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什么是你去了广州才知道的事情?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广州能彻底颠覆你的固有思维里对“城市”这个概念的传统认知,尤其当你站在全国最奇葩的“城市”分界线上的时候。

我们知道,中国的行政体系往往将“市”一级定成一片包含中心城区、近郊到远郊农业地带的超大区域,诸如北京面积16000km²,上海面积6000km²之类的数据,指的都是这样一个面积极大的行政区块。在实践中,无论政府层面的行政管理还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观念认知,都会把通常意义的“城市”等同于这样的超大区域(因为能够从网上查询到的往往也只有行政区域的数据),虽然大众实际想指代的很可能只是该城市的“市区”。

然而,当你打开广州市的行政区地图,你看到的是这样的:

你会看到,广州的西边,像是被某个庞大的自然构造(比如海岸线)强行切开,以至于“城市”在此处被阻隔而无法扩展。然而,这条边界线的实际景象是这样的:

你能从这幅图中分辨出“城市”的分界线在何处吗?注意,并不是图上最明显的珠江航道。

实际上,广州西部与佛山的分界线已经是纯粹的人为划界,基本不存在“自然”的意义。广州和佛山的传统市中心间距本就不到20公里,这个距离甚至比广州传统市中心与广州市所辖的黄埔、番禺区中心的距离还要近,在国际上也小于东京-横滨、首尔-仁川这类被划入同一都市圈的城市共同体。但在中国的地级市架构下,由于广州和佛山很早就是两个独立的地级行政区划,两地只能在双方折中的位置划定界线。这条界线有一部分遵循珠江航道,一部分沿着既有的河涌,但仍有很大部分完全不贴合任何自然构造。

过去城市尚未开发时,这条界线上基本是郊区农田,与国内其他政区边界无异。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的飞速发展,两地的建成区很快就扩张到了分界线上,此时这条界线的存在就显得很诡异了。

这是比较正常的,一条街道跨“市”,街道两侧的小区分属两市:

这也算比较正常的,铁路加河涌划分边界:

到这画风就开始诡异了,比如一个十字路口跨越两市,等个红灯就开到另一个“城市”了:

一栋建筑物跨越两市:

人工湖上的一座桥划分两市:

当然也少不了——小区正正坐落在两市的分界线上,同一小区内的不同单元分属两市:

更奇葩的还有,分界线明明沿着河,却跨过河把对面小区的一部分单元楼纳入河对岸的行政区:

当你搭乘广州地铁5号线的西行方向列车,你会发现列车在大坦沙岛上的坦尾站驶出了地面,再从桥上跨过珠江后,突然就到了终点站,戛然而止——因为再往前走300米,就是佛山的地盘了。

但是,滘口站的南边,比滘口站更靠西的广佛线龙溪站,却归属于广州境内:

又如,广州南站作为广州的门户高铁站,其实也正建在广州与佛山的边界上,而且被佛山的行政区近乎三面包围。沿京广高铁北上的高铁列车刚驶离车站就会进入佛山地界,直到快到广州北站时才又“回”到广州。随着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后直达广州南站西广场,加上预计能在两年内相继通车的南海有轨电车全线、佛山3号线、广佛南环城际,未来5年内佛山传统城区前往广州南站的便利程度要远超过广州主城区。

其实像广州—佛山这样,两个“市”级乃至更高行政区紧密相接,建成区完全相连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本是稀松平常的现象,比如亚洲的东京—横滨、大阪—神户、首尔—仁川,以及美国东部存在的大量沿河跨州城市等。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市”就是一个人口聚集点的行政划分,比如日本的东京都区、川崎市、横滨市,就是三个独立的市(川崎和横滨还属于“政令指定市”),旁边还有大和市、座间市、镰仓市等一大堆面积更小的市。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挤在数十公里跨度中的“市”建成区完全相连,使得“市”的分界意义基本消失。然而,中国“地级市”一级划定的超大管辖范围,导致中国的“市”不仅要包含中心建成区与近郊农业地带的分界,还要囊括位于外围撤县设区后合并的大量县、村建成区边界,直至它们之外更远的“总边界”,这也使得广州—佛山这样建成区彻底融合的分界线显得更为怪异。国内与“广州—佛山”在地理位置上最接近的城市对是“西安—咸阳”,两者的中心距离大约23公里,但从地图上仍能看出两地间存在明显的郊野农田分隔带,而且两地间建成区相连的地带,目前也已经通过西安代管的西咸新区实质划入了西安的行政地界。

但对“广州—佛山”而言,由于佛山市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两者几乎是同时往分界线上扩张,又难以从地级市的层面合并(只能用“同城”概念),使得两个中心距离不到20公里的地级市形成了在绵延几十公里的界线上“撞车”的奇葩景象。更奇怪的是,两地之间虽然存在众多可以作为自然界线的河流,分界线的多处位置也的确是沿着河流,但又故意制造了若干个跨河飞地,也就导致了街道、路口乃至小区被迫跨越两座“城市”的奇观。然而,尽管这条“城市”分界线在地理意义上几乎不存在,但地级市一级的行政分界却又是实打实的,即便只隔一条马路,户籍、车牌、电话区号等地级市层面的行政标志依然要隶属于不同“城市”。

从另一方面说,广州—佛山这样建成区完全相连的地级市,也说明了当下国内媒体和民间将整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域和人口直接同于“城市”概念是极其荒谬的。比如你查询“广州”的面积和人口,通过公开渠道能够看到的数据是——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但是,距离广州市政府60公里,建成区中间被绵延超40公里的山林、郊野、农田、村落分隔的增城区荔城镇属于这两个数字,可距离广州市政府6公里,建成区完全相连,与“广州”就隔一条马路的金沙洲金铂天地商场,却并不被算入这两个数字,这显然是非常荒唐的。实际上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金沙洲这样连绵建成区域分属两个行政市的情况很正常,但像增城区荔城镇(撤县后改成了街道)这样,与中心建成区之间有着极大尺度的郊野区域,空间距离也已达50公里以上的城镇,那就是另一座完全独立的“城市”,不会被当成中心建成区的一部分(甚至都很难被划到同一大都会区,因为两地建成区的间断实在太大了)。


user avatar   pan-chu-qiao-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次去佛山顺德拍戏,导演之前是做餐饮业的,带我胡吃海喝。满上啤酒,一起碰杯庆祝开拍。作为摄影指导,我义不容辞地干完了这第一杯酒,结果发现在座的各位都只抿了一小口。

这时导演说:“你们成都人喝酒都太假,我们不讲这些排场,想喝多少喝多少。”

原来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风俗是这样的文明…


user avatar   qi-e-chi-he-zhi-na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逛完广州富人区菜市场,我惊了……

爱吃的人在广州会去哪?

