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3 月 16 日发布的华为首款鸿蒙墨水平板,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第1页

  

user avatar   zombiewri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为MatePad Paper,一款墨水屏平板产品。

大部分人看到这个产品形态,第一反应是华为发了一个大尺寸的电子阅读器。

这几年和电子阅读器贴得很近的标签基本就是看看盗版书,写写笔记,看自己下载的文档不伤眼。

基本上在kindle和国产电纸书的教育下,市场已经完全形成了对于这类产品的固定印象。

但是华为MatePad Paper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可以满足纸感阅读和还原纸感办公的平板,墨水屏只是它屏幕的材质。

要理解墨水平板和电纸书有什么区别,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下,这两年墨水屏类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

首先第一个进入大众视野的墨水屏设备肯定是kindle,一个基础款的电纸书阅读器。

虽然PPI低,略模糊,但确实有那么两年,它成为了文青必备的科技潮品。

随后kindle更新了paperwhite,将PPI提升到了300,背光更精细,让电纸书的阅读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纸质书的体验,甚至精细度超越很多纸质书的舒适感。

在接下来kindle更新了7英寸大屏幕的oasis,采用了侧边凸起,薄面板的设计,在手感上做到了大尺寸的轻薄体验,基本上就是将电纸书阅读器这条路走到一个极致了。

我们看后来掌阅出的8英寸的iReader Smart Xs也是用了oasis的设计,因为这个设计已经是手感和大屏幕的极限了。

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各种国产的电纸书开始爆发销量,以更高的性价比,更高的配置,更本土化的体验,彻底在本土打败了kindle。

特别是微信阅读的崛起,伴随着掌阅和京东书城的迅速进步,我们可以看到国产阅读软件的内容极度丰富,这是压垮kindle中国区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在学kindle的浪潮到了末声之后,国产墨水屏突破了8英寸这个黄金比例,走向了10英寸的超大尺寸。

8英寸是一本书的正常尺寸的话,还可以谈得上便携,我上飞机的话可以揣在兜里掏出来。

10英寸就已经是一本杂志或者大作业本的尺寸了,这是一个必须要放在背包里的尺寸。

一个东西如果不便携的话,那么他必须要有独特的价值。

而10英寸的墨水屏被赋予的意义就是,可以完全电子化的手写办公和阅读。

但是因为这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探索过的领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

于是在这个尺寸上出现了八仙过海的现象。

有语音识别技术特长的,就可以做高溢价,主打特定的会议录音场景。

没有特别优势的,就照着ipad的笔记软件做功能,做一个大号墨水屏笔记本。

而稍有梦想的品牌,在行业普遍靠低性能芯片和闪存降低成本的时候,上了高性能的芯片和闪存,主动去适配更多的APP,打造一个能像平板一样使用的墨水屏设备。

这次华为发布的华为MatePad Paper就是这一类产品,它首先是一个平板,然后才是墨水屏阅读器。

我们先简单拉一遍在华为平板生态内,带给华为MatePad Paper的体验福利:

1.内容流转

相比传统电纸书需要靠有线/无线/微信/云盘来传输内容,搭载了HarmonyOS的华为MatePad Paper可以直接从手机/PC上把内容流转过来,并且离线下载在华为MatePad Paper上,可以随时阅读。

这个场景太好了,我经常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看到一个万字以上的文章,或者长篇报告,就会很不想在手机上看——在折叠屏上我都不想看。

它不是因为手机看长篇费劲,也不是因为眼睛不舒服,或者手机屏幕不够大。

而是看一篇长文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期间很可能有人回来找我,或者突然想起来有什么事情没干。

回复吧,打断我的阅读。

不回复吧,又觉得自己不礼貌。

那么在长阅读的时候点一下内容流转,把长内容攒到一起,等我有一个集中的长的空闲时间段了,再集中把他们消灭掉。

当然,可能会有很多平时不阅读的朋友说,你有空了不能在手机上看吗?

逻辑很简单,为啥你在学校里面学习,非得去自习室呢?在寝室里不能学习吗?

答案就是仪式感,在一个给自己规定好的界限里面,自己可以不受干扰,更专注地进行阅读学习和思考。

2.多屏协同

华为MatePad Paper可以与部分搭载HarmonyOS 2及以上版本的手机、电脑管家12.0及以上版本的PC之间进行多屏协同。

这个真的太有趣了。

如果说平板作为华为PC的副屏,是一个不太常用,或者多少有点让人想不起来的场景的话,那么华为MatePad Paper作为一个笔记本拓展出来的墨水屏,那可太有用了。

