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该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关于“事后聪明式偏差/hindsight bias”的心理学解释,也就是俗称的“事后诸葛亮”,这是一个人类行为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心理学的这一个概念还不足以完全解释诈骗受害人的那些行为,因为在事前遭遇诈骗时,信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没有谁可以百分之一百作出这就不是诈骗的判断,笔者更加倾向于,受害人对自身遭受的事件的真实性,会作出0%-100%的心理评估,当然受害者自身不会以百分比数值去定量评估,往往是一些较大,较小,可能,很有可能之类的性质评估。
而且诈骗犯罪还往往存在着利益的引诱,而在这种利益引诱式诈骗中,鬼迷心窍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和冒充黑社会或者公检法利用恐惧心理诈骗明显区别开来的,虽然两者都是为了造成受害者的一种“高动机状态下的决策偏差”。面对诈骗犯罪分子的利益诱惑,受害者普遍存在着一种赌徒心理,相信了对方,他就可能大赚,而每一个人,都是存有着冒险和寻求刺激的本能的,这是人类的基因、性格、所处环境等因素决定的,人们在被骗之前,往往心理已经对这件事有了自己的评估,一个性格谨慎的人,面对一个有百分之五十是诈骗的事件恐怕就不会投入其中,但在一个紧急情境下,他也可能投入其中。而一个性格冒进的人,面对一个百分之九十是诈骗的事件,就有可能完全投入其中。而在事先,他们确实都有预料到这个事件50%或者90%的虚假性,笔者在对被害人进行走访时,作出“我知道这可能是假的,但我就是想试试”的回答的人都不在少数。因此笔者希望广大群众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对信息的真实性建立一套成熟理性的心理评估机制,也不要在日常琐碎的生活或者紧急情况下,失去自身理性思考的能力,造成“高动机状态下的决策偏差”,这些都是防范诈骗的关键。
因为当时没给你冷静下来慢慢想的时间。
就好像高考交卷前最后3分钟,没心思慢慢思考,就很容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