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江苏省这个行政区域构成是如何划出来的? 第1页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赞说得差不多了,还是得重复一下,不要把当代行政区划嫁接到古代。

古代生产力有限,政治军事不分家,军队很难维持单独的后勤体系,必须靠当地政府供养补给。

这么理解再看古代区划的山川形便应该就能理解,每一个行政区划还是一个军区。灌溉文明国家就是以运河为干山河为界,河流运兵能到达的极限就是疆界。

宋以前的王朝基础区划是郡,州道起步都是督察区,所以根本没考虑军事划分。东汉起步就有州,设置上讲究了许多,北宋的路已经有了后来元朝那种军区化的区划感。

只不过北宋首都是开封,所以荆湖北路的治所是江陵,换成明朝就是就是武汉。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像不同位置的首都决定了河东区域归哪个省,以及南阳盆地能不能保全。

明清的二级区划基本延续了山川形便的文化区隔,算是相对单纯的行政区划。到了省级基本就是军区,也是元朝留下的基本概念。再看江苏就能理解了,江苏原型来源于江南省,再往前是明朝南直隶。

朱元璋划南直隶就是另一个汉代的直隶校尉区,想着就是进可攻退可守,据险要遏四周,还能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看看地理图就能明白了,安庆徐州分别是西出北进的关卡,江南经济还能作为南京后方。边缘是河流上的运输节点和山河防线,浙江江西无险可守也就消停了。

沿着大运河有淮河长江纵深防线,再往北是黄河和长城藩王镇守。藩王补给依赖江南运河输送,还能牵制北方。朱元璋在想区划的时候是煞费苦心,包括湖广行省以武汉为省会,沿汉江分割南阳盆地也是有明显的军区思维,起码元朝时南阳盆地还能保持完整性。

之所以分出江苏,高赞也说了历史,但我有点不同意见。古代应该没考虑到什么福带穷,我前面说了一级区划的主要职责是军区,有枪杆子才有行政管理。

之所以竖着分,在我看来还有方便管理大运河的原因。新中国几次省份交换土地都有方便治水的原因,像清代直隶大名府的疆域调整也基本和治水有很大关系。

江苏安徽基本上是以大运河为界划开,大运河都归了江苏,唯一值得考虑的是为什么江宁府(南京)划给江苏而不是安徽。从实际地理考虑,南京是江苏的突出部,地处大运河西侧,理应更亲近安徽,只能推测是帝王之术。


user avatar   shen-long-ti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江苏省的行政区划,是由明朝的南直隶和大运河决定的。


两汉的扬州刺史部,是包括长江以北的九江郡(治所在安徽寿县)、庐江郡(安徽潜山县)等郡国的,大体上是包括了安徽省的淮南部分;

唐宋的淮南道(淮南东、西路)和江南东、西道(江南东路、两浙路),则是按长江划分的,唐朝的淮南道和河南道也是按淮河划分的;

但北宋的淮南东、西路,把除了徐州、淮阳军(宿迁)之外的江苏和安徽的淮北部分,分别划入了自己的辖区;

不过到了南宋,淮河以北成了金国的地盘,所以淮南东、西路又恢复了按淮河划分;

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与江浙行省也是按长江进行划分的:


朱元璋在应天(江苏南京)建立了明朝,并且设立了直隶,奠定了今天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区划基础:

清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后又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江苏就是东半部分的南直隶:

其实江苏省的行政区划,要比西半部分的安徽省“合理”一些的,因为黄河和大运河把徐州、淮安府、扬州府给连起来了(当时的黄河是从淮安夺淮入海的),故而苏中与苏北的文化差异并不是非常大(如果晚清的京沪铁路按原定方案沿着大运河修,差异会更小);

苏南确实和苏中、苏北的文化差异比较大,但是在南京(与苏中同属江淮官话区)还是长江下游第一大城市的明清时期,还是很愿意和南京贴贴的;

在南京被上海、杭州先后超越的今天,苏南就没有明清时期那么想和南京贴贴了。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下中国政区划分的两条基本原则:一个叫做“山川形便”,也就是根据自然地理区域进行划分,比如山西河北以太行山为界,陕西山西以黄河为界。一个叫做“犬牙交错”,也就是在划分时故意往里面掺沙子,比如把地理、人文上均属于四川的汉中划给陕西。

记住了这两条原则,我们再来说说江苏的问题。

江苏的省域划分,确实是比较奇葩的,而如果我们追根溯源,最后发现现代江苏省域的 形成,根子其实是在元朝。

众所周知,元朝时,中国行政区划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也就是产生了行省制,他把全国划分为1个中书省和10个行中书省,也就是11个省份。——我们知道,11个省份,这数量是相当的少了,毕竟今天我们有30多个省份呢。

