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看了睡前消息 140 期「亲眼看看独山县怎么烧掉 400 亿」,大家什么感觉? 第2页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高中班主任教课一般,和我不对付。当着我面数工资,把我叫办公室训话,亲眼见着他坐那里,把一沓钱查两遍,一言不发。

他在中差生中口碑甚好,原因无非是心宽,不大管理班级,教的又不是主科,一群不好好学习的觉得日子过得去,对班主任自然感恩戴德的。

班主任高一开始就查了一遍班里谁能上一本,然后觉得数目比兄弟班级差不多,就高枕无忧了,这个数目从高一查到了高三,连只有学籍在班里但是从来没上过课的学生都算在内了。

碌碌无为水三年是他的管理方法,没办法,学苗就那样,他拼死拼活可能拉不上一个一本生,玩命干三年还把差生得罪了。

重点班老师就呕心沥血么?更不,重点班班主任女儿恰好在自己班,同届高考,为了她闺女升学自招,高三时候人差点都看不见了,讲课也是心不在焉,更水。但班里还是北大清华该有有,且比往年多,

有高徒才有名师,名师不一定真使劲。因为高中筛一道,重点班再筛一道,学生都是掐尖的,说的直白一点,学校塌了,教室垮了,老师跑了,好学生还是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见了那么多老师,肯定有好有一般的,有实力的人早就从稂莠不齐的老师里寻找到应试和学习的一般规律了。

普通班的老师水课,重点班的老师好好教,这也就堪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了,几十年高考都这么过来的,但这几年又有新的幺蛾子,也就是重点校的老师总整花样,领导开始玩形式,把好的学苗弄去搞这个弄那个,大搞艺术节,比赛,主题周,活动满天飞,于是学校一片花团锦簇,偏偏升学率还是这么好,于是不少老师和领导飘飘然了,觉得自己会教育,懂教育,陶行知在世。

这样领导从重点校出来,到了普通校,有可能一次就把一届学生坑死,

因为他们错把好的学苗当成了自己的水平,把电梯里俯卧撑当做功了。

400亿触目惊心,但毕竟只是砖石沙土,偌大的体育场连个看门的都没有,所谓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没有哪个好苗子被真正耽误在独山,差生本来就差,折腾一通白茫茫真干净,地方债又不摊派给老百姓,顶多是事业单位借钱发饷,肉食者鄙嘛,自己作的。当然到哪无地农民都是最惨的,立身之本被征收,祖坟推平上面浇筑混凝土了,留下的是废墟和秃山,从这一点来说,治下百姓温饱都没了,这样的父母官应该写进县志,永远被唾弃,子子孙孙都不要入境。

与独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连自媒体都跟风吹什么某某地方政府是披着政府外衣的“投行”,说者兴高采烈,听者冷汗直流,政府投资,投基建投民生,那是守土有责,没听说哪个县政府投钱投给临县盖公厕的,真变成投行了,要不要投个贾布斯?要不要投个水变氢?

过去二十年各个地方热潮是打造新中关村,只要是数码城软件园之类的,没有不对标中关村的,虽然最后都成了数码城百脑汇,兼卖盗版光盘和游戏机,这几年又都在对标金融岛、追保税自贸概念,花团锦簇的新城,写字楼盖得规规矩矩,即使是没几个人起码马路柏油和夜景灯带搞得像样,完成度比独山县要高多了。

这个游戏规则已经有成例,不像贵州那样野蛮生长,它背后的逻辑就是起码有个中型城市为依托,新城产业园用房地产托底,土地出让回笼大笔资金,最后变地方债为房贷,转嫁给老百姓,政府压力没那么大,老百姓生于斯长于斯,最后烧掉毕生积蓄腾笼换鸟改善改善住房条件,从菜价五毛钱一捆的地方搬到鸟不拉屎一根葱四五块的新区颐养天年了,领导班子拿到政绩升省里去了,两全其美。至于后期养护,马路路灯市容市貌,新城散散落落居民的公共交通,医疗和教育,则后来人愁去吧。最好就是吸引附近区县进城买房,外地炒房团来买,限购和解限反反复复造势,搞点展览运动会,高位出货,套牢一片,

