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规律都递减?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需要用两个边界圈出自己的研究范围,一是稀缺性,二是资源配置策略。没有这两个前提,就(几乎)不会有经济体策略问题,当然就不会有微观经济学。

如果某个领域实现了持续的投入产出比递增,那么资源(机会/利润/市场)就会指数爆炸。我们都知道指数爆炸的威力,结果就是这玩意很快不稀缺了,像海边的咸水、沙漠的沙子一样不稀缺,那还有什么可研究的。

如果某个领域越是投入,效益越是递增(起码不减),那最优策略就是冲进去,持续投入,(从微观视角来看),资源配置策略也已经不用研究了,跟风上就是。

甚至可以说,稀缺性和资源配置问题是一回事,因为稀缺的东西才需要考虑配置。我21世纪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常要写很多套话,如“项目附近有公路、本地区水泥供应充足……”等等。后来我意识到,这些套话是基于六七十年代中国现状写的,现在已经几乎不影响内地项目的投资决策了,不像当年很多大项目要自建公路和水泥厂。套话背后,是很多“研究”的消失。

所以,不是微观经济学喜欢“XX递减”,而是“XX递减”的地方才有微观经济学啊。当然,也可以说,微观经济学本身会自动“挪”到有稀缺性的地方。

比如说几个人在马路边发现了独家的金矿,随便挖,随便卖(假设别人不会来抢,假设进口挖不完,假设金价不受影响)。貌似经济学和这几个人没啥关系。

但在这种情况下金矿之间也有矿脉好坏,距马路远近的区别,所以依然有二阶的稀缺性,稀缺性就意味着相对的效益递减。而即便优质金矿随便挖,新的投资随便投入,时间配置依然值得研究,依然影响你在一定时间后的总收益。到底是挖了一铲子就去换钱买手推车,还是挖半天后去买卡车,都是时间资源配置问题,都会影响决策。尤其是你买工具期间,别人怎么行事,会不会对富矿脉优先下手,人与人之间相互博弈,这都是很有意思的微观经济学问题。

总之,经济学虽然研究的是动态系统,但的确要寻找很多稳定的前提条件,如果条件也在变化,就去寻找这些“变化”的稳定性,找不到就不称之为“学”。但“XX递增”的系统就是不稳定的,会改变经济领域的基本条件,一般我们称之为“革命”(包括工业革命),肯定超出经济学的范畴。如果经济学能预测,那经济学当然也可以用来指导具体的投机。鉴于经济学学者并没有通过投资统治世界,当然得说,经济学和“XX递增”的事物关系不大啦。


相关回答:

1

中国房价涨成这样,为何没有任何经济危机的征兆? - 知乎

2

为什么说女性裙子长短和经济好坏有关系? - 知乎



  

相关话题

  国际学术会议上学生应该如何着装? 
  学经济的人大部分都觉得剩余价值论是扯淡吗? 
  如何批判经济学帝国主义? 
  计量史学对历史学研究有什么帮助?又有什么局限? 
  如何看待王贻芳院士“纯粹的科学争论应该局限在科学圈内部”的言论? 
  当何种迹象出现时可以表明经济周期开始下行? 
  为什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德国比战胜国中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读完博士不搞学术是不是很可惜?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 6 年引进 8000 多青年人才? 
  为什么相同的劳动,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创造不同的价值? 

前一个讨论
如何优雅地看美女?
下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当过工程师或工程兵的著名的军人?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