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1页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选》中有讲。

1

读《实践论》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

人的认识,主要的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这段话说的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主要依赖于生产活动,要在生产活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参与生产活动,那么真正的认识并不能获得。

就好比我们在考驾照学车,我们先通过理论知识通过模拟来学习如何驾驶一辆车,即使我们满分通过了考试,但是我们并没有掌握驾驶技术。

只有实际参与场地训练道路训练,并通过训练逐步掌握了驾驶的基本技术,然后完成了实地考试,这样子才能拿到驾照。这才说明我们基本掌握了一定的驾驶技术。

前期理论学到的只是知识,学到了这些知识,并不代表着我们就真正的掌握了这门技术,只有真正的在实践中练习过,提升过,最终达标了才代表着我们真正的掌握了认知。

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的本质就是好比我们只是通过了驾照的理论学习,但是并没有参与到实践中去实际应用,没有通过熟练应用,成功掌握这门技术。

知道的再多没有去用,没有去把这些知识用好用到属于自己,并且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标准,知道的知识再多都没有价值。

2

实践论把认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性和印象阶段。因为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的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及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信息,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比如我们跟一个陌生人的接触,首先看到的只是他的外表、颜值、穿着、举止等,并不能看到这个人的内在,不能看到一个人的专长,不能看到一个人的价值观,看到一个人的阶级立场。

只有通过大量的接触,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交集才能从交际中逐渐了解更多片面的信息。

就只有许多信息堆积起来得足够多,才慢慢接近比较全面的信息。

第二阶段为理性阶段。

当大量印象和表面的认知信息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通过反复的思考和总结,在人的脑海里突然有了一定的质变飞跃。

人的脑海里突然有了对齐,本质的思考有了对规律的总结,有了事物内部各种联系,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三个阶段暂且不谈。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说“当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的时候”,并不是指的我们是到了认识发展的第二阶段甚至到了第三阶段,而是我们依然处于认识发展中的第一阶段,我们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认识事物还处于表面以及片面的阶段。

当我们通过表面的以及片面的认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就容易出错,容易失败,因为我们之前的根基就是错的、是片面的。

一栋楼的根基如果不牢,等栋楼及时建好了也会坍塌。

一个人在上学的过程中,如果基础不牢,后来的高度也就会非常有限。

要过得好,必须是建立在经历了很多处于理性阶段的认知发展,而不是仅仅处于感性阶段的认知发展。因为感性的认知发展,没有掌握到事物的本质以及规律。

3

想要知道很多道理,然后过得很好,就需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比如应用在工作中去。

应用之后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道理的真伪,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没有效果的,最后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并能成功解决未来的各种问题。

在实践的认知过程中还必须积累足够有效的片面的知识,通过激励和实践,从量变达到质变的跃迁,最终正确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做到这2点才能真正的得到知道了很多道理,果然可以过得很好。




专门建立一个读毛选的公号,里面有更多的思考和总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关注公号“崔丁读毛选”。




  

相关话题

  为什么老师对学生看《读者》嗤之以鼻.却推荐《求是》《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 
  如何比较星球大战第一部(1977)的女主和后来的女主娜塔莉·波特曼? 
  请问各位目前对人生认识最高的一个道理是什么呢?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没有家族观念? 
  「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怎么看待这句话? 
  在你看来最完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做好计划还是顺其自然? 
  请问各位目前对人生认识最高的一个道理是什么呢? 
  越来越长大的你相信命运吗?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傻逼的命运是什么呢? 

前一个讨论
杭州买房现在值不值当?
下一个讨论
公司同事走了,领导想把工作给我,不给涨工资,该怎么办?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