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房产税为何迟迟不可开征? 第3页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图片提供人:ababab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比较敏感,为了避免被夹,我就不说什么,只是贴一条公开新闻。央视好像还做成节目了,感兴趣的自己去搜一搜。

2020年9月。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管委会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长元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等13项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个人财产。与徐长元一起被处理的还有他的几个兄弟姐妹等24人,调查员查处的徐氏家族房产多达2714套,豪车142台,几乎全部过百万。难以想象这样奢靡的徐家40年前还是捉襟见肘,7个兄妹连居住都成问题,可现在他们家族的势力已经遍布整个大连市区,在大连可以只手遮天。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天鞭尸大连贪官容易让人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一个税收不收,关键是税收成本如何,而不在于区区1个徐长元或者500个师老党立。

房产税的征收会动摇土地财政,税收成本太高了,所以不收。

什么时候土地财政玩不下去了,什么时候就会开始收。


如果政府愿意的话,收拾体制内人员是最简单的事情,当年计划生育抓的最严的就是体制内。


user avatar   li-mu-59-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收容易税,傻子才收费劲的

我卖房,你来排队

我收税,你来排队吗?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当前经济环境下都在忙着减税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要多征一个税呢?不管这个税是什么税。

第二,不确定这个事情一定有效。如果开征房产税对于压制房价没有效果,那么何必呢?如果开征房产税很有效的压制了房价,那么就要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让房价下跌是不是比发展经济发展房地产上下游行业更重要的主题。

很明显,不是。

第一,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有效调节。每年发了那么多的货币促进经济增长,最后一大半沉淀在了房地产市场里面,如果房地产市场开始抛售,那么这部分钱必然流进市场,引发严重的通胀。这并不是国家想看到的。

第二,房地产是个系统性工程,采矿业,水泥,化工,钢铁,建材,建筑,装修,家电,营销,广告,法律…和房地产相关的有数10个行业,如果真的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能立竿见影的让房价开始跌。那么可以想象这上下游的所有产业都会随之受到影响。这还不算,通过银行传导到金融体系的影响。

所以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实行房产税有一个两难的问题,就是如果房产税没有效果那不应该挣,但如果房地产市场真的应声有了效果,那是不是能承受这个效果?

房地产市场是非常典型的网上的呼声和真实的市场相反的一种逻辑。为什么?因为网民当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尤其在知乎这种场合,而这些年轻人大部分是没有房的,没有房的人在网上发表言论多半都赞成房价开始跌。但现实中用身体用脚投票的人,他如果真的有房,他会用身体投票,不支持。这当中也包括一部分的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所以你看到的在网上呼声几乎是一边倒,大家都支持,但是在现实中执行政策可能就有很多考虑了。

要记住一点。年轻人买不起房,觉得房价高是不合理的,但在市场看来,房子有人买得起就行,这个人不一定是你。很多人觉得房价应该跌,然后自己好上车,可是连你都这样想,房价又怎么会跌呢?很多人觉得房价太高,年轻人买不起房,国家就应该把房价打下来,可问题是国家要管的事很多,房价是当中一个,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国家很有可能为了更重要的主题,暂时不管你。


user avatar   zldkakaluo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扯犊子去吧。就当今这房价。有脸收房产税吗?

按照1.3%-3%的国际惯例收?贫困户收1.3%。非贫困收3%?

那么请问,就拿北京中位数5万一平,80平米来计算吧。400万。一年的税费是12万。那么请问北京有多少家庭掏不起房产税?

再说说全国,各地县城房价都七八千向上了。一套房子也都在小百万了。一年收三四万的税,那么你知道县城工资多少么?

知道为啥国外不限制户口吗?因为人家是用房产税来区划人群的,交不起税的人就要走人,去那些你能交得起的地方生活。中国呢?如果按照1.3-3这个比例收税,对比当下房价,我负责的告诉你。中国9成9的家庭交不起房产税。包括那些大富豪。一栋房子几个亿。一年要交多少税?数千万吗?一次可以,年年这样,万一房价涨了,税也要涨。不是我看不起这些普通富豪,家里的现金流够撑几年的税啊?

