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单独行动、蜇人很疼并起指头大小红肿块的小虫,体长1-2毫米,放大看像蚂蚁,是什么虫,如何扑杀?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红火蚁

红火蚁的识别
红火蚁是火蚁的一种。它是一种农业及医学害虫,源自南美洲。它在在1930年代传入美国,并于2001年及2002年透过货柜箱及草皮从美国蔓延至澳大利亚及台湾,然后又透过家居垃圾从台湾再传入中国广东省吴川县,继而蔓延至省内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门。

中文学名: 红火蚁
拉丁学名: Red imported fire ant,或简称RIFA
二名法: Solenopsis invicta(1972)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膜翅目
亚目: 细腰亚目
科: 蚁科
亚科: 切叶蚁亚科
族: 火蚁族
属: 火蚁属

简介
红火蚁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隶属于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在二十世纪初因检防疫上的疏失而入侵了美国南方,这原本不起眼的外来火蚁,却造成美国在农业与环境卫生上非常重要的问题与经济上的损失。

红火蚁(5张)
全名:入侵红火蚁
英文名称:Solenopsis invicta Buren,1972
其它名称:Solenopsis saevissima var. wagneri (Santschi)
Solenopsis wagneri (Santschi)
俗名: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English)
Rote importierte Feuerameise (German)
中文:红火蚁、外引红火蚁、泊来红火蚁(台湾)
蚁的生活史
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共8~10周。蚁后终生产卵。工蚁是做工的雌蚁;兵蚁较大,保卫蚁群。每年一定时期,许多种产生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雄蚁不久死去,受精的蚁后建立新巢。动、植物都吃。包括蚁属(Formica)在内的某些种,常取食其他种蚁或同种的卵和幼虫,有些种吃植物分泌的液汁。蜜蚁(木工蚁亚科〔Camponotinae〕、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吃某些蚜虫分泌的蜜露。某些属(如Leptothorax属)吃落在叶面上的蜜露。阿根廷蚁(Iridomyrmex humilis)及火蚁亦食蜜露。收获蚁(Messor属、Pogonomyrmex属)将禾草、种子、浆果收并巢中。而南美的Trachymyrmex属仅食自己在巢中养殖的真菌。德克萨斯切叶蚁(Atta texana)是害虫,常剥植物叶为其真菌苗床提供营养。猛蚁(ponerine)是蚁科的一种,它们分布在全球亚热带,热带的潮湿地区。在大都市不常见。它们都是肉食性或捕食性蚂蚁,而且是蚁科中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蚁巢一般都不大,最多只有几百多只个体。一般都都不连群结伴找食物,而是单独找食物。但有些种类也会连群结伴进行捕猎。[1]
形态特征
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

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雄蚁。一个蚁巢中包括1个或数个可以生殖的蚁后,其他所有的工蚁和兵蚁都是不能繁殖的。红火蚁与一般蚂蚁相近,但个体较大,兵蚁体长3~6mm。
红火蚁工蚁多型,体长2.4~6mm,上颚4齿,触角10节,身体红色到棕色,柄后腹黑色。蚁巢向外突起呈丘状,直径一般小于46cm。当蚁丘受到破坏时,入侵红火蚁将异常愤怒。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进攻入侵者,一般被蛰刺后次日会有水疱出现。
红火蚁的寿命与体型有关,一般小型工蚁寿命在30~60天,中型工蚁寿命在60~90天,大工蚁在90~180天。蚁后寿命在2~6年左右。由卵到羽化为成虫大约需要22~38天。红火蚁为单或多后制群体,蚁后每天可最高产卵800枚(IUCN数据,另有论文称为1500枚),一个几只蚁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产生2000~3000枚卵。当食物充足时产卵量即可达到最大,一个成熟的蚁巢可以达到24万头工蚁,典型蚁巢为8万头。
成虫食性广泛,其捕杀昆虫、蚯蚓、青蛙、蜥蜴、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也采集植物种子。其进攻体型相对大的动物,如鸟类等,会有限攻击猎物的的眼等要害器官。
生活习性