万一真瞎猫碰上个死耗子,引资成功,做起来产业了,那就全国典型,连自媒体都要捧臭脚了。可上可下的地方,可做小而美偏偏被忽悠着搞大而全的地方,明明没那个能力聚集产业偏偏要引智招商,他们的困境是隐性的,是不如独山县这么一目了然的,当初引智也好,出台种种人才政策也好,一没有持续性,二没有执行力,三没有产业承接,让人才,让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陪着政府搞创业,一旦玩砸了,后继乏力了,坑的是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普通中学非要学重点校搞素质教育,坑的是原本在中游,踏实学习能走个一本,偏跟着弄自招搞竞赛,游学演讲学特长,耗散家财结果连个二本都没上个好的。

如果说哪里出了问题,应该是考核“名师”的标尺出了问题,总在用学生的成绩反推老师的水平,却忽视了学苗的千差万别,名校就都是名师,名师说的就都对,把环境当能力,把地域优势当成了施政成果,大跃进大搞试验田的后果,却总让中差生埋单。其实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坑了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和好好学习,屁股蛋子都坐出黑印,却受制于教育环境和资源,只能考个一本二本的寒门学子,他们深受二线城市大跃进的戕害,前者丢失土地,后者则失掉人生机会。

真拉动内需,就得从最基本的人需入手,首先改善一线大城市的人居环境,用最大的基建投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就业,然后再用大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力量,调配社会的资源,出绿水青山的出绿水青山,出果蔬农产品的打包发货,当城镇居民工资更高,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惠及家人的时候,自然就把父母从山沟沟里接出来接到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养老了,

儿女没了春节税,老人离儿女近,都有天伦之乐。

独山县可以改造成主题公园,废土风格打僵尸那种,

什么?怕招不到群演?

可以把那个圆环套圆环的鬼建筑改成监狱,让贪官服刑顺便客串,反正他们大多都秃且丑,监狱里把脑满肠肥饿瘦了,形象正合适。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让西弗吉尼亚放开了搞,搞出花儿来,西弗吉尼亚也无法发展成 “华盛顿-纽约-波士顿” 那样。

你搬出拉斯维加斯,以此作为 “人定胜天” 的例子,再让内华达州放开了搞,搞出花儿来,内华达州也再造不出另一个赌城来,仅会还给你个季节性的黑石镇,供加州的自以为酷无趣家伙们聚众滥那啥。

科罗拉多适合干啥?滑雪。

怀俄明适合干啥?当下一个超级火山口。

南达科他适合干啥?埋民兵导弹准备末世。

你想把它们发展成东西海岸那模式,上帝来了也没戏。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如何开发?如何振兴?

把长三角连成一片,粤港澳连成一片,京津连成一片,那就是三四个东京都的体量,承载 “西部” 的一大半人口,绰绰有余。爱建几个体育场就建几个体育场,平时踢球抢场地能打起来的那种;爱建几个大学城就建几个大学城,保证周末小时房能全天啼不住的那种。再围着海南特区修一圈儿城市,从此 “椰子鸡” 就是正宗东北菜了。

原本 “贵州” 100个人。“大开发” 后,70个人都去东部了,剩下10个人做辣酱,10个人挖币,10个人搞旅游......全省GDP虽然砍半儿,但全省就剩30个人了,人均收入翻一倍,悠哉悠哉,其乐无穷。

我国有一个好,那就是公务员队伍普遍都是做题家,而不像彼岸塔国,骨子里就是资本收买的走狗。

无奈做题家们常年要做的题,实在是有些太八股了,不够与时俱进了。

明明是 “一国”,某些方面却搞得仿佛比塔国更 “一国50制”,这是何必?