其实和内容流转的逻辑类似,就是我高频动态的需求,在显示器上完成,而需要长时间专注阅读的内容,我就拖到华为MatePad Paper上专心阅读。

这个大家可能不了解墨水屏显示器这个市场,不知道华为MatePad Paper的这个功能是有多么强大的刚需以及无敌的性价比。

大上科技的25.3英寸的墨水屏显示器,售价9K+。

而他们家的便携式13.3英寸的墨水屏显示器,可以外接平板手机那种,售价12K+。

而华为这个是一个完整的墨水平板,同时还通过HarmonyOS附送给你一个便携式墨水屏显示器功能。

真的,大家是平时不关注这个领域,不知道华为MatePad Paper在墨水屏爱好者眼里性价比是多么强大……

3.真的是个平板

性能强大的六核处理器,3625毫安时大电池+22.5W超级快充,双WiFi天线(支持WiFi6+),4麦克风五米收音,指纹集成电源键,标配M-Pencil二代。

操作习惯上手势操作和Matepad一样,所有习惯可以无缝衔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为MatePad Paper凭借一款机型,把墨水屏这个品类的软硬件水平拉高了一个时代。

当然上面还是一些浅显易懂的,参数性质的卖点。

我相信在发布会之后,大家会看到很多关于华为MatePad Paper跟其他产品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功能上的评测。

但我作为一个十年来一直都对墨水屏设备非常关注,同时手里有从大到小各种墨水屏设备的“真.墨水屏用户”,我希望可以给大家呈现一个老用户的视角。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墨水平板?

这样一个不能玩游戏,不能看小姐姐,卖得又贵的设备,它的用户逻辑是什么?


首先单纯地追求性价比的话,华为Matepad 11已经足够好了。

说白了对于年轻人来说,在LCD屏幕上阅读,和在墨水屏上阅读,没什么本质区别,LCD上还可以看到广色域下的漂亮妹妹。

墨水平板一定是针对一个有强付费意愿的群体。

我认为这个群体有两个。

第一是传统的墨水屏爱好者,喜欢深度沉浸式阅读,眼睛长时间盯着LCD或者OLED看会不舒服。

这个群体基本都是年纪比较大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对他们来说墨水屏不是一个护眼的屏幕,而是自己在数字世界的入口。

你说我看书,我看不了手机,还可以买纸质书来看。

那么如果我习惯了在今日头条上看文章,突然眼睛不行了,我就只能找一个对眼睛更友好的面板。

第二是学生。

不管是写笔记,还是看文献,学习,对于眼睛还没有完全发育,视力还比较脆弱,很容易造成视力永久性损伤的学生来说,墨水平板一定是刚需。

无纸化学习肯定不是刚需,但是对视力更友好的学习设备,这个是健康护眼的需求,是真的刚需。

而对于墨水平板的非刚需群体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和普通平板可以一样使用的墨水屏设备,是还没有出现过的东西。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不是不知道墨水屏的好,而是这个学习和理解认知的成本太高了,操作太复杂了。

华为MatePad Paper最大的创新,或者说优势,就在于它和普通的平板几乎一模一样,可以无缝衔接上手,它大大简化了这类产品的理解门槛。

其实其他的大尺寸墨水屏平板做得都挺不错的,但是每一款都有自己定制的系统,我要适应它,理解它的功能,最后再融入到日常的使用中,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所以这个品类一直没能做起来,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大家不太能想象自己怎么使用这个设备。

现在华为MatePad Paper靠着强大的生态解决方案,告诉你,这个产品和Matepad一样好用,你就按照正常的平板产品逻辑去理解就行了。

这个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做这个品类的都是小公司,哪有华为这么成熟强大的综合能力。

你比如华为MatePad Paper的多屏协同功能,一个软件的链接适配而已,直接顶了市场中一个1W+的设备品类。

所以华为这样的公司真的是,做一个品类就能把这个品类给想透,用自己现成的能力去把体验打通。

这真的是太厉害了。


user avatar   bi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我对这玩意就蛮感兴趣,好不容易借来一个MatePad Paper的测试机,肯定要多写写。

不过,事先说明,我虽然用过Kindle,但确实没用过这种大屏墨水平板,所以特意咨询了一下用过同类产品的朋友,下面这位就是用过索尼电子纸,吐槽如下:

这只是一部分截图,沟通之后给我的反馈是问题主要出现在这三点:

  1. 笔不好用,那个产品对中文的本地适配不够,硬件也存在设计缺陷;
  2. 没内置背光,晚上看东西麻烦;
  3. 内容传输复杂,传文件麻烦,撰写好内容后,修改导出等也不容易。

当然,上面这些问题,其实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智能墨水屏产品已经解决了一部分,但很难说这个品类就到头了。华为这里是怎么做的?到底有没有解决这些痛点?这是这篇回答里最重要的部分。

不过,惯例,先说说优缺点吧:

优点:

  1. 沿用HarmonyOS 2.0,但对墨水屏进行了针对性适配,平板端的功能基本都有(如全局手写),可以安装APP,非常好用;
  2. 多设备协同和文件流转方便,对于刚需人群来说可以提升很多效率;
  3. 沿用了第二代M-Pencil,与其他华为平板共用同一只笔,磁吸充电,书写顺畅笔迹清晰,并且手感非常类似于在真实纸质上书写;
  4. 重量舒适,做工不错,窄边框设计+素皮拼接,整机高级感很足。

不足:

  1. 10.3英寸的大小确实对于一些PDF文档来说还是有点小;
  2. 原装皮套磁力不是很强,感觉保护性不足;
  3. 对于非华为生态产品的互联体验折扣比较大。

先来看看这次的外观:

我手上的是白色版本。整体很素雅,边框非常窄,且做了四边等宽的设计,官方数据屏占比86.3%。在平板的左侧,专门做了一个书脊,方便握持时进行阅读。这个处理还蛮巧妙的,用素皮的材质拼接在提升手感的同时还不影响窄边框观感。

整机使用了镁合金中框框架,这个材质此前在一些笔记本上出现过,好处是轻,非常轻,强度也不错,但镁铝合金在光泽上其他金属材质有一定区别,看久了其实有一点塑料的观感

使用镁铝合金当然换来了轻盈的机身,整机仅360g,虽然不及某些专业电子纸的极限轻量,但在智能电子墨水平板中已经是最轻的一批。

背面则是两块素皮的拼接,颜色和手感都不错。

这块10.3英寸墨水屏的分辨率是1872 x 1404,227PPI,背光实测32个亮度分级。墨水屏由于其自身反光的特性,看亮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最低亮度比较有价值。因为在低照度或者完全无照度的环境下,更低的亮度下限可以让眼睛更加舒适。MatePad Paper在这点上表现不错。

这次MatePad Paper附送了M-Pencil二代和皮套,和此前在MatePad Pro上看到的一样,支持磁吸充电,手感和延迟都不错。

前面提到,对于这种墨水屏产品,笔的手感非常重要。除了工作学习之外,日常用到纸笔的地方其实已经少了。然而在工作场合搞无纸化,平板看久了眼睛有时会不舒服,拿着也太重。搭配手写笔的墨水平板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M-Pencil二代是已经被市场验证过体验还不错的产品,但是他在MatePad Paper的手感和此前大不相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屏幕表面的磨砂处理,搭配M-Pencil二代的笔尖是的手感更加类似于在纸上书写;
  2. 由于墨水屏的延迟,以及墨水屏和笔尖的距离要大于液晶屏(覆盖玻璃更厚),使得在书写时有一种轻微的悬空感

前者当然是优点,我在第一次使用MatePad Paper手写时感受就非常明显,笔尖与屏幕有着适当的摩擦力,甚至有一定的韧性,同时屏幕上可以正确的输出各种笔锋和停顿,体验非常好。

后者则给整体的体验减了些分数,不过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只是需要学习成本。怎么形容呢,我感觉画图什么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在密集的速记上表现比较明显。

我录制了一段GIF,可以看看效果:

这张图是50%速度慢放的,实际体验会比图上的好不少哈。

如图所示,可见这种延迟并不是笔的问题。相反,笔本身非常灵敏,但由于电子墨水屏刷新需要时间,所以你可以看到屏幕上先出现了一道淡淡的轨迹,然后才会显示笔画。

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你看上图哪怕放慢到50%也非常不明显,而且这也是所有电子墨水屏都会有的小问题,所以我没把这个放到前面讲。但如果指望它可以达到数位板一般的灵敏,会有些期望过高。

除此之外就没什么问题了。还记得之前MatePad好评如潮的全局手写吗?这个功能也出现在了MatePad Paper上。

这个功能在电子墨水平板上堪称如鱼得水因为电子墨水屏本身刷新率就低,打字又没反馈,输入体验非常糟糕。而有了全局手写之后,你可以很方便的直接用笔在输入框内写下文字,把体验形成闭环。

而且MatePad Paper还支持全局的文本转写,识别率相当优秀,我这种虾爬子字都能读个七七八八:

不过在中英混写时,还是建议英文工整一些。我之前就出现过因为英文过于不工整而识别出中文的情况。

除了文本转写,MatePad Paper还支持语音转文本。但这个语音转文本是华为录音机内自带的,和手机一样。其实这个我有点不理解,作为面向商务人群的机器,语音转文本已经是一个相对使用量大的功能了,它应该被内置在笔记本里,方便随时调用。没有内置这点让我不不是很满意。

对了,华为内置录音机的语音转文本之前是免费的,后来收费了。不过这毕竟是墨水平板,你完全可以自己下一个相关领域的APP,都是另开一个应用,体验反而没什么差距。

虽然测试墨水屏的充电速度没有太多意义,但既然提供了快充,就不妨试一试。

不过在充电时还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连接充电器时平板上电量数字是5%,也就是说平板本身并不会用到完全亏电。

