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diskgenius修复硬盘的原理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barracuda-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众号——梭鱼侃存储


这软件所谓的修复也就是修复逻辑错,即ecc/crc错误。

物理损坏表示无能为力。

我看很多回答里面对于物理损坏的修复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

当然,首先明确,从软件层面无法真正修复物理损坏。

所谓的修好,本质是补偿。

现在的硬盘都会有一定的容量冗余。比如一个4tb,其冗余可以高达几十gb。

即便是同一型号,冗余大小也是不一样的,非固定值。大约是20-40gb之间。

其中一少部分作为glist的指派扇区。

绝大部分用于plist扇区补偿。

大家认为的硬盘有坏道和没坏道都是伪命题。

那是以眼见为实作为判断标准。

任何一个硬盘里都有坏道。只看它是否会对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坏道也分先天和后天。

简单的说,目前的溅射技术达不到0缺陷生产盘片。

那么在生产的时候会把探测出有缺陷的位置按坐标形式记录到plist,硬盘实际工作的时候依据这些记录避开有缺陷的位置。这些损坏位置的容量将由冗余来补偿。

这样就达到修复坏道的目的。

对于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坏道,以glist的形式来规避。

因为plist模式是chs模式,这种模式好处是不影响硬盘访问速度。这种底层格式会对数据连续性造成不可逆的损毁。glist是直接将损坏位置在冗余里面指派一个位置来替代,对数据完整性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会影响硬盘访问速度。

对于,后天出现坏道的硬盘,我个人建议还是替换为好。

根据个人经验来看,这类硬盘往往会越用越坏。

因为磁头首先读到损坏位置,然后根据标记再定位到冗余。

并没有真正做到完全不访问,随着磁头对其多次的磨损,坏道不可避免的产生扩大趋势。

如果采用分区隔离的方式也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会有各种隐患,就怕到时候得不偿失。

另外glist条目太多,也会影响硬盘固件区的稳定性。

一旦硬盘出现物理损坏,用diskgen是徒劳的,不要浪费时间了。


user avatar   windoz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不多相当于给一个全身器官衰竭的垂危病人来一管强心针,争取最后留遗言的机会。

赶快换吧,下次再来的时候肾上腺素就无效了。


user avatar   jing-ming-jia-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面是10天之前的扫描结果

下面这是10天之后的扫描结果

吓得我赶紧买了个1T的固态硬盘把它换掉

数据确实有一点点损失了

修复并没有作用,赶紧文件转移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它修不好。请!立!即!换!硬!盘!

刻不容缓。

运气不好,网购的硬盘到不了家,你的数据已经全没了。

当然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用一段时间,运气特别好说不定一年后还是这么半死不活的……

那么,你愿意用你的数据赌一赌吗?


所谓“硬盘修复”,实际上是在磁盘管理区把出现问题的坏道打上“损坏”标记,避免继续读写这些区域而已。

但坏掉了就是坏掉了,藏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磁头还是会从这些坏区上方掠过,坏区本身可能是坑洼不平的,它会引起磁头颤动、或者脱落的碎屑造成更多区域损伤——这就是所谓“坏区扩散”。

最坏的情况下,脱落的碎屑还会损坏磁头,这个硬盘就报废了。

为了规避“修好马上就坏”的问题,这类工具经常会把坏区周边仍然可用的一些区也打上损坏标记。因为它们很快都会坏。


但这样并不安全。

具体的损坏情况,拆开硬盘之前是无法知道的。运气不好,明天早上这个硬盘就报废了。


这个硬盘至多可以拿来存一些不重要的数据,或者当下载缓存用一用。它随时都可能变成一块砖。


服了。这么简单的事都能掺杂不清。


1、硬盘出厂质量我们管不了。

有要求的话,你可以像我一样,掏高价上企业级硬盘,绕开廉价低质的普通盘。

出厂就有的坏道是盘面固有缺陷。但在硬盘厂家那里的装配过程,盘面先经过了严格除尘、然后在无尘车间装配。所以这些坏道做好标记、避免使用它,对寿命影响不大。

当然,厂商也会做分级的,好一些的、和过去质量水平差不多的挑出来,号称“企业级硬盘”卖个高价;缺陷很多、将来失败几率高一些的当普通硬盘卖,价格甚至能比“企业级”硬盘低一半以上。

