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贾似道为什么在宋史里被列为奸臣? 第1页

  

user avatar   hongchamoshu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明确意见,贾似道是奸臣,一是因为他作为宰相守御无能,二是私心过重激化国内矛盾。

而包括

@姬轩亦

的答案在内,很多人黑贾往往黑不到点子上。

因为贾似道同志蒙蔽主上呗。奸这个字指的又不是无能的意思,而是让主上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的意思。。。。。。襄阳被围困了十年,朝廷知道吗?。。。。

——襄阳被围,朝廷和皇帝还真知道;如果不是朝廷不惜代价的输血,襄樊早就沦陷了。

12.15补图,Netflix美剧《马可波罗》片首剧照,不得不说作为一部肉番编剧还是下了点功夫

忽必烈可汗 蒙古王 统治着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他的军队横扫丝绸之路 消灭一切反抗他的人
除了一人
宰相贾似道和他的汉人反抗军坚守襄阳城 他们抵御蒙古人的入侵长达三十年

莫名其妙就燃了好不

整理一下,一般对贾似道奸臣作为的评价有3点:

1、向皇帝隐瞒襄阳被围事实,致使襄阳孤城沦陷

2、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为元灭宋制造口实

3、培植私党、打击异己

除了第3点确实是事实,1、2都是人为的造谣。特别是第1个谣言,借金庸射雕神雕系列的光,得以广为流传。

要说贾似道为什么被泼了这个脏水,可以参考赫鲁晓夫同志——在卫国战争中立过功,排除异己中清除了莫洛托夫、朱可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对美服软(如果赫氏的经济改革触动了利益集团,再加上古巴危机导致苏联亡国,那就更像贾似道了)



1、首先翻开宋史本纪部分,看看为什么说“朝廷不知道襄樊被围”是谣言——

咸淳五年
八月戊寅……诏襄、樊将士战御宣力,以钱二百万犒师,趣上其立功姓名补转官资。

十二月 甲申,以钱二百万命京湖帅臣给犒襄、郢等处水陆戍士。

咸淳六年

六月 ……庚寅,诏以襄、郢水陆屯戍将士隆署露处,出钱二百万,命京湖制司给赐。
冬十月丁丑,遣范文虎总统殿司、两淮诸军,往襄、樊会合备御,赐钱百五十万犒师。
十一月 庚辰,诏:襄、郢屯戍将士隆寒可闵,其赐钱二百万犒师。
十二月……己亥,诏:唐全、张兴祖等赍蜡书入襄阳,往复甚艰,各补转三官,赐钱二千缗。

咸淳七年
秋七月辛未,枢密院言吴信、周旺赍蜡书入襄城,往复效劳,诏各补官三转。
八月……甲午,以钱三百万,遣京湖制置李庭芝诣郢州调遣犒师。丁未,命沿江制置副使夏贵会合策应,以钱二百万随军给用。

咸淳八年
五月 己巳,元兵久围襄、樊,援兵厄关险不克进,诏荆、襄将帅移驻新郢,遣部辖张顺、张贵将死士三千人自上流夜半轻舟转战。比明达襄城,收军阅视,失张顺。
六月 丁酉 以钱千万命京湖制司籴米百万石,转输襄阳府积贮。

咸淳九年
二月甲申,诏:鄂州左水军统制张顺,没身战阵,赠宁远军承宣使,官其二子承信郎,立庙京湖,赐额曰忠显。
夏四月 壬辰,诏:“襄阳六年之守,一旦而失,军民离散,痛切朕心。今年乾会节其免集英殿宴,以钱六十万给沿江制置赵溍江防捍御。”

从咸淳四年到九年,朝廷砸在襄樊的钱超过两千万,宋度宗数次直接下达诏书支援襄樊战事;而更直接的证据是,甚至动用了皇帝直属的殿前司部队支援襄樊——这在皇帝、朝廷不知道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做到。

贾似道在襄樊战事上不是没有失误,但绝不是所谓“蒙蔽主上”。

第一个失误是错用了亲信吕文德守襄。当然,吕氏兄弟早年战功卓著,不是射雕中的昏聩无能所比,但是在忽必烈准备包围襄樊的过程中,没有引起吕文德的足够重视,致使襄樊保卫战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并且无论宋军如何努力都始终无法扭转。

第二个失误是襄樊战事紧张时,贾似道出于私心没有亲自前去督师。贾似道自身有一定帅才,身为宰相只有在京湖战区,方有足够权威统筹各路援军。但此时贾氏仍分身朝廷政争,出于个人得失而没有前去。史载贾似道一面公开上书度宗要去襄樊,一面又发动亲信打小报告劝度宗留下他。


2、贾似道有没有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

首先引用一下黄仁宇老先生谈贾似道的文章,显然他是相信了

他在国事上最重大的失策起于1259年。当时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分到汉阳指挥军事。

他密遣使向敌方以皇弟身分攻鄂州的忽必烈求和,答应南宋皇帝称臣纳币,忽必烈起先

不允。恰巧那年秋天蒙古主后来称宪宗的蒙哥去世。忽必烈要回本国争皇位,才仓皇许

之。等到蒙古兵北撤,贾似道虚张大捷,回朝进少师,封公爵。明年忽必烈称帝建元中

统,派人向南宋征岁币,来使反被贾似道拘禁。兹后忽必烈再也不接受南宋乞和的要求。

要说清这个谣言的真伪,首先要说贾似道壮年时在鄂州之战的表现了,可要比赫秃子在斯大林格勒要精彩许多。

1258年蒙古全面侵宋,蒙哥汗亲率主力进攻上游的四川,而皇弟忽必烈率大军围攻中游的鄂州(武昌)。时任枢密使的贾似道被临危任命,率军增援鄂州,并以右丞相身份统帅诸军。

围城期间,贾似道为蒙军防穴地攻城,只用了一夜就在城内建成了绕城木栅,猴子秀吉的一夜城相比这个简直呵呵。忽必烈在此期间对贾似道十分赞赏,一面感叹“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一面斥责部下“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

