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日本比中国更挤,日本大学却是单间,不学中国大学推行4-8人寝(经济,文化,制度,历史等原因)? 第1页

  

user avatar   kyon-joh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在中国,一个学生考上了北京上海的大学,但是因为付不起每月3k的房租,结果只好含恨退学,那民众早就占领校长室了。

而在日本,你如果付不起东京7k rmb起的月租导致没法读东大,那没人管你的。宿舍?那个竞争率1:10的宿舍?那才叫面子工程。

再想想日本国立大学学费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和不要钱没区别,啧啧,美帝那种是真的穷人不如去死。

题主拿了社会主义教育免费的好,就别骂娘了可以吗,黑要黑到点子上。


---------------------------------------------------------------------------

抱歉我犯了一个错,7k是我自己算的东京每月最低生活费,在这里向诸位致歉。

实际数据我觉得还是看东京大学提供的留学生建议里的吧。


全部按最低算11w日元也是6k9一个月。国内的话在北京,我这种想吃什么吃什么从来不计划的人一个月也就1k2。(修改:1k2当然只能我爱食堂,食堂爱我。好在学校食堂好吃好吃真好吃,我天天吃食堂,超爱的!)

知乎诸位精英可能觉得这是小数目,然而希望诸位精英开开眼,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双职工家庭一个月的收入都不到5k。

另外还有人说这不是社会主义的好。这很明显是社会主义的好啊,教育由政府负担,全民免费教育,也可以说是所谓的“苏联流毒”。毕竟教育免费,高等教育平民化使得泥腿子们和精英们居然坐在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而泥腿子们交的税比精英们低多了!

不过特好玩的是,很多叫嚷着大学免费是流毒的人,如果大学改为私人盈利的,他们就读不起大学了。

-----------------------------------------------------------------------------

另外我看到诸位对占领校长室很感兴趣,其实这就是单纯的我不敢说占领XX海。领会意思就成。

-----------------------------------------------------------------------------

很多朋友提到了日本人均收入高,7k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负担,何况还能打工。

这是正确的。不过我们提出东京生活成本其实是为了获得北京和上海的生活成本,我们分析问题应当是为了指导我们解决自己国内的问题而不是喷国外怎么样或者喷国内怎么样。

我们如果考虑北京上海的情况就不难发现,北京上海的消费水平和东京是差不多的,实际稍微低一点(主要是因为吃饭便宜),那么如果学校不提供几乎不要钱的宿舍,一个像我这样的来自西南地区的普通学生,如何才能负担的起每月5k的总开销?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在现在国内东西发展明显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的背景下,为了保障教育的相对公平,那大学就必须提供几乎免费的宿舍。

-----------------------------------------------------------------------------

我认真看了一下,确实是我激动了,上来就先入为主的断定题主在黑,是我激动了,我向题主道歉,对不起。

评论的诸位其实也是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发表看法,我认为无论观点如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看的问题够全面,所以我支持各位踊跃地发表看法,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没有专门注明,但除了三本学校以外,中国的公立大学基本都属于“人民”大学,所谓人民大学,就是为人民而办,且人民上的起的大学。同时,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有一个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国外的大学只有教学职责,基本没有管理职责,所以国外的大学没有班主任,更没有辅导员,但中国的大学教学管理基本是并重的,既然工作中纳入了管理,那职责就要扩大,为所有学生提供住宿设施,就成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而国外大学,提供住宿并不是它的责任,当然,它会协助你找,或是联系一些公寓,也或是联合地产商建一些盈利性flat,但你要明白,它做这些是出于自我完善,获得更好的口碑,而不是出于工作的职责,国外大学的本质工作是做好教学科研,不是圈地,搞土地置换,然后搞土建,不太可能像中国,说浙大的湖滨校区不要了,卖给地产商建嘉里中心,然后再找国家或省里批一块更大的地,建一个新校区。

既然是自我完善服务,那就要提供好的,起码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伦敦的学校宿舍一周250英镑住宿费是稀松平常的,但我国是职责与义务,义务就要少花钱多办事,4-6人间的设计,既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减少了学校的基建压力。现在中国高校的宿舍标准基本是600-1500一年,留学生宿舍上限可以收费5000一年,换言之,在国内读完大学四年的宿舍费,大体等于在伦敦1-3周的宿舍费。