打卡各大必吃榜,属于第一阶段;开始往芳村、番禺跑,算进阶了;而真正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人,热衷于逛菜市场。

因为,会逛菜市场,就等于会吃+会做饭!

本地人最爱的菜场里,东山口肉菜市场必须拥有名字。老东山人大多家底丰厚,养出一张挑剔的嘴,所以菜场有点像 Costco,定位中产阶层,麻雀虽小,选货很精。

潮汕直运渔获,纯手工做的鱼皮饺和肉滑,细挖一下,每家都能买到好货。

对下厨苦手来说,会买,就能做家宴!

这里还藏着很多神奇食材。

我第一次看到蛇舌草(对,就是崂山白花蛇草水本人),新鲜的洛神花,大部分野菜甚至叫不上名字。

即使只会吃不做饭的人,也能逛出乐趣。

火了十几年的猪红汤,大家愿意站在大榕树下吃:

牛杂铺的卤肠头,老卤沉淀的浓厚滋味,才不是那种谄媚单调的酱香:

每家小吃都经过精明主妇们的考验,比网红店踩雷几率低太多了!

在文章最后,我们还拉上几位菜场老手,逼他们吐出积累多年的买菜秘诀,哪家肉最好,哪家最划算,通通毫无保留奉上。

搓搓手,走起!

只要会买菜,

就能端出一桌家宴

1 丨牛丸、粿条、时鲜货 这家店藏着潮汕人的乡愁

进菜市场左转,有一家夫妻档,专卖各种地道潮汕食材和新鲜渔获,不过货源不稳定,得看运气。

常能买到这种小银鱼,当地人叫“白饭鱼”,拿来蒸饭、做肉饼,很能提鲜。

偶尔会碰上满膏的小鱿鱼,只有一截手指般长,只只个头饱满。

做法很简单,开水里焯一下,配芥末酱油吃。鱿鱼籽像一颗颗水晶,Q弹透明,嚼起来口感很过瘾。

老板叮嘱,要是怕吃不完,可以分装急冻,能保存一个月。

吃惯粿条的潮汕人,对广州河粉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只认这种比河粉更厚而窄的米制品,虽然容易煮断,但保留了米浆的纯粹口感。

这家店的新鲜粿条,每天还没到下午开市就会卖空。

潮汕人餐桌常见的还有麻叶,用盐水焯熟、挤干,再冰鲜运来,一般加普宁黄豆酱炒,是下粥妙品。

店里还有各式用来配粥的橄榄菜、老菜脯、辣瓜丁、辣贡菜……

难怪潮汕人吃碗白粥阵势都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林珂)

推荐囤点冬菜,最便宜的塑料罐装那种就够好了,煮面炒菜放一把很提味,不过挺咸,记得提前过水泡一泡。

除了海产和腌菜调料,这里还卖一种当地特产点心:肚脐饼,正面有像肚脐眼儿的凹窝,因此得名。

如果周末去,很可能会买到传统潮汕粿。

老板一边慢悠悠地喝着茶一边介绍,「这个腐皮跟你们广东的不一样,没炸过,我们做甜汤会放一把,好吃的咧!」

也可以用来裹各种食材,用法类似越南的春卷米纸。

买牛肉丸会送一把小芹菜和炸蒜,确认过眼神,是潮汕老板无误了!

这家店叫「潮香·潮汕特产专卖店」,是潮汕人兼东山口菜场老手予希带逛的。

2 丨六年老卤牛杂 酒香不怕巷子深

菜场中间的狭窄楼道里,藏着一家牛杂店。

说是“店”,实际只有一张不锈钢桌,要不是地胆指路,低调得路过几十遍也看不到。

一锅卤水养了五六年。每天凌晨4点,屠宰场陆续运来最新鲜的猪肠、牛杂,悠笃笃炖上几个小时,锅里翻滚出浓郁的八角、草果香料味。

通常大肠头最稀少,早被熟客预定完。建议加老板微信提前订,下午来提货,刚好能赶上白萝卜出锅。

这个季节的白萝卜清甜无渣,是牛杂绝配,不过没放进菜单,等下午焖得软而入味再拿出来卖。

看我纠结在牛腩猪肠猪手之间,老板热情招呼:“来来来,先试一试嘛”,然后麻利地塞过来一串牛腩。害!怪不好意思的。

观察大半天,偷学到精明主妇的打开方式:“麻烦老板多给点汁!”不花钱就能得到一锅老卤,回家加料继续煮。

我用卤汁焖过杏鲍菇,还可以丢点炸腐竹,饱吸汤汁,不要太好吃~

店名叫「返寻味」(粤语是“好吃得让人一再回味”的意思),名副其实。

3 丨超爽弹手工虾滑 老板看心情营业

这家冻品铺门头看起来非常微商,但货是真·硬核!

跟一般冻品店批发工厂货不同,鱼皮饺来自番禺有名的手工鱼皮饺集散地宝墨园。“饺皮”由鲮鱼肉制成,很考手艺。

肉滑都是自家做的,最推荐虾滑,混入肥猪肉搅打至爽口起胶,有点小贵,能吃出是货真价实的鲜虾。

稍微煎一煎,不用任何调味,这一盘餐厅至少卖80吧。

牛肉滑加了陈皮、马蹄,半斤才卖15块,直接压成肉饼煎,或者捏成丸子煮汤都好吃。

这家店开门时间不固定,午市看心情,晚市碰上雨天,可能晚上6点就关门了。

4 丨熟食店隐藏菜单 炸鱼皮不输名店

拐进小市场,有家“潮记肉丸店”,我每次总要捎一点炸鱼皮当零食。

如果不迷信名店,这家的炸鱼皮不比陈添记差,分量更厚道,平时扎在塑料袋里保存,不太显眼,问店家拿就有了。

凉拌鸡爪也做得出彩。

难得还有传统芋头梅菜扣肉,自己做费神耗时,主妇们想偷懒会直接在这里买。

其实店里最受欢迎的是酸甜咕咾肉,但不太推荐,炸浆有点厚。

不得不感慨,广州菜市场真是懒主妇的福音。哪天不想做饭,随便巡一圈,一桌丰盛的家宴就搞定了。

如果你是爱下厨的人,更应该来看看!从进口游水海鲜到各种本土野菜,这里的食材丰富度,大约是生鲜电商的几倍吧。

富人日常吃什么?