但无论如何,这些硬盘质量还是有一定保证的,不会无缘无故坏掉——除非你运气不好,买到了那一小撮盘面状况最差的(注意最差未必是缺陷最多,而是缺陷性质最恶劣、导致坏道不停增长的):那么“企业级”照样救不了你。


2、出厂后的坏道可能有很多种。比如逻辑坏道甚至可以修复,可能是写时断电造成了信息错误而已;但如果是磁粉脱落,无尘环境变有尘了,硬盘寿命就会大受影响,并不是放进G表就能高枕无忧的。

正因此,P表很大,因为有“盘面清理”“无尘”这两个保证,放进去多少对寿命影响都不大——除非缺陷格外多格外重,那就没法当“企业级”卖了。

亦因此,G表很小。因为毫无保障

还是那句话:拆开前,你不可能知道你的坏道究竟属于哪种情况。它可能对可靠性没有影响,也可能马上挂掉。

事实是,哪怕廉价的家用级SMR,用上三五年一个坏道没有也是司空见惯;同样的,哪怕企业级硬盘,一旦出现坏道——如果不是因为磕碰之类危险操作或者断电之类动作造成的话,这就说明:你,摊上那极少数的、盘面在出厂后仍然频繁出问题的硬盘了!

这种硬盘是没有保障的。虽然可以用G表“修复”,但它不可靠,不可靠,不可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听不懂的话,再给你重复三遍:

原厂放进P表的缺陷磁道,和出厂后又出现的、放进G表的缺陷,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一概而论。后者危险得多!

原厂放进P表的缺陷磁道,和出厂后又出现的、放进G表的缺陷,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一概而论。后者危险得多!

原厂放进P表的缺陷磁道,和出厂后又出现的、放进G表的缺陷,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一概而论。后者危险得多!

正因为这种不可靠,所以G表很小——稍微拖一拖,能拖过三包期就好了;但哪怕厂商自己都含糊,都不敢等G表填满才发出S.M.A.R.T警告:因为一旦那么做,就成了“硬盘要么不出毛病,一出毛病就无可挽回”了。

专业的、难缠的用户多了。你无知,你不懂概率,不等于我们也不懂。当你的硬盘都是稍微一出故障就是彻底失效时,信不信我们找你索赔?

所以S.M.A.R.T的警告阈值极低,连G表的百分之一都填不满时,S.M.A.R.T就会警告你,要你立即更换硬盘。

它和出厂前的坏道性质完全不同。隔离并不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体质好”的硬盘是不会在用户使用时出现坏道的,G表形同虚设;而“体质一般”的硬盘可能在一段时间使用后出现坏道,这时候硬盘厂商会想办法搪塞,比如把这些坏道塞入G表,拖过保修期就不用管了;最差的、“体质差”的硬盘会频繁出现坏道——压根等不到这些坏道填满G表,硬盘就坏掉了。这就是G表很小的原因。


类似的,S.M.A.R.T会检查很多很多项目,不仅仅是坏道。包括数据传输出错率,这些都是失效预兆。或者说,这些指标显示出硬盘“体质不好”。

只不过,坏道是一切S.M.A.R.T指标中,最最关键的指标之一:What Is the Reallocated Sector Count Warning and How to Fix It (partitionwizard.com)


而S.M.A.R.T指标中,bad sector/reallocated sector(坏道/重新分配的道,也就是因为损坏通过G表置换的那些磁道,这两个其实是一个东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Unfortunately, this can't be fixed and there is no Reallocated Sector Count fix software. If the number of the allocated sector continues to go up, you’d better purchase a new hard drive.
If your hard drive is still under warranty, you can contact the manufacturer for a replacement.
However, there is no way to reduce the reallocated sectors on your hard drive. You can keep using the hard drive, but don’t keep important data stored on the drive.