这里要多说一句,国外大学不用管理,学生多数在外租房,这有很大一个好处,就是学生爱住哪住哪,只要自己不嫌麻烦,但国内大学要管理,管理就需要集中,所以宿舍基本都要建在校区内,如果想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就要多建,但问题是,中国现在多数非211高校都不太确定五年,或是十年后,是否还有现在这么多学生,而且宿舍楼的格局还特别难改造,所以现在高校搞土建,即便银行放款条件很松,对宿舍这方面也是很谨慎的。

下图是我在国内时的宿舍,始建于2004年,结构是四人间有阳台,带卫生间和冲凉房,步行五十米有公交,步行两百米有地铁四号线,不出站,可以直接换乘去深圳和香港,在国内算是条件不错的,住宿费一年1200,四年算上电费水费,大概人民币五千多一点。

下图是我在英国时的宿舍,单人间,厨房公用,属于校产,住宿费一周105英镑,包水电网公交,厨房有人隔日清洁,住一年大概和人民币五万。


下图是我在西班牙时的Home-stay,单独卧室,学校联系,包水电和三餐,洗衣服打扫卫生全部由外劳完成,一天20欧元,一年大约和人民币大概六万。

一起生活的时光,让我和西班牙家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我感觉在国外,其实住家里比住宿舍好,当然,也看你遇到什么家庭,我听闻新西兰,澳大利亚的home-stay家庭很多挺槽糕的。但西班牙因为留学生不多,一个家庭一般就一个学生,所以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唯一的缺点就是,晚上如果去夜店的话不能玩的太晚,因为他们会一直不睡觉等你。

最后是初到泰国时,学校负责安排联系的宿舍,单人间,一个月1600人民币,包水电,加上网费,一年差不多两万。

如果自己租大概1500-2000,但条件会好多,基本健身房,游泳时,图书室都有。

一年五六万的住宿费,许多中国城市家庭可以承担,因为现在自费留学多是一两年,况且这钱属于投资,并非纯开支,回报比是很高的。但整个中国的情况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考虑到多数人的实际情况,通行的四人间的设计,以及每年千八块的收费,还是更加符合国情的,如果现在中国也改成单人间,那这步子迈的有些大,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家长会吃不消的。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是党和国家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承诺。国外再好,它是面向部分人,我国条件虽然差些,却给了所有人读完书,接受完教育的机会和可能。当然,有条件者有需求者可以脱离这种针对全体国民经济能力的设计,选择出来住,或是出国学习。

---分割线---

很多人纠结这个五六万,我真是不知道在纠结什么劲。我当了多年班主任,也负责了多年学生工作,走访了不少学生家庭,其中很大的感触就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富人和穷人其实都是极少数,多数家庭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也就是小康之家,只不过很多人为了寻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所以特别喜欢用这两个极少数说事。形成两头极少,除了国家的体制和制度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有一个特性,无论穷富,基本不破罐子破摔。所以穷人奋斗几年就能翻身,但中产奋斗也不一定就能更进一步,因为整个社会都在奋进,你的努力并不是那么凸显。具体什么叫破罐子破摔,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个回答

你在哪一刻体验到了真正的贫富差距? - 知乎

后打个广告:如果有兴趣看更多我写的东西,可以下载掌阅APP,搜索《怦然心动》或《自由在落日中》,感谢支持。



user avatar   xie-jun-xin-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谈住宿费用的都是在耍流氓。


user avatar   sarah-li-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以前待过一个特别土豪的学校,学生宿舍是这样的画风。


健身房。

食堂。

猜猜一年多少钱。

括号里这段我记错了,你们可以忽略。

(假设一个学期选三门课,一本教材卖到3、400很正常,买书要花小1000刀,学费一个学分1000刀,三门课9个学分就是9000刀,宿舍一个学期5000刀(单人的6000刀),一共是15000刀,折合人民币103258,算下来一年就是20万,四年80万,还不算吃饭娱乐买衣服买电脑。)

国内的高等教育对比之下实在太便宜了。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出身的人,真应该庆幸自己生在中国,否则考上了好大学念不起这种事就很可能发生在我们头上。