最终只能便宜那些在造币撒币全链条上的公职、金融、承包商、白手套们,一多半儿装兜里,再留下一小半儿的半成品奇迹做墓碑。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这么一批人,分析起《雍正王朝》、《大明1566》什么的头头是道,真正的政治大事件就在眼前了,怎么不来分析了?合着都是纸上谈兵的水平?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觉得"天下第一水司楼"挺气派的,至少能符合相当一部分人的审美。从烂尾后络绎不绝的观光客去拍照留念就可以看出。

所以如果独山县可以做几个类似这样的工程,把烧的钱略略控制在财政收入以下,完全可行。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同时遇到突发情况当地财政也不至于一地烂摊子。

所以其实多一些立法的努力,规定每个地方的政府项目支出不得超过上一年财政收入的多少倍就可以了。

然而,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么多年来很多原本升不上去的地方官都因为政绩工程赌对了,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房价的增长,相关工作人员的收入增长多线共赢,获得进一步的提拔耀升。所以很多地方的父母官都在或大或小地赌,而下一任则多少会唱唱对台戏。

最可怕的是,前一任花几百亿做的烂摊子,下一任再以"不合规矩"为由,为了上头满意花几百亿去推掉。

这并不鲜见。


user avatar   qi-gu-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今年1月份新华社发的关于这个烂摊子问题的文章,我摘抄中间一段:

在独山县,潘志立独断专行,“一把手”俨然成了“一霸手”。在三都县,梁嘉庚也有相似的口碑,他的话就是规矩,“他决定的事,没人能阻止。”一名曾与梁嘉庚共事的干部告诉记者。没有前期研判、没有相关手续,项目想上就上,很多都是要推动实施时班子成员才知晓。

三都县一位干部说,梁嘉庚决策思路天马行空甚至荒唐。比如,他曾计划在云上书院建成后,人们上去要坐直升机,还要建个大电梯直通县城。

“老百姓生活还很困难,但梁嘉庚的心思全在大拆大建的‘政绩工程’上,上行下效,一些基层干部也跟着他学,群众意见很大。” 三都县一名干部说。梁嘉庚、潘志立落马后,三都县和独山县均有多名领导干部接受审查。

  据了解,为凸显“政绩”,潘志立安排独山县8个乡镇每2个月轮流举办一次项目观摩会,每次花费在60万元至100万元左右。2016年以来,梁嘉庚主导实施在建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27个,但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只有41个。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天下第一水司楼”的修建,让独山县影山镇翁奇村一些村民失去了土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她家的土地被征用,新修的房屋被强制拆迁,家里的猪、牛不知去向,“田土没有了,把我们农民害苦了。”

  “大干快上”的政绩工程透支了地方未来发展的财力。潘志立任独山县委书记8年多时间,到被免职时,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独山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假如这400亿,能拿出哪怕一小部分用在民生问题上,也不会让新华社的记者写出“群众意见很大”这种话。

我查了一下数据,2018年,独山全县户籍人口36.69万人,常住人口34.67万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2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5元。

多么恐怖的数据,再看看那400亿的无数烂尾工程,想想那些贫困的人民,想想那些在这400亿里吞吃了不知道多少油水的蛀虫们,多么令人齿冷。

马督工这期还是有些温和了,看得出他也是在尽力轻松的把这些东西讲述出来,镜头其实可以稍微拍一些生活在那里的贫困的人的生活,对比一下那些赛博朋克满满的建筑,那直观感受只会更强烈。


看完我还有一个思考:这个县委书记下马了,所以能拍能放能讨论,我在想,如果是两年前,这个县委书记还在任上,这个视频能放出来么,这个问题还能讨论么?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超级工程第四季:奇观误县


user avatar   yang-lei-96-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否涉及腐败不扯了,社会人早已习以为常,说点别的吧。

可能有的人会扯,说这个过程里即使有大量资金被贪墨,但这东西只要投资下去建起来了,就能拉动经济云云——没错,就是旧凯恩斯主义那套东西——噗,我还真猜对了,真有大V说这个。这位大V他应该是在清华修过经济学的双学位吧,莫非清华的老师没有告诉他基本的西方经济史,没有告诉他,滞涨出现后,旧凯恩斯主义因为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而没落了?

旧凯恩斯主义的问题总结一下:

1.重复投资导致边际收益下降,或者说投资乘数下降。这也是最近几年强调新基建而不是老基建的原因(上面的智囊在这一点上确实比他懂233),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专业开始劝退的根本原因。

2.投资挤出,信贷和财政资源有限,你做了A事就不能做B事。

3.对市场预期的改变,引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资源错配:正是预期上面会无限兜底,所以地方政府还不上钱也敢拼命借,所以城投债明明不靠谱也有投资者追捧,普通个人则对这种信用扩张心怀焦虑,不得不满中国买房,加剧内卷。

论据欠佳,打回去重写吧。

具体点说,这种扯淡说法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独山县财政户头压根不可能有400亿,这钱怎么来的?

