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部队有些士官宁愿吃泡面也不吃炊事班做的饭菜? 第1页

  

user avatar   peng-ye-yu-7 网友的相关建议: 
      

08年入伍,那年18岁,1米83的个子,160斤,新兵连几个月每天青辣椒炒红辣椒,爆炒鱼鳞(鱼肉不知道哪去了),青辣椒炒几块带皮硬肥肉,每顿都有汤但是没见过汤里有菜除了偶尔看到几块没熟的纯肥肉,饭管够,新兵不能离开连队,每个月200块钱津贴(现在有600了吧),每天训练很累,身心都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要付出很多努力,也要适应环境(等级制度,严格服从命令),每天都很饿,菜里的地沟油汤是最美味的所在,班长是老兵每天吃盒饭(部队里面有小卖部),排长连长这些军官是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早餐只有硬馒头和看不到几颗米粒的米汤,但是很快就会吃完,因为饿,因为吃得慢慢馒头就没了。

连长很关心我们,怕我们吃不饱,提出可以帮我们从外面统一采购零食,泡面7快一桶,包装熟食鸡腿8块一个,这样我们的津贴能换来食物。换来的零食由班长统一存放在一间屋子里锁着,休息的时候向班长打报告申请吃一点,表现好就能吃,为了讨好班长也愿意让班长吃我们的零食,这样从家里带钱来的战友就有了优势。泡面很好吃,里面的面条恨劲道,味道很赞,入伍是冬天,所以一碗热汤会全部进到肚子里。

新兵连结束,下到正式连队,营食堂,伙食有点改善,变化是没有青辣椒炒红辣椒了,爆炒鱼鳞变成爆炒鱼鳞和少量鱼肉,大块带皮肥猪肉变成带皮肥猪肉带点瘦肉,有时候会有大块瘦肉但是最好让给老兵,入伍之前我从来不吃肥肉,带一点肥肉都不吃,现在我已经能接受肥肉了,早餐是一样的,训练强度更大,每天还是很饿。入伍大半年后我成功的从160斤变成129斤(身高183),我的大腿小腿是一样粗的,很黑,很短的锅盖头,我爸妈在我过生日的时候过来看我,我申请外出,借了老兵的便衣(小了),我从他们的车前走过我爸没认出我,我妈等我走过了又走回来下车用询问的口气叫我名字,带我出去吃了一顿,我以为我能吃下很多肉,但是其实吃不了多少,我感觉很难过因为马上我就吃不到这些好吃的了,回去之前去超市买了很多泡面,因为泡面是热食,泡面能解饿,还能解谗。

后来转了士官,有工资了一个月2000快,不是新兵蛋子了,可以有很多机会去小卖部买东西,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在下午五点去菜地中完菜之后在菜地吃上一碗泡面,一天最自由最满足的时间。

每年伙食最好的时候是大领导来视察期间以及过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提高伙食的可能。有一次部队参加演习,省委书记来观摩,营长说得表扬就回去杀一头猪给大家吃(猪是营里炊事班统一养的),后来演习很成功,得了表扬,但是一个星期都没见过营长的面,猪们也活到了被营长卖掉。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伙食太差了,几个战友一起去问炊事班司务长,伙食这么差怎么吃,司务长说“弄的好吃你们吃完了猪吃什么”。

菜地里有时候会种香菜,一碗泡面加一个卤蛋加一把自己连队菜地里等的香菜,是对一天训练最好的犒劳。我没有能力在早餐午餐晚餐中选择食物,但是我能挑选自己合适的泡面口味和搭配零食这对于服役中的我来说也是很幸福的。刚退伍时老家的战友身材都很好,刚退伍时我每天早上跑10公里,但是半年后绝战友们包括我都迅速发福,有的甚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胖子,因为回来之后对于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已经很久没吃过泡面了,偶尔吃一次也再也吃不到在部队里吃到的那么好吃的泡面了。