---------------------------改正一下的分割线----------------------

评论里一堆说便宜的,我明明记得这是个土豪扎堆的地方,难道我记错了,一查,果然我记错了。

一学分1000刀那是N年前我们屌丝文理学院研究生的报价,本科生不是这个价,而且N年过去了也涨了不少。我就说,难怪有些小本这么苦苦哀求多给几分,原来挂掉一科重选不止三千块啊。

我也懒得算了,直接放上官方的报价好了。

一年7万刀,加上乱七八糟的开销,四年怎么也要30万。至于说我换成人民币的,我不过是为了大家看的方便,省得看帖还要自己换算,枉我还去查了一下当天的汇率。BTW,现在汇率是6.88.

美帝大部分人民读不起这个土豪大学也是事实,30万,我也要攒很久很久很久的好吧。我有个牙医朋友,也抱怨过读不起这个家门口的大学,只能送孩子去州立大学。评论里有人知道这是哪个学校,大家可以科普一下这个学校周围的小区,房价是个什么水平,我反正是一辈子买不起。他能在这买得起房,但是孩子都读不起这个大学。我猜原因大概是这么几个吧。

第一,孩子多,供一个没问题,三个你试试?我以前有个老师,主业开公司,副业教书,开了一辈子公司没啥积蓄,因为他家生了7个孩子,供孩子读书供到地老天荒。

第二,美帝人民虽然人均收入比国内高,但是大部分日常消费,超市啊吃饭啊,物价贵也是事实,尤其人工服务很贵。好处是车和油便宜,但是一般中产家里有2+辆车也很正常,还车贷也得还上一阵。房子虽然没有北京上海贵,但是一般也没有父母资助,自己攒首付也挺长时间的。房价我印象里,最贵的是纽约加州DC,均价6、70万,夏威夷这种开挂的地方不算,竟然能到90万真是反人类,最便宜的村里均价差不多20万上下吧,大部分州都在30万上下。房子大是事实,但是考虑到美帝的玉米地很多,这些村里的房价把平均值拉低不少。而且真正买房的时候,要想兼顾学区,环境,通勤的时间,等等等等,绝对要超出均价很多很多。这样看来,房价其实也没有多么便宜。

第三,大部分美帝人民其实赚的挺少的,只不过他们只有花钱的习惯,贷款的习惯,可没有存钱的习惯。看着过的挺逍遥的,其实账户里就4位数存款,一旦有点意外的情况,那叫一个捉襟见肘。

第四,就是学费太贵了。一想到这个,我还是少来知乎多赚钱去吧。

最后,懒得科普房价的,这里的小区均价150万+,传说有全美排名前十的高中,所以学区房你们懂的,世界各地看来都一样。


user avatar   sun-xiang-yi-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住宿费最高的东京大学,学生宿舍数量很少,只有大约20%的人能申请到。便宜的宿舍5万日元/月,新单人宿舍8~15万日元/月(见下图),不同校区的住宿费也不一样,算上管理费热水费等,平均一年120万日元,约6.6万RMB/年。

日本普通的大学,住宿费也要1~2万RMB/年。当然,只有少部分人能申请到宿舍,大多数人还是在校外每年花好几万甚至上十万RMB租房。

而中国普通的大学,住宿费大约是0.1万RMB/年。

东京大学面积很小,以本乡校区为例,面积只有40万平方米,除了实验室就是教学楼和场馆,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留学生公寓数量少,大多数人只能花高价住校外,大约10万RMB/年。其他在东京的大学房租也差不多,京都、大阪、北海道的房租要便宜一些。

日本人收入高,最低时薪高,生活困难户有高额福利(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在日本行乞犯法),不仅能承担得起高额住宿费,甚至在外租房也没经济压力。留学生一般家境殷实,也不用考虑他们是否交得起学费和房租。

而中国大多数的大学生不具备这种经济条件,甚至0.1万RMB/年的住宿费都是政府补贴的结果(日本的校内宿舍也有政府补贴,不过宿舍普及率很低)。很多大学生都是农村出身,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的比比皆是,每年交0.6万的学费就已经很难了,对他们来说廉租房比精装修要实际的多。


user avatar   wuru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中国的大学完全有能力实行单间寝室,只是实行之后你就考不上你现在这所学校了。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编制招生计划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学、生活条件保障,包括教育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师资力量、教学及生活用房、教学仪器设备等,以确保教育质量。通俗的说,就是有多少床位才能招多少人。