红火蚁
红火蚁食性杂,觅食能力强,喜食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也猎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还可取食腐肉。
据报道,该蚁可取食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红火蚁群体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糖分,因此工蚁常取食植物汁液、花蜜或在植物上“放牧”蚜虫、介壳虫。通常在凉爽季节的白天或炎热时期的傍晚和夜间工蚁觅食活动最积极。觅食蚁通过地表下的水平蚁道离巢去觅食,一个大型蚁巢的觅食蚁道可从蚁丘负外延伸几十米远,沿路有通向地面的开口。在蚁丘四围有一明确的觅食范围,在此区域内不容许其他种群的红火蚁进入。
生存力
真社会性的生活结构,蚁巢中除专负责生殖的蚁后与生殖时期才会出现负责交配的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职蚁)。
无生殖能力的职蚁可分为工蚁与兵蚁亚阶级,阶级结构变化为连续性多态型。
成熟蚁巢中的蚁后每天约产1500~5000个卵,卵发育至成虫约需20~45 天(工蚁)、30~60天( 大型工蚁)、180天 ( 兵蚁、蚁后与雄蚁)。
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会以土壤堆出高约10~30cm直径约30~50cm的蚁丘,但新形成蚁巢约在4~9个月后才会成熟而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
蚁后寿命约6~7年,职蚁(工蚁和兵蚁)寿命约1~6个月。

红火蚁
入侵红火蚁并没有特定的婚飞时期 ( 交配期),只要蚁巢成熟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个体形成。雌雄蚁会飞到约90~300公尺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完成交尾的雌蚁约可以飞行3~5km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
入侵红火蚁成熟蚁巢,平均每年约可以产生4500只生殖雌入侵红火蚁成熟蚁巢,平均每年约可以产生4500 只生殖雌蚁。族群分为单蚁后与多蚁后型。成熟的单蚁后蚁巢中约有5~24万只个体,每英亩可以形成80~120 个蚁丘,成熟的多蚁后蚁巢中约有10~50万只个体,每英亩可形成超过400个蚁丘。
蚁巢特征入侵红火蚁成熟蚁巢明显拢起的蚁丘,则是极容易快速认定红入侵火蚁的方法之一,因为台湾约270种蚂蚁中没有会筑出拢起地面高于10cm以上蚁丘的种类,因此由小山丘的蚁丘是可为判定是否为入侵红火蚁的依据之一。但仍要注意,入侵红火蚁族群在未成熟前的蚁丘并不明显,容易与其他种蚂蚁的蚁巢造成判断上的错误。
原产地及扩张

红火蚁
入侵红火蚁( 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 Solenopsis invicta ) 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Parana) 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在二十世纪初因检防疫上的疏失而入侵了美国南方,这原本不起眼的外来火蚁,却造成美国在农业与环境卫生上非常重要的问题与经济上的损失。在美国南方已有12个州超过1 亿公亩的土地被入侵火蚁所占据,对于美国南部这些受侵害地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每年估计约数十亿美元以上。因商业活动与农业运输全球化的影响,而使火蚁的问题不再只是美国或是美洲国家需要重视的问题。虽然入侵火蚁早已恶名昭彰,在美国其他未被入侵的州及全世界各国皆极力防范入侵火蚁的侵入,但因交通便利且世界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快速发展,而使防堵火蚁向外扩散的策略终究百密一疏,波多黎各也在1975~1984年间遭入侵,1998年发现入侵南加州,更于2001年入侵红火蚁成功的跨越太平洋,于新西兰与澳洲建立了新的族群,且已造成部份区域农业与环境上的危害。
红火蚁原产地是南美洲,包括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

红火蚁
等国家。该虫1930年入侵美国,在美国南部13个州以及波多黎各、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省的桃园、嘉义和台北等有分布。
克星
因为红火蚁来自南美,所以在南美仅和“南美果蝇”彼此相克。
这种蝇是一种“蚤蝇”(phorid fly)。通过寄生方式进攻红火蚁。幼虫孵化以后食用蚂蚁的体内组织等为食物。同时幼虫可以控制红火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行动方式。据说《异形》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这种蝇。
社群基因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有“单蚁后”及“多蚁后”两种社会型态,科学家一直好奇区分机制,中国台湾地区研究员王忠信与美国、英国、瑞士学者合作发现特定“社群染色体”扮演关键角色,有助于消灭红火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2]
科学家希望透过基因研究,找出对抗红火蚁的良方。研究发现红火蚁会有“单蚁后”和“多蚁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型态,主要是透过约600个“锁”在一起的“超级基因”调控。
也就是说,这600个超级基因决定红火蚁是“单蚁后”及“多蚁后”族群。研究人员表示,“单蚁后”族群的工蚁,会杀死其他族群的蚁后;“多蚁后”族群则会接纳拥有“多蚁后”基因的蚁后,而杀死“单蚁后”基因的蚁后。
编辑本段种群分布
侵入中国
入侵红火蚁是中国的入侵物种,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分布于中国台湾(2004.7)、香港、广东、澳门、福建、广西、湖南。
亚洲地区一直未有发现入侵火蚁的报告发表,台湾旧纪录中有3种火蚁属(Solenopsis)种类被纪录,但未曾发现有入侵火蚁。但2003年9~10月于桃园与嘉义地区发现疑似火蚁入侵农地案例,经采样鉴定后确定是危害美国、澳洲与新西兰的入侵红火蚁已于台湾地区发现,且陆续获知有农民与民众被蚂蚁叮咬而送医的案例。
侵入台湾可能的途径