贵海鲜,现杀鱼和时令野菜

东山口菜市场被称为“富人区菜市场”不是没理由的 ,逛逛水产区就知道。

手臂般粗的泰国濑尿虾,一斤¥198,通常是放在高档酒楼展示的矜贵货,在这里根本不愁卖。

像大闸蟹这种时鲜货,一开湖就上架啦~巴掌大的澳洲虎虾、青岛的花蟹、北海的带子,都很常见。

能卖这么贵,配套服务也很精细,连配料都给你备好,比如买薄壳会送一把九层塔。

薄壳又叫海瓜子,潮汕人喜欢加九层塔炒,它跟瓜子一样没什么肉,就过过口瘾吃个鲜。

薄壳跟蚝仔一般会泡在冰水里保存。

老东山人买鱼有讲究,指明要现杀的。

鱼贩下刀俐落,一条十几斤的鲩鱼,两三下就被行云流水般分割完毕。街坊们紧盯着鱼,早就盘算好等会儿该挑哪块。

看完海鲜,来蔬菜摊走一走。

感觉只有一个字,野!要不是靠摊主指点,很多菜还真叫不上名来……

比如蛇舌草,开星星点点的白花,看起来很美,味道嘛……传说中的“崂山白花蛇草水”主要原料就是它。

夏天,主妇们会配车前草和乌豆一起煲凉茶。

旁边是潮汕猪杂汤的灵魂配料益母草,还有看起来很像薄荷的香花菜,只是表面没有细绒毛。

老一辈会用来煎蛋再滚个汤,就是汤菜合一的家常菜。

以上这些好歹还叫“菜”,下面各种奇奇怪怪的食材,也许会让你发出「咦?这也能吃?!」的感叹。

平时吃玉米会丢掉那些玉米须,加茅根煮水喝,广东人认为有祛湿功效:

喏,这是茅根,通常跟竹蔗、马蹄放一起,活脱脱一份可视化菜谱:

美人蕉的根茎蕉芋,是老广熟悉的煲汤食材,淀粉含量极高,能做成像薯粉一样透明粘糯的粉条。

虽然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温室大棚菜,但不时不食的广东人更喜欢本地菜,它们大多来自从化、增城、湛江。

从化玉豆旁边丑胖丑胖那坨,叫“沙葛”,切片炒,口感脆爽,有类似荸荠的清甜:

不同品种的番薯挤挤挨挨,颜色、甜度、口感都有微妙差异。

最常见的“栗子香”来自湛江,口感绵粉,而“西瓜红”则偏软,甜度更高。自家煲番薯糖水,不妨试试两个品种混用。

毛茸茸的姜薯,比淮山口感更滑一些,潮汕人做甜汤、豆浆很爱放:

姜葱蒜之类的调味料,似乎个头越小,风味越浓缩。

左边的小黄姜,比右边的大肉姜体积迷你得多,姜味却更浓而辛辣,做姜撞奶指定用它:

潮汕小香芹,长得比本地的水芹菜纤细婉约,细细切碎,香气特别足。

除了买菜专挑本地菜,广州人买水果也不要催熟的,偏爱“树上熟”。

树上熟杨桃,一个比拳头大,清甜多汁:

本地番石榴,口感软而带异香,有个土里土气的花名:鸡屎果,因为成熟时闻起来有类似的香气……

菜市场里常常能看见这样的老人家,就像年轻人相约逛咖啡馆,他们结伴拉着小车逛菜市场,彼此交换秘密情报,货比三家,是退休生活的乐趣之一。

这个菜市场,让他们愿意坐公交车跨越大半个城市来,可想而知有多好买。其实,即使是为了吃,也值得来一趟!

菜市场的宝藏小吃,值得专程来打卡

1 丨一碗称霸东山口的猪红汤

菜场门口的「今香食品」,猪红汤2块钱一碗,卖了十几年。无论寒暑,大家就站在大榕树底下吃。

汤里白胡椒粉下得极重,最适合秋冬天来一碗,吃完额角会轻微冒汗。

这家店还卖濑粉,现在做这种传统食物的店不多见了。

2 丨比酒楼出品稳的广式糕点

菜场左边的「蒸品轩」专卖各种成品糕点,比如干蒸、烧卖、萝卜糕,统统论斤称,比不少酒楼出品更稳。主妇们常来批量囤货,上锅一蒸,毫不费力就能搞定全家早餐。

咸水角,大部分早茶店都有,不是太油就是皮太厚。这家炸的火候刚好,皮和馅的配比也合适,撕开金黄酥脆的外壳,满口咸香软糯。

煎玉米饼份量扎实,粉嫩肉馅里点缀着鹅黄的玉米粒,青翠的豆子,配色仿佛打翻了春日调色板。

咸煎饼,一个比脸大,炸至中空,细嚼有南乳的香。

以上加起来不到10块钱,物价令人感动……

3 丨童年记忆中的袋装鲜奶

当初调研东山口菜市场,这家「燕塘牛奶」呼声最高,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东山人长大。

小时候最爱喝百富露的鲜水牛奶,乳脂含量比一般牛奶高,奶味极其浓郁,能凝结出双皮奶里厚厚的奶皮。

有人说,只要逛菜市场都要来买一包袋装奶,重温童年的味道。

最后,我们整理了一些小 Tips,能让你买得更开心。

菜场老手亲自带逛,一些小Tips你必须知道

1 丨东山口菜市场分两个

东山口菜市场,其实由两个市场组成。其中体量更小的龟岗菜市场,才是精明Buyer们的宝藏地。由于店租低廉,菜价比大市场便宜一半。

看着乱糟糟,细挖全是宝,瓜果蔬菜鲜活水灵,各种野菜就在这里买的。

大市场多是品牌店,买肉类比较有保证。

菜市场达人爱光顾的肉铺,我们都帮你挖出来了,强烈建议收藏❗️❗️❗️

2 丨一份私藏肉铺清单

买牛肉,土著们大多推荐这家,摊位号是龟岗大马路2号之三:126。牛肉很抢手,各式部位刁钻的牛杂更要赶早。

中午11点多,老板娘就开始数钱,准备收摊了。晚市来可就什么都买不到啦~

邻居是卖粤西农家土猪的,虽然被挤到菜市场边边上,其实也深藏不露,老主顾都等着每年秋冬那口山羊肉。小哥处理猪手很有经验,会仔仔细细用火枪去毛。

买鸡推荐去花店隔壁那档「周记果园鸡档」,有一种“果园肥仔鸡”,是放养的走地鸡,肉比一般鸡紧实,养足时日,鸡味也够浓郁。

这家的土鸡蛋也好,个头偏小,蛋香不输兰皇。

每家鸡档都卖鸡骨架,也叫”鸡壳”,粤菜厨房熬高汤必备,有时会直接挂在摊位前,没看到可以问问老板。

花5块钱买一副,就能熬上一锅鸡骨高汤!

