧平均生一个娃夫妻双方加起来有最少六个月假期,小孩每月有一千五人民币补贴,除了幼托,其他教育包括大学统统不要钱等等。然而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些其实不是刺激生育上涨的主要原因,因为上述的所有政策北欧在六十年代就开始实行,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十多年的人口大衰退。事实上大家也可以自问,如果政府接下来准备延长产假至六个月,为每个小孩提供当地平均收入7%的补贴(在上海大约是每月400多块钱),并且把高中大学每年七千左右的学费减免,你就一定会生孩子了么?未必吧?

那么到底是什么驱动了北欧的生育率上涨呢?其实是一些我们挺难想象的原因。

第一个因素,就是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在社会发达后离开城市中心,重返郊县和乡镇的趋势。研究表明,住房活动面积和周围人口密度其实对生育率有极大影响。想象一下如果你住在深山老林,房屋一千多平,树林三千多亩,四近十公里没活人只有狐狸野兔傻狍子。这种环境,不生四五个看家护院估计晚上都会瘆得慌。生活在乡野之中,舒适感和孤独感都会加强生育的需求。相反,如果在逼仄的环境里,比如小房子、挤地铁、一个红绿灯下站着两百号人,造人的欲望就会大大下降。

欧洲的中产在上世纪末城镇化结束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向郊县迁徙的历程。在丹麦,除了哥本哈根,第二大城市奥胡斯仅有二十六万人口,其他城市则都不超过二十万,并且即使是这些统计中的“城市居民”,超过一半也居住在距离核心城区三十公里的下属郊县当中。在这些家庭中有超过两个孩子的占大多数。极低的实际人口密度,成了生育率触底反弹的重要保障。

当然,这种“反城镇化”其实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出现的现象,因为低人口密度意味着高额的基建和服务成本。我老板就住在瑞典的深山,院子里有个上千平米的湖,可以在里边泛舟,一切看起来诗意极了,直到有一年瑞典大风暴刮断了电线,他靠柴油发电机坚持了一个多月才等到政府修好。其间因为要给自己和养的牛马供暖,烧了三百多升四千多块的油。而就算是在非紧急情况下,他家的垃圾车来一趟都要收费一百多块。简而言之,如果整个社会创造的价值没法养活那些驱车上百公里就为了送一个包裹的快递小哥,那所有人就只会在丛林深处回归原始社会。所以对中国而言,这一条可能言之尚早,但控制大都会区的人口总量,强化三四线城市的服务功能吸引人口,对生育率应该还是有正面影响的。


欧美专家总结的第二个原因其实是最让我意外的,那就是女性的地位和保障提升。一般认为,随着妇女地位的提升,对待婚姻和生育的态度会越来越消极,然而在北欧这个女权世界第一的地区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其中到底是什么出现了变化?这就要分析北欧当前婚姻和家庭的观念了。

在北欧,最近二十年来非婚生子的比例高得吓人。丹麦一项统计表明,2010年后出生的婴儿中,有超过35%都是非婚生子,虽然这其中绝大部分其实是稳定的非婚同居关系(我的同事里就有不少同居二十年生了三四个娃还没领证的),但依然得承认,这个事实反映出民众尤其是女性对婚姻的依赖很低,所以在做出同居决定时非常轻松。

事实上,有很多专家认为正是女性对婚姻态度的转变真正导致了北欧生育率的大幅增长。因为瑞典和丹麦的同居法都刚好出台在1980年,其中规定了对同居女性的一系列保护政策,包括社会和男方的责任义务。这部法令再加上十多年来女权运动造成的价值观变化,彻底打消了许多女性在性和生育上的顾虑。既然我生了娃照样会有男人追,就算没人追我也能找到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顶不济还可以起诉那丫的顺便问政府要钱,那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这种转变,最终导致在北欧“事实婚姻”的门槛非常之低。这和中国结婚必须车房,一边是大龄魔法师一边是大龄剩女的情况非常不同。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女性对婚育的恐惧心理与其社会地位的关系,其实可以发现中间存在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女性社会地位极低,生存权几乎和男性与家庭绑定,这种情况下她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生育来保障生存,这就导致旧社会和穆斯林地区生育率一般非常高;第二个阶段中女性得到了通过劳动提升地位的机会,由于依赖自己总比依赖她人要安全的多,这种情况下很多都会选择降低家庭和生育的比重来提升自己,这也是大部分妇女刚刚进入社会的国家生育率下降的根源;但到了第三个阶段,由于保障和法规的完善,女性发现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会真正影响自己的生存和社会地位了,这种安全感让她们在对待结婚和生育时更多的遵从本心,而非参杂利益思考。这种情况下,生育率虽不像第一阶段那么高(在第一阶段,生育其实是女性保护自己的惟一武器,所以会有额外动力),但会比第二阶段高出不少,更重要的是,本质上这是一种安全环境下的自由选择。


