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单从语言学的角度,你认为嘉绒语和普米语究竟归入羌语支还是藏语支更合适,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dimz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判断两种语言是否属于同一语支的标准是什么。根据青年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的历史语言学,判断语言系属的唯一标准就是共同创新(shared innovation)。注意“唯一”两个字。也就是说,两种语言就算再相似,共同词汇再多,它们没有共同创新,就不能判断它们属于同一语支。乍一听,“唯一”标准似乎太绝对了,但是仔细想一想,你会觉得这是很符合直觉的。因为同一语支的语言必然分化自一个共同祖先,而这一共同祖先区别于其它姐妹语言(其它不同语支的祖先)的地方,就是它发展出了其它语言没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词汇上的,可以是奇怪的音变,也可以是构词形态上的。当这一共同祖先开始分化,它的后代必然继承了这些创新,这些创新就是子语言的共同创新。

明确了这个概念,我就围绕嘉绒语和藏语的关系来谈谈。先上个图,这是去年发表在PNAS上的有关汉藏语系谱系的研究(Sagart et al 2019)。这项研究比较了汉藏语系中50种语言的150个词汇,并计算出以下的谱系树。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嘉绒语组和藏语不属于同一分支。反而,嘉绒语跟彝缅语更加接近,而嘉绒语组内部的第一个分支,是原来被视为“羌语支”语言的扎巴语。虽然这项研究没有把大量羌语支语言囊括在内,但我们可以基本肯定,嘉绒语与“羌语支”的关系,要比它与藏语支的关系紧密得多得多得多。我们可以把嘉绒语、羌语支语言和彝缅语称为“羌缅语支”。

好了,你要问了:这项研究是基于词汇和贝叶斯谱系分析,并没有采用历史语言学的手段。你问得没错。其实在这篇文章的准备阶段,作者们也是按照自己处理汉藏语系语言的经验,仔细排除了借词,保留了可能的同源词的。汉藏语系的历史我们了解得太少,同源词的判断只能靠“猜”,但这里的“猜”,是educated guess,有理据的猜测——我们知道这是正确答案,但我们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

那些认为嘉绒语是藏语方言的人,他们给出的唯一理据就是嘉绒语“保留”了许多古藏语词汇。确实,嘉绒语有许多词汇跟古藏语很像。但是要注意,越像就越有问题。一般来说,借词都是相像的,而同源词都是不像的。比如原始印欧语的*suHs“猪”,在拉丁语中是sūs,在阿尔巴尼亚语中是thi,长得完全不像,却同出一源。我们可以用规则音变来解释。所以,当我们看到嘉绒语有许多词的发音跟古藏语的发音几乎一模一样的时候,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是借词。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嘉绒语和彝缅语的一些可能的共同创新(取自Sagart et al 2019的附件、Jacques & Pellard forthcoming和本人添加的材料),主要采用嘉绒语茶堡(音pù)话(Japhug, Jph.)、绰斯甲语(Khroskyabs, Khro.)、道孚语(Stau)和古缅语(Old Burmese, OB)、仰光缅语(Rangoon, Ran)、傈僳语(Lisu)。

新:Jph. ɕɤɣ; OB. sac

红:Jph. ɣɯrni; Khro. mnə̂ɣ; OB. nī

云:Jph. zdɯm; Khro. zdə́m; OB. tim

前边:Jph. ɯ-ʁɤri; OB. rheʔ

肺:Jph. tɯ-rtsʰɤz; Khro. rtsʰǽz; OB. ʔachut

雨:Jph. tɯ-mɯ; Khro. mə̂; Ran. mo⁵⁵

年:Stau. kvo; Khro. dɣû,Lisu. kho̠³¹

是(系词):Jph. ŋu; Khro. ŋóz; Lisu. ŋɑ³³

这些词汇似乎仅仅出现在羌缅语中,可以认为是羌缅语的共同创新。在藏语中它们分别是gsar pa、dmar po、sprin pa、mdun、glo ba、char pa、lo。很显然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在语法上,嘉绒语也藏语大相径庭。有许多词缀很显然是嘉绒语组新发展出来而藏语从未经历的。藏语当然也发展了与嘉绒语不同的构词形态。总的来说,嘉绒语和藏语是同属一个比较早的分支,但很可能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分化了,属于汉藏语系中比较早分开的语言之一。从今天的角度,怎么着(zhāo)也不能把嘉绒语和藏语看成同一语支的语言。

延伸阅读:

Zhang, Menghan, Ya Shi, Pan, Wuyun and Li Jin. 2019 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Nature 569, 112–115.

参考文献:

Sagart, Laurent, Guillaume Jacques, Yunfan Lai, Robin Ryder, Valentin Thouzeau, Simon J. Greenhill, Johann- Mattis List. 2019. Dated Language Phylogenies Shed Light on the Ancestry of Sino-Tibet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6(21): 1–6.

Jacques, Guillaume and Thomas Pellard. forthcoming.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and morphology in Sino-Tibetan: What is wrong with Rung? Diachronica.




  

相关话题

  汉语和英语有可能合并成另一种语言吗? 
  如何看待在交流中直接将「JK 制服」以「JK」代替的行为? 
  在你学语言学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儿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上古汉语为什么这么多含义过于精细的字? 
  单从语言学的角度,你认为嘉绒语和普米语究竟归入羌语支还是藏语支更合适,为什么? 
  如何看待很多人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指明关系时,习惯把grandfather翻译成「爷爷」? 
  这是什么语啊? 
  你对汉语言文学新生有什么不得不说的建议? 
  字母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国际音标每一个符号在各种语言中的发音都是一样的吗(比如 r)? 

前一个讨论
8 日 21 时至 9 日 21 时天津津南区再增 20 例阳性感染者,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下一个讨论
在印度的方言邦中,不会印地语的年轻人依然是多数吗?情况和刚建国时相比有多大变化?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