3 丨加班人士友好的Bonus

晚上7点到8点半左右,是菜市场的平价大甩卖时刻。

门口小地摊的蔬菜、水果,直接按份计价,不可挑选,价格极其便宜,让人有种抄底捡漏的快感,幸福指数不亚于双十一清空购物车。

每到这时,总有些大爷大妈来扫货。

别以为他们只会捡便宜,性价比才是重点。比如买烧腊,嘴刁的老东山人会告诉你,“东川饭局?得个平,鸡唔靓。”

他们更爱光顾市场对面小巷里的妙栈烧腊,贵一点,但鸡肉质好几倍。

这就是广州人的菜市场哲学。


user avatar   quo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喝早茶并不是只喝茶

作为一个北方人(岭南以北^_^),第一次来广州,同学请我喝早茶。

我还嘀咕大清早的,精神好着呢,干嘛请我喝茶,再说我也不爱这一口啊。

结果呢……空着肚子进,扶着墙出的。

茶呢,我倒是没感觉,不过用来喝茶的“佐料”实在太好吃了。

什么虾饺、流沙包、红米肠之类的几十种,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好吗?

红米肠,必点
做得好的奶黄包能把舌头吞下去
虾饺,必点

2、并不是只有重口味才好吃,原汁原味的食材更能体现大自然的美

答主湖南人,吃了18年的辣椒去了武汉,又吃了几年麻辣味饭菜。

工作几年后跳槽来到广州,发现自己20多年来竟然没有体验过清淡食材本身的美。

之前吃鱼只知道剁椒鱼头、酸辣鱼、红烧鱼,清蒸鱼从来不点,来到广州后,环境所限,经常被迫吃清蒸鱼。

然后才发现,新鲜的鱼肉清蒸之后,再简单的加一点广州特色的酱汁(我也不知道是啥),那味道竟然鲜到了极点,简直好吃得都忘了红烧鱼的美味了。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当地清淡美味,被我所接受,从此打开了新世界。

清蒸鱼
芋头扣肉,软糯、甜美,肥而不腻

3、公司聚餐,不喝酒也能活下去

之前在北方某公司,聚餐时,每次不喝醉是不可能回家的,别人有的是各种套路、借口来劝你喝酒。

来了广州,聚餐时向领导敬酒当然是好的,不敬酒,说自己不能喝,敬杯可乐也不是不行。

你说自己不能喝,比你还不能喝的广东人多的是。

既然大家都不能喝,那随意喝点啤酒饮料,快快活活吃完饭,也是美事一件。

我这种啤酒一杯倒,喝醉了手、腿、身上发红的人,终于能够活下去了。


以上,大概是我来广州才知道的、印象最深的3件事了吧。



user avatar   wang-kun-87-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主是吉林人,从小生活在东北

2007年初中第一次来广州,当时就觉得超级发达的城市(原谅没有见识的我)

1、火车站真大呀,尤其是跟还没有新建火车站的吉林市一比,差距不要太大

2、我是来的天河区东圃,真的黑人非常多,到处都是,尤其一些小的巷子里面,身上有纹身的也挺多,还有金色的项链(不知道是不是纯金)

3、第一次吃到了煲仔饭和腊肠,感觉有点不习惯,腊肠居然甜甜的还一股子酒味

4、公交车有一块钱的非空调车,还有两块钱的空调车(那时候东圃还没有BRT),从火车站到东圃坐的269,一路上走马观花,有种乡下媒婆进城的赶脚,哈哈哈哈

5、跟姐姐去市场买菜,去饭馆吃饭,很多本地人都是讲粤语的,本地人称(白话),当时觉得这是全中国最好听的方言了(捂脸)。本地人很亲切,跟小时候在电视里面看到的不一样,小时候接触粤语都是通过香港片,感觉很有距离感,实际上广州人非常的友好平易近人

6、是真滴热啊!!我是放寒假过来玩的,当时坐火车将近四十个小时,一落地真的非常热,遍地是空调,东北很少人用空调的。

后来2012年高中毕业,我就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从那时起开始我一直生活至今,2016年毕业了,目前定居在广州。已经习惯并且喜欢上这里的一切

小插曲:高中毕业来广州了,因为姐姐在广州我才报考的广州的大学,答主是广东财经大学的(当时还是广东商学院),当时觉得考不上了(因为在吉林省只招四个人。。。)

以下的内容是大学里面知道的事情:

1、到宿舍报道,发现南方女孩真的比较不爱打扮,化妆的很少,我在东北上高中很多女生都会偷偷的擦BB霜什么的,我穿了个白色的裙子粉色的外套,现在想起来就像一只野鸡

2、后来发现跟室友互相带饭什么的,她们一毛钱也会找你要(不是说我不给钱,而是在东北我们就比较随意,几块钱如果对方不给就不要了,我也不会找舍友要几块钱),刚开始很不习惯,感觉人情味很淡,但其实是相处模式不一样,并无人性上面的差别,但都是可爱的人儿呀~

3、几乎每天都要洗澡(她们叫冲凉),并不是东北人不爱干净,是气候决定的,因为广州实在是太热了,宿舍还没有空调,我躺在床上就是铁板烧一样,经历过最热的时候就是一晚上冲了好几次澡,不擦干直接对着风扇吹。。。

4、她们几乎都用凉席,我从小生活在东北,必须要铺着褥子才能睡觉,所以大热天的我就更热了,不过毕业了就自己有空调了,但是还是一直用不习惯凉席

5、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在东北其实从小到大见识到了很多同学打架的事情,但是在广州的大学我就没见过什么太大的冲突发生,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感觉每个人都很佛系,现在的我也变得很佛系了。。

6、大学老师真的不怎么管你,甚至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除了个别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事业充满了热情),虽然全国的大学很多都是这样,但是我们东北的一些学校老师还是挺严格的,甚至听我的东北同学说每天还要叠被子,但是我在这里就没叠过被子,除了一学期一次的查违规电器,老师真的不会上门拜访,一切都很open~自在~舒适~ 但是我被老师管习惯了,到了大学忽然没人管我就放飞自我了 连挂了好几科。。。真是追悔莫及

7、饮食:我们学校是两个校区,一个校区有三个饭堂,最大的差异就是馒头是甜的。。包子的皮也是甜的。。麻辣烫就是烫而已(不麻也不辣,只能自己加辣椒),想吃锅包肉溜肉段这些东北菜是没有滴。舍友管干豆腐叫豆腐皮,有两个还不知道叫什么(OS:这不是从小吃到大的干豆腐吗??),肠粉并不是有什么猪大肠,只是这种粉做出来有褶皱有点类似大肠的外形而已。豆腐脑没有,只有豆腐花 也是上面加白砂糖的(不是东北的绵白糖),然后不管点什么菜几乎都会有一个青菜(学校八毛一份)