我很怀念军旅生涯,也会偷偷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而感到自豪,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在部队的一些琐事,写出来当是回忆吧。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有人已经说明白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这个答案:

我认识的一个部队转业的小胖子,原先在炊事班负责采购。据他自己说:当年自己抽烟从来不花钱,平时花钱如流水,经常上供,就这样,当兵从入伍到退伍,攒了十来万。


现在是否还有这种情况,不好说,分析分析当年的情况,及其相应的社会影响。


(上)


1、物不患少患不均。


2、不分贵贱一碗酒,上下才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3、几乎每一本兵书,上来都是教给军官如何做人。军官会做人,士兵才能愿意以死相报,赴汤蹈火,战不旋踵。


4、井冈山时代,红军的待遇不如白军。但是许多白军士兵被俘以后,愿意当红军。因为红军内部远比白军公平,官兵平等,同甘共苦。


5、说到底,红军内部讲理。


6、张麻子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公平,第二是公平,第三还TMD是公平。


7、红军内部公平,枪口一致对外。白军内部不平等,各种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大量内耗。内部矛盾尖锐到极点,就会出现哗变、叛变、火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白军士兵,宁愿降低生活标准,当红军。


8、军阀之间,五十步笑百步,军阀军队内部,都是金字塔结构,士兵不给中央军当炮灰,就给桂系、晋军、川军、湘军当炮灰。士兵就是想反抗,也很难被组织起来,更难有其他选择。于是,军阀们有恃无恐。


9、红军闪亮登场,白军士兵有了选择。于是,很多人就投了红军。这些人带来了军事技术和情报。


10、红军虽然在装备上处于劣势,但是白军想剿灭红军也极其困难。一旦条件合适,立即如火如荼地扩军。


11、白军士兵加入红军,不再受军官的欺压。穷苦农民加入红军,不再受土豪劣绅的欺压。


12、对他们来说,眼前的日子很苦,但是他们坚信自己军队有胜利的一天,也许自己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是他们在红军之中已经获得了解放。如果他们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那么对他们来说,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全国人民都获得解放。


13、加入红军(共军),就是解放自己;战斗到解放全国,就是解放了全国其他受苦的人;解放后,紧握手中枪,是避免人吃人的社会重新回来。


14、内部公平,是人民军队的传家宝。


(中)


1、一个公司(单位、部队、学校)的食堂如何,最反映一个单位内部是否平等。多数成员是否有政治地位,或者说领导是否关心下属。


2、我吃过很多食堂,食堂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公司(单位、部队、学校)的财力,以及这个公司内部的政治结构。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3、有些公司(单位、部队、学校)财大气粗,内部就是金字塔结构,也能做到领导吃肉,下属喝汤。当然,也有极个别的,混蛋到家的,虽然财大气粗,领导吃肉,下属连汤都喝不上。


4、有些公司(单位、部队、学校)财力有限,但是领导不吃小食堂,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伙食也不错。极个别因为财力原因,伙食不行,但是大家也没什么怨气。


5、大多数公司(单位、部队、学校)财力也不足,内部也不平等,领导吃小食堂,或者出去吃,那样的食堂的炊事员就是饲养员,多数人就吃饲料吧。有的公司早餐异常丰盛,中午饭基本就是猪食。原因很简单,领导在公司吃早点,中午一般出去宴请。


6、还有些国有的临时机构,虽然财力充足,领导也偶尔和大家一起吃,也是购买服务,劳务外包,但是领导犯不上得罪后勤,那样的食堂的炊事员也是饲养员,多数人吃饲料吧。


7、最关键的,不是财力,而是领导重视程度。


8、难听点说,食堂好不好,就看当头儿的,怎么看待下面的人。是把他们当哥们兄弟,细心拢着,还是把他们当贱民奴隶,爱干就干,不干就滚。


9、总体来说,有小食堂的地方,大食堂的伙食就不怎么样。一方面,小食堂靠大食堂养着。一方面,领导不去大食堂,大食堂做成什么样,谁TMD关心?一方面,大食堂是猪食,不影响小食堂很丰盛,领导没有切身体会。另一方面,领导知道其中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伙食从哪来的,下面怨声载道,他也睁一眼闭一眼。