当然也有一个办法。让房价降到老百姓平均工资够得着的相等的价值。到这个合理区间。大部分人就交得起税了。比如北京房价降到每平米四五千的时代,那时候总房价的房产税,估计你挣工资的能交的出的。

如果这样,北京一年好几百亿的卖地收入。还咋来?等着吧。现在就是把能卖的都卖了。没有可卖的时候就征税。但凡征税了,房价就会降,那时候,房子也不是包本的产品了,妥妥的消费品。等着你的税多着呢,房产税是开门砖,之后的空置税,遗产税,赠与税,多了去了。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无地可卖的时候,或者卖地收入大幅降低的时候。税费也可以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刚开始没准就是每年多出一份物业费的标准起头。20年内逐年递增。同时伴随卖地收入的逐年递减。


更新:有人说有试点了,我查了下,还真有了。

看了下,重庆还真有房产税试点。

既然有试点,那我估计未来大概率就是这样收了。大家自己粗略算一算吧。

依我看,在大城市,大部分家庭,少说一年也要掏个1-3万的税费了。有多套房的人可能要多套不少啊。基本跑不掉。小城市的,就当是多掏一份物业费了吧。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牵扯利益太大,共识凝聚的还不够。

但是是趋势。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产税一出,房价立马下跌,即便按最低——按1个点征收(美国1到3),多少房子每年十来万的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是多少?是不是得抛售?

个人资产申报还未完成,多少老爷有几套房子甚至几十套房子,纳税怎么纳?如实情况显示在税务系统,不现实吧?

归根结底,不是不想,不是不能,不是不会,是不到时候。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70年使用权,本身即是一种房产税。只不过房产税是一年一交,这个是70年一次交清。

例如美国,永久产权,但是每年得缴纳1.5%的房产税,得这个70年产权一毛一样。

所以,70年使用权再收房产税属于重复征税了。

所以,即使全面征收房产税,也只能从没有土地契约的土地及建筑收税,而且要变更土地产权为永久产权。更改土地为永久产权,与我国法律还要大改,麻烦呢。

如果直接对70年使用权土地及建筑重复征税,那必须会掀起轩然大波,排山倒海那种,估计没人能HOLD住。


user avatar   pi-wang-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旦房产税开征,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拥有多套房产的职业。

某些高官、某些医生、某些老师、某些狱警……

二十年前,第一批下海做生意的人热衷投资房地产,他们手里闲钱多,最开始的打算也就是买房收一辈子房租未来等房子老旧还可以动迁,他们当中虽然不乏有远见卓识才华横溢的人,但那个时候真没有多少人都预料到大城市的房价会涨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一个哥哥算是第一批北漂的人,刚到北京的时候在酒店做服务员,90年代开始做生意,这些年经历了几次小起小落,现在的日子不好不坏吧。他曾多次感叹创业多年折腾来折腾去剩下点钱远不如当初买的房子涨价涨的多,早知道不开公司不开工厂多买几套房了,太多的陈年旧账要不回来。

他拥有近千万的时候,棕榈泉1万多、泛海国际1万多,海淀现在十多万一平的学区房那时候6千多……

那时候的他几万十几万的名表有很多,酒吧一晚上消费几千元很平常,就是没多买几套房子。

时间来到十年前,一二线城市多数家庭都小康以上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身体健康、子女教育。很多医生、教师开始加入炒房大军,他们灰色收入多,尤其是某些重点初高中常年带班业内知名的班主任老师,逢年过节收红包加上平时补课,实际收入让很多生意人都望尘莫及,省会城市3年全款一套房轻轻松松。

孩子钱最好挣,一般家庭的家长普遍自己省吃俭用给孩子花钱慷慨大方,中产富豪家庭对孩子衣食住行教育方面更是挥金如土。很多老爸老妈辛苦一辈子舍不得旅游舍不得买奢侈品舍不得换房换车甚至舍不得经常下馆子,但现在房子这么贵,老人们给子女买房依然毫无犹豫。

我不是一个虚伪的人,我也见钱眼开贪婪自私,这点没什么不能承认的,我一点不眼红收礼的人,没人给我送钱,给我送我也收。

时至今日,炒房群体不再仅限于生意人、高收入工作稳定的中产家庭了,随着城市化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二线城市逐渐发展成全民炒房的状态了。

我认识的几个同学朋友,月收入不足5千,家里经济条件也一般,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举全家之力炒房,没结婚的一家三口攒钱买房还月供,结婚的两家六口一起攒钱买房还月供,买完一套买二套……不夸张的说,家庭财政状况岌岌可危,一旦失业房贷将会成为大问题。但他们并不恐惧负债,他们所有人都觉得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一直涨,因为过去几年楼市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对于月收入不足5千,一年攒2万都困难的人来说,买套房短短2、3年赚一百多万这样事是极具诱惑力的,不然工作没有变动的情况下靠工资攒出这些钱需要攒50年,而买房卖房等于躺赢,简单装修一下还能收点房租,这样的回报率有谁会不心动。

