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只会繁体字的人能轻松看懂简化字吗,反过来情况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syuanlan-l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沒有人真正擁有簡繁轉換能力,大部分的所謂「從小就認識繁體字」,「中國人自帶簡繁轉換」大多都是兩個原因,一是通過上下文猜,二是港臺和盜版影視動畫游戲。


比如,「書、畫、晝」這三個字,一般人來説說哪個是「画」哪個是「昼」那個是「书」?除非專門學過的人,一般很難分清,但是我組成一句話呢?


這本書寫的很好

這幅畫好美

我忙到晝夜顛倒了。


是不是一下就清楚了?


類似的,「鬱」 是什麽? 不知道,但是「他不幸得了憂鬱症」 是否清楚了?


「乾幹干」有什麽區別? 説不上來,但是「餅乾」、「幹什麽」、「天干地支」就認識了。


反之,不會簡體字的人,大多數時候也是靠上下文來猜,尤其是對於一些草書楷化字這種毫無規律的亂簡,各種奇葩的又字部,大多數人是無能爲力的。


兩個例子:一,我之前有一個臺灣的朋友告訴我說她以前去大陸之前以爲自己在臺灣已經學過「簡體字」了,肯定沒問題,但是去了大陸才發現,大陸的簡體字和臺灣的完全不同(關於臺灣是不是有統一標準的簡體字,希望有臺灣的朋友求證下),她基本還是文盲了兩三個月才適應過來。

二:也是我身邊的例子,我自己讀PhD,所以會帶課,我的專業領域偏傳統園林,所以在課程上會涉及大量的古文獻,我發現,現在95、00後的年輕人,對繁體字的敏感度已經低到連“慶”和“廣”這種常見字都無法區分了(不要求會寫,只要求會認)。

這兩件事情都從側面證明,其實是僅會某一種字形的人,并不是天生能輕鬆看懂另一種。




  

相关话题

  人们是如何统一《英雄联盟》中,各个英雄名字的叫法的? 
  除了汉语以外,还有其他语言用作为天体的「日」「月」来表示时间的吗? 
  为什么现在网络用语越来越倾向于模糊原字词的标准读音,例如「康康」「雨女无瓜」「冲鸭」等? 
  为什么我一眼就能判断出某个汉语词汇是否有「文学感」,英语却做不到? 
  清朝满族人应该都会说两种语言吧(满语和汉语)?怎么做到的? 
  为什么汉语里面发射子弹的武器叫枪? 
  相声《学满语》中的满语和蒙语真是满语和蒙语吗? 
  同样是月亮,汉语可以说「一轮」,还可以说「一弯」「一钩」。如何向外国同学解释这一语言现象? 
  请问这段阿拉米语说的是什么意思? 
  如何用三句话写个神转折故事?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今年(2018)气候看起来有点异常?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8 年公布的 2017 年 SCI 杂志影响因子?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