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马前卒 2018 年 1 月的演讲《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 第1页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也要工业化管理抹杀独立性?工业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标准化,你要标准化造人不如标准化的要智能机器人……起码没有伦理负担

我不反对将一部分的抚养权从一些不合格的人手里拿走。但是将把培养主体责任人从父母转到国家,彻底肢解人类动物性,抹杀生育和遗传本能,我觉得还是人造人靠谱点。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以为,要把富不起来的人消灭掉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句玩笑,结果看完了演讲稿,发现马前卒竟然非常认真地提出了这种建议。

比如下面这一段:

“比如说,现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生了一胎就觉得压力大,生二胎就觉得影响生活质量,所以生育率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很多人生了孩子也没有能力好好教育,甚至连不虐待都做不到。这几年连续有新闻出来,说大凉山那边的孩子出来做童工,做格斗表演,被政府送回去之后又出来,就是因为那边的父母根本没法送他们正常上学读书。2017年还有好几个新闻,都是父母在公开场合虐待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拍下来报给警察,警察批评教育之后只能继续让这些不负责的父母把孩子带回去。这一系列的事件说明,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越来越没有能力承担抚养孩子的全部责任。中国需要尽快建立社会化抚养制度,需要剥夺很多父母的抚养权,下一代孩子可能会有很高比例在家庭之外长大。这样才能保证新一代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这个社会才有未来。但是呢,这样做势必要挑战家庭的神圣性,要打破几千年来的传统,要把监护权从直系亲属手里分出一部分来,肯定会有人质疑。但我认为,对下一代负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有的孩子没机会被生出来,很多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哪怕仅仅是为我们的养老金着想,我们也得设计一套新的制度。”

意思就是一律剥夺低收入家庭的抚养权,由政府行使呗。说得那么文雅,还好我能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旧社会的无产阶级是资本家控制的劳动机器,我觉得马前卒这种制度推行下去的结果更惨,是社会上大部分的人沦为劳动机器的同时,还要沦为生育机器。只剥夺低收入者的抚养权,不剥夺高收入家庭的抚养权,只会让富者的财富代代相传,贫者的孩子无父无母,由国家抚养成人,维持最基本的温饱,长大后被恣意剥削,更加锁死阶层。

要我看,不应该剥夺大部分家庭的抚养权,应该剥夺所有家庭的抚养权。所有人都是国家的孩子,不存在家族这一说,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各凭本事。如何?

不是要打破传统吗?就应该打破得更加彻底才对。中途半端,只剥夺一部分家庭的抚养权,就犯了妥协主义的错误,革命不够彻底了。


user avatar   JoJo-Wa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前卒的这篇演讲逻辑很清晰,也很简单;只不过是出于规避政治敏感,所以把前面的论据抻的很长罢了。

这样的优点是一路顺下来,对方是无话可说的;因为你是基于详实的论据推理出来的,而非快速的进行逻辑推导。缺点也很明显,前期无需反复论证的论据太多,导致让听众前期一脸懵逼,听不出来他到底想要表达个啥。

比如说听了一个小时还处于懵逼状态的我。

其实他的这篇演讲的内在逻辑很简单:

命题1:

——【工业化】带来【现代生活】。

(反复论证)

命题2:

——【现代文化生活】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子集。

结合命题1可知推论:

——【工业化】带来【现代文化生活】。

命题3:

——弘扬【传统文化生活】,可得【现代文化生活】。

显然与命题2推论矛盾。命题3为假命题。

将命题3取反,可知:

——弘扬【传统文化生活】,不可得【现代文化生活】。

改写形式,为命题4:

——弘扬【传统文化生活】与【现代文化生活】互不相容。

结合命题2,可知:

——弘扬【传统文化生活】,与【现代生活】互不相容。

所以马前卒的这篇演讲名为:

——《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

潜台词就是:

——有人正在通过某种方式,打着发展现代文化生活的旗号,却做些损害我们的现代生活的行为。为了我们的现代生活不被侵害,也许,是我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所以马前卒在演讲的最后,总结为四个字云:

——主动出击。

以上仅为梳理马前卒演讲论点。答主无意讨论其逻辑问题和论据正确性与否。

————————————————

说句题外话,这个演讲挺好的。至少有句话给我了启发——“口头说随便,只是为了获取否决权。”

这句话很不错,诸君共勉嗯。


user avatar   feng-zi-de-xin-yan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玄处发了一篇《保卫谁的现代生活》来打督工的脸,从个人情感角度是想支持的,但这回督工的观点十分对我胃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所谓的传统来自于人们的口笔相传,这种低效且无有效保障的传递方式明显会存在失实,夸大乃至杜撰的现象。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有效溯源路径在于生产力的变革,这一点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共识。那么从这一点展开来看,我们又缘何会对传统的延续产生如此高的重视?结合两位大佬的辩论,其实从我看来有两点:

1.普通人和精英的割裂。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兼顾内外两面。普通人和精英阶层形成的对立是内部原因。我们法学人所信奉的平等主义原则仅仅建立在社科层面,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关怀和人权保障。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而有别。智商的高低较大程度取决于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上。回过头来看正因为生产力快速向前发展导致普通人无法适应高快强的生产节奏,但优胜劣汰的基因又让我们产生过多的焦虑,一手苦苦扒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尾巴,一手又不肯丢下时代遗弃的糟粕,大部分普通人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落脚点喘口气,但人口,社会发展惯性就像一台永动机令你疲于奔命;而也有主动撒手的那部分人,因此他们成了传统生意的挑担人。精英不一样,他们的主动撒手很大一部分源自曾经弄潮头的自信与荣光,但只要看看王石你就会发现,主动往后跑也是灰头土脸一地。

2.资本逐利的劣根性。 似乎大家有一个固有的偏见就是,私企的效率大于国企。从而让大家误认为资本的高效率是具有惯性的,并搭建了一个资本等同于创新的简单逻辑。(在我看来这不稀奇,同时很大程度有这种想法的看到的是iPhone的无脑更新)在我看来,资本可以为一定量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助力在于这部分生产力能最终演变为金钱的印钞机。世界上有很多的高水准论文报刊,但就我的道听途说(滑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可以通过“资助”为某某集团的某某新品提供理论弹药的。当人们的病痛温饱都需要庞大的粮食药品支撑时,相关资本是不会朝以创新生产来一次性解决疾病和饥饿危机的方向努力,他们更愿意为现有的生产水平摇旗呐喊,同样他们就成为传统时代最坚定的站立者。对此,只能以唏嘘哀哉来表示。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现代生活无法简单的再去套用以往的巨大历史惯性理论,而应该更多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定义“我们”,紧张而新奇!


user avatar   zuo-shou-chou-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最近老出现在我的时间线上。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关注马前卒时间久一点的话,就会发现,马前卒这篇演讲,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主要观点在以往的文章都提出过。

令我吃惊的是,居然社会化抚养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以至于成了一个热点话题。知乎或许应该给马前卒分成?

社会化抚养是什么新东西吗?

郑渊洁的老大自己抚养,老二社会化抚养,有什么问题吗?

以前儿童教育靠家族私塾,没有普及公立教育,后来普及了,社会化抚养扩展到学龄儿童,有什么问题吗?

我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后来的小孩都上幼儿园了,社会化抚养扩展到幼龄,有什么问题吗?

那么,将来,社会化抚养向广度、深度扩展,又有什么问题呢?

马前卒说,如今社会的发展,使抚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有什么问题呢?其他的不说,这个观点,我是百分之百同意的。

本人出身农村,祖辈务农,后来上大学,目前在深圳上班,父母随我生活。家里两个小孩。老大出生时尚可,父母身体尚好,帮着带。赶二胎的热闹,生了老二,但父母身体变差,这几年几乎是每一两年都有一人次需要住院的大病。

房子变拥挤;年岁渐长精力下降;老大小学,需要细心辅导作业、培养兴趣,大人一松懈学习就掉队;老二一岁多,是最淘气的阶段,在家里如同蜘蛛侠到处攀爬,在外面如同脱缰野马一眨眼就不见人,还一不小心满头满手伤疤;父母一天老一天,天天抱怨老大任性,抱怨老二调皮到处乱跑照顾不住,抱怨我们回家晚孩子照顾少,这还都是实情没法反驳;本人工作忙,以前动不动还要加班写报告,通宵赶工也有过很多次,现在是没这个能力了。晚上睡觉,时不时被小家伙一声狼嚎惊醒,或者被老婆一脚踹醒去冲奶粉,换纸尿裤。折腾几次,早上到点爬不起来,头昏脑涨大半天都没状态。夫妻二人世界?遥远得如同上辈子。个人时间?回家停车后车里抽根烟的时间也算的话,或许算是有。

我现在就指望老二快点长大,到两岁就送他去幼教。我们夫妻双方收入尚可,本人金融搬砖工,老婆教师。虽然两人都没达到逼乎税后年入百万的水准,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准,也还没为钱发过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也是焦头乱额、心力交粹。

马前卒社会化抚养之说,我猜反对的基本都没带过娃的,至少没亲手带过两个娃。当然,如果你是农村那种养个娃仅仅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或者是身家如郑渊洁能自己亲身教导,我当然认为你有充分理由反对。

鲁迅说过,有人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那么一听到社会化抚养,立刻想到给zhao家人当奴隶,立刻想到1984,立刻想到动物农场,立刻想到黑客帝国,想到纳粹。。。。