鄂州之战后段,宋理宗下诏要求贾似道移镇长江北岸的黄州统领全局。贾氏仅携700骑突围成功,史称“下流之兵始振”。即使是政敌的文天祥,谈到贾似道时也没有回避他在鄂州之战中功勋——“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

问题出在忽必烈退兵的时候。

根据宋史所载,贾似道私自与蒙古议和,许诺割地赔款以求其退军,恰好忽必烈得到蒙哥死于钓鱼城下的消息,急于退兵,于是答应了贾的条件后紧急撤退。事后,贾氏一面谎称大捷,一面拼命掩饰议和的事实,甚至扣留了元使郝经。直到多年后忽必烈继位建立大元,决定发兵灭宋时,才将贾氏的这一阴谋昭告天下blablabla。

但是,大元朝廷的官方说法里有几个致命的破绽。

(1)贾似道早就知道了蒙哥汗死讯,没有必要急于议和。

蒙哥汗死后不久南宋朝廷就得到消息,而率军援川的吕文德更是在九月进入了鄂州,而所谓的议和发生在十一月,此时贾似道没有理由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早知道忽必烈早晚要退兵这张底牌,即使要议和,贾氏也根本不需要提出如此优厚对方的条件。

(2)蒙古对议和一事遗忘了15年

从鄂州议和发生,到大元官方第一次想起提起此事(《兴师征江南谕行省官军诏》),整整经过了15年。尤其是议和条件据说是“割江为界,岁奉银绢二十万”这样的优厚条件,套马的汉子也未免太健忘了吧?更巧的是,当忽必烈起草诏书历数灭宋理由时,突然才想到了当时竟然还有这么一件事,于是憨厚的大元皇上为自己被南朝奸臣欺骗而愤怒异常,对南朝庄严宣告:“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哦,串词了,这是《狼和小羊》的台词

3、培植私党、打击异己

这才是贾似道真正称得上奸臣行径的作为。

写到这先停停,且看看反响,考虑要不要继续展开说


user avatar   li-xiao-lin-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是因为公田法。。

不得不说,公田法在当时实在是大胆,以一人之力死磕已经成熟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死命对抗整个士绅阶级。。你说他是唐吉柯德呢还是鄂州一战大捷给他带来的自我膨胀太大了。。

补充:最近了解了襄樊之围后,我感觉贾丞相作为南宋最后一任政府首脑(宰相),南宋后期国防战略唯一决策者与执行者,必须为南宋灭亡负责。(宋度宗可以忽略不计了,朝政大权紧握贾似道之手,当时的一切重大决策我觉得都可以追究到他)

理由:

其一,襄樊被围六年间,虽组织多次大规模军事救援,但作为宰相,在前线需要统帅统一指挥各路军队作战时却在中央遥控指挥,咸淳八年,李庭芝以襄阳崩溃迫在眉睫,致信恳请贾似道亲临前线,以统御各军作战,解襄阳之围,贾以襄樊非蒙军战略重点为由拒绝。

其二,贾似道在襄樊之围间,对蒙军战略意图可能出现严重的判断失误(但无法解释其前期大规模援襄的原因)。

其三,丁家洲一战,孙虎城、夏贵兵败后没有收拢溃败布置抵抗,反而逃跑。这点令人无法与鄂州一战中率骑七百突围至黄州时的那个英勇的贾似道形象相对比。令人唏嘘不已。这点我想起了法国的贝当元帅。。

其四,打算法客观上导致大批军事将领丧失,削弱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

另外关于贾似道是否对宋度宗隐瞒鄂州之围这点。我说句大实话哈,这特么宋度宗那货知道了有半毛钱意义么?诸君,共和一百多年了,难不成你们还傻傻的以为皇帝必定就是天纵奇才,什么事情只要他知道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吧???

醒醒,就宋度宗那皇帝,知道不知道,没有半毛钱意义,除了让他整天在那多瞎逼逼几句。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隐瞒,而是贾似道有没有积极的救援。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宋宰相贾似道(1213年~1275年),在鄂州之战大败忽必烈大军的护国英雄,并推行公田法打算法,为南宋王朝延命20年之久,

然而,却因为抑制土地兼并,审核军队财务,触动官僚士绅集团和武将集团的根本利益,并被蒙元史官在编修《宋史》时捏造了「私自与蒙古议和,划江割地、赔款称臣,谎称大捷,欺君误国」和「蒙蔽皇帝,数年不肯发兵救襄阳」两大罪名。

贾似道是南宋重臣贾涉之子,他在嘉熙二年(1238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后,在地方上主持护边、屯垦、招徕等实务,颇有政绩,很得南宋理宗皇帝信用。根据南宋《国朝进士表》的进士榜单,以周坦为榜首,依次为“贾似道、水丘咨龙、赵彦楀、罗大椿、倪垕、杨翼、周必隆、杨白”。

《宋史·贾似道传》故意忽略了贾似道考中进士事,把少年贾似道刻画成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纨绔,其公信力可想而知。

【嘉熙二年戊戌:周坦、贾似道、水丘咨龙、 赵彦楀 、罗大椿 、倪垕 、杨翼 、周必隆、 杨白 】《咸淳临安志卷之六十一 人物二 国朝进士表》

蒙古大汗蒙哥欲一举吞灭南宋,发动三路大军大举南征。蒙哥亲率西路大军攻四川;蒙古名将兀良哈台率南路军从云南经广西杀入湖南,围攻潭州(今长沙);四皇子忽必烈则率十万大军南下攻鄂州。三路大军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眼看南宋亡国只在旦夕。

枢密使贾似道临危受命,率军应援鄂州。他身为朝廷宰执大员,而与普通士卒同甘苦,共卧起,又建造木栅,修补城池,防止敌军穴攻,坚守了鄂州整整四个月。南宋各路援军纷纷来到,城守愈坚。贾似道奉皇命又率七百骑突围至黄州,统筹战事全局,长江下游各路宋军士气大振。

蒙古军久不得进,粮食匮乏,疫病丛生,已无战意。忽必烈顿兵城下,师老无功,由衷感慨「我手下怎么没有如贾似道这样的奇才?