红火蚁
受蚁巢污染的种苗、植栽等含有土壤的走私园艺产品。
受蚁巢污染进口培养土 (如蛭石、泥炭土、珍珠石)。
货柜夹层或货柜底层夹带含有蚁后的蚁巢。
侵入台湾后的扩散途径
主动扩散(自然扩散):自然迁飞、洪水扩散。
被动扩散(人为扩散):园艺植栽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废土移动、堆肥、园艺农耕机具设备、空货柜污染、车辆污染等。
传播扩散途径与规律

红火蚁
入侵红火蚁的扩散、传播包括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自然扩散主要是生殖蚁飞行或随洪水流动扩散,也可随搬巢而短距离移动;人为传播主要因园艺植物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废土移动、堆肥、园艺农耕机具设备污染、空货柜污染、车辆等运输工具污染等而作长距离传播。
入侵红火蚁自然扩散中以生殖蚁的婚飞扩散较为持续和有规律。这种红火蚁没有特定的婚飞时期(交配期),成熟蚁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蚁形成。雌、雄蚁飞到约90~300m高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雌蚁交尾后约飞行3~5km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如有风力助飞则可扩散更远。
带土植物调运频繁,有利于红火蚁传播、扩散。在进口种苗、花卉等植物性产品时,为避免病虫害的传入,一般要求不带土。
国内在种苗、花卉、草坪、观赏植物等贸易调运中,植物基本上带有土壤或栽培基质。有些地方甚至还长途运输废土、堆肥、垃圾废品等、这些活动显著地增强了红火蚁传播地可能性,也可能大大加快其扩散速度。在美国,甚至有红火蚁侵入养蜂箱而随放蜂活动作长距离传播的例子。全面掌握红火蚁的认为传播途径对实施检疫、预防红火蚁扩散传播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灾害

红火蚁
入侵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往往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
红火蚁入侵住房、学校、草坪等地,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大,叮咬现象时有发生。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人类死亡。入侵红火蚁同时也啃咬电线,经常造成电线短路甚至引发小型火灾。
火蚁(Fire ant) 的名称便是在描述被其叮咬后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

被火蚁咬伤的人
入侵红火蚁蚁巢在受到外力干扰骚动时极具攻击性,成熟蚁巢的个体数约可达到20万至50万只个体,因此入侵者往往会遭受大量的火蚁以螫针叮咬,大量酸性毒液的注入,除立即产生破坏性的伤害与剧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会造成被攻击者产生过敏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泡破掉,则常常容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在1998年所做的调查,在南卡罗来纳州约有33000人因被蚁叮咬而需要就医,其中有15%会产生局部严重的过敏反应,2%会产生有严重系统性反应而造成过敏性休克,而当年便有2件受火蚁直接叮咬而死亡。
编辑本段防治火蚁
红火蚁是应当加以消灭的,但在消灭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本地的蚂蚁和其它生态系统。一旦破坏了土生蚂蚁的栖息地就有可能造成生态位的空缺,反而有助于入侵红火蚁的传播和发生,因此必须予以认真区分,尤其是区分土著火蚁和入侵红火蚁。
化学药剂防治法

红火蚁幼虫
二阶段处理方法是将二种处理方法共同配合使用,这也是最被研究人员与防治人员所推荐使用的方法。在红入侵火蚁觅食区散布饵剂,而约在10~14天后再使用独立蚁丘处理方法,并持续处理直到问题解决。二阶段处理方法建议每年处理二次,通常在4~5月处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处理第二次。二阶段化学防治药剂防治方法建议用药,经农药谘议委员会通过3种饵剂与6接触性药剂可以使用于农地的火蚁防治工作上(表一)。
饵剂 (Baits)
赐诺杀(spinosyns)
芬普尼(fipronil)
百利普芬(pyriproxyfen)
独立蚁巢处理-
接触型杀虫剂(Individual Mound Treatments-Contact Insecticides)
百灭宁(permethrin)
赛灭宁(cypermethrin)
第灭宁(deltamethrin)
芬化利(fenvalerate)
加保利(carbaryl)
安丹(propoxur)
表一、二阶段防治法建议用药
饵剂
大部分火蚁饵剂用药的剂型多使用磨碎的除去油脂的玉米颗粒为饵剂的基质及大豆油为载体,也就是说黄色固体的材质是去油脂的玉米颗粒,而作用的药剂原料是加在大豆油中,再将含有药剂的大豆油与玉米颗粒混合,而大豆油将是饵剂吸引蚂蚁来取食的重要成分。但大豆油常

