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无意中在百度接触到「唯我论」、「缸中之脑」等等,现在快崩溃了,我该怎么走出来? 第1页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是个聪明人。

不幸的是,有一些陷阱就是为聪明人准备的:比如“缸中之脑”的哲学问题。

幸运的是,很多聪明人也困扰过,并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比如,笛卡尔。

他怀疑一切:我如何知道我不是被困在自己的幻想当中?我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双手摸到的,是否只是一个恶魔对我施加的幻觉?那什么我可以确信是“存在”的呢?

就像经典物理以“牛顿三定理”为根基一样,笛卡尔希望找到“存在”的基本单位,并以此构建出真实的世界。

遗憾的是,他没能找到自己的“真实三定理”,他只找到了一条:

“我”。这个正在思考的“我”一定是真实的。

我思,故我在。

还有,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同样怀疑一切,而他给出的答案是:空。

你以为的“真实”并不存在,它只是你对短暂而变化无常的万物的自我想象。

让你痛苦的不是真实或者虚假,而是你对于“真实”的执着。

杯弓蛇影,你看到的是蛇,你的恐惧是真实的,那蛇对你就是真实的。世事因缘和合,你的解读是什么,你的真实就是什么。


user avatar   olivier.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文章争议很大,我重新梳理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用哲学无法回答。

绝大多数人都学过牛顿定律——绝对光滑的平面会永远匀速运动。

为什么。AB两个试验,同样摩擦力(比如误差<1%),距离不变。摩擦力增加2倍,距离缩短1倍。从A实验可以类推到B实验。虽然有误差,但是误差也很小,比如<2%,大家都能理解,很好用。

所以:逻辑,科学和哲学达成了统一:摩擦力为0的时候,距离会无穷大。

但是,如果遇到非线性世界怎么办?

也就是说:摩擦之上再迭代一层摩擦,叠加30层混沌以后,你会发现:两次相同的起点的实验,A实验可以跑2倍远,B实验却只能跑1倍就停止了,误差超过50%以上。大部分人会疑惑:怎么会这样?

再试一次,又不一样了。艹!

这种混沌情况,线性逻辑就不管用了,只有实验管用了。

我们的哲学是建立在线性逻辑上的,但脑子的信号,却是这样一个混沌的非线性系统。

面对缸中之脑,就不要学哲学,因为哲学家大多不懂科学,只懂逻辑。

“缸中之脑” 是1981年提出,“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缸中之脑无论逻辑多么完美,其实本质就是还原论和拉普拉斯妖的变体——人类的一切感觉,人类的一切大脑的功能,都可以还原成为计算机(拉普拉斯妖)可以还原出来的电信号。

但是问题是:More is different.

你要去学复杂性科学。对这个科学的名称就叫——复杂性科学。这门科学大概也是1980年代提出的。

为了避免你不懂,我用最简单的计算机实验,告诉你缸中之脑的计算机为什么是不现实的——

混沌的不确定解最早被庞加莱(Henri Poincaré)发现——初始较小的差异,会导致最终结果极大的不同。1963年,气象学界洛伦兹(Edward Lorenz)指出:虽然有超高精度的气象计算模型,但是天气预报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小数点后8位的微小差异会导致变化后整体50%以上的误差。所以天气预报最多只能大致准确的预测一周的天气。

混沌系统里面最简单的就是逻辑斯蒂映射。它的方程非常简单,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它进一步简单,世界上最简单的逻辑斯蒂映射方程——

Xn+1=4Xn(1-Xn) 前面的n+1,n是脚标

我们取两个非常接近的数值:比如X=0.2,是蓝色曲线,和X=0. 2000000001, 是红色曲线,用matlab分别画出100次计算结果,图如下。

在最开始,两个图线几乎重叠到一起,成为紫红色。但是到了叠加30次以后,蓝色的和红色的就再也无法交回到一起了。

别忘了,X=0.2,X= 0.20000000001, 而两者的初始测量差异只有十亿分之一,必须用非常精确地尺才能量出来,但是30次叠加以后,却出现了高达50%的差异。

逻辑斯蒂映射是想表达——

两次测试,无论你开始精度多么高,比如精度达到10亿,百亿分之一!只要你有误差,然后迭代50次,60次以后,两个不同的原始数值,会给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我们无法通过A实验的结果来精确预测B实验的后代,即使A和B实验的初始差距只有10亿分之一。

放到现实中:假设缸中之脑的计算机是是通过程式反馈结果,测量的输入来自于我们上一次的大脑输出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处理 缸中之脑的计算机,获取我们大脑的信号,稍微测量误差大了十亿分之一,那么30次互动叠加以后,结果就会相差50%以上,

最终这个计算机的程序,完全不能作出任何判断——比如最开始缸中之脑计算机,收到我的两次大脑信号(差距是10亿分之一),程序设定我第一次实验最开始会看到白云,经过30代以后,看似同样的信号,会让我第一次看到白云,我第二次看到乌云!