然而如果我们继续深挖这个观念,就会发现这种安全感不仅仅影响着女性在生育中的决断,还牵动着社会的每个性别与阶层。这一点在北欧历史上就有很好的体现,除开冷战时间的低生育,2008年金融危机后,北欧四国的生育率又开始出现下跌,直到今天都没有回到2008年前的高点。这个过程中不论是社会福利,社会居住方式还是女性权益其实都没有变化,而最主要的变化就在于社会整体安全感下降了。

在2008年前的北欧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其实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地位是十分稳固的。即使流动性不高,但起码每个阶层的生活质量都还不错,尤其是在北欧阶级间的差距本身也已经很小了。但在危机之后,这种想法已经悄然改变,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学校选取方面。丹麦择校完全看注册先后,很多家长依然懒得为了本地几个学校间的些微差距去提前跑注册手续,有些甚至等入学前几个月才开始操作。而现在,我所在的地区有一家教育水平据说略好一些的小学(同时教授丹麦语英语和德语),基本上家长在小孩三岁时就开始排号,有些甚至刚出生不久还没有选择幼儿园就已经开始选择小学。我的一个丹麦同事老头抱怨现在人心不古,而站在旁边的我,却感到一丝丝熟悉的凉意。

丹麦近期的调查中,富裕家庭的生育率并没有变化,整体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中较低层出生率下降,尤其是选择不婚和丁克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在我看来,这就是部分资源不足以抵消下一代发展风险的家庭正在选择放弃。尽管北欧四国近三年来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但恶化的周边形势依然如同漫过堤坝的洪水,淹没了一批能力和信心相对不足的个体,让他们最终在时间的长河里,彻底消失了痕迹。

在安全感低下的社会里,民众会自发形成一种竞争氛围,导致家长必须用资源和投入来确保下一代能维持现有阶级。具体到操作上就是补习班学区房家教费以及对小孩学习活动的持续关注,这一切消耗的物力和人力难以计量,最终导致大部分家庭只能选择控制生育数量。但大家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都很清楚,如果你不投入,下一代必然会遭遇阶级跌落,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仅为自己也为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这种行为的本质是“竞争”,而非一个有确定的目标的“任务”。即使国家再怎么降低读书的成本,增强基础教育的质量,竞争的本质依然会逼迫家长们不断对标同阶级的其他人,自发的投入更多资源。除非整个社会的阶级差距足够小,保障足够高,最终能提高社会的安全感,降低竞争的动力,否则仅仅靠提高教育的性价比是无法消弭这种沉重的负担的。


所以总结北欧生育率回升的原因,福利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去城镇化,极度发达的男女平等关系,以及整体低风险性的社会才是确保生育率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对中国来说也许太难学习了,只不过,我们或许能从这些事实里,窥见导致中国生育率低下的真正原因的冰山一角。


user avatar   bu-ying-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生育率长期低迷,跟计划生育是有直接关系,但是这不意味着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就能达到更替水平,因为从全球来看,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生育率自二战以来就是在走低的,且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的地区与国家怕是会越来越多。









因此生育率下降并不是中国目前特有的难题,未来全球政府都要面临这个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人从价值观、妇女地位以及经济方面做出论述,但我个人觉得可以从历史上一个非常精彩的生物学实验解释这个问题以及推导可能的结果。

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美国的生态学家John B. Calhoun在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的支持下,在马里兰的Poolesville展开了一场针对Balb C白鼠的无限繁殖实验。虽然这是以白鼠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但老鼠与人类有很多相似点,其中最重要的几点是:

1、人类与老鼠都是哺乳动物

2、人类与老鼠都是群居性动物

3、人类与老鼠的社会内部有明显的等级结构

因此我认为这个实验对于人口问题是有参考价值的。

实验场地是由边长为2.7米,高1.4米的的方形金属栅栏围成的空间,由16块竖直墙壁组成,每一边各有四条垂直的,铁丝网做成的隧道。墙壁上有投喂水与食物的装置,内部有非常好的巢穴以及充足的筑巢材料,场地中央为一大片空地,上面铺满了玉米杆。

按照研究人员的计算,每日投喂的食物能供给9500只老鼠,水能供给6144只老鼠,巢穴能容纳3840只老鼠。除此以外,场地位于室内,每日都会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实验白鼠都是精心挑选的,没有携带致命病菌,且会定时打扫,防止病菌滋生。

与自然界的老鼠种群比起来,这里的老鼠生存环境有五个特征:

1、无法外出迁徙,种群的生存空间是固定且有限的

2、食物供给充足,也有大量合适的巢穴

3、气候适宜

4、很难爆发大规模传染病

5、没有天敌

总体来看这就是老鼠的乌托邦。

实验从1968.7.9开始,一直进行到1972.11.13为止,前后实验为1588天,实验观察结果可分为四个阶段,以下命名只是方便本人描述用而已。

阶段A为开始期,4对老鼠被置入实验场地,直到他们产下第一窝幼崽为止,进入阶段B。

阶段B为指数期,这时小鼠数量指数爆发增长,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意外情况。小鼠数量以大约55天的周期翻倍,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小鼠出现了14个育雏集体,对称分布在实验场地内。