蒙古将领纷纷将罪责推诿给汉人文官,忽必烈呵斥道:「对面只有一个文官贾似道,你们十万大军杀人数月而不能破城,明明是自己的罪过,怎能责怪文人士子?」

【希宪曰:“昔攻鄂时,贾似道作木栅环城,一夕而成,陛下顾扈从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元史·廉希宪传》
【诸将归罪士人,谓不可用,以不杀人故不得城。(忽必烈)曰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元史·郝经传》

其后,蒙古大汗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忽必烈欲北还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遂决议撤军。贾似道趁胜追击,大败蒙军,是为鄂州大捷。同时兀良哈台部南路蒙军,也因此战失利而北返。继百年前虞允文采石矶大捷后,南宋又渡过一次亡国之险。

后来,蒙元史官为迎合讨好忽必烈,将当年贾似道力挫忽必烈兵锋的鄂州大捷,生生歪曲成「贾似道私自与蒙古议和,划江割地、赔款称臣,谎称大捷,欺君误国」,写进了他们编修的《宋史》中,

然而,从鄂州之战后一直整整十五年,蒙元方面都从未提及此事,也不曾索取过据说是贾似道许诺的长江以北割地和每年银绢二十万的岁币,偏偏到蒙古决心灭亡南宋后,此事才第一次被忽必烈提及于所谓《征江南诏》,这是在糊弄谁?

因此,到明朝驱逐蒙古后编撰的《元史》中,便删除了“鄂州之战,贾似道向忽必烈称臣割地”的不实说辞,同时在蒙元臣子廉希宪、郝经等人的相关传记中,如实记录了忽必烈对贾似道这个生平劲敌的赞叹之辞,算是部分洗雪了贾似道的不白之冤。

贾似道因鄂州大捷之功,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卫国公,被朝野百官一致誉为“再造宋室”之功。便是后来与贾似道为政敌的文天祥,亦赞叹此役是“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

【经文纬武之略,出将入相之才。身佩安危,力侔造化。】——姚勉
【投袂而起,倍道疾驰,身先将士,蒙犯矢石。以衮衣黄钺之贵,俯同士卒甘苦卧起者数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扫如山之铁骑,不世之功也。】——刘克庄

因此护国大功,贾似道得以在宋理宗、宋度宗两朝为宰相二十年,被理宗称为“师臣”,朝野敬称“师相”,德高望重无以复加。

然而一片歌功颂德声中,身为帝国主宰的贾似道清醒意识到,国家依旧在危急存亡之时。

此时的南宋,土地兼并极其惊人,田亩都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之手,贫者几无立锥之地;加上连年战争和蒙军入寇,对湖广地区的破坏摧残,原来的“天府之国”四川又大半落入敌手,因此政府财政危机持续恶化,不得不大量增发纸币(会子),又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国家财政早已濒临破产,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南宋军队的吃空额喝兵血现象,从立国之初便习以为常。即使许多名将亦不可免,如韩世忠麾下满额七万,实际战兵常年不过三万,像岳飞这样严格律己,麾下大军全额满编的将领,近乎凤毛麟角。

到了宋末,宋军空额高达近五分之四,每年拨给五万人所需军费,实际兵额不过一万一千;阔端攻四川时,川陕宋军满额定员十万,实际只有曹友闻部两万余人死战于阳平关,于皆不见影踪;池州水军满额定员三千,实际兵丁只有一千,去掉老弱病残,可上阵者不足二百……

兀良哈台率领一万余蒙古军,从云南杀到湖南,号称转战三千里,大小十三战,歼灭宋军竟高达“四十万人”,如此军事史上的奇迹战绩,正建立在南宋八成所谓“军队”都只有纯粹纸面意义的前提下。

因此正如当时明智大臣所言:「国家版图日蹙,财力日耗……闻主计之臣,岁入之数不过一万二千余万,而其所出,乃至二万五千余万,财用空竭犹之气血凋耗,亦足以毙人之国。」

为救国家,救百姓,贾似道毅然以半生功业为赌注,不顾各方面利益集团阻扰反对,推行了抑制土地兼并、打击地主豪强的“公田法”和整顿军队财政、约束不法将领的“打算法”。

公田法限定了每户可占有的最大地产数,将其余部分地由国家收购变成“公田”,然后将公田的收入去偿付军需,并禁止富户囤积谷物,减少纸币流通,以稳定物价、压制通胀。贾似道自己捐田万亩为公田,在他的以身作则和强力推行下,国库得以大大充实,财政收入和军备所需得以极大改善。南宋其后十余年抗蒙战争所需军备,皆源于此

然而由于王朝晚期官僚政体的腐朽,公田法在执行过程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走形,违背了设计初衷,下层官僚借机巧立名目,肥私利己,平民百姓亦深受其害,纷纷破产,因此民怨四起,令贾似道人心渐失。

打算法便是对各地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财务审计,那些习惯于贪渎枉法的将领,许多获罪下狱。然而,南宋特殊的军权下移至地方、中枢仅掌握财权的军制,在打算法这一催化剂的激化下,中枢和地方将领的矛盾亦因此极大激化。

泸州守将刘整在中枢正要审核其军前钱粮时,害怕中饱私囊的劣迹东窗事发,竟率军叛投蒙古。刘整虽无德行气节,本身却能力出众,洞悉宋朝详情。他向忽必烈力主南征,并献上主攻襄阳、训练水军之计,成为南宋最后灭亡的导火索。

当蒙元再次大军压境,兵围襄阳时,贾似道不遗余力从各方面援救襄阳,所花费军资超过两千万,然而援军诸将纷纷被蒙军击败,襄阳坚守数年后终于城陷,南宋军力国力亦在这场拉锯战中损失惨重。

而蒙元史官捏造的「贾似道蒙蔽皇帝,数年不肯发兵救襄阳」一说,经历史科普读物《上下五千年》、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等广为流传,因此亦成为相当程度的大众共识,其实亦是滑天下之大稽的扯谎:

襄阳城下六年血战中,南宋中枢所花费军资超过两千万,度宗皇帝数次亲自下达相关诏书,连御前亲军殿前司也出动了8000人,何来皇帝被蒙蔽之说?襄阳守将吕文德、吕文焕兄弟正是贾似道最为倚重的亲信将领,明知他们生活奢靡、扶植私党亦多方优容,只为他们能打仗,又怎么可能弃之不顾?