非常精确模型的计算机,也无法计算最简单迭代程序出现的混沌的行为。如果缸中之脑的计算机要算出整个大脑能够思考的宇宙,那么它必须每个地方都算的非常精确才行。

别忘了我们的实验:即使是10亿分之一的精度,超级简单的程序,也只能承担30次迭代。缸中之脑计算机的精度不可能超过普朗克极限,然后又要跑大脑这么复杂的程序。几百万次以后,在物理上不混沌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只能采用无耻的神学逻辑:它是万能的,现有物理规律都是它定的,普朗克极限也是它规定的,光速也是它规定的,它可以计算到无穷精度,他的运算速度是无穷的,它可以跟神一样不遵守任何现有的定律,但是也改变不了任何现有的定律。

与其这样你还不如信基督教算了。

结论:缸中之脑的计算机只能存在于哲学家假想中或者基督教的万能神中。


人脑为什么是混沌,还原论为什么不灵,缸中之脑的计算机为什么没法还原,我这个文章回答了——但是太长了,很多知乎学生看不进去,知乎小编也看不懂。


缸中之脑思想实验反驳法:

给定缸中之脑,以及对应的计算机进行反馈。

缸中之脑:我要做X个初始长度2.0的棍子A,B,C,……X

计算机: 这个大脑需要初始长度2.0的棍子A,B, C……X,我在他把想象中的棍子切削到2.0棍子的时候,给这个大脑反馈信号:到了2.0了,停!

虽然不知道大脑想做什么,为了保证大脑思维逻辑的一致性,最保险起见,计算机提供的刺激信号:A=B=C=……X,属于程序上相等。

因为这3个物体不是实物,而是给同一个大脑,模拟出来的信号。A=B=C的物体,在计算中存在,在现实中不存在。因为现实测量一定会有误差。

缸中之脑:X个棍子做同样规则的逻辑斯蒂映射30次。

计算机:solution 1:

因为A=B=C=……=X,属于数值相等。按照计算理论,用计算机输入同一个数字运行X次,结果应该完全一致,程序只能输出同一个数值。A映射30次,B映射30次,C映射30次, A[30]=B[30]=C[30]=……=X[30]

缸中之脑悖论1:

缸中之脑如果在进入缸中之前学过混沌理论和测量误差,缸中之脑会发疯。怎么可能,按照混沌理论,这是不可能现实中存在的。难道我每次测量误差都为0?

我要检查一下每一项。后来发现同样规则的逻辑斯蒂,则A[n]=B[n]=C[n]=……=X[n],永不混沌。这个世界肯定是有问题。

计算机:solution 2:

A=B=C=……=X,严格数值相等,但实际数值略有差别。A映射30次,B映射30次,C映射30次, A[30]、B[30]、C[30]、X[n]都不一致。

因为没有实体,所以这个不一致,只能属于计算机故意设置的误差。

缸中之脑悖论2:

缸中之脑肯定一开始会疑惑:怎么可能,我明明初始条件一样,每次规则一样,结果不一样。计算机肯定有误差,我要检查一下每一项。

后来发现则A[n]、B[n]、C[n]、X[n]每一次计算都有小误差。这个误差来自哪个环节呢?缸中之脑会思考。

然后开始严格按照逻辑斯蒂规则反推回去。由于每一次,计算机程序故意会设置误差,然后缸中之脑发现反推计算不回去了。

这个世界肯定有问题。世界上连数学计算反推都会有误差?没道理啊!