14个育雏集体之间有明显的等级秩序,越高的阶层,活动范围和频率越高,得到的资源越充足,繁殖越厉害,等级越低则相反。这个阶段持续到到315天,此时老鼠大约有620只,进入到阶段C。

阶段C为稳定期,这时小鼠数量增长明显放缓,数量翻倍大约需要145天,然后这个实验精彩的部分就开始了。

首先是随着生存空间的日渐拥挤,小鼠之间针对领地、配偶与等级地位的争夺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开始出现畸变,一些在竞争中失败的雄鼠无法迁出鼠群,只能聚集在场地中央,停止了对于领地与配偶的竞争,刚开始他们会疯狂地互相伤害,身上伤痕累累,可奇怪的是在被别人攻击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采取任何的反击,也不逃避,就在那等着被打,在过一段时间后会突然发怒攻击其他老鼠,感觉就像是在单纯泄愤,没有任何其他意义。但是渐渐地,随着聚集的雄鼠越来越多,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梳理毛发,有时也会突然发怒,攻击旁边的老鼠,但与其他老鼠之间没有社交行为,连求偶行为都停止了。这些雄鼠被称为“池中鼠(pooled withdrawn mice)”,也就是图2中聚集在中央的老鼠。

除此以外一些竞争失败的雌鼠也停止交配行为,她们则没有像“池中鼠”那样,而是躲在一些偏僻的巢穴和角落,可能是为了躲避雄鼠的暴力行为。

另一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的老鼠们生活却并不好过,随着对领地竞争愈发激烈,雄鼠渐渐无法保证领地的安全,他们的雌鼠也暴露在外来的攻击下。雌鼠开始变得暴躁和不安,开始自己保卫领地,变得像雄鼠那样暴力,之后雌鼠生育行为日渐减少,她们开始驱逐未断奶的孩子,甚至伤害幼崽。整个鼠群社会秩序日益混乱,慢慢开始崩溃,连自然性别都出现了混乱。

在第560天,老鼠种群数量达到了巅峰——2200只,相对研究人员估计的上限3840只,这个数量其实还是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但实验的高潮来临了。

以560天为转折点,实验进入了阶段D,这个阶段为消亡期。在1970.3.1观察到最后一只小鼠出生后(没错就是最后一只小鼠),整个种群的繁衍行为基本中止了,虽然在920天左右仍观察到有母鼠怀孕的迹象,但整个种群自此一直没添新成员。整个老鼠种群开始慢慢消亡,有自己领地的雄鼠也开始停止生育行为,每天的活动就是吃饭、睡觉和梳理毛发,也从不离开自己的领地,因为身上的毛发梳理得特别好,因此被叫做“漂亮鼠(beautiful ones)”。所有老鼠开始逐渐自发停止一切社交行为,雄鼠慢慢停止了一切暴力和求偶行为,领地冲突越来越少,雌鼠停止生育行为,其他行为跟雄鼠别无二致,就是吃饭睡觉和梳理毛发。

研究人员Halsey Marsden之后将一部分雄鼠放进密度很低的自然环境中,他们也没有回复本能,还是像在实验中一样,就算是把正常的性成熟的雌鼠跟他们放在一起,他们也没有任何交配欲望。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成了行尸走肉,没有任何正常老鼠的欲望了。

在实验的第1588天,实验结束,整个种群只剩下27只老鼠(其中23只雌鼠,4只雄鼠)。

对于整个实验的结果,John B. Calhoun给出的结论是因为作为群居动物,老鼠有自己的社会结构的,每个人各司其职,当老鼠密度太大,社会中的空缺不够,又因为不能迁徙,很多老鼠注定没有机会融入鼠群,导致了激烈的竞争,破坏了老鼠的社会纽带,很多老鼠失去了进行社会行为的意义,除此外激烈的竞争也波及了幼鼠,致使他们还没有发展出复杂社会行为能力的时候就被逐出鼠群,彻底丧失了复杂社会行为能力,最后整个鼠群社会组织彻底崩溃。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在自然界中,老鼠种群不会崩溃,而在这种理想的生存环境下就崩溃了?我个人的看法是,相比于实验环境,自然界食物很多时候比较匮乏,同时由于天敌和疾病的存在,老鼠的社会随时面临着外界的冲击,不可能发展到平稳期,社会各个阶层随时都有人死亡,空出位置,如果环境适宜,鼠群膨胀,竞争失败的老鼠还可以迁徙,到外面世界闯荡,这样内部竞争的压力就转移了。

诸位有没有发现这个实验的现象与人类社会人口发展有某种对应关系,也可以大致描述人口发展,只不过这里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关。

指数期:例如战争或者国家动乱结束后,百废待兴,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的生活压力比较小,市场工作岗位供应充足,上升机会多,这时大多数偏向多生,因此二战后很多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都出现了婴儿潮。