这是什么?是病。得治。

都是成年人了。发现问题不难,难的是拿出解决方案。给人挑错不难,难的是提建设性意见。


user avatar   ren-zhi-bo-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点像,农民起义推翻皇帝不是为了不要皇帝,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马推翻传统文化,不是为了不要传统文化,而且为了宣传你们的传统文化都是工业化带来的,所以我们要保卫。。。

讲道理督工逻辑很奇妙,语言也很有煽动性,说的我也hin认同。不过我不喜欢工业化是因为工业化对于人来说有不可逆的副作用就是工业化缩小了地域差距,扩大了人的视野,也变相的改变了人的内心,一个人小镇姑娘可能会出去看看外边的大世界,但大世界的姑娘再也不可能回到小镇上。我对于所有不可逆的过程,总有一种紧迫感,认为有一种东西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


user avatar   yau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理很显然,讲得太啰嗦。

反对社会抚养,反对义务教育吗?

反对延迟退休,多交养老保险吗?

强行剪辫子固然是霸道,让大家陪你留辫子绝不可能。

所以说,反对,只是感情问题。


user avatar   suchao12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督工的演讲基本上也总结了我在近三年来的思考。我可以说是全盘接受这篇演讲中最后表达的观点。

我本人目前所做的部分工作,很容易变成为传统文化唱赞歌的工作,我近半年中为此非常纠结难过。这篇讲稿帮我梳理了我对传统的一些看法。

一,我认为历史中提供了很多前人的尝试案例,可以供今天的人作为自己在今天生活的一种参考,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我在做传统文化的工作,不如说是在历史中拾取遗珍。在设计工作中,历史中出现的东西与其他环境里的东西都一样,都是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的解答素材。

二,我对于眼下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炒作传统手工等标签,以传统为名,甚至以环保为名,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少数人提供奢侈品,为既得利益者寻找文化上的合理性,感到厌倦反感。

三,创造从来没有这样紧迫,需要更快更多的实际的创造迭代,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意义。

这就是我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我认为认清我们所处时代的根本问题,对每个人的人生安排都是有帮助的。


user avatar   li-hong-wei-2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来是我想红想疯了(真的不知道哪位大佬给我点的赞诚惶诚恐)

另外我是真的不怕接受批判的,我还这么年轻没有人骂我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进步?

我之所以“怼天怼地”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是完全公开的,你怎么就可以这么不谦虚的做这种程度的预测。

高晓松讲晓松奇谈的时候开头都要提一句“我讲的是野史,你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照样被骂“要补历史课!教坏小朋友”

金政委的未来十年,也坦言无法预测,但是不谦虚大胆猜一猜

这么你就可以在公开场合讲这些不负责任的论断

观天下之前的演讲着眼于一些具体的事,但是“现代化生活”既抽象空泛

如果讲的是“近代美食发展史”我相信肯定大受好评

但是“人类发展的未来”我真的觉得你没有资格讲

—————————————————

如果他不是知乎大V我一定认为他想红想疯了!

如果他的演讲没有聊到“中医、转基因、喇嘛、抚养权、打破伦理”那是真的很有说服力

但是……一个在知乎看了将近一亿字的大V你真的啊知道这些敏感词代表什么?

随便在知乎上看一看有关“中医、转基因”话题的辩论你就明白“这些话题无关专业,每个人都觉得于自己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会觉得你是谁凭什么替我做主”

还有“社会抚养”你是很想搞个大新闻啊!你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你再看看张维为每次批判西方都要说一句“在希腊之后民主就是暴民政治的代名词”不知道比你高到哪里去了

你的理想主义让我想到斯大林模式和毛泽东,

你的集中教育的失败品是要流放西伯利亚还是上山下乡接受贫困教育。甚至是“道德允许”直接安乐死。

说真的一次演讲说了这么多大家不想听的话……你是真的很棒棒啊


user avatar   ba-pei-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玄处回答了看法:“保卫谁的现代生活”

mp.weixin.qq.com/s/NNGd 来源公众号新潮沉思录(已经恢复了,直接点击链接即可)

水平比这个回答下面的吃瓜群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以下原回答:

1月22号新潮沉思录推送的(滑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路易十八? 
  如何评价张益达和kgb1059的纠纷? 
  5 月 24 日三名中国公民在赞比亚遇害,一嫌犯已被捕,发生了什么? 
  如何评价新海诚? 
  如何看待一部分军人退伍后走上犯罪道路?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Aries? 
  如何看待高三女孩为拒学医喝致死毒药? 
  如何看待 2020 年 3 月 16 日大陆渔船强势冲撞台湾「海巡艇」事件?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翘课的现象? 
  你觉得那些北欧发达国家和前苏联相比,哪个更“共产主义”?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人有过力挽狂澜的神操作?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知乎上有那么多川普粉?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