蒙古人修《宋史》时十分粗疏,未加准确对照,他们在《贾似道传》中捏造谎言,却忘记在宋度宗的本纪和其他人的传记中,把那些宋朝中枢如何尽心尽力援救襄阳的具体用兵和财政记述删除,因此谎言一戳击破。

【咸淳五年,八月戊寅,诏郡县收民田租,毋巧计取赢,毋厚直折纳,转运司申严按劾。诏襄、樊将士战御宣力,以钱二百万犒师,趣上其立功姓名补转官资。
十二月 甲申,以钱二百万命京湖帅臣给犒襄、郢等处水陆戍士。
咸淳五年。冬十月丁丑,遣范文虎总统殿司、两淮诸军,往襄、樊会合备御,赐钱百五十万犒师。
十二月,己亥,诏:唐全、张兴祖等赍蜡书入襄阳,往复甚艰,各补转三官,赐钱二千缗。
咸淳六年,六月庚辰,子宪薨。庚寅诏以襄、郢水陆屯戍将士隆署露处,出钱二百万,命京湖制司给赐。
十一月 庚辰,诏:襄、郢屯戍将士隆寒可闵,其赐钱二百万犒师。
咸淳七年,秋七月辛未,枢密院言吴信、周旺赍蜡书入襄城,往复效劳,诏各补官三转。
八月,甲午,以钱三百万,遣京湖制置李庭芝诣郢州调遣犒师。
丁未,命沿江制置副使夏贵会合策应,以钱二百万随军给用。
咸淳八年,五月 己巳,元兵久围襄、樊,援兵厄关险不克进,诏荆、襄将帅移驻新郢,遣部辖张顺、张贵将死士三千人自上流夜半轻舟转战。比明达襄城,收军阅视,失张顺。
六月 丁酉 以钱千万命京湖制司籴米百万石,转输襄阳府积贮。
咸淳九年,二月甲申,诏:鄂州左水军统制张顺,没身战阵,赠宁远军承宣使,官其二子承信郎,立庙京湖,赐额曰忠显。】——《宋史·宋度宗本纪》

贾似道无奈,在朝野压力下亲自督师,在率军出征前,贾似道已知此行凶多吉少,一边下令准备出海船只,供赵宋皇室逃亡海上,以图将来兴复,一边怀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踏上征途。

【贾似道督府出师临行时,曾与殿帅韩震、京尹曾渊子约曰:“或江上之师设有蹉跌,即邀车驾航海至庆元,吾当帅师至海上迎驾,庶异时可以入关,以图兴复。”且留其二子于震家,使仓卒可以随驾。会似道以蜡书至韩,趣为迁避,其间有云:“但得赵家一点血,即有兴复之望。”】——《癸辛杂识》

宋蒙两军决战于丁家洲时,宋军已然上下离心,刚一交锋,指挥7万步军的孙虎臣弃阵先遁,督帅2500艘战舰的夏贵不战而逃,十三万大军一战而溃,全军覆败,蒙古军水陆并进,步骑夹击,追杀百余里,获大批军资器械,乘胜东进。

贾似道因此被罢官贬斥,昔日护国功臣,一时千夫所指,最终被和他有私仇的监送官郑虎臣擅杀于漳州木棉庵。

不久,蒙古军兵临南宋国都临安,太后和皇帝开城出降;又数年后,崖山陆沉,南宋灭亡,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被蛮族完全征服……是谓神州陆沉!

蒙元大量收降了原宋朝的文臣武将。那些屈膝投降的汉将,为了洗白自己的失节叛国罪责,如刘整一般将责任全推给贾似道的甚多。

忽必烈曾问他们:「你等为何如此轻易便降了?」这些人纷纷答道:「宋朝宰相贾似道专断国政,优礼文士,轻视武官,臣得久怀不满,所以望风而降。」忽必烈笑叹:「如果真是这样,那贾似道看不起你们,再对也没有了。」

蒙元世祖皇帝:忽必烈

而贾似道当年得罪各方、苦心孤诣为宋朝中枢积攒的众多“公田”,被蒙元侵略者收为战利品,用来论功行赏,江南百姓因此免遭中原百姓那样的种族灭绝之灾,却并非真的因为忽必烈如何大发善心。

诚然,贾似道虽然功勋卓绝,敢于担当,但确实并非如诸葛亮、岳飞那般品行高洁的圣贤君子,政治品性和生活作风不无可诟病处。他确有专断国政,假公济私,打击异己的权臣通病,此外更生活奢靡,拟比帝皇,对宋度宗亦算得上跋扈不礼,曾因小事大发雷霆,竟逼得皇帝让宠爱的贵妃出家,才算作罢。

襄阳战事紧急,贾似道本是去前线统筹协调诸路军马的最佳主帅人选,他却因为害怕领军出外时,会被朝中政敌攻击,丢失相位,因此并不愿亲领大军迎战,私下暗示皇帝下诏挽留,最终战局崩坏,误国误己。

贾似道又好斗蟋蟀,著有《促织经》二卷,分论赋、论形、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等,对蟋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完全可以算得上古代的昆虫学家,被时人讥刺为“蟋蟀宰相”,并不冤枉。

贾似道信任的将领良莠不齐,既有奋战不屈殉国的李庭芝、张钰;虽有严重战略失误但毕生抗敌至死的吕文德,又有苦战经年却艰难唯一死、晚节不保的吕文焕;更有丁家洲之战临战溃退,将他坑死的夏贵和孙虎臣;还有先坑南宋再坑蒙古,东征日本全军覆灭的草包元帅范文虎。