8、然后大二的时候还参加了支教队,认识了更多的广东人,现在已经有了革命的情谊,渐渐地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发现他们其实是一群表面上看起来客客气气甚至有点冷漠(其实并不能说是冷漠,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的距离感,让大家都避免了那种不太熟却又装作很熟的尴尬),但是成为好朋友就会发现,实际上就是一群逗比~大家都是一样的可爱~只不过不同的成长环境给我们穿上了不同的外衣

9、广州梅雨季节随时随地会下雨,出门记得每天都带伞,变天比变脸还快哦~

学业篇到此为止

毕业后,工作了一年多,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东圃,这里一切都变了,黑人几乎看不到了,因为经济发达了很多,生活成本更高了,(很多做外贸的黑人是在淘金、小北一带)高楼大厦建起来,BRT也有了,发展速度真的太快了,比东北的发展速度快多了,东北人口外流太严重了,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生产力

以下是毕业以后知道的事情:

1、在公司,领导们也是感觉上很温和,如果想要开掉某个员工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语言上的攻击,前前后后我待过三家公司,有一些员工被开掉了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件事情给你改过的机会,如果不改直接走人。

2、房价:广州房价(我了解的增城以及南沙花都等地)增长最快的两年应该是2015年-2016年,然而我目前结婚了,2018买的新塘的房子已经是涨完的价格了(哭唧唧),跟我们吉林对比,吉林的房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3、饮食:几乎每天都买新鲜的蔬菜,在广州买菜,一个西红柿也可以称给你,一个苹果也可以卖,在东北我们一次都是买一大兜的,买肉也是,我经常买五块钱的瘦肉,也就是三两左右,这里的食物都是可以买很少很少的量的。

4、羊城通,到处都可以用,在支付宝上也可以在线充值,我去深圳的时候也可以刷。(经过知友的提醒,让我想起来了我用的好像是红海通,目前羊城通也有很多城市可以通用了)

5、在广州经常有明星来开演唱会之类的,就在昨天阿米尔汗还去我们学校宣传电影了,毕业两年的老学姐留下了嫉妒的泪水(听评论区的校友们说取消了,o(╥﹏╥)o)

6、现在我遇到不认识的人但是要前去沟通的情况,也会说靓女和靓仔,在东北基本上就是大妹子、老妹儿、兄弟、姐们儿、小伙子之类的(哈哈哈哈哈)

7、由于姐姐的孩子要上学,我了解到了非广州户口的人要上公立学校是按积分制的,积分够了资质比较好才有更大的可能上公立学校的。

8、城市绿化做的挺好的,在海珠区我们学校附近马路边很多树,很大很粗天桥上面也有种花花,我们东北路边都是小小棵的也开花结果。

9、还有一件我到现在都不能理解的事情!!!!!怎么广州大冬天的老是能看到有人上身穿棉服脚上穿拖鞋呢!!!!难道不知道寒从脚起吗???在广州的东北人冻得瑟瑟发抖(下雨天除外,听说他们是怕鞋湿)

大概是这样的。。其实男生这样穿比较多,图片都是网上找的,还有他们穿的袜子都是短袜,大冬天的脚踝露在外面⊙ω⊙

先说这些吧,有一些很多人提到了我这里就不在阐述了,答主是个程序媛,在吉林也找不到工作,广州很多互联网公司,目前我们团队只有我一个女程序员(微笑脸)

最后,我爱广州,喜欢这里的一切~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广州有很多电视台有时政和谈话节目,怼天怼地怼ZF,不愧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外地人初来目瞪狗呆,我相信全国像这样敢说的电视台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城市了。

======

补充一下:前几年怼的厉害,一打开电视机就是“顶盖(点解:粤语为什么)……”之类的灵魂追问。现在应该没以前茂盛了。


user avatar   ye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广州是一座贫穷外地人也能活得体面的大城市,第三世界首都并非浪得虚名。

一是生活成本极低。月租4-500的城中村单间比比皆是,而且居住体验也不算差。往往城中村旁就有菜市场,物美价廉,让多少十八线小县城来的家庭主妇啧啧称奇!出行方便,收费合理,更重要的是,各大城中村,比如西塱、滘口、车陂、大石、棠下等,地铁、汽运均十分发达!吃住行很便宜,穿就更不用说了,一个白马足以搞定!

二是有钱人并不怎么炫。大概广州人骨子里就是务实低调惯了。街上跑的车,大多是丰田、本田、传祺这类车,不像北京、深圳,各种豪车闪现。街上走的人,大多穿着朴素舒适,甚不起眼。三里屯、春熙路到处都有的明星范儿的路人,在广州可谓难得一遇。

三是广州人并不怎么排外(或者说,广州人比较和善?)。当然,“捞”这个字眼确实存在,但广州人一般不用。广州人甚至觉得,有不会粤语的人在场,自己不讲普通话就是不尊重对方或者没文化的表现。所以他们一定会挤出几句普通话,即使讲得很烂。

广州有多好?来了就知道


user avatar   nai-tang-p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过了CATTI一级口译的人,感觉有义务来分享一下经验。负责任地讲,如果说学翻译、做翻译,尤其是学口译、做口译有任何秘诀的话,就是下面这句话:


CATTI一级口译难不难?这是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同样一条河,小马去过觉得浅,小猫去过觉得深,一切难不难的问题,到了最后,都是会不会的问题。就比如,我去考CATTI一级的时候并不觉得多么难,所以过了也并不意外。但如果一个人方法没有掌握,主要靠所谓应试技巧和肾上腺素练习,那可能确实没那么简单吧。根据我的经验和理解,很多人觉得CATTI一级口译难,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到了考一级的时候,发现考CATTI口译二、三级的那些应试技巧通通失效了。

所以,题主回答的重点会在学习翻译和练习口译的方法。我这里故意用“学习翻译和练习口译”而不是“”通过人事部CATTI一级口译“”,就是因为,考试是末,能力是本



能力是考试的终极目的,不要把考试当作终极目的,这是我一直强调的概念。

世间的各种问题, 大约可以分为道、术、器三个层面。

”道“的问题,有鸡汤成批供应,但有用吗?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不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道“不亲自经历些事情,是无法真正内化的。在”得道“这件事上,没有鸡汤可以为你代劳,我也不能。更何况,得道后往往就忘言了,这里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太多,唯知己可略叙一二。就比如说,我在这里讲,我之所以裸考过CATTI一级口译(这是真的,我并没有找过真题、也没有看过任何catti辅导书),就是因为我平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还特别努力,这样的话除了勉强给你打针鸡血以外,并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