平稳期;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快速增长,阶级上升的大门也不能一直大开。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接近科技水平的限制,市场无法再如以前那样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职位竞争就会变得越来越激烈,人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某些岗位甚至略有回落,同时因为阶级固化,孩子的养育成本会有明显上升(因为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由于生活成本的升高,例如我们中国目前的房价、教育和医疗,以往丈夫赚钱,妻子持家的能保证后代抚养的模式就无以为继了,双方都必须出去挣钱,抚养孩子的精力和投入必然要减少,就像小鼠实验中雌鼠职能的转变,这一点知乎上很多人应该是深有体会的,这时节制生育反而是明智之举。

消亡期:但如果科技发展缓慢,或者经济萧条,这时整个社会年轻人压力就非常大,因为他们发现就业机会或者说理想的岗位少,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时就会加剧竞争,导致整个社会工作压力明显增大但收入并无明显增长。最后很有可能不少年轻人发现辛辛苦苦,却依然只能原地踏步,出于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在趋利不成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避害,即优先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去考虑其他如结婚、生育这些成本较高但收益不明显的行为,就像那些无法融入社会的老鼠一样。于是乎整个社会开始出现丁克、单身的现象,例如日本。

按照我的判断,如果生活压力一直居高不下,很有可能消极避世的思想就会开始扩散,影响下一代,作为人正常的社会功能慢慢退化,甚至连性行为都开始明显减少,直到生育行为彻底中止,人类灭亡。

当然你可以认为我们人类社会跟小鼠实验的环境没法比,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们人类社会的条件目前是最接近于小鼠实验的实验条件的。

第一,人类在地球上我可以说是没有像样的天敌的,除了某些病毒;第二,由于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应用,人类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很久没出现骇人听闻的饥荒了,且很多地区依然能支持人口的大规模发展;第三,由于现代医疗的发展,传染病的爆发基本是可以控制的,甚至是消灭。第四,人类目前居住环境整体还是适宜生存,我们也有很多方法改造环境。总体来讲,除了迁徙这条,其他都满足,当然现在随着全球保守思潮,移民未来肯定是愈发困难的。

我个人感觉人类社会也许像老鼠社会一样,有个社会时钟,一旦时针走到十二点,一切就结束了,但是因为死神的干涉,之前我们一直受制于饥荒、战争、疾病等等,或者大规模移民(如新大陆的殖民,闯关东,下南洋)时针总是从九点被拨回了三点,典型的现象就是中国古代的治乱循环,但现在随着科技发展,全球政治的成熟,死神的手不再像以前那么有力了而已,我们也因此能窥视到十点的风景。

因此,我判断如果没有科技爆发或者经济大发展,和平条件下中国目前的生育率应该是救不回来了。

一些人认为只要中国社会能回到过去那种封建父权社会,恢复过去的生育文化,生育率自然能拉回来,对此我的看法是四个字——刻舟求剑。如果这么执行的话,估计最不想干的不会是女人,而是男人。这不仅是中国这样,而且我认为最接近十二点的国家应该是日本。

但时针会不会回拨,我不清楚,也许只有死神知道吧。

Ps:关于生育率的问题,大家不必太上心,生育率是国家的问题,养孩子却是自己的问题,两边的频道其实是对不上的。不过话说回来,四市七区二十三省的担子也不是布衣有资格挑的。

参考文献:

[1]esa.un.org/unpd/wpp/Map

[2]Calhoun J B. Death squared: the explosive growth and demise of a mouse population[J]. 1973.


6.27更新

首先我非常抱歉,因为原文信息量有点大,我把有些信息搞混淆了,误导了评论,之前阶段C聚集在池中的老鼠应该叫“池中鼠(pooled withdrawn mice)”,不叫“漂亮鼠(beautiful ones)”,“漂亮鼠”出现在阶段D,是指那些有领地但却不生育的雄鼠,这是根据研究团队的Halsey Marsden的论文校核的,目前已订正,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除此以外,我查了其他相关文献,打算补充一些新的资料以及我还没来得及整理的看法,顺便解答一下评论区里一些人的疑问。

Balb C小鼠是一些家鼠出现基因变异后,通过近亲繁殖得到的纯种白鼠,性状极其稳定,因此才用来做生物学实验。它的特点是相比于一般老鼠,它能生育时间要长得多,发育又快,雌鼠三个月就可以性成熟,一个月就能当4到8个小鼠的妈了,因此鼠群膨胀起来特别快,生物专业应该比我更了解。

根据Halsey Marsden的论文,他把阶段D的“漂亮鼠”和“池中鼠”进行了生理检测,发现“漂亮鼠”相比于“池中鼠”,其去甲肾上腺素酶含量要低得多,肾上腺素要低,因此暴力行为要比“池中鼠”少很多。同时他在阶段D时将两个人口下降得比较慢的巢穴中的16只雌鼠,8只雄鼠,放回正常的低密度的小鼠种群中去,情况依然不见好转。雄鼠的行为之前已经提及过了,雌鼠的行为则更加令人困惑,她们似乎已经不知道如何交配,如何养育后代了,两个月内只有一半的雌鼠怀孕,怀孕的雌鼠不知道怎么搭建舒适的巢穴,其生下的后代,死亡率极高,大约100个后代只有5个能活到14天。

