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经济学角度看,恋爱婚姻中男女双方是否应当向对方保持信息完全透明?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 @刘锐 的邀请。我认为这个取决于双方的感情程度。


如果双方感情好,就不要保持透明,因为不光是恋爱中的男女,任何双方,想通过保持信息的完全透明来维持良好关系都是一件非常高风险的、容易造成行为扭曲从而导致双方福利的下降从而最终成为悲剧的行为。而如果双方感情不好,就反而要保持高度的透明。


为什么透明会导致行为扭曲呢,因为所谓信息透明,其实是行为透明,也就是一举一动都让对方知道,那么这个时候其中任何一方的行为,既是行为,也是信号,每个人都会通过观察对方的行为来提升或者降低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而这可能会导致很多的无效率。


举个小例子,A和B是男女朋友,B知道A之前和前任关系很好,也知道A前任所在地等等。现在A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上级凑巧派他去他前任所在的地方工作一年再回来。


现在因为信息透明,两个人就开始纠结了,A可能心里知道自己和前任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瓜葛了,但是A无法让B确信这一点,所以如果A积极的运作这件事情,B现在就面临两个猜测,到底A是因为工作的需求要去前任所在的地方呢,还是因为想和前任旧情复燃呢?如果B不知道具体的答案,B就回心存疑惑,从贝叶斯信念更新的角度来说,就会下调A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而A如果很在乎B,并且A想要维持自己在B心目中的地位,就可能需要通过回绝上司的任用安排来展示自己绝不瓜田李下。于是这到最后一个双输的选择。


而如果B压根就不知道A的前任在什么地方,这件事情完全不会发生,双方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


有人可能会说,那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岂不是被卖了还要给人数钱? 关于这个问题,根据A和B之间对对方信任的评估,是有一个分离均衡的。也就是说,当双方感情非常好的时候,如果A和B是理性的,那么A和B就最好不要打听太多对方的事情,免得出现上面所说的情况,行为被信号所累——其背后的逻辑是,感情已经非常好的时候,一个好信号不会造成太多的感情增长,但是一个坏信号会带来很大的下滑,所以尽量的让自己“无知”一些,让互相给对方发信号的频率更少是有利的;


而A和B感情一般,对彼此不太放心的时候,反而保持更大的透明性是好的,因为这个时候,人们迫切的需要发送信号来提高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发送信号的机会,那么透明显然可以做到这一点。


关系透明化这个工具更擅长于用来创建和修补亲密关系,而非用来维持亲密关系的。


透明化和公开化不是万能的良药.其实无论是政治,商业还是恋爱中,保持完全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总是会造成某些方面效率的下降的。恋爱公开化的弊端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其他方面比如说:

如果政治决策过程和讨论过程公开化,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那么不可避免会有政治家为了拉选票和向公众展示自己的精明和睿智故意的耸人听闻,把本来可以调和的矛盾极端化;

如果商业公开化,比如球员转会,虽然现在规则是转会要首先公开联系俱乐部,然后再联系球员,但是如果真的都这么操作,很多转会压根就进行不了;


所以,适度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隐私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伦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可以提高双方福利的经济学问题。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吉林提供 20 万「婚育消费贷」鼓励生育?为什么不能直接发补贴? 
  有哪些大跌眼镜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拥堵费能否缓解堵城之困? 
  如何在一周内学完宏观经济学? 
  为什么同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的经济状况最差?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保护农业,为什么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的保护更甚? 
  为什么很多领域的理论发展到后来,简洁有力的部分都逐渐消失了?这些领域还可能出现所谓的「终极规律」么? 
  存在不增加赋税但增加政府收入的办法吗? 
  为什么火车和电影院宁愿剩座也不降价满座?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歌手在演唱会上会穿一些很浮夸的演出服?
下一个讨论
大家对西装配白袜怎么看?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