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主义? 第1页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题主真正的问题是,马克思为什么认为“实践(人的感性活动)”具有主体性质,并将其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题主问:人民群众是人,不是客观的物质啊,难道不该是唯心主义吗
等于说,在题主这里的问题不是“人民史观VS英雄史观”而是“实践”VS“物质”

当然我看到有答主回答了
因为历史发展需要物质基础,社会层面的物质基础只能由人的活动来创造。

问题在于,什么叫做“人的感性活动”,为什么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反而把人主观能动的方面放弃了。为什么发挥人的感性、主观、能动的方面是唯物主义。

这实际上是一个有哲学高度的问题。

1
唯物主义者既然把客观的物质作为本体论,就要回答这个问题
物质是哪里来的?它不是凭空出现的。
物质将往什么方向转变?它也不是凭空变化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一方面,物质来自于自然规律。即来自于世界。
宇宙的演化创造了质子、中子、电子
它们组合成各种原子,原子组合成各种分子。然后是行星、石头、水、空气、土壤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物质是人的劳动的结果。即来自于人。
粮食、工具、道路、房屋、武器。都是人的造物。

我们应当认为上述量两种物质是不冲突的,并且都是合乎理性的。

2
那么接下来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合乎理性的东西,就应该被全盘接受吗?
这当然是否定的,不然这句话就会被庸俗化为“存在即合理”了。

也就是说,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运用规律,利用物质
去“满足人”
世界不是因为人而存在的。
但是人的存在就必然要作用于世界。
这一作用的目的、方向在哪里?
就在满足人的需求。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主张的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的根源所在



3
题主提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人当做纯粹主观的、孤立的存在去看待了。
并没有看到“人”具有改造世界倾向——人有这种愿望,也有能力
这依然是黑格尔的哲学观。就是一个事物,它不是在一个静止的时空里的事物
而是在连续的时空的,具有倾向的[物质与规律]的统一体。
也只有这样,“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才会成为现实

纯粹的物质的倾向,就表现为物理规律。在空中的石头有向下加速的倾向。
人具有改造世界倾向,就是对客观物质加以改造,使其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的倾向。
这是人与纯粹物质的区别,就是人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求
人的实践,就是要让事物成为“为我之物”(相对于自在之物的一个概念)

但是人改造世界的愿望,始终受到客观的物质与规律的限制。
人的主观愿望不可能凭空超越这一限制,只有通过科学地认识物质与规律
才能合理地利用认识与规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人的需求。
这就是恩格斯说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4,所以回过来看,为什么说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
就是说历史是人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
但是作为过程,是具有漫长性的。这一漫长性
就是体现为
【人改造世界的愿望】VS【世界的物质、规律不会满足人】
这二者的矛盾

人通过认识物质、认识规律、开展实践来转化这一矛盾。
这反过来又回答了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不是精英创造历史,而是人民创造历史。
因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只有被搬到工厂里,被工人们大规模地运用起来
直到这时候,人类才有了利用蒸汽机“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
这并不是说把精英和群众对立起来了。他们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精英、英雄创造认识(理论、思想),但是回到前面说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认识具有驱动实践的倾向。也只有认识真正地成为实践,真正地改造世界的时候
[认识-实践]的统一体才具有了完整的形式

要从[认识-实践]的统一体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说的“人的感性活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的方面
就是人改造世界的愿望、能力、行为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生产力。


至于生产力的视角下,人的感性活动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user avatar   tu-zi-31-81-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在历史上,人民群众总是与生产劳动联系的最紧密的人,同时也是在社会生活中占比最大的一群人。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之所以是对的,不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某种终极真理的掌握者,可以自觉主动的创造历史,而是因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总是与人类生活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的最紧密的一群人。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如此。另外,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句话,不是说人民群众直接的创造了历史上的伟大事业,而是说,人民群众,这个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的最紧密,打交道最多的一个群体,为那些历史人物创造历史奠定了最根本,必要的前提条件。历史上那些反动的政权之所以全部都失败了,垮台了,尽管失败的形式和原因有很多,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对社会的存在基础,劳动群众,进行物理意义上的否定。结果往往是连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他们进行历史活动的根本前提,也被他们自己给否定了。连创造历史的根本前提你都给否定了,你还创造个锤子啊。不失败才是见鬼了。




  

相关话题

  你最认同马克思的哪句话? 
  这短暂的一生如何算有意义呢? 
  是否所有的事情已经注定会发生? 
  目前,哲学最前沿在研究什么问题?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认为破坏比创造或者维持简单? 
  近二十年美国为什么能够出现像比尔盖茨,马斯克,乔布斯这样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人物? 
  如何证明或反驳「一个红色的物体,当没有人看它的时候,它依然是红色」? 
  人类通过科学方法认识世界的行为是否是一种「盲人摸象」的做法? 
  一个东西是做了不道德事才有的,等后来发现自己做得不道德,那因不道德才有的东西应不应该不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什么意思? 

前一个讨论
膜法世家回应「『海豚皮』仿生面膜电梯广告争议」,称「将撤掉电梯广告」,这反映了哪些问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川渝地区吃火锅时喜欢蘸油碟,而北方地区更喜欢麻酱呢?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