这个设定其实蛮有意思。因为电纸书的吃灰率很高,我的kindle经常是长时间亏电后需要连接充电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充上电。MatePad Paper这个设定一方面可以保护电池,另一方面也在充电时给用户了一个更好的体验。我觉得是蛮用心的。

MatePad Paper的峰值充电功率是20w左右,虽然和现在动着百瓦的手机相差甚远,但这在电纸书里也绝对算的上快充了,而且在峰值维持的时间还可以,初期补电不算慢。

实测从强制关机到进入涓流需要56分钟,不过这玩意涓流相当长,算是继承了华为特色,完全充满这块3625mAh的电池需要一个半小时。

别看这块电池小,由于使用了相对(在同类产品里)先进制程的处理器和电子墨水屏,MatePad Paper官方数据最长待机可以达到28天,综合体验浏览则是6天。一周充一次电,无论如何也够用了。

在最后这里,我想聊聊互联,也作为本文的总结。

除开上面这些硬件上的参数之外,这个板子绝对不能忽略的就是强大的华为生态能力。

但这并不是完全是好事,我稍后会进一步提到。

MatePad Paper是一款基于鸿蒙OS的电子墨水平板,所以它支持包括HUAWEI Share、多屏协同、分布式文件管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之前已经讲了太多,实测体验也还算那一套,我觉得确实没必要再复述一遍,索性讲讲我的想法。

虽然已经见了很多次,但这确实是个重量级功能。因为此前的电子墨水平板都没有生态支撑,这一下来了个大的,还算互联体验做的最好的华为,这一下子就和竞品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举例来说,如果你用的是华为的电脑,华为或荣耀的手机,你在看的书,可以直接无缝衔接到这板子上,你想看的pdf,直接HUAWEI Share投过去。甚至是电脑上的PPT,你都可以直接找到同一网络下MatePad Paper的盘符,直接复制过去。

之前的阅读器是什么样的?kindle就不说了,费老大劲从邮箱投过去,其他要么是要下手机APP,要么是要连线,和这个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可问题也在这里,这些功能好,但这些功能全部是由整个华为的生态来提供的。如果你不是华为生态下的用户,这些便捷流畅的功能你几乎一个都享受不了。它还不像某些专门走了手机端APP投送文件的厂商,华为的这些功能,你不在生态里,就是不能用。好在这是个智能平板,也许能通过一些第三方的应用来补足。

我理解华为这样做的用意,在目前的巨大压力下,只有把生态产品做的更加好更加极致,才能把用户留在鸿蒙这个大框架下,让这个生态可持续的运转下去。而且沿用鸿蒙框架下的互联体验可以减少开发成本,也把自己的强项最大化。可如果一个用户只是因为他不在生态下就错过了一些对于日常体验来说非常重要的功能,未免让人感到有些可惜。

MatePad Paper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出现的好产品,毕竟,也只有华为才愿意去做这种不赚钱的小品类,去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改变一个品类的产品定义,这是国内品牌少有能做到的,也是我一直敬佩华为的地方。我的希望是,未来的华为可以在保持这种对于小众品类关注的同时,能把自己的生态能力稍微开放一些,毕竟更小的品类对于某些互联功能的直观体验也更强烈,而这往往是决定体验跃升的关键之一。

当然,哪怕没有这些功能,MatePad Paper在硬件上也是很不错的产品,而且这次的价格还挺诱人的。3000块起步,送笔和皮套,哪怕抛去生态加成,也几乎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几个电子墨水屏平板之一。

对了,目前预约还有定金100抵200的活动,还能再便宜一点:

活动详情可以戳这里:


user avatar   murdo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为——最可怕的对手

2015年的时候,一家专做智能手表的公司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记者问创始人:“是否担心苹果的系统,以及可能与苹果成为竞争对手?”

这位创始人表示不担心,因为他的产品与苹果系统不同,不构成竞争,同时,他表示也不惧怕当时手环卖到脱销的小米,因为小米手环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覆盖中低端市场,短时间内不会与自己的智能手表形成竞争。

这位创始人说,他唯一担心的对手是华为,因为,华为今年也要推出智能手表了。

2015年的我,看这则新闻觉得像笑话,为什么要担心一个连产品都还没发布的华为?