”器“的问题,讲的人太多,都是经验主义当道,也是忽悠重灾区。比如说,在更为热闹的讨论如何过二口和三口的经验帖里,很多人会说你要保持语流流畅,这就是经验主义的东西。当然,这个我觉得没错,因为我的经验确实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口译员,让自己的翻译在别人听起来舒服,而不是尴尬,是基本职业素质。

但是,你也会看到一些人说,听不懂你就编,哪怕啥也没听懂,就使劲儿说,不要卡壳就能过。这种话在我看来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忽悠。我不是说你按TA说的这样去做,肯定过不了。二口、三口的考试空子绝对是有的,尤其是对发音、音质和语流控制不错的人来说。我见过听力很弱,弱到希拉里语速的泛主题讲话,翻译出来意思都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因为语音语调不错,神奇地过了二口。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明明在胡说八道还一本正经、特别流畅(其实现在市场上很多“混会”翻译也就是这样)。这不难理解,考二口、三口的人多,录音海量,还都是差不多一个意思的,换你当考官你听着也累。遇到声音好听,发音不错,语流流畅的,能给过就给过了,要是一走神,可能你翻的硬伤也就过去了。

如果有人按这样的路子,确实通过了,很可能会觉得翻译也就不过这么一回事儿。未来,在口译学习和练习上,也不再往提高能力上使劲儿,而是在“蒙人”上花心思,还会自己觉得自己口译很不错,难以接受别人的中肯意见。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样的忽悠,是非常不负责的,我本人是坚决不会给人这样的建议的。因为表面上,TA帮了你一时,其实,是在毁你的长远发展。这样的心态再迁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会让人变得投机取巧,而投机取巧是不会长久的,这句话有点社会经验的人,大约都有体会。我希望看到我答案的人,能够有所警醒,也不枉我在这苦口婆心。这些“器”的东西,一则主观成分太重往往答案见仁见智,二则往往裹挟着并不讨喜的小聪明(就比如让你不懂瞎编蒙考官)。市场上经常有人利用人们对“器“”的问题的疑惑,来吸引眼球以期牟利。类似的标题你肯定见到过,什么20天达到雅思7分啦、学会了这一招再也不怕***,基本都是这样。真正的作用如何,你就看你有没有20天达到雅思7分,学会了那一招有没有走上人生巅峰。很多“器”的存在,就是售卖虚假的希望。它利用了人们希望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眼前最急迫问题的焦虑。但到最后,一定是然并卵。

最简单的例子,你蒙、你编,到了CATTI一口怎么就没用了嘛。为什么? 一是人少了啊,确实考的人少,考官可能没那么疲劳,走神儿少;二是一口的设计,一口题目内容不再是二口那么泛的内容了,很多会涉及一些专业内容(当然不至于非常精,但肯定会有点专业),内容不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泛泛的东西,瞎编?很可能整个意思都颠倒了。说白了一口内容的设计就是让你编都编不出来,非得你能听懂说透才行。三是传说中的通过率限制(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一级肯定比二三级要低啊,那估计考官就不会有能给过就给过的宽松心态,而是能不给过就不给过的心态吧。

所以,我想说,CATTI一级口译并不至于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很多人拿它跟二级比,觉得好难啊, 其实就是因为三级可以瞎编而不离谱,二级还算好编,但到一级编不下去了。考二级应该下的功夫没下够,靠点儿小聪明蒙过了,考一口的时候又露馅儿了。所以,同学们,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有人说,那我不考一级不就完了,我去当翻译,我就混会赚钱呗,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肯定不推荐,具体原因请参考我在回答考研想考上外的同声传译? - 知乎 里提到的翻译市场的二八现象,或者看我公众号专门分析口译行业的文章,这里不展开说了,默认大家都听进了我的劝告,愿意努力提高硬实力。

那么我们继续讲如何提高硬实力。这就要回到开头的那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用在口译学习上再适合不过。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我刚才说了道术器三层,只具体讲了道和器,术还没提。因为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硬实力,主要是靠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就是典型的术,它讲的是个策略和方法论的问题。

我们以口译为载体,来讲讲如何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博观,很多同学应该能理解,翻译涉及领域很广,所谓的jack of all trades,你什么都得懂点儿。可惜,很多同学把这个理解成了啥都看看,啥都不好好看,觉得自己好像都懂,张口才发现其实了解的连皮毛都不够。

真的想做好翻译,一定要能够快速学习,但快的前提是会学习。会学习要求你有一个学习方法论,遇到一个新领域,你如何着手,如何深入,如何搞清前因后果。如果你这个基本的学习力没有养成,就要快,结果一定是蜻蜓点水,脑子空空。这个能力养成了,别说翻译,你跟我一样,换个领域混,也一样没问题。

那如何养成学习力呢?阅读。我这里说的,不是让你拿小说从头看到尾,看到好看的情节跟着乐呵。我说的是,深入阅读,读你看不懂的书,最好讲的还是你比较陌生的内容。你说书太厚,看不完,没时间,那好,我推荐Economist。很多人都知道这本杂志,好好看了,每篇都真的读懂看透的,恐怕不多。我曾经也混过Eco中文网,上面有很多翻译,都还是文字层面的转化,理解层面的转化还少,而混Eco中文网的大多还都是学习努力认真的孩子了。可见,这本杂志虽然名声在外,真的能读懂其脉络,get到它英式幽默笑点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大量阅读有难度的、内容相对陌生的书和文章,这就是博观。

博观而约取,约取是什么呢?约取是深入阅读,磨炼思维,提炼精华。更具体地说,逼自己去理解陌生和未知领域,通过学习这些新知识、内容,慢慢摸索出理解陌生领域的一个方法论,把这个领域核心内容的逻辑链提取出来,这,就是约取。这个这个过程非常的有意思,只要你想,只要你做,你会发现这可能是脑力劳动最有乐趣的一部分了。插一句,其实我想方设法混入了科研圈,也正是因为我通过翻译,感受到了这种思维的趣味,里面包含的这个思维过程太有意思了,具体如何有意思,有点偏“道”的境界,我真是难以言传,真心希望你去试试,去感受一下。我会在我的live里分享我总结出的套路和方法供大家参考,这里不是主要内容,不展开说了,何况展开说全靠码字讲估计我得累死。总之有兴趣的欢迎来听,不来的,也请你一定试试我说的这个摸索办法,因为学习力一旦形成了,你的世界会宽广很多,什么一级口译,不过是顺便,港真

