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足球的现象,即使是在中国的体育优势项目一样存在这种情况,中国优势项目的业余水准,不如外国弱势项目的业余水准,也很正常。例如跳水,毫无疑问中国是强国吧,但是在民间跳水娱乐节目里,进行同样的训练后,是一个美国女留学生展现出了准专业水准。
究其原因是中国体育教育的问题,在中国业余和专业是泾渭分明的,只要你想走职业/专业运动员道路,那几乎都是从小就进入体校放弃学业,然后一路进行专业训练走到底。这段时间冈田武史也说到中国体育这种现象了,我们是在很小的时候,先筛选出一部分感觉有天赋的苗子,然后集中培养,而且本身选拔苗子的范围也很有限,这就是举国体制。
而足球等大多数体育项目,对童子功的要求很高,如果青少年期没有进行过专业指导和训练,那再有天赋,再努力,也达不到很高的水准。而且就我接触的,即使是自己练野路子,从十来岁就踢球的,大部分也是来自于城市,而且小学有足球传统的孩子。野球场上踢球的,很多都是上中学,甚至上大学才开始踢,那说什么也晚了,只能当个娱乐了。
而象很多国家,是很广泛的都接受过相对专业的指导,然后从这些很广泛的人群中再去挑选人才,随着年龄的递增,逐级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在逐步缩小范围。这些没有被挑选中或者自己没有选择职业道路的人,基数很大,会渗透到各个人群,他们即使去踢业余,也都有很好的底子。
然后再看成年后的业余比赛,国内除了大学生联赛以外,其他业余比赛基本上属于娱乐,没有竞技价值,就是自娱自乐。但是在足球传统强国里,他们的业余联赛实际上是和职业联赛一个体系的,一样有系统的训练,正规的比赛,只是水平是逐级降低,业余球队一样可以参加杯赛,甚至有淘汰职业球队的情况,联赛里业余联赛也能升级到职业联赛。
法甲的欧塞尔,实际就是居伊·鲁一手从业余联赛带到顶级职业联赛,他用了9年时间把欧塞尔带到职业联赛,用了19年带到顶级职业联赛,用了33年拿到了法甲联赛冠军。
然后你去翻看他们的历史,实际上所有职业队前身都是业余球队,职业联赛也是从纯业余联赛、半职业联赛逐渐演变过来的,开始就是一群工人在比赛娱乐,慢慢的踢球也有收入了,再到踢球收入越来越高,那有人索性就专职以此谋生。
附冈田武史原话:
这个话题如果铺开来说的话肯定又是没完没了了。不过,我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日本的青训讲究的是真正的草根足球,是为了能让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中真正地得到普及,然后再从这些孩子中去发现和挖掘优秀的足球苗子,而中国的青训则似乎是从一群孩子中选出一些优秀的苗子,然后集中到一起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
再附一个在德国辛级联赛踢球经历的豆瓣直播帖子:
http://www. douban.com/group/topic/ 19077285/?author=1&start=0因为野球不训练啊!
这是一场年龄段悬殊的比赛,蓝队7岁来自不同学校,每周末一起训练一次,黄队11岁,同班同学,平时经常自己踢着玩。结果蓝队进了超过30个,后来就不计分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1054656330915840
一只真正的业余足球队,是需要经常性的训练,针对性的训练,还有不断地参加同等水平比赛来提高自身能力的。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是训练中双门训练,队员要随机应变选择任何一个门进行射门。从1vs1开始,最终直到3vs3,培养的是运动中思考得能力和习惯,随时想着这个进攻方向不行的话,能不能换一个方向试试看。同理还有用4个门的训练赛。
https://www.zhihu.com/video/1083132838165114880
除了训练,还需要去参加一些高等级的赛事,检验训练中的东西能不能运用到实战。同不同风格的对手交锋,适应面对力量型技巧型等对手,习惯高强度的对抗中使用技术。
几乎所有的野球队员都不怎么会处理高空球,能跳起来争顶的凤毛麟角,再别说有意识的进行高空球配合了。
我们这样的业余俱乐部,每周训练2次参加1次比赛,这就是我们和野球队最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