2022年的我,回想起来这件事,觉得自己像个笑话,因为只要你深入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华为不是吹NB,而是真的NB。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NB的那个——比如前不久发布的华为Matebook E。

在华为进入前,二合一电脑的市场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这是个年市场容量仅几十万台的小市场,即使是作为二合一形态的开创者某M。其当家主打电脑Pro8系列,在发布半年以后,京东销量也仅仅只有4900台。而Matebook E,仅在京东,一天就卖了7700台。

现在,华为这股“妖风”,要卷到墨水屏设备领域了。

有墨水屏,但不是电纸书

外观

和以往X大黑粗的印象不同,华为这次的MatePad Paper,尤其是这款锦白色,真的是惊艳到我了。

10.3寸的屏幕、86.3%屏占比,搭配上如纸张般感觉的墨水屏,随手一放,感觉就像一本设计精美的书一样。

和传统平板四边等宽的边框不同,在华为MatePad Paper左侧,多了一个“书脊”的设计——类似我们卷起来的书本。

“书脊”由与后盖同材质的素皮包裹而成,颜色类似于象牙白,摸起来像小羊皮的质感。

书脊的加入,留足了我们握持设备的空间,因此,在使用华为Matepad Paper时,我们不必像使用平板一样两手“端”着,而是可以像读书一样单手“握”着。

360g的重量, 6.65 mm的厚度,大致与一本180页左右的书相仿,握持起来的压力并不太大。

随机器一起的,还有一款智能皮套。

皮套的材质与机器后盖比较相似,都是类皮质的那种触感,不沾染指纹,手感也比较舒服。保护壳内部没有卡扣,完全依靠磁力吸附。

皮套和亮银色的磁吸卡扣吸力适中,不会有松松垮垮的情况,每次开合时的咔哒一声听起来特别舒服。此外,卡扣和机器的空间正好可以将笔容纳其中,整体贴合得非常紧密。

使用了保护盖以后,华为MatePad Paper就更像一本书了,每次打开,像是展开一本书的扉页,合起来时,又好像一本精装书籍。

可能是为了美观考虑,机身的玫瑰金边框上,只有一个Type-C接口。电源键也与指纹识别结合到了一起,一体性很强。

机器上下有一对对称的双扬声器,听感还算不错。

总的来说,这是一款颜值非常戳人心尖的机器。

书写体验

华为MatePad Paper这次随机附赠了一支第二代M-Pencil手写笔。这支笔也是老朋友了,在MatePad和Matebook E上的,也都是它。

和在其他设备一样,在配对和连接上,无需点开蓝牙,只要轻轻将笔吸附在华为MatePad Paper主机上,笔就会自动连接并开始充电。并且还支持一笔多连,最多可以同时连接四台华为设备,如果你还没有购买手写笔,那么买完华为MatePad Paper,就不需要再额外购入了。

最重要的是——这支手写笔延续了在MatePad上优良体验。也是我在墨水屏上使用过最好用的手写笔,没有之一。

如果之前有用过电纸书写字的朋友,一定能懂我这种体验。

因为墨水屏那低到丧心病狂的刷新率,在寻常的墨水屏上写字,就好比开了0.2倍速一般缓慢,很有可能字都写完了,但是笔迹还在那慢悠悠地走着。

而在华为MatePad Paper上,在华为的优化之下,这支笔的书写延迟可以最低到26ms左右,几乎可以比肩一般的安卓平板电脑了。

而且,得益于华为MatePad Paper屏幕上的磨砂覆盖层以及M-Pencil的压感,即使不贴类纸膜,不使用硅胶笔头,也能获得如纸张般书写的感觉。

我录了一张画圈圈的Gif图,给大家展示下书写的延迟。

可以看到,在手写记录过程中,书写的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见即所得。

不过,可能是因为工程机的原因,目前MatePad Paper只在华为自带的笔记以及阅读应用里优化得比较流畅,在第三方应用尤其是WPS里,书写的延迟还是比较高的,不过这应该可以通过后期的系统更新优化。

应用体验

有人说,平板最终的归宿是爱奇艺,而电纸书,则是泡面盖。

在各大泡面厂都快要被外卖拍到沙滩上的今天,电纸书的使用频率,可以说是非常低了。

而很多电纸书之所以会吃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一些电纸连最基本的阅读体验都很难做好。

比如在阅读时,因为墨水屏的特性,屏幕分为两种刷新模式,第一种是排列墨水痕迹,这种刷更省电,但是会残留一些“类似烧屏”的浅浅痕迹,而另外一种则是完全刷新,屏幕不会留有痕迹,但是时间较长,屏幕会突然闪烁一下,类似以下的效果。

总的来说,纯文本阅读更适合第一种刷新,而看漫画,或者动态内容时,第二种刷新则效果会更好。有些设备虽然提供模式切换的功能,但是需要来回手动切换,非常麻烦,经常性的闪烁黑屏,也非常影响阅读体验。

而华为MatePad Paper则提供了智能刷新模式,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自动切换刷新模式,减少屏幕闪烁状态,体验上也优秀了很多。

此外,得益于优异的M-Pencil以及背后的优化,无论是全局还是分屏批注,MatePad Paper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最重要的是,华为MatePad Paper搭载的是Harmony OS 2,这就使得其拥有了完整的互联体验。

