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 月 9 日香港报告新增超 1100 例新冠确诊病例,约 800 例初步阳性病例,目前情况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香港65岁以上的老人有20%+吧。去年看过一个新闻,香港7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率不到50%,80岁以上的老人疫苗接种率只有10%左右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是的。我知道有人说与新冠共存,新冠流感化。问题是能不能与老人共存,对老人是不是流感,谁能回答吗?

在东亚这样一个重老的传统社会,再加上香港政治环境还是有一些暗流。这疫情要是控制不好,又会是大麻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从香港回来,从细节说一下个人感受

首先是安心出行,个人觉得没有太大作用。很简单,去吃饭去图书馆去学校等等,确定自己要呆一段时间的会花功夫去扫二维码。但是外卖自提,进去一趟就出来;逛超市,想着进去走走看一下,只要安心出行的码不够显眼是不会想起来要扫的,甚至可能看见了也会忽略。很多人都会想着“我很快就走了”。

这可能也是有这么多无源头病例的原因之一吧。卫生署靠这个系统真挺难追溯的

其次,是验核酸。就算是查到个人是有去过病例的地点,安心出行的警告也分“潜在风险”和“强制检疫”。目前还不清楚这两个的判定是什么,但可以知道的是,潜在风险不需要测核酸。

是的,潜在风险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免费做一次核酸,不想做也无所谓。但是做核酸前要在社区检测中心和强制检疫的人一起排几个小时的长龙。。

不做核酸保平安(狗头.jpg)[没有鼓励不做核酸的意思,只是调侃]

真的不开玩笑,不管是自费过去验核酸想拿阴性证明过关的,还是强制检疫和潜在风险人群,都不分流。

我也不是歧视强制检疫,但是特殊时期,我离开的时候日新增六百多例。我真的不知道强制检疫里会不会有密接没有被查出来。大家也都清楚奥密克戎感染的接触时间有多短。

最后是香港人也都很无奈。由于众所周知的情况,香港零售业本来就被打击很大,再加上疫情,据说现在香港的失业率也不算低了。

万一被确诊了,不仅一段时间内不能上班,可能公司同事还会被判定成密接。光前面那一条就够公司想要裁人了,香港的薪水又高。而且外面还有不少人失业,也不愁招不到新人。虽然港府明文规定说,不能以此为由辞退员工,但是资本主义表示方法总比困难多,找个理由还不简单。这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葵涌有一栋楼因为太多居民感染封掉了。等解封的时候,就有11个人因为这次隔离被公司辞退。

因为这样,在出现症状的时候,大家更愿意当做普通感冒。甚至有看到文章说,有人出现症状之后,公司同事都建议他当做小感冒,别去验核酸。万一阳性,在座的都是密接,而大家都不想要丢工作。香港作为全球来说数一数二高生活成本的城市,丢工作的话压力真的太大了。这时候,比起“大家”,大多数人都觉得让自己的“小家”吃饱饭才最重要。

综上所述,筛查工具错漏百出,核酸检测也不分流,再加上市民不够配合。。我毕业前还能不能回一趟学校就看大陆的支援了

希望香港早日实现动态清零。

(以上皆为个人经历,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友善讨论)


user avatar   eric-de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有些人想要共存吗?正好让我们的媒体,我们的人民,亲眼看看现在的新冠在失控后到底是什么情况。

海外已经没有什么媒体还在报道新冠死难者的故事了,死亡已然只是数字而已。全球近六百万死难者全都成了无声无息死掉的人,甚至成了本来就该死掉的人。即使一个人已经没有几日可活,难道他最后几天的生命就一文不值吗?

沉默的人正在以每天上万的数量死去,而喇叭里听到的却是岁月静好。有些人为了自己短期的利益,竟能够肆无忌惮地出卖同类的生命。

这是人类文明永远的耻辱。

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没有老人。在疫情肆虐的时候,有多少人敢去见自己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又有多少人会为了保护身边的老人放弃参与生产?还有别忘了,一部分中老年人依然处于工作年龄,他们也受到新冠的威胁。所以如何保证共存后的生产稳定与劳动人口数量?又如何保证经济在共存后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user avatar   lily-6-3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上面知友意见,让香港作为试验田,让香港自我抗疫,与世界共存政策接轨。内地静观其变。其善者我们学习之,其不善者我们继续坚持清零。

千万别搞全国支援香港这一套,不然看不出效果,就违背试验初衷了。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建议香港还是索性躺平算了。至于说香港的食物怎么办,那就专门空出一部分道路,用无人驾驶的货车,给香港运送食物。车子返回深圳后再全面消毒。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香港将成雷区,做好方仓野战医院支援准备吧。

