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总是开在一起? 第1页

  

user avatar   zhu-yu-xin-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最先回答的知友提到了商圈效应的解释,其实不仅仅这么简单,如果从game theory(博弈论)的角度来看,这里存在着一个类似于海滩占位博弈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同一条街上两家超市经常会开在一起,你在沙滩游玩的时候,也往往能发现两家冷饮店相依为邻——这跟肯德基麦当劳经常比邻开店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当肯德基首先在市中心某条街的某位置布下它的商业网点时,所选定的位置一定是经过周密的人流量计算和目标市场精心调研后的结果,所以这个网点是选址上的最优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接下来开店的麦当劳,它如果想设立新的网点,它的最优结果就一定是肯德基的那个位置——离肯德基的店面越近,则结果越接近最优解

我们假设某条1000m长的街道为AB,街道的最左端的起始点是A,最右端的终结点是B,那么对顾客而言最理想的商店位置是怎么样的呢?以街道1/2处为中心点,显然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其中一家在街道1/4 处开店,另一家在街道3/4处开店,这样既方便了这条街上任何一个地点的顾客,又能确保麦、肯各自包揽一半顾客的生意。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麦、肯两家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它们都不会甘心这种平均主义,他们都想比对手得到更多客流量,一旦其中一方先扩张,另一方势必会做出应对策略—— 这就构成了一个博弈问题。

我们假设麦当劳和肯德基一开始选址的距离是1000m,即为他们分别在街道两端A、B设店。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同时假设顾客均匀分布在这长约1000m的线性空间上,而且顾客是理性人,他们的选择是没有偏好的,也就是说他距离哪家店近就选择哪家。

第一次博弈:

最开始麦当劳和肯德基都能分得(1000 ÷ 2=) 500m范围的顾客。 这个时候,麦当劳发现如果它向中点移动100m,即从最开始的A点向右挪100m,他就能够独得100m范围的顾客,并且同时能跟肯德基瓜分剩下的(1000-100=)900m,这时麦当劳的顾客范围就变成了(100+ 900÷ 2=)550m.肯德基也马上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它也从B点向左也移动100m,这样结果是双方都还是只能分到500m的顾客范围(自己独占的100m,共同分享中间剩下的800m,100+800 ÷ 2=500m)。

第二次博弈:


麦当劳继续朝右挪动100m,这时它离最左端的A点已经距离200m了,此时它可以分得550m的顾客(自己的200m,和KFC分700m,200+700÷ 2=550m),肯德基像上次那样做出了再次左移100m的应对策略这样一来,双方还是只能分得各自的500m(自己独占200m,共同分享中间剩下的600m,200+600 ÷ 2=500m).

第N次博弈:

以此类推,最后的情况就是双方都到了中点处,都分得了500m范围的顾客。

拓展延伸

实际上不仅仅是商业活动中有这类现象,政治生活中也很常见。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了争取更多的中间客户最终选址越来越趋同,就像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拉拢中间选民而最终导致政治政策越来越趋同一样。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保守党看到工党的某些主张为人们所认可,在重新执政后便把工党大搞国有化和社会福利的主张接手了过来。同样,工党对保守党那些饱受中间选民支持的主张也毫不客气地实行「拿来主义」。为反映这一特点,人们索性把保守党理论家巴菲勒和工党领导人盖茨克尔的名字拼在了一起,称为「巴茨克尔主义」。

《孙子兵法》有一句话叫「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诚然,先一步下手固然可以获得一定的优势,但在现实世界的博弈游戏里,抢占先机并不总是好事,因为你一旦率先出手,你也就有了被对手观察和效仿甚至找出破绽的可能。每次博弈都是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纳什均衡里的双赢,当然也有可能是卖力不讨好的两败俱伤。

最后,如果没学过game theory的知友有需要,我明日再把我写的博弈模型中的数学收益函数以及用到的参考文献po上来。

写到这好饿,突然想吃吮指原味鸡了。


user avatar   therisinglab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古英雄间惺惺相惜,相爱相杀。

它们之间的情谊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只有你配得上与我争锋”。

无论在什么样强度的商圈内,这两个快餐品牌的门店差距都控制在10家以内。“除了你,别人都不是我的对手!” 在2公里×2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深圳的东门-人民南商圈共有12家肯德基和9家麦当劳,这些门店之间大多相距两三百米,其中最近的是麦当劳光华分店和肯德基新园餐厅,只有174米。


真正的死对头品牌,必定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同类品牌。


这世界上,有一些品牌的名字,只要一提起,你就会想到它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二位选手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




  

相关话题

  如果说国债与货币都是一个国家的负债,为什么两者收益率不同? 
  通货紧缩有多恐怖?比通货膨胀还恐怖吗? 
  经济学家管清友建议“年轻人不要在通勤上多花时间”,为何不容易被接受? 
  广告公关公司牛人们,你们的策划方案的逻辑架构是什么? 
  若在麦当劳/肯德基买到实际只有4块的5块装鸡块怎么办? 
  维克里拍卖(Vickrey auction)为什么得不到广泛应用? 
  假如官方进入房屋中介行业,会对该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有哪些「饥饿营销」的失败案例? 
  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为什么国家总是大量投资铁公基,而不是用这些钱来改善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想学习经济学,该怎么开始入手学习呢? 

前一个讨论
《三体》在从歌者出现之后有点烂尾的感觉?
下一个讨论
穿着 Lolita 洋装参加葬礼而受到围攻一事应如何看?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