10、想解决伙食问题吗?一点不难。


11、方案一:规定团以下不许设立小食堂,或者,即使设立小食堂,也不许有小灶。想吃好的,自己掏钱。领导和大家吃一样的东西,炊事班自然会考虑菜品质量。


12、日本海军一度就是这样,除了极个别高级军官有小灶以外,大多数军官和普通士兵吃一个炊事班做出来的饭菜。高级军官吃小灶,要自己额外掏钱。


13、方案二:让快餐巨头为部队提供伙食保障。庆丰包子、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吉野家之类,工厂化生产半成品,士兵网上下单,京东、顺丰提供物流保障,炊事班只负责加热。快餐巨头和物流的采购价由军委统一谈判,政府采购。


14、方案三:每月公开账目,伙食结余的使用,由大家不记名投票决定。


15、方案四:炊事班班长不固定人选,由大家不记名投票产生,离任公开账目,做好审计。


16、大家可以敞开脑洞,各种方案可以有很多。


17、关键是领导不把下面当回事,否则再好的方案,领导不重视下面,不监督落实,也会弊端丛生。


18、招标并不解决问题。对多数人来说,招标有两种可能,好于更好,糟与更糟。这取决于中标的标准,是让多数人吃得更好,还是让领导吃得更好,获得更多的油水。


19、以为社会服务,就会自然而然消除弊端,图样图森破图乃义务。


(下)


1、一般来说,食堂越办越好的地方,一般都是蒸蒸日上的,一个地方食堂越办越差,基本就离散伙不远了。


2、食堂越办越好,一种可能是财力增强,现金流充裕。一种可能是领导关心下属,做到同甘共苦。不论哪种情况,都说明公司事业旺盛。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公司不发达就奇怪了。


3、食堂越办越差,一种可能是财力衰竭,只好缩减待遇。一种可能是领导拉开与下属之间的距离,内部出现等级化,开始离心离德,出现各种矛盾。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预示公司前景黯淡。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就是要不过日子了,准备散伙。


4、越办越好的不多,大多数都是越办越差。


5、事业上升期,需要拢人,创业者知道同甘共苦的重要性,舍得在待遇上投入,也不敢随便拉开和员工的距离。


6、事业上升到顶峰以后,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创业者开始凋零,继承人接手。继承人没有从平民到将军的经历,直接从将军的位置开始操盘,不知道创业的艰难,也不知道是众人拥护才让自己的公司过关斩将,力挫群雄,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认为一切是想当然。于是,许多公司开始摆出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的架势。


7、这时,领导或者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就开始拉大。最明显的,就是出现小食堂,小食堂和大食堂的饭菜开始出现差异。


8、除非有更好的竞争对手,多数人不满意待遇缩水,但是也无可奈何。


9、这时,管理者开始重用的往往就是小人了。


10、在投入资源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伙食标准,至于钱怎么来,领导并不关心,只要别闹出大新闻来就可以。


11、正常人显然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12、小人能以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为名,同时完成三个任务:一方面,维持领导的待遇不变,甚至更好,一方面克扣多数人,一方面中饱私囊,竞争更有油水的位置。


13、小人会使用什么人,是很显然的。另一方面,许多层级比较高的小人,不可能自己亲自去一线基层捞钱,他们的利益,要靠更基层的小人向上利益输送。


14、王熙凤克扣多数人,讨好贾母,贾府大小管事的婆子们,就干净吗?