对此我的看法是,生物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争夺领地和配偶,繁殖后代为趋利,逃避敌人,苟且偷生为避害,在这种高强度竞争环境下,趋利的成本太高昂了,所有老鼠都在避害,但长时间的避害似乎在老鼠心理层面(虽然这听上去不太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年纪越小造成的伤害越深刻,导致其社会能力的衰退甚至丧失。

评论区一些人提到的行为沦丧(behavioral sink),更早在John B. Calhoun在196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提及过,不过论文中的实验规模只有四个饲养室,种群数量也就百来只,实验规模和实验跨度远不及这个实验,不知道这能不能算这个实验的重复实验。

实验更关注种群密度对于小鼠行为的影响,比如雌鼠行为的畸变,繁育后代能力的下降,但也讨论了种群消亡的可能性。

实验其他的现象相比于1968年的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作者在论文中提及了雄鼠的行为沦丧,例如竞争失败的老鼠聚集在底部,他们似乎失去辨别性别的能力,与不在发情期的青年鼠(无论雌雄)发生同性性行为,发展出了一个同性性行为团体。

这就是目前我能找到的其他文献,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实验细节,链接如下:

[1] Marsden H M. Crowding and animal behavior[J]. 1972.

psycnet.apa.org/record/

doi: 10.1037/10045-001

[2]Calhoun J B.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cial
pathology[J]. Scientific American, 1962, 206(2): 139-149.

jstor.org/stable/pdf/24

最后我在补充说明一下我关于目前世界人口的一些看法,如果人类社会跟小鼠社会没有本质区别的话,那么我认为世界上还是有地方尚未摆脱饥饿、贫穷与战争,生存环境离实验的要求还是比较远的,因此整个人类不同地域的社会时钟应该不是同步的,有些可能刚刚拨回去,有些可能都要到11点了,整个人类自然消亡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但一些地区先于其他地区自然消亡还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目前我认为最接近十二点的国家是日本,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自是不用多说,即使是“失去的二十年”,糊口还是很简单的。同时日本还是个社会结构很封闭的国家,移民比率极低,2011的统计显示为1.1%,应该是我知道的最接近小鼠实验的国家了。

纵观整个日本社会,不婚不育开始愈演愈烈,已经不能用个体差异来解释了,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已经描述了一个“丧失物欲和成功欲”的世代——年轻人保持低消费习惯,1000日元过一天的人比比皆是,不愿担负债务,不愿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小确幸”中消磨时日。其实日本是个有生殖崇拜传统的国家,文化的因素并没有阻止社会时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子,结了婚的也在不断推迟生育,就连性生活频率也在下降,此后日本政府也不是没有通过财政手段挽救生育率,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我不负责任地猜想一下,如果保持现状,到团快世代凋零后的一代人内,日本政府还没有解决生育问题,那么大概率日本就失去了自救能力,除非有强大的外力介入,日本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自然消亡的人类种群。

再谈谈目前和平情况下的自救方案。

关于通过政府财政挽救生育率,用逻辑推理想一想,如果补贴力度大,能覆盖普通人生育的成本,那很有可能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如果补贴太低,那就起不到明显效果,如果用不生的人的钱去补贴生育的人,结果就是在转移生育意愿,整体还是没变,除此以外还有执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就跟让赫拉克勒斯举起自己没什么区别。当然这只是个不严谨的论证,最好用相关数据和统计学工具来论证。

关于文化拯救生育率的问题,我认为文化是特定现实环境下的行为范式,不能脱离现实情况谈文化,如果环境发生了巨变,文化必须发生转变,否则有可能带来负面效果。现在养育成本升高,让女人像以前三从四德,脱离生产,那么男人肯定无法承受重担,最后生活质量会急剧恶化,甚至可能大部分男同胞注定单身。

最后,我的回答只是提供一个另外的角度看问题,现实是否真会如我想的那样,只有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评论区的疑问,如果之后还有空的话,我会尽力找下有关文献解答一下你们的疑惑。


19.2.12更新

最近安抚好生活后,终于能抽出点时间做最后的更新,一是解答一下评论里的一些疑问,二是补充我对于挽救生育率的看法。

关于John. B. Calhoun的实验,有评论认为是小鼠之间的近亲繁衍导致种群的灭亡。我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在1962的实验中,作者的实验种群初始小鼠数量更多,第一系列有32只,第二系列有56只,实验现象与这次并无太大区别,所以我个人坚持小鼠之间的近亲繁衍并不是造成小鼠种群毁灭的主要原因。

