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语和韩语相比,哪种语言的敬语更复杂? 第1页

  

user avatar   mai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呃,我来晚了……

我觉得广义的“敬语”,可以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1) 句尾的形式;
2) 词语的尊敬与自谦形式(主要是动词);
3) 委婉的说法。

下面针对日语和韩语逐一比较。

============================================

一、句尾的形式

日语只有两种形式:敬体(以です・ます结尾)和简体(以原形结尾)。

韩语目前常用的有四种形式,以动词하다(做)为例:
1) 합니다:最尊敬的形式,一般用于初次见面时,或者正式场合。一般也是初学者最先接触到的形式。
2) 해요:一般的尊敬形式,用于已经认识的人之间的日常对话。
3) 해:非尊敬形式,用于亲密的人之间,或者故意想不礼貌的时候。
4) 한다:非尊敬形式,主要用于书面语。
在我初学韩语的书中,还提到了如下两种形式:
5) 하오:我几乎从未见过。
6) 하네:用于年长的人对比他小的成年人说话,我见过的主要是韩剧中岳父对女婿使用,另外也可以用于领导对下级。这种形式的陈述句尾하네现在也被单独拿出来用作感叹,但其它句尾,如祈使句尾하게,仅局限于我上面列举的情形。
后来我还接触到了第7种形式:
7) 하나이다:极尊敬的形式,仅用于对神、皇帝等说话时。

所以在句尾的形式方面,韩语更复杂

二、词语的形式

在日语、韩语中,一些常见的动词都有一些特殊形式,用于表示尊敬或者谦让。 @韦丰的答案中有全得吓人的日语「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的表格。我在下面选取很有代表性的、表达授受关系的词,跟韩语比较一下。

日语中的“给”有如下几种说法:
あげる:一般或略谦让的“给”,用于接受者与给予者地位相近或略高时。
さしあげる:谦让的“给”,用于接受者比给予者地位高时。
やる:较粗俗的“给”,用于接受者比给予者地位低时。
くれる:专用于“给我”,用于给予者比“我”地位低、相近或略高时。
くださる:尊敬的“给我”,用于给予者比“我”地位高时。
“接受”有如下两种说法:
もらう:一般的“接受”,用于给予者比接受者地位低、相近或略高时。
いただく:谦让的“接受”,用于给予者比接受者地位高时。

韩语中则只有下面几种说法:
주다:一般或略谦让的“给”,可对应日语的あげる、やる、くれる。
드리다:谦让的“给”,对应日语的さしあげる。
주시다:尊敬的“给”,对应日语的くださる。
받다:“接受”,可对应日语的もらう、いただく。

正如这个例子所示,日语用于表示谦敬的词语形式比韩语复杂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日语中的「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往往与普通形式没有联系,是全新的词;而韩语用一个中缀-시-可以导出大部分动词的尊敬形式(上面的주시다就是)。

此外,名词方面,日语、韩语都有一系列用在人名后的敬称(日语有さま、さん、くん等,韩语有님, 씨等);但日语还有尊敬词头お/ご,韩语没有。

三、委婉的说法

委婉的说法主要体现在服务人员对顾客的用语上。这一点也是日语比韩语复杂,日语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举两个例子:

1) 客服邮件中写的“请与我们联系”
日语:弊社にご連絡くださいますよう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
韩语:저희에게 연락하시기 바랍니다.
这两句中相同的词有“我们”的自谦语(弊社/저희)、联系(連絡/연락)、希望(願い/바라다),以及句尾的尊敬形式。除此之外,韩语只有一个表示尊敬的中缀-시-用在了“联系”这个动词上。而日语则还多了这么几处:“联系”前面用了尊敬词头「ご」,后面用了“给我们”的尊敬语「くださる」;“希望”前面用了尊敬词头「お」,后面用了表示“说”的自谦语「申し上げる」。

2) 食品包装上写的“(冷藏后更)美味”
日语:……おいしくお召し上がりいただけます。
韩语:……맛있게 드실 수 있습니다.
这两句首先句尾都是用的尊敬形式。在用词上,韩语只用了“吃”的尊敬形式드시다,而日语除了用了“吃”的尊敬形式「召し上がる」以外,还使用了表示“接受”的自谦语「いただく」,表示从对方“吃”的这个动作中受益。韩语的意思直译就是“您可以美味地吃”,而日语直译则是“我们可以从你美味地吃这件事情中受益”。

日语这个「いただく」还常常用在使役形后面,构成「させていただく」的形式,用作「する」的自谦语。其中的含义,就是把自己“做”的事,看成是对方恩准自己做的事。例如:
- 貨物をお送り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我们给您送货,直译为“我们接受您让我们送货的指示”。注意这里面“送”还用了自谦形式「お送りする」!
- ……ご注文をキャンセル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如果您没有按时付款的话)我们将取消您的订单,直译为“我们接受您让我们取消您的订单的指示”。其实我刚刚接触「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说法的时候,颇不习惯它用于这种对对方不利的动词,因为它有一种推卸责任的感觉(亲,是您让我们取消订单的哦,到时候收不到货不要怪我们哦)。不过日本人可从来不这么想。