就连文天祥,早年也曾是贾似道看重、欲作为嫡系培养的人才,却因为看不惯他的生活腐化和专权跋扈,最终分道扬镳成为政敌。

然而,南宋的灭亡,归根结底是自身体制积弊太多,和蒙元帝国军力差距太大,贾似道纵有经天纬地之才,行饮鸩止渴之公田法、打算法,亦最终无力挽救,却和他的个人私德品行并无多大相干。

即使换了是人品高尚如文天祥去做二十年宰相,也依旧不可能解决南宋的土地兼并、通货膨胀、财政危机、军队空额等诸多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这就和鸦片战争再打十次,清朝也一定会输一样,不论主事的是道光皇帝还是林则徐,最终结果都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将国家和王朝败亡的原因仅仅归结于某个脸谱化的奸臣误国,以此简单化历史,正是古今论史的一大通病,也因此将真正值得后人反思的政体弊端都掩盖了,绝对达不到“以史为镜”“读史以明智”的初衷。

公允持平而论,贾似道更像是个不幸生逢末世的张居正。同样谈不上对学生皇帝唯命是从,却同样无争议地忠于国家、民族、社稷和皇室,同样为了救国救民,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和既得利益集团宣战。

之所以贾似道没有和张居正一样,功绩在后世得到充分肯定,反而被丑化成祸国奸臣,变成了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留下千秋骂名;既是将他列入《宋史·奸臣传》的蒙元史官的刻意抹黑,根本原因还是他的公田法和打算法,触动的是士绅集团和武将集团的根本利益:

一个既不许文官兼并土地,又不许武将吃空额喝兵血的执政者,不论何朝何代,又怎么可能不被丑化,不被抹黑?


user avatar   ti-yu-lao-shi-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贾似道的风评在正统史界早已扭转,绝不是近些年常见的那种业界没人承认的民间翻案,唯一的障碍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几十年来从影视作品里接触到的对贾似道的抹黑。

我对贾似道这样评价——出则为名帅,入则为名臣。

后人评价贾似道:“阃才有余,相才不足。”至少认可他作为一方大帅是合格的,而贾似道也确实拥有完整的军事履历。贾似道之姐贾妃虽然一度被宋理宗宠幸,但在贾似道发迹时已经去世。贾似道的父亲贾涉更是很早就被朝中奸臣打压排挤致死。所以贾似道的发迹,实出于自己的努力。

淳祐元年(1241年)到淳祐三年(1243年),贾似道担任湖广总领,正在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孟珙麾下,并得到孟珙看重。按照史书记载,贾似道当时是个非常务实的人。

美剧《马可波罗》中的贾似道




《宋史·杨掞传》: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四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燕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杨掞夸夸其谈,浪费资财,就差点被贾似道杀掉,看在孟珙爱才的面子才饶过杨掞。


小王将军剧照


贾似道早些时候,也做过保护忠良骨血的义士之举。比如王惟忠被余晦害死,【淮东制置使贾似道恤其遗孤】。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有杨过救王惟忠遗孤的情节,并安排王惟忠之子小王将军辱骂贾似道是奸臣。但真实历史上,抚养小王将军的正是贾似道。


孟珙去世前,推荐贾似道以自代,把贾似道当做接班人。孟珙于淳祐六年(1246年)去世后,贾似道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代孟珙为京湖阃帅,淳祐十年(1250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负责护边、屯垦、招徕等事务,到鄂州之战前已经有接近20年军事履历,在两淮地区也镇守了近十年。

其中,宋宝祐六年(1258年),贾似道更是指挥了辉煌的扬州之战,击杀蒙古一路方面大帅也柳干。

《元史·阿剌罕传》:阿剌罕,札剌儿……父也柳干,幼隶皇子岳里吉为卫士长。岁乙未,从皇子阔出、忽都秃南征,累功授万户,迁天下马步禁军都元帅。及大将察罕卒,也柳干领其职,拜诸翼军马都元帅,统大军攻淮东、西诸郡。戊午,战死扬州。阿剌罕袭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己未,从世祖渡江,至鄂而还。

戊午是宋宝祐六年(1258年),也即鄂州之战的前一年。蒙古的诸翼军马都元帅也柳干在攻打扬州时被宋军击杀。


在1258-1259年的蒙哥汗攻宋之役中,也柳干攻打扬州的战役往往遭到忽略。但综合《元史》的记载,我们知道,1258年统左翼诸路蒙古、汉军的宗王塔察儿率军攻打樊城,不克而还的同时,也柳干也率领一路蒙古军进攻两淮,并在扬州遭遇惨败,也柳干战死。其后,其子阿剌罕袭职,率领东路军败兵加入忽必烈的中路军,参与鄂州之战。

也柳干的前任察罕,曾在宋嘉熙二年(蒙古窝阔台汗十年,1238年)率领号称80万的大军进攻两淮,在庐州之战被宋守将杜杲等人击败。由此推测,也柳干的兵力也不会少。蒙古作为一个上升期的政权,其动员人力物力资源的效率要远高于腐朽没落的南宋。


也柳干渡过淮河,直取南宋在淮东的军事重镇扬州,当时镇守扬州的,正是贾似道。


从宋金战争开始,扬州城就屡次增筑,当时已经成为一系列坚固无比的堡垒群。也柳干骄横轻敌,带着大军一头撞进扬州城下,顿时撞得晕头转向。

贾似道一面全力守备,并令知濠州李庭芝等人率军支援。另一方面,令庐州杜庶(即杜杲之子)、涟水军毛兴率军渡过淮河,袭击蒙古军后方,切断粮道烧毁辎重。蒙古军作战不利又士卒饥疲,宋军借机发起反击,也柳干遂被贾似道率领的宋军当场击杀,残兵仓促逃过淮河。