最近刚好读了一本比较令人悲观的书,书名是《无缘社会》,书中收录了NHK关于大量“无缘死”案例的采访材料,书中的内容让人毛骨悚然,实验中“池中鼠”的现象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绝不是天方夜谭。《无缘社会》书中记录了很多日本人,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其实是十分脆弱的,在离开原来的故乡后,有了地理上的距离,便与亲戚慢慢疏远了,除非是特别亲的亲人。如果在大都市工作,遇到了失业,那就失去了与社会联系的纽带,随着时间推移,配偶,子女都会离他而去,同事也会遗忘他们,他们就成了“无缘社会”中的一员,被整个社会遗忘,连死亡都无人知晓。虽然他们之前都是正常的社会人,也尽了一切努力回归社会,但是还是无法阻止这个过程。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如果细究起来,却是合理和必然的——产业的聚集,城市的兴起,劳动力的流动以及乡村的衰落。

之前看了 @张弓 的答案,便研究了一下北欧的生育率,作为福利国家代表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近年的生育率其实不容乐观。

不仅是生育率上肉眼可见的急剧下滑,生育时间也在不断推迟。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与女性受教育程度有必然联系,因为就北欧的情况来看,生育率与女性受教育程度变化直观来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女性受教育程度一直在提高,但是生育率有时在降低,有时反而在升高,它们之间并不是同步变化的,简单地认为妇女受教育程度会导致生育率低下这种看法是不严谨的。

除此以外,根据丹麦统计局的报告,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她们反而倾向生育更多的子女,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则相反。

因此简单地把生育率的问题归因于女性身上是有问题的。相比于北欧的状况,东亚这边日本的状况倒是比较符合预期,根据15年日本统计局针对结婚15年以上的夫妻的抽查,学历越高的妻子和丈夫,抚养的子女越少。

但如果基于此就判断要把女性赶回家庭,降低女性受教育程度,让她们三从四德,就能提高生育率,那就太早了,因为根据日本统计局的另一份报告,夫妻的工作好坏对于抚养子女数也有很大的影响。

妇女工作前景越差或越不稳定,她们生育的欲望就越低(这里不太理解日本钟点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工作,生育欲望竟然如此高涨)。因此各国的生育率问题很难有什么简单粗暴的方法就能真正解决。

至于生育补贴,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要么代价太大,要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据我了解,目前上海这边针对已育家庭的扶助力度算是比较大的了,从最初的生育费用的减免,到之后的教育基金的补助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大概总共能为家庭减免10万元的负担。假设全国都按这个标准去补贴二胎,按每年850万的二胎数目估测,就需要增加8500亿的财政负担,相对于总的财政收入来讲这确实不算什么,但问题在于16年的中央和地方总的公共财政赤字就有2万亿以上,代价未免太过高昂了。而且这个政策对于城镇户口的人吸引力比较小,对于农村户口的人吸引力相对会大一些。

当然国家也可以变相征收单身税来补亏空,花十万元就能买一个吃苦耐劳的廉价劳动力,他能干各种脏活累活,能为当地的社保舔砖加瓦,五十多岁时就已经被压榨干净,最后没来得及享受退休生活就因为包括但不限于疾病、工伤、贫穷、治安问题而一命呜呼,这样的事是否太划算了?不过最后单身税还是会收的,主要原因还是要补社保的亏空。

最后我再分享一下我对人口问题总的看法,人口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当代社会运行所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个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社会运行的基石,若真要彻底解决,付出的代价相当大。中国目前来讲,生育问题虽然需要重视,但相对与即将到来的风暴,这个问题反而不值得一提,甚至不需要真正费心去解决。

不过可以确定,未来主流媒体宣传方向基本是鼓励生育的,至于原因大家可以从马克思的话里去寻找。

当资本家把自己一部分资本转变为劳动力时,他就由此增殖了自己的总资本。他一举两得。他不仅从又工人那里取得的东西中,而且从他给工人的东西中获取利益。用来交换劳动力的资本转化为生活资料,这种生活资料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现有工人的肌肉、神经、骨骼、脑髓和生出新的工人。因此,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在绝对必要的限度内,只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工人阶级的不断维持和再生产始终是资本再生产的条件,资本家可以放心地让工人维持自己和繁殖后代的本能去实现这个条件
——《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六章,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诚不欺我,只是他还是低估了现实。


user avatar   peng-peng-51-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该生育率是世界最低。


我认为,生育奖励也好、生育基金也好、丁克税也好,是不可能挽救生育率的,更挽不回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因为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日子渐渐过得舒坦起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习惯了舒服日子,就会对生育这一过程的苦难抱有持续性地恐惧,更何况,生育后生活水平明显降低,是大家皆有耳闻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的根源”既然从工业化中来,那我们也可以使用工业化的思维去破解这个问题。笔者这边给出的方案是:用工业化的手段把抚养全面社会化


关键字很多。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什么是“抚养社会化”?九年义务教育就是抚养社会化。在清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义务教育,那个时候,孩子都是跟在父母身边。每个家庭每天都需要留出点人力带孩子,教孩子学会干活,看管孩子保证其安全健康等等。只有富足的家庭,才能把孩子送往私塾或者送往某些店铺当学徒,每年要交大量的学费。到了近现代,开始有了公立学校和义务教育之后,孩子白天被送往学校,由大批量经过专业培训的教育者——老师来代替家长履行一大部分教育和抚养的职责。这就是抚养社会化。这样的抚养社会化,使得家长们在周一到周五能完全地腾出时间来,全身心投入到工业化的生产建设中。抚养社会化一定程度上说是工业化时代的基础


