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代年轻人身上有哪些「属于这个时代的力量」?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觉醒的一代。

比起前辈,他们的视野更开阔,觉醒程度更高,这个觉醒,包括自我觉醒,也包括文化觉醒。

自我觉醒。

他们不再那么容易被各种大饼蛊惑,不再那么容易相信各种励志的鸡汤。

他们很多人不再愿意以996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不再相信诸如年轻人996有福报的各种鬼话。

他们开始怀疑资本,警惕资本,警惕各种高大上的蛊惑人心的理论。

他们不想当韭菜,他们宁可以丧的名义来躺平,以此来对抗资本的压榨。

其实,不是他们不能吃苦,不是他们不想努力,他们只是不想为资本家努力,不想这大好年华被资本收割了去。

甚至他们也不是不能996,只要你给的工资高,996也未尝不可。

关键是你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青草,那这代年轻人可就不会那么傻了。

没希望的事情,不干。

没有实质回报的伟大事业,不干。

这代年轻人的觉醒程度高于前辈们,想骗他们的血汗,没有那么容易了。

除非你拿出真金白银来。

……

文化觉醒。

这个词是我现编的框,不太妥当,将就用一下吧。

中国这一二百年来一直处于挨打的状态,我们普遍缺乏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心。

尤其是五四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如此激烈和彻底,以致于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

我们好几代人在五四文化的体系里长大的,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可谓是爱恨交加。

我们剖析自己的文化和灵魂, 鞭挞国民性,揭露人性和文化里的丑陋,我们痛不欲生地批判,以希望引起疗救。

这固然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但是也确实损耗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两千多的中华文化,我们每个人不由自主地爱她,但是理性上又不敢爱,因为理性告诉我们,我们的历史文化是低一等的文化,是封建糟粕,是导致我们丧权辱国的根源。

这种心理持续了太长的时间,几代人,代代相传。

直到最近十年,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站稳了脚跟,一百多年的文化自卑心理终于得到了克服。

年轻的一代,在相对富足中长大,见证了中国的改革的辉煌成果,他们对于自己国家和文化的信心,远远高于前辈们。

没有更恰当的词来形容,我只能姑且称之为文化的觉醒。

……

中国大概率将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走到世界的巅峰,他们更加自信,也会更加具有平等的客观的高屋建瓴的世界眼光。

甩掉文化自卑的包袱,兼爱但又坚守个体的利益,坚定、聪慧、勇敢、热情、包容、开放,未来属于他们!


user avatar   ni-bie-shuo-hua-wo-fan-8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一选修体育课的老师叫张杰,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张老师反复给我们强调的:同学们,不要觉得体育和生活是分开的,体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后来误打误撞从事了和体育相关的工作,再想起这句话,总觉得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接触多了一些业内工作者,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来越感觉有趣。

体育行业台前的多是年轻人,从他们身上观察到的,用来回答“年轻人身上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也算恰当。

首先第一点是践行。

我接触到的几乎所有年轻人都践行着张老师的“体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只是看着他人在场上挥洒汗水,操场、球场、马路、健身房,甚至自己的小卧室里,都可以让他们大汗淋漓,每天不动一动好像浑身不舒坦。

儒家文化在我国沿袭千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总离不开读书二字,所以会有一种潜意识里的“一动不如一静”,很多人离开学校之后便与运动就此绝缘。

但这也导致高谈阔论者众,脚踏实地者远远少于前者。很多人谈起事来口若悬河,但你要让他从头开始干一件事儿,他就动弹不得了。

我接触到的年轻人就很少有这样的,他们也能说,但他们更会做,而且可以马上就做。当一个开始动手的时候,他就已经超过了90%动嘴的人了。

跟他们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说到他们每天进行的运动上。拿跑步来说,一开始就让你跑10公里谁上来都受不了,但我可以从500米开始跑起,慢慢一点一点往上加,只要方法正确,身体允许,早晚可以跑到10公里。

参加过任何体育运动的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所以他们不怕开始。因为他们一开始盯着的就不是最远大的10公里,而是先看500米的目标,自然而然也就开始了。

这么每天践行的过程被他们慢慢内化到了自己的思维模式里,而没有这种思维的,一上来就看着10公里觉得我肯定完不成,越这么想越不愿意开始,越不开始越不可能达成目标。

行动也是有惯性的,如果你每天都在行动,自然不会拘泥于理论而害怕实践。

第二点是不怕失败。

在全世界任何文化里,赢好像都格外重要。小时候我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如果答不出来就会脸红感觉各种不适,长大了之后想想,还是自己想赢的心理导致的。

在竞技体育里,没有比赢更重要的事了,因为如果输赢不重要,竞技体育也就没有了意义。

但稍微了解点竞技体育的朋友都知道,这行里没有永远的赢家。赢都是从输开始的,如果连输都不会,那就不配赢。

我是写NBA的,随便举几个例子:乔丹乔老爷号称篮球之神,他没输过吗?早年进NBA的时候,乔丹被活塞的“坏孩子军团”欺负成啥样了,但是后来呢?

科比没输过吗?他也不是进联盟就有了总冠军,后来和鲨鱼分道扬镳,蛰伏数年才重新崛起;

詹姆斯没输过吗?早年间的骑士,后来的热火,再回骑士,最后到湖人,他一直都输过,但他总能赢回来。

失败乃成功之母在体育届绝非一句正确的废话,所有人都知道失败迟早会来,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你是吸取经验还是自怨自艾?你是重新振作还是一蹶不振?

前者还是后者,天壤之别。无数后者惧怕失败,所以干脆不开始,这恐怕是典型的因噎废食。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体育相关的年轻人是前者,因为习惯了,失败又如何?从头再来便是。

哪怕跌到1000次,他们也会站在来1001次。只不过站起来之前,他们可能也会耍无赖似的叨叨两句“让我躺会儿”“不想起来了”,叨叨完之后该干啥干啥。

关汉卿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我看用来描绘我们这代年轻人倒是无比精准。

东西不靠,软硬不吃,敢于做,不怕输,我就是我。

体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有肉体上的运动,还有精神上的共鸣。




  

相关话题

  为什么社会普遍对警察意见大? 
  如何看待7月17日常州奔驰连撞多车的惨烈车祸,事故已造成3死10伤,肇事者和车主各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所罗门群岛官员称「已和中国签署警务协议,正考虑更广泛的安全协议」,这透露了什么信息? 
  20岁的我不怎么想上大学,想直接出来社会混。。。这样可以吗?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逛市场和下厨做饭了?有哪些适合上班族的快手菜? 
  如何看待河南禹州一校车与大货车相撞,造成 4 人死亡、9 人受伤?事故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河北平山县领导短信回复群众「滚 」,官方回应误以为是电信诈骗,如何看待该事?事件还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有一个爱无能的伴侣是什么样的体验? 
  世界末日来临时,如何确定上诺亚方舟的乘客的顺序和资格? 
  人究竟能抠到什么程度?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了持续写网文?
下一个讨论
新手要写多久网文才能熬出头?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