《宋史全文》载此役——“淮境肃清,前后诸捷,凡获马疋千计,器甲万计,夺回被掠者七千余人”。


由此可见,在著名的鄂州之战前,贾似道已经是战功赫赫。当时的名臣朱熠赞美扬州之战说——“东淮有用命之将,所以屡奏捷”。正是因此,贾似道才在次年被重视,承担起迎战忽必烈率领的蒙军主力的重任。

贾似道从扬州出发,先到峡州(宜昌),以防蒙哥突破三峡杀进京湖战区。好在蒙哥死在钓鱼城下,西路蒙古军撤退(但四川的宋军很大一部分仍然驻扎重庆一带以防蒙古军反扑)。但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也从河南南下,慢慢地打穿了大别山,绕过襄阳去攻打鄂州了。




去年也柳干被贾似道击杀之后,也柳干的东路军就被合并到了中路军当中,中路军的兵力还要多于蒙哥的东路军,而且南路还有兀良合台从云南出发,打穿湖南,计划在湖北与忽必烈会师,可以说京湖战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毕竟南宋末期,由于国家机器运转效率低下、腐败、养兵成本高等原因,具备野战的兵力比起蒙古是少得多的。蒙古军到达鄂州的时候,贾似道等人还在峡州,鄂州只有都统权州事张胜主事,兵力十分空虚。

南宋的京湖地区,峡州、鄂州、黄州位置已标出



随着忽必烈开始进攻,宋将高达从襄阳、邛应从江陵率军入援。蒙古军百户长巩彦晖迎战,高达埋下伏兵后假意撤退,一举擒杀巩彦晖。鄂州之战进入相持状态。

宋理宗一面组织义勇,一面命各制司进兵赴援。二十八日,宋廷诏贾似道节制江西、两广人马,立即援助中流,以增强抵抗蒙军进攻的能力。十月,贾似道自汉阳(今湖北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师,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由于前期鄂州城防空虚,在蒙古人的猛攻下,阳逻堡防线一开始就被攻破,城防也破损严重。

贾似道的兵力显然是够的,问题是宋军野战能力不足(【贾似道率兵救鄂,事起仓卒,皆非精锐】),如果被蒙古人攻进城里肯定全部药丸。

《元史·廉希宪传》:希宪曰:昔攻鄂时,贾似道作木栅环城,一夕而成,陛下顾扈从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这里就能看出,为什么忽必烈欣赏贾似道了。

忽必烈猛攻鄂州不克,而上游的吕文德也率军下来,在岳州打败蒙古大将拔突儿,突破阻拦,以水军护防鄂州,眼见着打下鄂州基本不可能了。

然而,绕道云南的蒙古军兀良合台部尝试攻击柳州(今广西柳州)与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失败,星夜从小路北上,杀到了宋荆湖南路首府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江西一带也受到蒙古骑兵的骚扰,而赵葵在江西除了挂机之外基本无所作为。

监察御史饶应子认为:“今精兵健将咸在阃外,湖南、江西地阔兵稀,虽老臣宿将可以镇压,然无兵何以连捍敌之来?当自内托出,不当自外赶入。”


鄂州之战



于是贾似道、孙虎臣又以精兵700从鄂州突围到黄州,阻挡蒙军出击江西以及可能的沿江而下直取临安;更多援军亦自鄂州内外抵达黄州。鄂州之战是1259年下半年开始的。而根据《新元史·夏贵传》,【开庆元年,命贵至怀远,措置战守。贵固守百余日,会濠州援兵至,围始解】,同时淮西也在发生战斗,负责进攻的应当是山东、淮北等地的汉军世侯李璮、严忠范等人。

张弘范之父张柔在鄂州之战中处于蒙军中军,但没有任何正面表现,应该是吃了亏



听说蒙哥已死,忽必烈也师老兵疲准备撤军之后,李璮因为攻打怀远伤亡不轻,进入了摸鱼模式。而贾似道这时候终于拿出了一记妙招,他把淮西的夏贵调到京湖,准备伏击从湖南北上的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北上洞庭湖时,忽必烈究竟有没有北返,宋史与元史、史集的记载不同(《宋史》载【大元兵拔砦而北,留张杰、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兵。明年正月,兵至,杰作浮梁新生矶,济师北归。似道用刘整计,攻断浮梁,杀殿兵百七十,遂上表以肃清闻】,忽必烈撤军后,兀良合台才赶到洞庭湖)。不过这不是个问题。


忽必烈从鄂州到黄州的广大区域撤军,无疑是个逐步的过程,贾似道当然确实需要率领众将,与之继续周旋。岳州、洞庭湖距离鄂州战场是有一定距离的,忽必烈分出两千人接应(【遣也里蒙古领兵二千人来援】),是没法和蒙古军主力互相援护的。而对付兀良合台的,并非贾似道所部,而是从淮西的怀远调来的夏贵。也就是说,贾似道笃定蒙哥死后,李璮进入摸鱼模式,他可以调动淮西兵马来收拾兀良合台了。按《新元史·夏贵传》——景定元年,兀良合台自黄州新生洲济师北归,贵进兵潍源,获战船三百余艘。又战于黄石港,获马三百余匹。遂复寿昌。军进至黄州团峰,去白鹿矶二十余里,时毡帐布南北两岸,贵以舟师阵白鹿矶浮桥下,登北岸陆战,夺还所俘老弱三千余。或谮贵不战于南岸,贵贻书贾似道曰:“敌辎重尽在北岸,攻其所必救,以速其走耳。不出三日,江面可以肃清。”于是夜率诸军,攻断浮桥,杀殿卒七百余人,明日江南无一骑,遂以大捷闻。除了攻断浮桥之外,夏贵还获得了多次胜利,合起来兀良合台所部损失应多达数千人。则最后兀良合台仓皇抵达北方时,兵力仅剩5000(或更少),就不足为奇了。


兀良合台北归后,被解除了兵权交给其子阿术,无疑与在湖南战场的惨败有关。贾似道敏锐做出判断,李璮不会再在淮西损耗兵力,果断调夏贵南下阻击兀良合台,获得大捷,实有帅才风范,也无怪忽必烈对其极为欣赏,念念不忘。