就说图书资源的同步,在其他墨水屏设备上,如果你想把手机上正在读的知乎/公众号文章导入到设备中,你需要额外下载专有软件,借助数据线以及电脑的帮助,折腾大半天才能导入进去。

而在华为MatePad Paper上,你可以使用超级终端,将阅读内容一键流转到平板上继续阅读。

与其他的鸿蒙设备一样,华为MatePad Paper可以成为手机、平板、电脑的扩展屏,看电脑屏幕太累,那就放到墨水屏上继续看。

此外,因为搭载了完整的鸿蒙系统,华为MatePad Paper可以下载很多应用进行扩展,不仅仅是阅读或者漫画软件,就连抖音、微信、WPS等应用也可以使用。

没错,你甚至可以在墨水屏上看视频,而且效果居然可以接受。

HarmonyOS的加持下,让原本“孤岛”般的墨水屏设备,成为了了全场景交互的重要一环。

谁需要这张“纸”?

在华为MatePad Paper之前,我从未想过,墨水屏设备可以做到如此完善。至少从目前而言,我坚定地认为,这是目前市面上体验最好的墨水屏设备。

但是,归根到底,它仍然只是一部数码设备。

如果你从未喜爱过阅读,极度厌烦长文字,还喜欢追求短平快的视觉刺激。

那么,即使是购买了华为MatePad Paper,它也不能改变你的习惯。

如果你对纸笔办公有需求,需要在纸上记录下灵感,或者做会议记录;如果你喜欢记录自己的小情绪,喜欢在书上记下你的感想,亦或者是,你厌倦了繁杂且无用的碎片化信息,想要改变自己,进行沉浸式地阅读与学习。

那么,没有比华为MatePad Paper更合适的设备了。


以上,我是 @Puddle,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约稿,强答。

E-ink领域真·降维打击。

我打Hi-Pda的E-ink版块开始接触电纸书的,对历史了解一点的盆友会知道,那是国内第一个折腾电纸书的论坛,起始于巴诺/索尼/亚马逊早年电纸书洋垃圾汉化。

光说屏,类似大小的10.3寸Eink屏其他产品价格也在2k3-3k之间,稍微附带点功能就喔唷了不得了。

硬件上的降维打击

淦!电纸书最强大核!A76首次出现在Eink产品!

Matepad Paper起手就是4+64+820E。

硬件上,因为出货量跟平板跟手机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其他家高通615/617算是好处理器,最高配好像也就是662,内存一般抠抠搜搜给2G,3G算大的,大部分内存4G价钱就5000+了。

啊什么你问Kindle?512M。那玩意儿只能看书。Kindle只专注于小尺寸阅读市场,几乎放弃了大尺寸,上一款10寸kindle电纸书产品还是十来年前的Kindle DXG,1200*800分辨率,一斤重。

也因此 @学写作的丧失 说国内电纸书厂商把Kindle打的节节败退。

屏小——不能看PDF,除非刷多看PDF重拍(多看这个功能是神技能)

资源不足——亚马逊免费的书,跟x信读书的免费的书的数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不能干别的事——好处也是坏处。

所以文石、多看、汉王、讯飞等的产品才能在这个阶段活下来。

文石和大上是最早一批做电纸书的,多看是最早做Kindle系统的——和当年最早的MIUI很像,汉王专精手写,讯飞主打录音转文字。

各有特长,也殊途同归。

但核心还是出货量小,穷。

有家Eink公司的人在Hi-Pda上抱怨过,量太小,硬件没有现成的都得自己调也就罢了,去找高通都爱答不理的。

软件的降维打击。

一个手写笔就足够爆炸了,华为用的是主动笔,其他Eink厂商基本都是被动电磁笔,这样在轨迹预测上会有更好的效果。

支持手机稍后读——当年kindle需要Chrome大K插件推送,科技改变生活。

插个题外话,当年kindle为了推送方便出过3g版的,内置esim那种。亚马逊想着这玩意儿上个网也挺吃力的,触屏都没有,全靠按键和一秒一次的刷新(当年没有局刷只有全刷),顺便让你们查查资料也行。结果水货进了国内,有人破解了,发现能拿kindle当热点上网,甚至还啥网站都能上,害不要钱,于是就被玩坏了。被玩坏的最广的型号是k3 3g版。没过多久,亚马逊发现这个漏洞,所有机器的3g都只能买书和查在线词典以及wiki了。

怎么讲?华为的多设备流转属于科技进步提前防止薅羊毛?

软件生态与支持也还过得去。

甚至可以当显示器副屏!

淦!一个能当显示器用的Eink屏泥萌知道多贵么?