很简单,要么是国开行或商业银行贷款给的,要么是地方城投发债从市场上融的。而独山县这个项目压根不可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还钱,怎么办?

参照过往历史,地方的烂账解决办法如下

1.财政部捏着鼻子帮忙还了。代价是赤字。

2.默认地价上涨,让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还钱。典型代表就是之前国开行那波万亿级别的涨价去库存。代价当然是三四线房价上涨的接盘侠。

3.部分银行不良率暴涨乃至技术性破产,央行接管(包商,恒丰),代价是扩表,扩表最后的代价谁来承担不提也罢。

这就是为啥这11年以来,地方政府明明还不上钱还敢拼命借,为啥城投公司债券明明是垃圾也让投资者追捧的原因。至于这个过程里的利益链条是如何传导的,谁得益谁被收割,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明白了。

当然,某些人会假装不明白,把责任推卸给关内普通人。

我能说的就这么多,其余部分请参照王子君的高票答案。


user avatar   dbeiophi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心相劝恶意评论居然被对方折叠了:

对不了解的事物随意贴上标签,只能彰显自己的无知,因为你甚至没听过对立的观点。

言语中带着蔑视和攻击,只能让人觉得难以沟通,一个不注重沟通过程的人是绝对得不到所期望沟通结果的,望自重。

原回答:

我是贵州遵义市人,与独山刚好在一北一南,看见这样的场景有点一言难尽,难以想象同一个省內,地方的治理水平差距会如此之大,贵州贫困的地方我并不是没有去过,比如务川、正安等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里,那是中国最落后的地方,但这些地方给我的反差都不如独山的大。

我认为发展考核指标的单一和不同地方经济、社会的非均质性是造成这类事件的根本原因。

说大白话,就是由于东部对于西部人才/人口、资源的虹吸,以及西部先天的不足,让西部无法套用东部的发展模式。

遵义市地方债务问题也很严重,举债投资主要用在了播州新区的建设、棚户区改造、修高铁、修路、河道整治等,坦白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少扶贫搬迁户搬到了新区,新区的食品加工厂、文旅项目、新迁入人口为他们提供了就业;作为120W人口的贵阳、重庆、成都卫星城市,现在高铁40分钟、一小时、两小时的旅程,也很好的连接了西南的重要经济地带,高速去省内各地级市的时间也缩短了,假如未来这三个城市能发展起来,遵义肯定会受益的。

但是问题也有不少,比如新区新楼盘入住率偏低、拆迁去库存带来的新型贫富不均,文旅项目营收能力等等。

坦白地讲,西南三省这五年来经济指标的增长很明显,云南与贵州人均GDP各上升了四、三位,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劲头很难持续,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沉重。

以家乡为例,遵义是人口净流出城市,整个地级市800W人口,每年要流失5W左右,并且基本都是年轻人。像我身边的高中同学,本科毕业以后大概就一半回到西南周边,硕士以上还愿意回来的更少,回来的同学一般都是医生、银行、公务员、教师等岗位,是因为我们不爱家乡,贪恋大城市的繁华吗?

不是,是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岗位,由于档案还在遵义,我前几天收到了一条遵义人才市场的短信:

我看了只能一阵苦笑,假如遵义的PHP工程师能稳定地给到6-12k的月薪,我现在在上海飘着的高中同学又为什么不回来呢?反正薪资差不了多少。

在一个当地基层公务员普遍月薪4K,工薪阶层3K的地区,在棚改货币化政策以后,房均价已涨到7K+,并且根据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年的经验,遵义的零售物价甚至略高于北京,这应该是供应链以及无地方财政补贴造成的,而这还是省內经济第二好的地区。

所以遵义,或者说整个贵州,都在面临着严峻的人才/人口流失问题,而在本地缺乏相关产业,长期投资见效慢的情况下,基建拉动投资是短期提升GDP和拉动就业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出现了独山这样绝对拉不回投资的巨无霸,还是非常惊人的。

说起来真的非常心疼,贵州并不是没有值得扶持的产业,以我了解的遵义为例,

仁怀市茅台镇大大小小两百多家酒厂,难道没有一家能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打开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吗?