如果说博观约取讲的是输入,厚积薄发讲的就是输出。厚积是什么?其实就是沉淀和内化。很多孩子过了三口就恨不得去市场上接会,把生活过得跟大幂幂的《翻译官》一样。其实真没必要,而且也不太可能。持久和高质量的输出,是需要根基的。你才搭好了半条堤坝,就跑去抗洪,是自毁根基。时代浮躁,不是你放任自己的理由。我学英语多年,从没出去给人做过应试辅导;做到同传,不论给钱多少从不混会。为什么?有人觉得我清高,其实并不,只是我不愿意为了输出而输出,那会掏空我自己。我知道应试是无用功,我不愿意为了几百块浪费时间做于人于己都没有长远好处的事,有这时间不如学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蒙骗别人也蒙骗自己赚钱,我晚上会睡不好,费心思坑别人不如全力以赴。这不是道德问题,是利益问题,我为自己好,所以不能为了点儿小钱,把自己掏空,砸了自己牌子,我需要建起足够强大的堤坝,才能经受的住惊涛骇浪的考验。所以我建议,没有厚积,不要忙着出去做翻译,这个市场,不是你做了100次低端翻译就能换来1次高端翻译,做100次低端翻译的最可能结果是你成了个低端译员。同理,自己积累不太够的时候,不要心急火燎上一级,也不要忙着变现,好好打牢基础,不要为了小利贱卖自己的未来。那什么才算厚积了呢?

10w小时定律我这里就不重复了,不知道的同学自己百度。我练习同传口译的时候,练习的录音材料满了一个移动硬盘。基本保证每天做20min的素材口译,比赛考试前期会稍微增加强度。注意,我说的是素材时长,不是我的训练时长。训练素材不要给自己找乔布斯讲话这种大家都看了一百遍语速内容还特别友好的。我说一下练习素材的选择。英到中,用国外学者的讲座,内容都有逻辑有深度。中到英,用辩论节目,最好内容包罗万象,参与者也都是行业专家,有逻辑之外,思维还有交锋。素材语速快一些最好,练反应、练听力。我曾经拿《一虎一席谈》练同传,简直有飞一般的感觉,爽歪歪。这些素材,都属于一边练,一边能开阔眼界的。你的博观约取能力可以在练习这些素材时,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应用。所谓厚积,其实就是长期高频使用和磨炼你的博观约取能力,用我更喜欢的表达来说,就是应用和加强你的逻辑链拆解重建再表达能力。

厚积到什么时候薄发?其实这都不用你操心。你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你的光芒是遮掩不住的。但为了让你放心,我给大家一个标准吧,就是你去考CATTI一级口译不管过不过,并不再觉得很难。一级口译你来说,不过比二级口译内容更深入、时间更长、中间间隔更短,仅此而已,我觉得从口译来说,就成了。本来嘛,我平时练习的难度强度本来就不比它弱,我为什么要觉得难。

这基本就是我要分享的,有关翻译学习,口译练习的经验。因为是针对CATTI一级口译,英语学习问题基本默认为已解决,没有多讲,如果对提高英语能力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这里,在你学习英语(比如记忆单词、练口语、练听力等等)的过程中,你觉得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什么? - 知乎

我讲的这些,都是摸着良心的。我深知厚积而薄发,这也是为什么,我跨界之后,才开始分享英语和翻译的“术”。因为学习使用英语和翻译学习的“术”,让我摸到了一点“道”,这点“道”,又让我有了更高的,也是更新的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英语和翻译的“术”体系已经基本建好了,不怕大风大浪,随便冲刷。此时来分享,既丰富我自己,可以把这个体系做得更完整和细致,也能真正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

但同样的, 在新领域,又一次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开始了。这不也是生活的乐趣吗?

关于我的英语翻译学习之“术”,我有专门开live分享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通过live,除了赚点零花钱,我希望真的能帮助到一些人,让有心上进的同学不要因为“器”的忽悠走了弯路。我这个人做什么都讲求性价比,不喜欢浪费时间,没有结果因此,如果你选择参加live,听我分享我的英语翻译学习之术,希望你能愿意互动,提前把实际存在的问题发到指定邮箱,让我能有针对性地备课,在live里切实解决问题。

我为什么愿意这样?是因为我今天能跟你讲这么多,也是因为曾经有恩师敲打和指点我。我愿意把这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传递下去。

最后还是附上那首小诗,自勉勉人:

你必须拥有很大的福德,

才能遇到那个把你唤醒的人。

事实上,即便你遇到那个把你唤醒的人, 你是否愿意醒也是个问题。

有很多人觉得睡觉更舒服。

有些人找老师并非为了觉醒,

而是为了睡的更舒服。

即便你遇到有伟大证悟的老师,

他也不可能魔法棒一挥你就证悟了。

因此你需要更大的福德,你才能按他说的做。

你需要极大的福德,才会在你的自我被挫伤的时候不会跑开。


想微信公众号接头的同学,微信搜索“草头萃”即可关注,比较方便回看英语翻译相关干货,当然你也可以关注我知乎,看相关答案。当然,最系统的,肯定是liv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毕竟live的逻辑架构是由我定,而不是围绕单独问题展开。

下面是接头二维码: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xiong-mao-yidao-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隔多日了,我看评论区吵的是挺凶,我就想问问一部分人——你明白什么是相亲什么是自由恋爱吗?自由恋爱是不论你啥样我喜欢你就稀罕你,原生家庭等等物质条件是摆在我们爱情后面的。俩人是有感情的,这时候一方突然因为一方家庭条件的拮据而离开才会显得很突兀很现实。

但是朋友,相亲是什么,相亲就是两个陌生人坐在一起把各自的条件列一列,看看是否“门当户对”,两个陌生的成年人谈事情,大家各取所需罢了。这男的有金钱上有资本,那女的有年轻漂亮的资本,往桌上一放,甭管外人怎么看,这两方都很喜欢对方的资本,这事儿就能成,感情嘛,再慢慢培养吧。

或者是这女的是一被工作耽误恋爱的高管,相亲看男方虽然挣得少但家里情况简单,性格单纯温和顾家,那也能走一起。这是啥,这都是两个陌生人在桌上给出的筹码。这筹码不管是性格也好,还是金钱也好,还是外貌也好,只要入了对方的眼就有戏。

题主您真当相亲是和女朋友约会吗?人家不看现实条件看什么你告诉我?都像我一样其他放一边只看身材和脸吗?就您这原生家庭条件,您也别说什么学历大学生什么的了,您就是个小学毕业生,只要是彭于晏的身材加王一博的脸,您一家十口子我都养了,请马上跟我结婚。

明白了吗?