香港既然作为窗口,病毒也好,各方势力也好不通过窗口做文章才是见了鬼了。何况小渔村离心离德久疫,以英皇脂肚与子民为豪久矣。

对香港来说,最希望的恐怕就是omicron温柔并成为最后一波。与英皇米爹共享同一个梦想。

对大陆来说,香港自愿成为共存实验区(也提供了疫苗和特效药的试验人群),就让它去吧。否则你为它好,它还茉莉花给你看。

方仓医院作为应急和人道主义救援手段。。。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香港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香港第5波新冠病毒疫情持续恶化,2月9日新增1161个确诊病例,创两年来单日确诊个案新纪录,也是首次单日感染突破1000例。此外,还出现6个月来的首次死亡情况,有两人离世。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周三下午在记者会表示,在新增确诊的1161例中,只有8例是境外移入,其余都是本土传染,大部分涉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另外,初步确诊也超过800例。此前两天,香港感染病例连续超过600。
此外,医管局公布两名确诊长者死亡,其中一人是居住在养老院的73岁老人。他去年9月接种两剂科兴新冠疫苗。另一人76岁,没有接种疫苗。

香港本轮疫情是Delta毒株,和Omicron毒株并行流传,而且是BA.1和BA.2同时都有,而且主要以BA.2为主,其源头也各自不同,有入境人员携带的,也有进口的仓鼠宠物携带的,甚至可能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源头混杂其中。香港卫生署周日数据显示,过去两周香港共录得1921宗阳性个案,超过320宗没有找到源头。源头不明的个案中,超过八成涉及奥密克戎变种病毒。

从新增曲线可以看到香港当下正处于疫情快速增长的爆发期,而且是指数及增长。如果不加以控制,前几天刚好有一个真实案例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日本东京。

而当下香港疫情严重的另一个因素是,除了输入病例以及社区传播的增多以外,香港的疫苗接种率并不高。

本月初香港有80.1%的人口接种了第一针疫苗,接种第二针的比例则为72.1%。甚至还有100多万人一针都没有接种,香港是具有灭活和mRNA两种疫苗可以选择的地区,然而多种选择也没有提高当地的接种率,尤其是很多高龄人群没有接种。这次出现的2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个未接种疫苗的老人。

但最严重的还不是这些,最严重的是下图。

香港的负压隔离病床已经处在高位运行,如果按着现在这个时态继续下去势必会被击穿,虽然现在已经在广东省调配力量支援香港,但如果按着这个态势继续发展,可能就需要考虑把患者往广东转移了,到时候又是非常多的问题。

上图是香港本地媒体报道的关于奥密克戎长期后遗症的内容,其核心就是想提示大家与病毒共存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要我说这可能才是香港目前防疫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因为长期疫情的影响,是否要坚持动态清零,与病毒共存成为一种争议,其中有人认为随着奥密克戎的到来动态清零已经无法坚守,应该像新加坡那样执行共存的措施来躺平。

殊不知正是这种情绪导致动态清零的困难,动态清零除了政府的强力措施以外,还需要民众的高度配合,而香港本轮虽然执行了很多新的防疫措施,但遵守的很人越来越少,这才导致疫情扩散的越来越严重。

香港是一个有700多万人口的密集城市,同时面临着高度开放,输入性风险极高,而且疫苗接种率又并不高,如果这种情况下一旦躺平,香港当地势必陷入医疗资源被击穿的危险境地。届时大量死亡将不可避免。

你可以说,我打疫苗了,我年轻,我不怕,那其他人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虽然疫情防控措施对于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影响,但是内地已经以多次成功经验证实了,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什么毒株,都可以以动态清零的措施快速扑灭疫情,短期的影响是为了从长期的稳定。


user avatar   da-xiao-jie-dong-liao-ge-q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上海一小区有居民冒充「防疫总指挥」引发热议,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社区基层工作面临哪些难题? 
  如何看待800台氧气机从香港紧急运抵印度,印媒却只字不提“中国援助”? 
  7 月 31 日江苏新增本土确诊 30 例,南京 14 例淮安 4 例扬州 12 例,目前情况如何? 
  7 月 27 日湖南常德发现 1 例无症状感染者,与成都确诊病例有接触,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2022年1月1日起,香港中小学每个上课日要升挂国旗、奏国歌? 
  你如何对比上海和香港? 
  谁能简述下20多年前(时值回归前后)的香港是什么样的风貌? 
  如何看待美军用 3D 打印自制 N95 口罩,45 小时造了 4 个? 
  都在关注确诊人数,现在美国的新冠治疗是个什么情况? 
  新冠又有卷土重来的迹象,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办,是否群体免疫是全球的最终道路? 

前一个讨论
这届北京冬奥会有哪些引人瞩目的「黑科技」?
下一个讨论
喜茶员工爆料公司多个奇葩操作:裁员 30%、拒发年终奖、年会奖品划水等,喜茶为何前脚降价后脚苛待员工?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