被咬后
常会因为过期而开始腐败,而影响对蚂蚁的诱引力,所以需要在饵剂新鲜的时候尽快使用。饵剂中所使用的药剂大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化学药剂(毒剂),第二类为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IGR)。一般研究调查显示不管饵剂使用那一种药剂类型,所获得的防治效果都仅能防除85%~95%的火蚁族群。但明显的差异在于可见蚂蚁族群数量减少开始时间与速度上,一般而言,生长调节剂的成效要比较延后,但其却较有利于去控制火蚁族群的拓展阶段。散播火蚁饵剂最低有效量的公式,大部分状况约每4000平方公尺需要洒1公斤的药剂。
注意事项
使用新鲜的饵剂
於干燥的地表状态施用饵剂,饵剂施放后12小时内并无下雨的状况
使用在火蚁积极觅食的地点
禁止将饵剂再混合其他物质如肥料
使用正确的口径与药量
独立蚁丘处理法

红火蚁
在严重危害区域与中度危害区域以灌药或粉剂、粒剂直接处理可见的蚁丘,此种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蚁丘。但其明显的缺点是在仅能防治可见的蚁丘,但许多新建立的蚁巢是不会产生明显蚁丘,在一些防治管理措施较为密集的地点也较不易看见蚁丘,而往往会造成处理上的疏漏。大部分灌药的剂型产品每个蚁巢需要加入5~10公升的药剂才有效果。
编辑本段伤人案例
红火蚁在台湾,大陆许多地方(主要是南方),如广州的周边地区增城花都都有出现,特别是养植场,伤家畜的时有发生,一般被咬后需要及时就诊。被咬后当晚疼痛难当,第二天就患处出现很多红斑,如不及时就诊,可能出现化脓等症状。
在1998年所做的调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约有33000人因被蚁叮咬而需要就医,其中有15%会产生局部严重的过敏反应,2%会产生有严重系统性反应而造成过敏性休克,1998年有2件受火蚁直接叮咬而死亡。
2004年10月20日,台湾传出首起因红火蚁致死的病例。[3]新光医院收治一名桃园老妇人,她在遭火蚁咬伤后出现呕吐,被送入医院后,一天之内就死亡。新光医院肾脏科医师江守山指出,老妇人是一名洗肾患者,她在家自行洗肾时,手部遭火蚁咬伤的大量细菌污染到洗肾管,再感染到腹腔,最后导致腹膜炎不幸死亡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有同感啊 近几日 我家也出现的这个小东西 就一人被多次蜇伤 别人没事 我也求助啊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是隐翅虫,蛰过后皮肤有化脓、起泡、红肿的现象吗?



相关蚂蚁话题

蚂蚁咬人
黄色很小的蚂蚁有什么办法杀灭
寝室怎么灭绝红蚂蚁啊?还有人说不是蚂蚁是肿腿蜂。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虫子,被咬的很厉害。急求!
医生你好 请问我的皮肤一接触热就痒 一抓就一道道红肿 越来越多部位 向蚂蚁针的感觉 一道道红肿
为什么蚂蚁会咬人
脸夹两边老是起水泡、红肿发热,痒的像蚂蚁爬,是怎么回事
蚂蚁为什么喜欢叮穿深色衣服的人?
怎样才能消灭蚂蚁?拜托各位了 3Q
这是什么虫 是蚂蚁的一种吗?体型1厘米这样 尾部好像有针 我想知道它的生活习性
蚂蚁有什么特征和生活环境
秋天里蚂蚁有哪些变化
在秋天,蚂蚁有怎样的行为,写详细点。
蚂蚁资料
家中有红蚂蚁怎么治
蚂蚁搬家的观察日记
被蚂蚁咬伤 怎么治?
怎样区别白蚂蚁和黑蚂蚁的飞蚂蚁
关于蚂蚁的资料
蚂蚁咬伤皮肤红肿痒怎么办
皮肤很敏。感被蚊虫蚂蚁什么之类的叮咬就会马上红肿瘙痒要好几天甚至十几天才会好



前一个讨论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需要用科学方法处理.如:(1)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
下一个讨论
蚂蚁咬人





© 2025-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