原因就是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各取所需,我就看这个条件,人家看那个条件,你各方面平平,经济状况又很差,放在桌上的筹码可就太少了。

相亲总会有几个备选相亲对象的,人家今天来,一听你这条件压根儿就不是人家喜欢的那一款人痛快扭头走了怎么了?没装一装吊着你就不错了。你不符合人家的需求啊,面试过没有,这就是个双选会懂吗?你要看工资情况人家公司要看能力,两方都在挑剔都要各取所需的,你醒醒吧,这是相亲,这是社会,哪有那么理想化。

大家萍水相逢,都是刚知道的名字看到对方的脸,一开口结果你一家五口,四个拖油瓶,人家抽周末假期去山区扶贫不好吗非得搭上下半生?聪明人会规避风险你懂不懂,你不符合人家的伴侣条件,人家随口找个说辞痛快走人你还郁郁不平上了,你这不是上赶着的。也是没遭受过社会的毒打,还活在乌托邦呢。来,今天就让我这个九八年小阿姨教你什么是现实打破理想。

————————————————以下原答。

先让我这个城镇妇女来帮你翻译一下女方的意思叭。

在这之前,咱们先捋一下你对女方呈现的条件,和在女方心里的成型。


“家在西北农村”

ok,听上去不富裕,但你毕竟靠自己走出来了,不容易,不知道你的家庭情况怎么样呢?




“以前村子里没水,我爸爸要走几十里去背水,后来父亲生病了,母亲一个人种地干活把我和妹妹拉扯大,还要照顾父亲和奶奶。”

ok,well.

你有一个无劳动能力的父亲,有一个年迈的急需照顾的奶奶,有一个年轻时过分透支健康支撑家庭的母亲,有一个比你年纪小但不知道小多少可能还在上学需要人供养的妹妹。

字里行间还能读出你很心疼自己的父母,这很好。但是相亲期间跟我提这个很显然就是为了让我尽早接受事实,以及日后跟你一起承担重担不是吗,否则你也可以选择一个人多挣钱支持原生家庭。


我给你举个例子。

你好,我来自四川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这里教育资源很不好,我是全村唯一一个女大学生,今年毕业于一所211大学,还在寻找实习岗位。 我的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但是我父亲现在没有劳动能力需要人照顾,我的母亲这些年太过劳累现在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我的妹妹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以及供养。我现在刚毕业,所以想相亲赶紧结婚让家里放心,也好尽早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你是那个能和我携手并肩,爱我一辈子的人吗?爱我就要爱我的全部哦(包括我嗷嗷待哺的原生家庭)!

怎么样 ,熟不熟悉? 你敢不敢娶?

读完你还觉得,农村人是女方歧视你的理由吗?不是,只是因为你自己没有独立供养原生家庭的能力,要是你父母每月需要三千元,你自己每月挣三万,你还需要在这里谴责女方“歧视”吗?



女方担心什么,担心你日后不断的——

“咱爸说医生建议做另一种治疗,要不咱们买车先缓一缓,把钱先……”

“咱妈现在没办法照顾爸,我想把咱爸接到这边的医院来,你妈是不是说过在二院有认识的人来着,你赶紧打个电话问问……”

“宝贝啊,咱妈养我这么多年不容易,这几年又照顾咱爸拉扯我和我妹的,太辛苦了,我这个人就是孝顺,你当初不也说爱我这点吗,我想把咱妈接过来一起住,平时在家还能帮着带娃,爸在二院治疗妈一个人在老家也很寂寞嘛……”

“咱妈辛苦了一辈子,你别和她吵架,她要啥你给就完了,她养我这么大太不容易了……”

“爸出院了,现在正需要人照顾,咱把书房腾出来,就可以给咱爸咱妈住了,你记得多熬点汤,咱爸年轻时挑水伤腰……”

“咱奶奶今年过大寿,我想趁着这次把她老人家接过来,二嫂她也说奶奶想咱爸了,不如……”

“咱妹在老家读书读不出来的,我寻思着接过来在咱这边读个高中,以后要是考上大学那她也能谢谢咱们啊……”


所以你明白了吗?

孝顺没有错,农村没有错,不要发起社会矛盾你这点小心思笑死人了。




“我还算争气,上了一个211的师范大学,当年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大学四年到现在工作,接触的人也好,看的综艺节目也好,感觉城里人很看不起农村人,”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看到的综艺节目歧视农村人了,你知道作为电视节目或者广播节目歧视农村人是很严重的一件事吗?过不过审就先不提,要是出来了,网络上就会先发起一批攻击,毕竟在中国,农村人口占比多大你清楚吗?所以睁眼说瞎话的我就服你,有本事把综艺节目名字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帮你谴责它呀,我们帮你出出气不好吗?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个鬼鬼祟祟的人,看谁都觉得鬼鬼祟祟。你自己自卑,看不起家乡看不起原生家庭看不起农村人,所以觉得别人一个眼神一点语气都是歧视,别人说什么都有深层含义,都是歧视。

你就作吧。

你怎么不问,华为公司只要985的毕业生,这是不是歧视我们211和双非?你敢问吗?嗯?



“城市里的女孩子连我孝顺自己的爹妈都不喜欢。难道出身在农村是人一辈子的耻辱吗?孝顺农村的父母有错吗?”

不是城里女孩连你孝顺父母都不喜欢,是根本不喜欢你这个人,你的思想有问题,你的心理有阴影。

大学毕业,可你的自我认知为零。

你以为你是个苦读走出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轻盈宛若羽毛,隔日便可扶摇直上九万里。实则虚之,你没看到你后面如铁索连环般死死拖住你的重担,你飞不起来,现在你想拉着别的羽毛,那别人飞的起来吗?别人有什么理由要陪你在泥泞里仰望黑夜呢?



你往后看看。

当你觉得城里人势利,女人寡情,社会不公的时候,你往后看看,你如果不睁开眼看看,就会来到一个网络平台,发起一个问题——


如题。




     

相关话题

  以后粤语在广州会不会真的消失了? 
  合肥未来会超越长沙吗? 
  广州此轮疫情早茶传播链有何特点?该如何加强防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在生活体验上最大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广州珠江新城上班租房哪里便宜,地铁没那么挤的? 
  如何看待美食博主李某鹏吐槽广州老字号源记肠粉,并自称美食打假人,之后被发现身份有造假之嫌? 
  广州是否会跌出一线城市? 
  为什么南京,成都广州同样在大修地铁,基础大建设的情况下只有武汉被评价为大工地大“县城”? 
  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单身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资产,你会选择移民还是留在北上广? 

前一个讨论
小米股价再度破发第 35 天,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下一个讨论
突然“开窍”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