省份数量既然过少,那自然就意味着每一个省份的面积过大。所以元朝的一个行省,基本上都相当于我们现在两三个、甚至三四个省份。

而元朝在划分行省的时候,那也是相当的粗暴。我们一开头就说了,中国政区划分两条基本原则,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但元朝几乎不理会第一条,而是把第二条“犬牙交错”用到了极致,一个行省往往跨越好几个地理区域。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它基本上包括了今天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数省地盘。上图:

从这个图上我们看到,在元朝河南江北行省的东部,已经跨越了淮河两岸,今天的苏北、苏中地区都囊括其中,也就是说,从元朝开始,就已经把这两部分差异极大的地区捏合到一起了。

然后就到了明朝。明朝是现代江苏省域形成另一个重要节点。

因为元朝时期的行省实在太大,所以明朝时基本上全部都进行了拆解。比如上面我们说的河南江北行省,就把左下角的襄阳、安陆等地划给了湖广,然后把西面单独划出了,成立河南省,而在东部地区则建立南京(也叫南直隶),由中央直辖。

为什么要由中央直辖呢?因为这地方是首都。——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就驾坐在南京城。

除了首都之外,南直隶对于明朝来说,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也在这里。

对于朱元璋而言,他就有一个比较偏执的想法,一定要把自己的龙兴之地和首都放到一块来,——正因为是这个想法,所以在拆解元朝河南江北行省的时候,只拆出去了一个河南省,而把东边一大块地方都留了下来。

也正因为朱元璋的这个想法,所以明朝的南直隶其实是有两个中心的,北面的淮河流域,为中都凤阳,因为把凤阳划入南直隶,所以徐州等地,也就必须要留在南直隶中。

而南直隶的南面的中心,自然就是首都南京了,然而南京是紧邻着长江的,而且我们知道,元朝的河南江北 行省就是以长江为界的,换言之,明朝的南京是在省界上了,这似乎不太妥当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为了在军事上拱卫首都、在经济上供养首都,所以朱元璋又把长江以南的苏州、松江、常州、宁国等州府划入南直隶。

——如此一来,南直隶就形成了“跨淮越江”的格局,这是旷古未有的。我们一开始说过,中国自古政区划分,左右不过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而已。可是凡事总有个限度,即使元朝那样的大手子,河南江北行省也只是跨淮,而没有越过长江,但现在明朝的南直隶就既跨过了淮河南北,又越过了长江两岸。

而现代安徽、江苏两省“跨淮越江”的格局,也就由此奠定了下来。

到了清朝,一开始时,是把明朝的南直隶直接沿袭了下来的,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做“江南省”。但是,这个江南省实在太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清朝初年,在这个江南省,有两个总督(江南总督、淮扬总督(漕运总督)),四个巡抚(江宁巡抚、安徽巡抚、操江巡抚、凤阳巡抚),因此,在康熙六年的时候,这个江南省就被分解成了安徽、江苏两省。——这就是现代安徽、江苏两省建省的开端。

现在的问题,就是清代分省的时候,为什么竖着切了一刀,东西分开了,而不是以长江为界,横着南北分开呢?

其实,清代分省并非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的,而是一个延续许多年、自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一开始,是为了追讨欠税。

顺治年间,国库空虚,因此追讨各省欠税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全国欠税最多的就是江南省。为了做好欠税追讨工作,当时的江南总督郎廷佐和江宁巡抚朱国治,把江南右布政使派到了苏州,去督促追缴工作。——当时,每个省都有两个布政使,一般而言工作都是左布政使负责,右布政使没什么事情干。但现在,这位江南右布政使常驻苏州追缴欠税,得以和左布政使分庭抗礼了。

于是,原来左布政使负责全省经济工作,现在江宁、苏州、常州、松江、镇江五府被右布政使给挖去了。

前面说了,江南省有四位巡抚,后来凤阳巡抚被裁撤了,就剩下了三位。而各地钱粮收上来后,要由三位巡抚分别汇总上报,现在既然左右布政使分庭抗礼了,于是就规定左布政使收上来的钱粮,交给安徽巡抚汇总,右布政使收上来的钱粮,交给江宁巡抚汇总。——就这样,继经济工作分开后,现在巡抚主管的行政工作也被分开了。