至于4抖8(没记错吧4级灰阶抖出来8阶?),根据内容自适应局刷,这些都是小事了。


市场降维打击

这玩意儿,领导和老板们爱用。

——像纸、节约纸、手写签字,还是华为牌。

汉王早年吃的就是这个市场,结果华为杀进来了。

不然为啥那么多领导,明明是电子文档还非让你打出来他看。


行了大半夜瞎说点,就到这,洗洗睡了。

我真的很喜欢这玩意儿~


user avatar   ghost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4年初,自以为爱看书的我跟风买入了我的第一个墨水屏产品KPW2,买来后发现跟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书要推送,一点不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于是刷多看系统成为了当时电纸书用户的必备技能。KPW2之后我又或长或短的用过Kindle Touch 、文石、讯飞等几款墨水屏产品,但是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长期使用下去,不仅是我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自以为很爱看书,但是买回来刷完系统,找了很多阅读资源之后就拿来盖泡面了。

但是华为MatePad Paper在这段时间我经常拿出来使用,为什么会这样?用的E-ink不都一样吗?E-ink是使用的关键,但不是留住用户的关键,留住用户的关键是好用,更确切的说就是系统。华为MatePad Paper可以说是始于墨水屏,陷于鸿蒙,忠于办公。

始于墨水屏

护眼

其实从功能性等各方面来说墨水屏产品都不如我们常用的手机、平板等设备,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一直推崇墨水屏产品呢?无他,唯护眼尔。经常有人高喊“LCD永不为奴”,因为他们认为OLED屏幕的频闪对人眼伤害较大。不管是LCD屏幕还是OLED屏幕,这些屏幕对眼睛最大的危害来自于两方面:

  • 频闪:尤其是低频PWM调光的OLED屏幕对眼睛伤害大,PWM的脉冲波动会被人眼的视锥细胞捕获,并因此一直处于“放松-紧张-放松”的的状态,容易疲劳。但是我们大脑的视觉欺骗看着画面是连贯的,很多人吐槽OLED伤眼就是这个原因。
  • 蓝光:很多的护眼设备都表示防蓝光,这是因为蓝光是另一个对人眼伤害比较大的因素。蓝光伤眼主要是因为它是人眼可见光里波长最短能力更大的,容易对视网膜造成伤害,在LCD屏幕上蓝光通常更多,但是现在各种防蓝光的方式很多。

墨水屏的优势就是因为它既不发光也没有背光(有灯的电纸书是前光),所以没有蓝光和频闪的问题,与纸质书比较像,最为护眼。护眼就是墨水屏的最大优势所在,每个人的眼睛敏感度都不相同,有些人看不了OLED屏,对于干眼症等用户来说更严重。墨水屏并不适合多数人,但是对于需要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一直小众却一直有需求。

智能刷新

对于墨水屏产品而言,响应速度一直是拖后腿的存在,早期的产品,翻页刷新缓慢而且残影严重,在阅读这种场景下也不算问题,但是在滑动较多的场景下还是不够流畅。华为MatePad Paper的不同是引入了手机中“智能刷新模式”,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当前正在观看的内容,自动匹配合适的屏幕刷新:

  • 在阅读、笔记等纯文本的场景中屏幕刷新率会保持较低状态;
  • 在图文/视频或滑动较多的场景下,屏幕刷新率切换为流畅显示模式;

因为墨水屏的特性,像要做好刷新率并不容易,MatePad Paper是通过自研显示增强算法来强化较高刷新时的显示效果的,做到在流畅显示模式下依然文字清晰锐利。

陷于鸿蒙

更护眼的墨水屏确实是吸引绝大多数人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的原因,但是一款产品要留住用户尤其是那些不是特别刚需的用户还是要靠系统的好用。从产品形态以及屏幕素质来说都不新鲜,与其他产品最大不同体现在系统方面,电纸书产品的系统有像Kindle一样封闭的,有像掌阅一样半封闭的,更多的还是开放系统,通常还会采绑定书城,毕竟阅读是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华为阅读

华为MatePad Paper搭载的是HarmonyOS 2,华为阅读自然而言就是其书城,在手机和传统平板上可能多数用户并不太关注华为阅读这款自带的应用,对其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华为MatePad Paper则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华为这两年在HMS生态上的努力,其实不仅仅是华为阅读,华为音乐、华为视频等应用内容也非常的丰富。

目前华为阅读通过聚合掌阅、点众阅读、中文在线等内容合作伙伴165万+阅读资源,及中信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合作出版商13万+多样化的阅读内容,覆盖经管文史、人物传记、社科文化、热门小说等图书资源。这些资源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阅读需求,大部分用户并不需要在额外安装书城,此外还不定期推出专享折扣及福利活动。