实际上,这个指标是如此重要,以至于S.M.A.R.T专门搞了三个条目监控相关数据:

Current Pending Sector Count: the current count of unstable sectors on your disk that are waiting to be reallocated to spare drive space.
Reallocation Event Count: a count of the attempts to transfer data from a bad sector to a special reserved area (spare area).
Uncorrectable Sector Count: the total number of uncorrectable errors when reading/writing a sector.


请注意:S.M.A.R.T并不把放进G表所以看不到的坏道排除

事实上,G表英文叫GROW表,增长表。增长二字就足以显示问题的严重性


总之,一块硬盘一旦出现坏道,不管它是pending状态、reallocation状态还是勉强能用只是出现过几次uncorrectable error,这块硬盘失效的风险都要比正常硬盘高了许多。

简单说,为了数据安全,哪怕bad sector只有1,你都得考虑更换或者备份这块硬盘了;而一旦失效坏道数量过了threshold引起S.M.A.R.T警告,这块硬盘就必须立即更换——如你所见,threshold非常小,经常连G表的百分之一都填不满。

再换句话说:P表坏道可以很多,但它们几乎都是非增长的,也就是良性肿瘤;而G表坏道是增长的,它们极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就是!出现一个就有癌变可能,出现10个基本就可以确诊癌症!


还是前面那句话:原厂放进P表的缺陷磁道,和出厂后又出现的、放进G表的缺陷,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一概而论。后者危险得多!


神特么的“因为原厂在P表放了成千上万的缺陷磁道,所以出厂后继续增长的磁道可以不当回事”——这不是无知就是……


正因此,S.M.A.R.T无视G-list

出现坏道自动藏G-list?那也是坏道。过了threshold就要马上警告、要求用户立即更换硬盘。


遗憾的是,只有服务器系统默认打开并检测S.M.A.R.T。因为服务器用户的数据因此丢了的话,硬盘厂商就有麻烦了。而普通用户系统默认既不检测也不显示S.M.A.R.T,一旦出问题就不可挽救了。

我就是连续坏了几个硬盘,现在不得不主动打开S.M.A.R.T、安装第三方软件监控。


注意,我并没有说“出了坏道100%完蛋”;但是,如果正常硬盘平均每1000个会坏一个的话,出现坏道的硬盘可能5个10个就会坏一个——我有块硬盘检出了十几个坏道,又用4、5年了,没问题;而另一块硬盘,头天发现了一个坏道,第二天就砖了。

你可以勤俭节约,坏了修修继续用;但请相信我,一旦出现坏道,请立即做好准备。它比正常硬盘高几十上百倍的几率弄丢你的数据。

正常硬盘——包括4T、6T的、非SMR格式的大硬盘——你用三五年都不会有一个坏道的。我天天拿S.M.A.R.T盯着呢。


user avatar   ban-da-ji-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不买,买国债,存结构性存款。通讯录里哪位有钱人要是愿意带带我,我就入个股。100万能买房我早就买了,我好歹月薪上千元人民币,工龄十几年,100万的房子我啃老就买了。买车……工作地点2006年就没有停车场了,班车通常半小时内能把我送到。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些人不建议 SSD 分区? 
  NAS的硬盘损坏率真的有这么高吗? 
  请问存储重要数据用固态移动硬盘好还是机械移动硬盘好? 
  写满数据的硬盘是否比空硬盘重? 
  怎么花最少的钱买的大容量存储设备? 
  希捷12T硬盘实际显示只有10002GB,电脑里面显示又只有9315GB,咋回事呢? 
  为什么手机储存芯片传输协议速度已经高于sata但是传输速度感觉还是没电脑快? 
  在有固态硬盘的情况下,C++编译速度的瓶颈是否还在硬盘I/O? 
  固态硬盘读写速度理论上有上限吗? 
  怎么花最少的钱买的大容量存储设备? 

前一个讨论
关灯后,灯光到哪里去了?
下一个讨论
https证书服务商和网站服务器所在国家相同时,https应对国家级别的监听/篡改是否无效?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