然后,什么是“抚养全面社会化”?简单的说,幼儿园、托儿所就是抚养全面社会化的方向。最终的目标是从备孕的时候,抚养社会化就开始接入,持续到孩子年满十八岁。备孕和怀孕阶段,家庭填写申请表后可以到社区附近的生育所中得到生育培训、叶酸等备孕药物、健身辅导等服务。在生产阶段,可以得到产后恢复服务,同时,婴儿进入到育儿所中由育儿师共同进行专业的养育,产后的父母亲辅助养育。产后恢复、产假结束后,父母亲恢复正常工作,育儿仍由育儿所义务负责,公立儿科医院、防疫站等直接和育儿所对接。晚上下班后,父母把孩子接回家照看。育儿阶段持续至孩子上幼儿园。此时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剔除当前的所谓的“减负学习”,孩子下课放学时间应能和大部分家长的下班时间对接上。


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许多人觉得不现实了,觉得成本太高,上个幼儿园一年都要好几万呢,国家没钱肯定搞不来。这时,“用工业化的手段”就派上用场了。


大批量培养专业的生产师、育儿师和儿科医生。生产师掌握基础技能包括妇产科知识、儿科知识;育儿师掌握的基础技能包括婴幼儿养、育、教相关的知识。生产、育儿工作由专业人员担任后,可以让成人降低生育痛苦和风险,可以让婴儿避免大量疾病风险和营养风险,从社会整体上看,大大降低育儿成本。


每个城市相应的育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儿科医院、防疫站按城市人口规模的105%进行建设,保证略微盈余。


养育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款商品如叶酸、儿科基础用药、基础疫苗、育儿箱、婴儿服、幼儿服、各类基础婴幼儿用品等等,由国营工厂按计划大批量生产、分配。基础款的物品,往往经受过时间的检验、设计可靠、通用性强、无需创新,一旦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成本就会非常非常低,并且能保证高质量。而非基础款的东西,采取国营、私企双重经营模式。国营非基础款生产部由基础款生产部中表现优异、工作认真、创新力强的员工调任,其工资、福利更高。


育儿工作“工业化”之后,不仅是各类育儿用品价格降低,还因为整套体系建立后,相关上下游各个机构、部门对接沟通完善、使得整体运营成本都大大下降了。随着体系运作时间变长,行业中相关人士的经验积累,使得经验效应得到展现,遇事处理更快、效率更高,进一步将成本降低。其他更具体的实施方案,可参考现行的义务教育。

最后,回到生育率本身上。一句话,让生育了俩小孩的家庭比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家庭过得幸福,生育率自然就起来了。

扩展阅读:

关于男女平权。女权主义者们还是会一直抨击说女性休产假后会导致女性在工作上损失潜在的竞争优势。这点其实也好解决:
激进方案:要求男性在成年后N年内服“孕”役一两次,总时间约等于两倍产假。在服孕役期间,男性要学会一些生产、育儿知识,并分配到育儿所、儿科医院、防疫站、国营生育用品工厂去做一些基础类重复性的工作。
温柔方案:给女性休产假的企业补贴或抵税优惠。

08.23更新:

看到评论区的许多留言,有批评流水线育儿的、批评没人权,有谈论国家没有此经济基础的,有讨论国家没公信力的,有讨论中产阶级和富人不会接受的。索性统一回复:

  • 关于流水线育儿、人权类:
石之原:
答主的方案是在现有的体系下,解决小孩子上学前需要家长照看,导致家长白天无法工作创造收入的问题

文中有提到,像当前的义务教育一样,晚上下班,父母还是要把孩子接回家照看的。批评这种方式是“流水线育儿、没人权、没独立人格”的,和批评义务教育统一灌输思想是流水线教育,没人权的,没独立人格是一回事。

  • 关于质量和安全

答主认为国营工厂生产基础款产品质量和安全高于私营工厂的产品,因为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意志制定比行业高的标准,并执行。我国的火电的环保标准制定和执行就是例子。无论是在制定标准层面,还是执行层面,都比欧美的火电领先了一代。

  • 关于经济基础的:

首先,产业化后,大批量生产标准的基础款商品,可以大大降低大部分育儿用品的成本和售价。第二,产业化后,婴儿阶段的抚育成本不见得会比义务教育贵,义务教育能有钱推行开,婴儿阶段的抚育就有经济基础推行开。第三,让更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婴儿抚育,从社会整体上而言,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理论上,推行后,经济水平应不降反升。

  • 关于中产阶级和富人不会接受

反正又不是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接受。他们有钱爱自己玩就自己玩去~更何况,我倒是很少见中产阶级和富人的孩子不接受义务教育的。即使剔除“义务”二字,中产阶级照样麻利地把自己孩子往小学中学里挤。


简答粗暴的一句话:本文就是提议国家设计机构白天帮我们带小孩。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消养老金,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这是所有方法中最简单明确的,而且行之有效的。

一旦养老金被取消了。那自然,恐怕没有人不敢生孩子。

封建时代,甚至20世纪前,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无论和平还是战乱,无论繁荣还是萧条,生育率都不会下降,没有养老金就意味着老无所依,只能生孩子。


养老金的实质,是对生孩子父母的一种剥削,你听我说完你就懂了:

养老金利息高达8%,超过其他所有种类的平衡收益,定期存款的利息不过3%,国债不超过4%,上证指数一年的上涨可能有8%,但大家都知道股市的风险。

养老金,无风险高回报,凭什么?