如果拥有华为手机、平板等多款终端设备,登录华为账号,这些终端与MatePad Paper可以共享共读,实现跨设备文件一键导入书架,无缝续读。

跨屏协同

手机厂商与用户的交互理解都比较深刻,华为最特别的还是它提出的“超级终端”概念,能够无缝连接其它华为设备,利用对方的功能模块进行硬件互助、资源共享、协同操作。比如我在手机上看书、看文档,或者在平板、PC上办公时间长了,眼睛比较疲劳的时候,可以通过鸿蒙超级终端将内容流转到MatePad Paper上,或者通过多屏协同将MatePad Paper直接变为PC的扩展屏。这样就可以在MatePad Paper上进行文字的阅读和创作,更加的舒适、自然。

使用过电纸书的朋友一定有体会过一些阅读器对于资源的限制,比如我手上有一个PDF文档或者电子书,想要将其放入电纸书中一点都不方便,有些还需要通过邮件的方式推送。但是MatePad Paper没有这样的烦恼,它甚至可作为PC的一个盘符,直接把PC中的电子书、办公文档等直接拖拽进去,或者用HUAWEI Share直接进行文件的分享。

忠于办公

不同于一般电纸书,华为MatePad Paper还有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办公场景的应用,它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纸张舒适读写感的追求,也满足了数字时代对于工具效率上的要求。

同一根笔,不同的手写体验

华为MatePad Paper标配第二代M-Pencil,使用华为平板的用户对这根笔都不会陌生,但是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同一根笔在普通平板上与MatePad Paper上的手写体验完全不同。MatePad Paper屏幕搭载的PMMA盖板所形成的阻尼感是普通平板所没有的,这种类纸化的书写体验非常的优秀。

全局手写、批注也是一个亮点,这样MatePad Paper真的就像一个笔记本一样,随时可以在上面勾勾画画,可以在界面上任意位置进行批注。

随时记录

墨水屏阅读体验像纸质书,与M-Pencil配合可以让它的使用体验也像纸,所以可以真的替代会议室里摆放的草稿纸。更加方便的是MatePad Paper笔记应用中预置了会议纪要、康奈尔笔记、读书笔记、SWOT、待办事项共计5套笔记模板,用户可以快速的选择模板,进入记录状态,作为会议记录非常的合适。

手写可以记录,但是遇到信息面密度太高的时候手写是很难跟上的,所以会议记录通常还会准备录音笔。MataPad Paper不仅支持录音,还可以定位打标,比如下面开会讲到任务布置了,可以在录音的时候打上一个任务布置的标签(手写或软键盘输入均可),这样在整理录音的时候更加方便,记录的语音还可以一键转为文本。

总结:

说最违反广告法,但是华为MatePad Paper确实将墨水屏产品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块市场可能不大,但是需要的人是真需要,对于这样一款软硬件兼备的产品谁又能不爱?


user avatar   xiaosuan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多年的体制内工作经验告诉你,用人单位所谓被举报绝对是假的,目的是骗你自己放弃,好让别人顶替,因为省属事业单位招录是由省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有问题也应该由组织人事部门通知你,如果考录过程中涉及到受贿问题,则属于重大事件,纪委部门必然介入,不可能由用人单位调查,而且没有证据的非实名举报是没有效用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影响你的录用结果,下一步你可以再到用人单位心平气和地沟通一次,目的是录音掌握证据,然后迅速到组织人事部门说明情况,要求上岗,既便没录到音也要去,因为可能组织人事部门早就通知你,是用人单位在两边骗,到一定时间你不到岗,就对上汇报你是自动放弃,如能上岗又掌握证据,迅速向省纪委举报,不要到用人单位纪检组,至于事后穿小鞋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一来铁饭碗自己不作真不是领导能拿掉的,二来只要立案这些领导基本也当到头了,三来他们已经把你当傻子了,你不维权他们会继续当你傻,苦活累活等着你,提拔重用你靠边,体制内可不是一味委曲求全就可以的。

补充一句,用人单位所谓的调查,居然你这个当事人事先不知道,不需要你配合,这个调查也太假了吧?


user avatar   jiang_shan_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华为和荣耀手机现在一直使用单扬声器? 
  俄罗斯 BQ 公司智能手机被下 Android 禁令,将转用中国华为鸿蒙系统,这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方舟编译器于 2019 年 8 月 31 日开源? 
  如何看待华为MATE9英文官网紧急删除ufs2.1闪存的参数描述? 
  怎么看待nova7在芯片等地方对比nova6反向升级,售价也更便宜(6≈7pro),原因是什么? 
  孟晚舟以不认罪方式进行获释,意味着什么,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荣耀被出售后,华为对待荣耀员工的方式是否合理合规? 
  2022 年了,还在买华为手机的人群画像是怎样的? 
  华为手机丢了怎么找回? 
  如何看待《被「华为鸿蒙营销洗脑的年轻人」,缺的只是自知!》这篇文章?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华为 3 月 16 日发布的新款 MatePad ?有哪些亮点与槽点?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很多手机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像素数与摄像头像素数不同?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