15、宝玉说女孩一结婚,就明珠变鱼眼了。原因很简单,在贾府之中,年轻女孩在丫鬟位置上,贴近主子,靠色相,靠机灵,勾引主子,讨高层欢心,获得地位,半老徐娘贴身随从的岗位,陆续进入管理层,自然靠钱财,获得地位。


16、贾府到这一步,基本就离出事不远了。贾府的衰落是经济基础先衰落,组织体系后衰亡。出现巨额亏空以后,贾母为了维持贾府的繁荣,不得不重用王熙凤,重用王熙凤,自然加速人心的涣散和管理体系的衰亡。所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


17、更多的是很多组织体系先衰亡,经济基础后衰落。贾府上下大大小小为了自己的利益运作,离心离德,就是皇帝再多赏赐贾府几座皇庄,也不够跑冒滴漏的,贾府也繁荣不了多久。


18、当然,如果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就是毁国纾家。国民党被推翻前不久,国统区的经济实力,总体上还是超过解放区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19、经济实力高是一回事,能把经济实力整合起来,在前线形成有效的武力输出是另一回事。一般来说,衰亡的朝代,其经济基础也许还没有垮掉,但是其组织体系已经衰亡了。


20、大食堂伙食下降,看起来很小,却往往是一个公司开始衰亡的标志。这意味着:管理层开始脱离群众,重用小人,公司内部矛盾增加,组织能力下降,跑冒滴漏增加,经济基础衰败。


21、历史上能成就一番的大事的人,都必须先从整肃管理队伍做起,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2、据说,成吉思汗用人的标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两岁的犊儿,但在厮杀时,又似老鹰的搏击。在筵宴和娱乐之中,无忧无虑有如小驹,但在战斗的时候,又似海东青之扑仇敌。在白天,像老狼的俟机,在昏黑之中,像乌鸦的守夜。”到忽必烈的时代,就开始间杂使用小人了。到元顺帝的时代,组织体系和经济基础都已残破不堪了。除非推倒重建,理顺组织体系,提高军事输出能力,否则根本无力对抗处于上升期组织体系更优良、经济基础更雄厚的朱元璋。但是,推倒重建,那还是元朝吗?再说,实权已将在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思道)、孔兴、脱列伯等军阀手里,士兵和民众也不相信元顺帝能给他们带来公平,即使元顺帝有心推倒重建,有这个力吗?


22、刘备嘱咐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3、世界上没有先验的善恶,也没有脱离社会的善恶。所谓善恶,都是评价社会之中,某种行为对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而已。所谓善,无非是是否有利于维护整体利益,让多数成员平等地获得最大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反之,则是恶。


24、如此考虑,解放以后,反复强调不要脱离群众,道理大同小异。


user avatar   si-ma-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上知乎的大部分是08年以后的兵(十八大以后的更不用说了),没有在九十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PLA混过的,怎么可能体会得到那时的惨状?

2011年(注意时间点),华东某主力歼击航空兵师(南空门面师,应该都懂是哪个,就不说番号了)的参座大人转业回乡,同桌时,参座大人感慨主座接待有方,发表了如下评论:

“办食堂,既要搞好大灶,也要搞好小灶,当然最主要是搞好小灶,小灶才能见水平。”

2011年时尚且如此,1991年时如何,敢不敢想一下呢?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相关话题

  现在的解放军能否战胜最强状态的苏军? 
  大炮兵主义在现行的信息化战争中还能起多大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没有关于投降的规定? 
  如何评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家长要求学校增设素食食堂/素食窗口? 
  如果中国卷入战争 你愿意上战场吗? 
  如何评价中国陆军呢? 
  什么军种的什么兵最舒服?像战略支援部队的卫生兵怎么样? 
  特警一般配什么武器,如果歹徒有大口径重机枪、全自动冲锋枪、热成像狙击枪、火箭筒等,特警能压制吗? 
  现代军队如何杜绝吃空饷、喝兵血? 
  黄百韬被围,邱清泉救援不成功是无奈(解放军阻击太厉害)还是故意(嫉妒黄的青天白日奖章)?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吴磊、张子枫主演的电影《盛夏未来》?
下一个讨论
台独人士基本一致认为大陆解放军无法登台,该怎么反驳?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