社会一般的经济增长,是GDP增长率,而养老金的利息甚至超过了GDP1.5%,这一超额利息从何而来?只能从剥削其他投资产品而来。

同时,索洛模型指出,经济达到均衡后,稳定增长的原因只能有两个:

1:技术进步

2:人口增长

这是一切实际利息的来源,而技术进步是难以估计的,那么唯一可估算预测的增长只能来自于人口。

换言之,人口红利是利息的主要来源,而这一红利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投资。


而养老金,对于生不生孩子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且超额的,这实际上等于把父母对孩子投资的部分收益剥夺,并给了不生孩子的人。是不是剥削?


所以只要废了养老金,生育问题多半就解决了。

哈耶克就说过:养老金是20世纪以来最愚蠢的制度。

至于可能会有朋友问,废了养老金,老人该怎么办?

有孩子的自然有孩子养老,担心什么?没生过孩子的:

按传统逻辑,没生养孩子的就没有资格被养着送终,是社会的蛀虫。不过是寄生于一个制度漏洞之上的害群之马,用马克思主义来说就是剥削阶级。╮ ( ̄ 3 ̄) ╭

国家繁荣的时候,也许养得起一批剥削阶级。

一旦萧条了,他们就自然会全部被扫进垃圾堆。

对待剥削阶级的敌人,没有什么怜悯可言,社会不能靠怜悯维持,麻生太郎有一句话很经典:“他们怎么不去死?”


很多年轻人觉得养不起孩子,你们交的养老金一般是你们工资的20%,算一算,所有人工资增加25%左右,有几个养不起孩子的?

这一制度多么愚蠢可想而知,西方国家,民主社会,老人票数多一时半会儿废除不了,再过几年,我们党妈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除了废除养老金之外,自然还有别的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比养老金还大的养幼金体系。

按照现代逻辑,既然国家养老,那自然该国家养幼。

大同社会,“不独亲其亲”,自然就该“不独子其子。”

由于以目前的财政来说是很难的,所以我认为该废除养老金。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建立养幼基金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我可以开一下脑洞( ̄▽ ̄)

由国家出钱建立公立福利院。

并推出像男性义务兵役制一样的,推出女性义务孕役制,强制服孕役。



服役的女性将获得一定补偿,和主动参军的男性差不多。

由精子库提供精子,当然,那时精子库的精子来源范围必须被扩大。

服役女性可以选择精子主人的类型,但是选择权利有限,这和男性可以选择岗位,但最终还是要服从军队安排一样。

生下来的子女由国家统一抚养,无父无母。和公立福利院相同,如果到达一定年龄,有父母愿意领养便领养,没有就算了。

这些子女接受一般水平的义务教育,按成绩表现分配教育资源。


概括起来,生育率下降,不过是由现在社会制度的漏洞造成的。

总结起来,养老金的根源就在于早已过时的一人一票制民主,这一背时的制度,使得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都无法引导和改变其人口结构。

但是党妈从不学习西方民主,大家不必担心。


user avatar   chen-lian-sha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方法多了去了。

降低个人税收起征点,提高征税比例。不生的收40%的税,生一个收20%,生两个收10%生三个免征。

然后比如买房 不生的5年社保 1胎2年社保 2胎直接可买3胎不限购。

入学 2胎以上减免学费

2胎父母比例达到50%的单位税收优惠。

二胎高考录取加10分。公务员事业单位优先录取二胎的。三胎的工作两年一律进编制。

方法多了去了。

打上人文关怀的旗号。

方法我可以给你想一百种不带重复的。。




           

相关话题

  如果制订一个政策,比如35岁没有孩子就禁止工作,会提高生育率吗? 
  为什么新生儿生育率下跌,我还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如何看三胎社会抚养费? 
  为什么人口9000万的越南只有18人参加东京奥运会,人口5000万的韩国却有228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4.1亿人,针对大学生2.1亿人,农民工的人口数据是多少? 
  据统计广东 2021 年末常住人口达 12684 万人,较上年末增加六十万人,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如何评价中国人口日渐老龄化的现象? 
  如何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 
  最近看到的关于汉族人口在本世纪末锐减的趋势预测,这会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印度人口第一大邦准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将产生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假如我《英雄联盟》只有白金水平,但我的被动是为整个队伍提供全图真眼效果,包括草丛,那我能上职业比赛吗?
下一个讨论
律师是如何评价其他律师的办案能力的?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