============================================

下面是结论:
1) 在句尾的形式方面,韩语比日语复杂
2) 在词语的谦敬形式方面,日语比韩语复杂
3) 在委婉的说法方面,日语比韩语复杂

===========2015.03.08更新,答 @韦丰 ===========

我的答案发布后,不少知乎用户以及知乎日报读者对我的第一条结论有异议,认为我过分简化了日语的句尾形式,对日语不公平。 @韦丰答案中3月7日23:30更新的这一部分,可以看作这种观点的代表。这些观点不能说是错误,但是持这些观点的朋友们可能没有理解我划分句尾形式、词语形式、委婉说法的标准,所以我来解释一下。

我划分句尾形式与词语谦敬形式的标准,是看二者能否叠加。如果一个比较长的句尾形式可以拆分成一个或多个词语与更基本的句尾形式的叠加,那么我仅把这个更基本的句尾形式看作句尾形式,把拆出来的单个词语看作是词语的谦敬形式;如果能拆出多个词语,并且构成相对固定的搭配,则看作是委婉说法。

有一种比较相似的划分方法是,明确地提高或降低句中某个对象的词语,看作词语的谦敬形式;只是使句子听起来更礼貌的东西,看作句尾形式。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尊敬语和自谦语会被算作词语的谦敬形式,而丁宁语则会被划作句尾形式,丁宁语的归属就会与我的划分结果不同。当然,这也与我的用语(“词语的谦敬形式”)不够准确有关——从字面来看,它的确没有包括丁宁语。

举几个各位有异议的朋友常举的例子:
1) ……ございます。这可以拆成ござる+ます,所以我把ござる分析成ある的丁宁语,仅把ます看作句尾形式。
2) 書い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这可以拆成「書く」的て形 + いただく的可能形 + ます的否定形 + 疑问助词か。我对各个成分的分析是:いただく是もらう的自谦语,ます是句尾形式,「~てもらえないか」(剥离了自谦语和句尾形式后剩下的东西)是委婉说法。

上面这些解释,应该能解答 @韦丰 补充中第2部分的内容。那里列出的16种形式,其实是句尾形式、词语的谦敬形式、委婉表达三者的16种组合按礼貌程度的排列,并不仅仅包含我说的“句尾形式”。

另外,我说的句尾形式,是仅仅控制句子的礼貌程度的,并不包含能够表意的成分。于是我们再来看 @韦丰 补充中第1部分的内容。在这部分,他提到日语还有「であります・っす・である・でござる・じゃん・じゃ・のじゃ・ですこと・だわ・なの・かしら」等句尾形式。其中,「ですこと」「だわ」中的「こと」和「わ」,就是能够表意的语气词,把它们剥离之后剩下的「です」「だ」,才是句尾形式,恰好一个是敬体一个是简体。

上面的这些形式还涉及到一个现象,就是缩略省略。比如「じゃん」,它是「じゃない」的缩略,从句尾形式上看是简体。再如「なの」,它其实是省略了句尾的判断动词(及其句尾形式),实际可以采用不同的句尾形式补全为「なのだ」或「なのです」。

按照我的划分标准,日语敬语的大部分复杂的东西,就都被分类到“词语的谦敬形式”及“委婉的说法”中了。剩下的“句尾形式”,可以理解为专指“体”——敬体和简体。类似地,韩语中“句尾形式”就专指阶称。

另外还想再补充两点:

1) 同一种“体”或“阶称”中的否定形、疑问形、命令形等,算作表意成分,不算多种句尾形式。

2) 有人说我考虑了韩语古语,而没有考虑到日语古语,并提到日语文语中的句尾形式「はべり」「そうろう」。这两个的确可以与「ます」并列。不过,我对韩语的古语不了解,不知道古语中有没有更多的阶称;而하오, 하네这两种阶称现在只是在淡出历史舞台,尚未变成古语。




  

相关话题

  为什么知乎上通常用「」来代表引号,而不是规范的“”? 
  为什么「很有精神」中文配音感觉比日语原版更有气势和精神? 
  有哪些未深入探究者对语言相关知识的普遍误解? 
  有哪些你一直以为是全国通用的词语结果是你们当地的方言? 
  国内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旧日本海军爱好者? 
  请问这段话是什么语言,什么意思? 
  英语是全球主要语言中最简单的吗?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韩语很难听而日语很好听? 
  俄罗斯境内有没有俄语方言? 
  为什么日本人有了土生土长的「取り消し」,还要大费周折说「キャンセル」? 

前一个讨论
清华化工比起天大、浙大、华理差在哪?
下一个讨论
“意大利”的法理领土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