目前全国很多家庭都拥有多套房产,很多清水的房子不装修也不出租,空了5年甚至10年,还不都是为了赚钱。

不要听信身边的朋友说自己没有钱日子过的苦,尤其是做生意的。只有20岁的人怕别人知道自己穷怕被瞧不起,30岁以上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担心别人跟他们借钱,没有哪个高收入的人是不哭穷的,无论是开公司创业还是律师、医生、教师、程序员等高薪职业。

同样是体面的职业,在基层公务员眼里做生意的人都不稳定都没有钱。

而他们到底有没有钱,他们孩子的班主任一清二楚,各种兴趣艺术班、补课、逢年过节红包一万起,这样的家庭会没有钱?

这个世界最复杂最难以揣摩的是人心,大多数人都管中窥豹,我也一样。

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尤里乌斯恺撒

这个时代还未毕业的在校生以及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消极烦恼迷茫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从00后开始,他们兜里那点钱被全国投资房产的人惦记上了,无论是职业炒房的,还是高收入顺便炒房的,他们就像秃鹰等待猎物死亡那样期盼着00后年轻人结婚买房背上房贷为他们投资的房产溢价买单。

他们信誓旦旦有恃无恐,他们认为年轻人一定会结婚,结婚就得买房,他们认为年轻人不会心疼童年时期挨过饿的父母,6个钱包全拿出来也要买房也在所不惜,一个地段所有的房子都售罄后,想要这个地段这个学区就必须在他们手里加价买二手房。

大城市高端商场奢侈品排队买,热门款名表名包加价买,要不是疫情来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国外旅行的视频一定刷不完。这些消费的钱从哪来的呢?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些富人投资的房产赚的钱,钱赚的越容易,消费也奢侈。

工地的工人们就算每天赚2千也舍不得买劳力士。

写字间的白领们就不同了,男人不戴块劳力士欧米茄,女人不背个LV、迪奥、普拉达,怎么好意思上班。

支持投资房产高回报,刚需买房的年轻人,他们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大半生的工资。

大部分00后的爸妈经济实力其实很一般,70后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个个都不差钱,28定律在各个年龄段都存在。

00后未来想在一二线城市买套差不多的新房并不容易。当然一些没有重点学区的老旧小区至少有10年价格不涨了,没有物业费,停车不要钱。可是多数年轻人看不上这样的房子,宁愿去距离市中心20公里远郊买新开发的楼盘,也不会选择地段不错的老旧小区。

想要压力小一些,放下虚荣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买个小房子每年省下几万房贷,生活也会轻松很多,还可以买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相对昂贵一点的物品,比如手表手办翡翠等收藏品,房产税一旦全面开征,小面积的房子估计也会在免征范围内。

房产税如果立即全国范围内全面征收,意味着大批经济条件一般手上房产多而且还是在最近1、2年加入炒房大军的家庭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势必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抛售,届时造成连锁反应也是有可能的,目前省会城市二手房市场挂牌量相较几年前已经很高了。

那些15年16年在省会城市新区5千一平买房投资的人不会慌,当年的房子现在单价基本都超过2万了,100平的房子50万涨到200多万,租金也轻松覆盖月供,地段基本上也都紧挨着老城区,学区虽然多为分校但相对于省内小地方来定居的人们也都可以接受,这样的房子不愁租也不愁卖,长期持有也没有问题。

房住不炒实际上是房子不能跌,贸然开征房产税,很可能出问题,所以才会在少数城市先作为试点,遇到问题再一点点去完善,未来房产税到底是全国开征还是怎样,拭目以待吧。




              

相关话题

  如果顶级资本家联合起来不计成本,大量购买粮食后销毁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政府在对待百姓经济生活时监管重要还是服务重要? 
  俄罗斯科学家成功复活四万年前线虫,相关技术成熟后可能会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为什么北京不能像华盛顿、堪培拉、渥太华那样只作为行政中心存在的城市? 
  中国人均 GDP 最终能达到什么水平? 
  从宜居程度怎么评价四川德阳这个地级市? 
  如果未来十年中国不再进口欧美任何东西,会发生什么? 
  中国有哪些城市的生活体验是超越国外的? 
  高通与大唐电信合资成立低价芯片公司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各地政府发消费优惠券的现象,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前一个讨论
印度驻香港总领事表示:希望中方帮助抑制防疫物资价格上涨,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安徽新增本地确诊 3 例,六安两地区调为中风险,如何预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