矛盾计算机——

假设有个神一样的计算机:
规则1. 每次,缸中大脑正面逻辑斯蒂映射的时候,外部计算机要设定合理误差,随机制造混沌

规则2. 每次,缸中大脑反面复盘的时候,把误差和随机消除,消灭混沌,否则回不到原点。

缸中大脑正面再一次推理,希望得到同样结果的的时候,计算机矛盾,死机了。

因为这个计算机面临自相矛盾的两个规则。

按照规则1,它需要随机设定误差,再制造混沌。

按照规则2,正面推理是反面复盘的反面推理,他应该消除误差。

计算机应该设定还是消除误差,出现矛盾。

所以这样的神计算机不存在。


几个常见的疑问截图——


这就是万能神了,没法讨论了。

关于误差。



在真正的宇宙中,事情变得复杂。现在,葡萄牙阿威罗大学的天文学家Tjarda Boekholt领导的团队证明,只需3个重力相互作用的天体就可以破坏时间反转的对称性。
他们在论文中写道:“迄今为止,恒星动力系统中的混沌与不可逆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仍然不确定。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创性地使用精确的Brutus n体模拟算法程序来研究引力系统中的混沌三体系统,超越了标准的双精度算法。我们证明,不可逆解系的占比成幂律分布,随着系统混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n体问题是天体物理学中的著名问题。根源在数学上。即使仅仅应用牛顿的运动定律和牛万有引力定律,考察3个或3个以上的天体在彼此的引力下相互作用时,事情就会变得异常棘手。
即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太阳系,我们也只能预测未来的几百万年的发展。在宇宙中,混乱是一个特征,而非错误。
在模拟n体运动时,物理学家有时会返回时间不可逆的结果——换句话说,反向模拟并不能使它们回到原始起点。
尚不清楚的是,它们来自混沌系统本身的问题,还是计算精度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可靠性不确定。
因此,Boekholt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个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和荷兰莱顿大学的计算天体物理学家Simon Portegies Zwart之前编写了一款名为Brutus的n体模拟程序,使用暴力计算来减小数值误差的大小。
现在,他们用它来测试三体系统的时间可逆性。
“由于牛顿的运动方程是时间可逆的,因此向前运行,然后再反向运行,应该可以恢复系统的初始态(尽管速度存在符号差异)。因此,可逆性测试的结果是确切已知的。”
用来模拟的天体是3个黑洞。首先,黑洞从静止开始,彼此靠近,产生复杂的轨道,然后因为引力弹弓的效果,一个黑洞被抛出轨道。
正向模拟到此为止。现在把上述最后“一帧”当做起始,赋予相关对象反向的物理量,尝试将系统还原到初始状态。
他们发现,在5%的时间内,模拟不可逆。返回的结果相当于对初始态进行轻微扰动,尺度为普朗克长度——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米,可能的最小长度。
“三个黑洞的运动可能非常混乱,即时原初状态仅仅出现普朗克长度大小的扰动,但因指数效应,后续发展差之千万里。因此混沌破坏了时间的对称性。”
5%的比例似乎并不高,但是由于混沌系统具有根本上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哪次模拟会落入该5%范围内。
他们已经证明,问题来自混沌本身。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缸中之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的所有感受并不是全部通过大脑传递。

加上中枢神经也还覆盖不全,加上脊椎依然没有全部覆盖,越加越多,最后变成缸中养个人。

缸中养个大活人的画面冲击力,瞬间比缸中养个脑袋的冲击力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就是睡觉么,咱这辈子没啥强项,但是只要说起睡觉做梦,咱谁也不服!


user avatar   miaomiao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醒醒,在这之前你就知道自己不过就是宇宙中一颗沙子上的猴子,但这也不影响你打飞机啊。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研究研究就好了。这个问题前人已经研究了几千年了。 你的认识还是皮毛,恐慌正常,研究多了,就不恐慌了。

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不是NPC,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你自己,但是把这个问题一句话讲不情况,可以看看我的收藏夹,看完就明白了:探索宇宙与人生的真相


user avatar   lao-sun-da-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chen-mo-yun-c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抖机灵】

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日本民众欢呼雀跃,因为日本从此被纳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列强的第一步。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民众欢呼雀跃,因为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超级经济体的第一步。

然后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最喜欢看的,就是采访一堆白人,然后看他们如何夸日本,并且在酒吧雇佣白人陪酒女来现实面子。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中国人开始喜欢,看一堆在中国的白人做节目,然后看他们如何夸中国,并请了一堆白人来做广告。

历史都是一种循环,十几年走了日本七十年的过程,也算不错了嘛。东亚中日韩三个民族,虽然彼此互相嫌弃,但骨子里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可否认,世界上有许多对于日本/中国 ,感兴趣有好感的欧美人。只不过,许多我们看到的,已经被做成生意了。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psychologyz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hong-feng-kai-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视频开头那老和尚刚一开口,我就有了一种yes indeed的既视感......




  

相关话题

  山东一中学教师网课多次训斥辱骂学生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有哪些警示作用?教培从业者应如何提升行业风气? 
  按照科斯定律,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都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社会规范在很多方面违背经济学规律? 
  如何克服敏感、多疑的性格? 
  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其实很病态? 
  努力的意义是凌驾于人之上吗? 
  抑郁症能完全治愈吗?有哪些有效方法? 
  造物主对男女是公平的吗? 
  为什么我觉得哲学没那么难?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否否定了存在主义学说? 
  人是不是这个宇宙的奇葩? 

前一个讨论
哪些牌子的哪些数码产品你用过后再也不考虑其他牌子的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鸣人童年那么惨?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