《元史·世祖纪》:帝既平宋,召宋诸将,问曰:“尔等何降之易耶?”对曰:“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久积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而送款也。”帝命董文忠答之曰:“借使似道实轻汝曹,特似道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似道之轻汝也固宜。”

可惜贾似道未能如其父贾涉一样长期事边,而是被召入朝内为相,不然当有更多出色表现。

战后,贾似道被召入朝,诛杀了著名奸臣丁大全,但也同时杀死了自己的政敌吴潜。而后贾似道进行了著名的公田法和打算法改革。对此,学者们争议不已。宋度宗上台时,朝廷账面口数仅剩1300万,虽然宋王朝只算男口,因此加倍计算,也不过2600万口。④

鄂州之战后的宋蒙对峙局势



南宋王朝巅峰时有6000万人口。根据蒙古灭宋后统计江南民户,则蒙古屠杀和战乱导致的人口损失实在1000万以上,即便考虑到川蜀的一部分还没被蒙古人所占领,账面户口的锐减也很惊人。赵构南渡之后,采取了纵容豪强的国策,而号称明君的宋孝宗也并未进行匡正。南宋王朝治下除了大量圈占民户的地主豪强之外,还有拥有私军的土豪,典型如同贵州的播州杨氏、思州田氏。而在湖南、江西、福建、两广也有许多小型土豪,直到明初才在朱元璋的铁腕下平定。在南宋前中期,土豪们会统计治下的户口,禀报朝廷,但实际收税时只象征性地交一部分。



蒙哥侵宋导致的战乱,使得更多民户躲避兵祸而投靠土豪。土豪们亦通过支援南宋朝廷抗蒙,而索求更高的自主权,所以他们控制下的户口变得几乎完全不能统计,也不再纳税了。加上参与抗蒙作战的诸将们也借战功扩大势力,兼并土地,朝廷财政越发艰难(这也是贾似道实行打算法,清查众将账目的重要原因)。所以贾似道掌握中枢之后,改革救亡实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若不改革,灭亡更快。


下面围绕贾似道晚年的公田法改革进行讨论。某些学者,如虞云国批评公田法,认为“公田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危机,反而成为社会动荡的新源头”。其关键论据是公田法实施之后,南宋朝廷仍然在加印会子,引发通货膨胀,即纸币贬值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然而,南渡之后,土地管理混乱,财政状况极为困难。之前南宋政府之所以大量增发纸币,主要用于和籴,即使用增发的纸币购买百姓手里的粮食。由于纸币贬值几近废纸,和籴实与强征等同。至于和籴的摊派也很不合理,“权势多田之家,和籴不容以加之”,重担主要落在贫弱户和中、小地主的头上。


贾似道实行公田法,继续增发纸币,则是为了收购豪强之家的土地,亦即改变从百姓手中强征粮食,为低价从豪强之家手中征发土地。其掠夺性质虽强,但负担从贫弱户和下户,转移到富有田产的豪强之家,这就是一个进步。又按虞云国的说法,公田上佃户的租税,比起豪强之家佣耕的租税更高。这个情况确然是严重。


然而虞云国称【承佃户承受不了官田的层层盘剥,交不出高额租米,不少官田竟出现了抛荒现象】。这个不少是多少,虞云国先生又实在拿不出数据,也给不出翔实的考证,颇有张嘴就来的感觉。盖豪强之家为了留住佃农,往往会降低佃户的税米,以取得佃户的爱戴。自耕农由于租税繁重,便乐于出卖土地,投身豪强成为佃户,于是自耕农更少,国家财政更加困难,剩余的自耕农所承受的赋役就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贾似道之营公田,与曹操之行屯田,明代施卫所,有相似之处。首先是要在蒙古侵逼,军费浩繁的局面下,为国家续一线之命,解决财政问题。则对于公田雇耕户加重剥削是免不了的。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减少了对底层百姓压迫最繁重的和籴,是以南宋虽然灭亡,但毕竟是全民抗战,轰轰烈烈地亡于国力远胜于自己的蒙古,而不是被内部的义军和蒙古里应外合所剿灭。



虞云国声称公田法【没有对大官僚、大地主起到多大的抑制作用】。然而“为政不难,不得罪於巨室”,在贾似道上台执政之初,凭借其鄂州战功和以前在经济上、军事上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朝野无不为之欢欣鼓舞,著名学者王柏献诗歌颂他“义概包宇宙,智略吞群英”“归来辅皇极,一稔舒群情”,反映了当时土大夫们对贾似道钦备态度之一斑。惯于任情褒贬人物的太学生们,也争相称其为“师相”、“元老”和“周公”。可是当贾似道着手实施一些有利于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而不利于贵族、官僚和地主阶级眼前利益的政策时,就遭到了他们的猛烈反对,在贾似道身败名裂以后,这些政策措施就被作为他的一大罪状而载入史册。




南宋最终还是灭亡于经济破产,但那是因为忽必烈对北方完成了部分汉化改革的整合,北方人口也不断恢复,造成的国力碾压,贾似道在其时代局限下,已经尽力了。


当然,贾似道生活奢靡、结党、排除异己(虽然奢靡程度亦遭到极大夸张,如有记载声称贾似道的豪宅范围从葛岭山上一直延展至西湖边,来显示贾似道的奢侈;但仔细一看地图,原来葛岭本来就在西湖边上),党羽亦多有并不清正之人,这是事实。然而明代大改革家张居正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张居正死后亦遭到报复,家业被抄,妻子儿女受到迫害,甚至差点被鞭尸,与贾似道的遭遇何其相似呢?