原本,清朝每个省都有一名按察使,负责司法工作,因为江南省太大,康熙二年时,增设了一名按察使,一个江北按察使负责长江以北各地的司法工作,一个江南按察使负责长江以南的司法工作。——于是,这时,司法工作也被分成了两部分。

至此,江南省的所有工作,都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部分。

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两个布政使司(主管经济)、三个巡抚(主管行政)、两个按察使(主管司法)这几个方面虽然都划分开了,但他们的辖区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

于是,首先在康熙四年,撤销了一个巡抚,只剩下了江宁、安徽两个巡抚。然后在康熙五年,又对他们的辖区进行了调整,将安徽巡抚辖区的淮安、扬州划给江宁巡抚,同时对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辖区以巡抚辖区为准也进行了调整。——至此,江南省被整整齐齐地划成了两块。

到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六年,朝廷一看,靠,这不就是两个省吗?干脆就改了吧。于是正式下旨,江南省裁撤,分成江苏、安徽两省。

所以你看,清朝的这个分省过程,其实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为什么没有沿长江南北分开呢?

除了我前面说的“犬牙交错”的这个原则之外,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肥瘠搭配”。

淮河流域很穷,而江南非常富庶,你要给一个省里的两个巡抚分地盘,一个全给富得流油的地方,另一个全给穷得没饭吃的地方?——这种分法是要被人打黑砖的。

所以在分的时候,把穷的和富的地方搭配着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曾经有两次,江苏省差点被沿长江拆开了。

一次是在太平天国后,当时有个御史叫陈廷经,就建议沿着长江,把江苏分成江南和苏北两个省。结果这个建议受到了曾国藩的强烈反对。曾国藩反对的理由,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那条原则“犬牙交错”。——曾国藩是这么说的:“唐朝的十道和宋朝十五路,都是按照自然地理来划分的,结果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号令不行于河北,靖康之变后,宋朝的号令不行于淮南。可见根据自然地理划分政区,一定不能长治久安。何况守江必先固淮,弃淮则江南不保,所以江苏的区划不能变。”

于是江苏这才躲过一次大劫。

第二次是解放后的1949年,那次中央政府直接就把江苏沿着长江给拆了,分成了苏北行政区和苏南行政区两个省级区划。不过这种局面只持续了两年多,到1952年时,就把两部分又给合并,重新设置了江苏省。


user avatar   chuo-da-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大运河效益最低、成本最高的河段和效益最高、成本最低的河段打成一片,让南方的政治中心来盯着。实际上是运河省。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看张牙舞爪,近看基操勿六。

这个玩意其实中消协几乎每年都发,变着花样发。


20年,直播带货大火,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醒大家直播带货槽点多:

19年中消协没发,但是让各市消协发了,提醒购物时保护隐私:




18年同理,第一条是提醒支付安全:



17年自己出来发了,那年微商很火,所以第一条提醒大家警惕微商讨论:


16年 提醒大家防范商品信息“表里不一”风险:


15年,电商才兴起没多久,跟16年提醒差不多的意思,要求商家保证货品与明示相符

……

更早的不想找了,想看的大家自己去查。


这么一梳理,消协这个提醒,真是反映了一部宏大的中国电商发展史啊,什么火提醒什么。


我感觉,消协的营业频率就比圣诞老人略高一点,平时毫无存在感,消费者维权也做的不突出。


只有一年出来营业2次,刷刷存在感。

一次是315,一次是双11。


在双11这么大的消费节点,不出来说说话,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提醒了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被人们看到了。


可敬可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今年被看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各大媒体的新媒体能力提升了。


懂得提炼其中一句最扎心的话作为新闻,博取眼球和流量。


「双11有可能全年最贵」,一句话能扎穿多少剁手人的心。


但你看看往年,没人报道提炼,你会知道它其实孜孜不倦给你提醒了好多年吗?


论炒作,还是得向媒体老师们看齐!




  

相关话题

  江苏最出名的城市是哪个? 
  镇江划给南京,宿迁划给徐州,江苏双核发展是不是这样才是发展之道? 
  29 日江苏新增本土确诊 18 例,南京 13 例,淮安 1 例,扬州 4 例,目前情况如何? 
  要求男生家庭和自己门当户对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南通作为曾经的中国近代第一城,还有可能复兴吗? 
  江浙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北京的各个行政区都有什么特点? 
  公元2000年以来,中国有哪些大规模的地级市及以上的行政区划调整? 
  徐州女教师绝笔信事件反映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思考? 
  为什么密西西比河基本是各州的界河,而长江基本不在省界上?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视剧《人世间》雷佳音的演技?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王牌:特工起源》要把列宁塑造成间谍?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