=

请注意:我说的是:“有多少床位能招多少人”,不是“有多少床位能招多少人”。不是多加床位就可以多招学生。


user avatar   zhao-ben-sha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必须强调一点,市场经济里论学生待遇,比下不比上。

如果中国富学生想住豪华单人间,怎么办? 出去租房,尤其虐狗党想怎么high就怎么high。 如果日本穷学生需要住廉价宿舍,怎么办? 穷鬼上毛学,胶囊公寓欢迎你,不行就去睡大街。 高下立判。

当然不是日本不给力,事实上全世界办大学都不是做慈善,上不起学、助学贷款背半辈子才是常态,像中国这么廉价的屈指可数。

等等,谁说中国没有贵族学校豪华寝室?

北京某大学,两人一间宿舍,每间宿舍都配备浴缸、电话、饮水器和洗衣设备,学校不间断供应热水,每个楼层都有一个小厨房,嫌大伙房饭菜不合口味的学生还可以在小厨房里自己做饭吃。而且英语教学也是一流的,大多数教科书都用英文编写,任课教师也多为外籍教授。


想上吗?



这就是民国时的燕京大学,学费每年仅需162——大洋,两年学费能在北京买个四合院。现在博士毕业买不起房感觉悲哀,当年买不起房的就上不了大学!

教会学校学费基本近似,私立大学学费低一些,南开90,复旦100(不含住宿);国立大学“较低”,北大一年22免住宿费,只不过 六人一间,宿舍楼里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冬天没有热水供应,学生冻得发抖。

这样的大学收费贵门槛奇高选拔人才极少,自然只配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我也不是黑,拉到世界上对比,民国那些专家教授的真正实力。。@十号胖狐狸 再来黑一发?


太祖就因为家里不给寄钱,只能去不收费的第一师范就读——难怪建国后上学各种免费。低廉的教育和救急的补贴帮助多少农家子弟跳出龙门身居高位,教育产业化改革至今,大学的吃相一直都很好看,再穷的学生只要能考上就能读完,大约也有肉食者饮水思源的部分吧。

免费教育当然不是太祖拍脑门想出来的,根源还是在苏联在社会主义,拥有傲视全球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强大的教育成果,苏联表示上大学要钱纯属杀鸡取卵。我们认为大学、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理应由国家出资培养,不能让贫民天才被天价学费拒之门外。穷人得以阶层流动,国家得到更多人才,属于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有这觉悟的国家~真不多。

拿人手短,大学拿了国家的钱,自然受国家管辖。但梦里才有象牙塔,不受官僚压制就被资本操纵,一边是少数BOSS才能把子女塞进去,一边是考试仅供参考摆明车马拼爹。

当然,有些地方的学校官僚吃相确实太难看,没钱修宿舍有钱盖办公楼~现在科研体制改革,也在尽量增加学术自由,减少外行指手画脚。

至于说中国大学体制僵化的,我是真不明白一个后发国家科研水平跟GDP同步增长怎么还能黑了?二战后印度跟中国近乎同一起点,但现在科研实力天壤之别。早年间美国科学技术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如果不是二战毁灭老欧洲,罗兰得为纯科学多呼吁一百年——别看见吴彦祖穿拖鞋帅就去趿拉着凉拖把妹。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add-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


user avatar   yang-sager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组之间的纠纷? 
  舱外航天服设计当事人罗建平回应,在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均从事研发工作,那么应该如何认定成果的归属? 
  2021 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 8.1%,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 
  如何看待西南医科大学回应「女生偷拍男寝」事件:「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如需了解情况可来电联系」? 
  为什么没人提施瓦贝系数呢? 
  高考全国一张卷子统一分数线公平吗? 
  如何看待贵州 400 学生遭遇魔幻招生,贵大就读生活 3 年才知系他校生? 
  去过日本之后,你对日本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刚升职,如何立威? 
  如何看待宁波诺丁汉大学在五星级酒店举办毕业舞会? 

前一个讨论
新人网文作者作品,能否给些建议和指点?
下一个讨论
2022年3月爆发的长春疫情什么时候清零啊?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