user avatar   liu-pu-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皇帝可以惹,乡绅绝对不能惹啊。从商鞅到毛泽东,管你是谁,历史上敢动利益集团的人,多半不得好死,死了也要搞臭。


user avatar   jia-gu-wen-88-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于已经先后有5个人类航天器飞的比冥王星还远甚至直接飞越冥王星——新视野号。所以我想题主问的是人类能不能发射物体环绕冥王星,也就是轨道器或者说环绕器?这个虽然因为目前火箭运力限制很困难,不过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更大更强的火箭当然能在几十年内实现。NASA还真有冥王星轨道器的方案,其中甚至考虑过着陆以及在冥王星表面像无尾目两栖动物一样跳跃好考察多个地点。

首先这是2017-2018年的NASA创新先进概念研究项目之一冥王星三级跳跃探测器,依靠直径70米的巨型气球在冥王星稀薄的大气层中辅助减速,然后启动主推进系统进一步让探测器被冥王星引力捕获并且最终着陆。当时认为如果立项、钱给够能2029年发射,不需要等百年。

新视野号探测器拍到的冥王星大气

着陆器本身质量大约200千克,减速系统质量大约400-700千克。可以用宇宙神551+Srar 48V固体燃料火箭上面级发射,不需要更大的SLS。着陆后使用剩余的推进剂启动推进系统跳跃飞行考察不同地点。

发射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的宇宙神551运载火箭
Star 48V固体燃料火箭上面级
冥王星跳跃探测器飞行轨迹预想图
冥王星跳跃探测器再入冥王星大气着陆模拟示意图,注意用80米直径阻力减速气球
冥王星着陆-跳跃器概念设计示意图

有人可能说这是着陆、跳跃器,那轨道器或者说环绕器能不能用冥王星大气阻力减速入轨?当然可以。只不过减速后会进入椭圆轨道,需要启动发动机圆化轨道进入科学轨道。

使用气球减速技术的冥王星轨道器减速入轨示意图

可能有人会说美俄关系不好要停供RD-180发动机了宇宙神5没法用了那即使立项了也要泡汤,撇开SpaceX的重型猎鹰、蓝色起源的新格伦以及巨大的SLS、军方御用的德尔塔四重型版不说,明年就要发射的火神(ST粉也可以叫其为瓦肯,毕竟都是Vulcan)运力比宇宙神551强很多。

注意重型火神-半人马的月球转移轨道运力几乎是宇宙神551的2倍,如果捆绑2个核心级同时把半人马上面级换成还没开发好的先进低温上面级,那运力增长可想而知是宇宙神5无法企及的。

官方也说了火神火箭能去冥王星

除了激进冒险的冥王星气动俘获方案外NASA还有更加稳妥细致的保守型冥王星轨道器方案。

去年NASA提出了一个冥王星系统轨道器及任务后期离开冥王星系统探索柯伊伯带天体的计划。这次是用SLS-Block 2在整流罩里额外加上半人马上面级来发射,豪华多了。如果立项那在2031年发射、2032年飞掠木星来引力加速、途中会飞越其他柯伊伯带天体,2058年抵达冥王星系统,环绕冥王星进行至少9年的详细科考任务。然后离开冥王星系统最晚于2069年遭遇探测其他科伊伯带天体,目前考虑目标中最大的是直径600千米的(470308) 2007 JH43,可能也是矮行星毕竟个头那么大,其轨道也和冥王星相对接近。

整个任务结束也要2070年代以后了。不知道那时现在的知乎大V还有几个活奔乱跳,也不知道中英大赛决出胜负没。

冥王星-柯伊伯带探测器航行轨迹示意图
跳票狂魔SLS不同型号示意图
著名的半人马上面级
冥王星系统轨道器-柯伊伯带探测器示意图

和其他探测器不同的是这个冥王星系统-柯伊伯带探测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热发电机带动3台XR-5静电网格离子推进器来作为主推进系统,当然还有化学燃料的姿态控制系统发动机辅助。探测器本身干质量2076-2699千克,装备了11种科学仪器,携带了3512-3756千克氙气、100千克肼。总发射质量6277-6844千克,这个比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测器的5712千克还重多,也超过了5000千克的天问1号组合体。

探测器的科学目标聚焦在探测冥王星目前是否还有冰下液态水海洋、冥王星和冥卫一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情况、冥王星是如何演化的等。由于为了节省推进剂和任务整体考虑、还有数据传输带宽等,所以对冥王星表面成像分辨率大约是50米/像素,比不上火星的但已经很不容易了。

由于冥王星和冥卫一可以说是双矮行星系统,互相围绕的质心不在冥王星内,冥王星系统还有其他几颗不规则卫星,所以探测器设计了非常复杂的轨道来兼顾这些高价值目标,不像火星探测器那样专一,自然无法在比较低的轨道上专心科考,上图是部分轨道在冥王星和冥卫一上投影示意图,可见轨迹本身和轨道高度。下图是轨道规划设计,可以说是玩引力的游戏非常复杂。

下表可见这个冥王星-柯伊伯带探测器成本预计为2,871,651,000美元,比卡西尼号的27.98亿美元略贵,而伽利略木星探测任务最贵倒是我意想不到的,大概是因为反复跳票加上用昂贵的航天飞机发射等吧。总体上NASA旗舰级深空探索任务平均花费31亿美元。

好久没写这样的科普了,因为最近状态很不好就没精力细说了,不过对多数人科普而言这点也够了。




  

相关话题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客观吗? 
  世纪之交的下岗工人潮为何没有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而明末精简驿站就引起李自成起义?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使者在回咸阳的路上遇见滈池君是怎么一回事? 
  同样是比对手拥有人才优势,为什么刘邦赢了,刘备输了呢?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如何在千年尺度下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中国古代法律象征是獬豸(廌)这类野兽,而西方神话体系里是司法女神之类的美女,这和文化背景有什么关系? 
  赵云、霍去病、陈庆之三个人谁更擅长带兵打仗? 
  为什么1848年突然间整个欧洲就都被革命浪潮卷入? 
  为什么同样是蛮族,汉朝可以灭掉匈奴,罗马却被蛮族所灭? 

前一个讨论
你知道什么反鸡汤语录?
下一个讨论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到底作出了多少牺牲和贡献?与当今人们的主流认识有多少出入?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