湄潭县风景宜人,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产出的茶叶品质非常好,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知名度卖出更多产品、与东部大城市对接开发文旅项目、与高校合作开发无人机精细化农业项目呢?

赤水县气候和自然条件独特,有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有大量竹林、溶洞、丹霞、梭罗林,遵义有两个机场,为什么不想办法吸引更多东部游客呢?


正安县养殖的牛羊品质非常好,为什么不与周边大城市居民进行一对一认养呢?例如引入区块链以及图像识别技术,确保认养的动物有机饲养并且不被调包,也花不了多少钱。

我思考了很多,在想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我认为发展考核指标的单一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非均质性是造成这类事件的根本原因。

贵州的情况根本不适合这种文旅和商业类的大规模基建,目前贵州需要的是把钱投入到教育、民生产业等真正需要钱的地方。

再假设把独山的四百亿投给贵阳或者遵义,完全够开办一所顶尖的双一流公立大学,在解决博士/博后就业的同时还缓解了西南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大量外流的问题,毕竟有了人才产业才能过来和留下来。

诚然,以上例子有很大局限性,并且投资回报周期会很长,但是这些项目是真正的可以给老百姓提供稳定的就业和帮助,并且长期来看才是可持续的,在将来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小城市的发展考核指标真的该改改了,如果所有的地区、城市发展一刀切,不考虑当地的情况,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指标,那么独山县的案例绝对不是独一份,假如将来还有机会,我们很有可能在其它地方,看见另一个类似的“独水县”、“独田县”以类似的方式继续浪费资源。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本来没什么我想答的点,但是刚看到一个答案说这是「凯恩斯主义」修的奇观,真真的是有点看不下去。我还不是小觑了现在身陷囹圄的独山县前任领导,他能知道凯恩斯主义是作甚的么?

修独山天守阁,这压根和凯恩斯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这位在监狱里的领导能上网,看到还有人用凯恩斯来说事,不知道是何感想?

凯恩斯的挖坑理论(雇人在大街上挖坑再填上,以此发工资来振兴经济)是有好几个前提的。

首先,这个应该处在萧条时期,很多人都无所事事,也就是有大量劳动力是闲置的,这个时候花钱雇佣他们挖坑,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挤出效应」,因为如果人家本来有个小生意做,现在一看挖坑给钱,放弃小生意来挖坑,其实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浪费——毕竟挖坑不创造任何真的价值。

其次,凯恩斯的政策是普惠的。也就是通过挖坑这种方法,让很多手里没有流动性的人,能够获得生产和生活的资金,从而盘活了和这些人生活生产相关的、实实在在创造社会财富的产业。这个其实有点像注资一家企业,解决数家企业之间三角债一样。

独山县这座天守阁,到底是雇佣了多少当地劳动力,有多少钱发给当地了呢?如果这400亿(据说其实是100多亿,剩下的属于利息),有相当一部分在建造的过程中都发给了独山市的劳动力——独山市不过26万人口,能劳动的不分男女,按照三分之一算也就八万多。100个亿,就算只有一半真的流入到劳动力的口袋里面,每个人也能摊上8万多块钱。

有这么多钱,这些人也需要消费,并且相当一部分会在县内、省内消费。这至少至少可以带动整个县城的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的巨大发展了,可以说整个地区都会享受到这笔巨大的开销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但是现在效果呢?钱被谁赚走了呢?

说前任独山县领导是好大喜功也好,是利益交换也罢,但是建楼这个锅,真心的美化不成「凯恩斯主义」式的奇观的。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当地经济获得了发展,老百姓比以前富裕了。

二、官员获得了寻租机会,口袋比以前鼓了。

三、建筑相关公司老板发了大财。

四、借给独山县钱的人,有10%以上的投资收益。

五、负责人在升迁之前落马,儿子未能携款出逃国外。

六、债务以独山县的财政不可能偿还,最后国家或者央行买单,全国人民平摊。

七、独山县收获了一堆奇迹。




                    

相关话题

  2 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2% ,猪肉价格下降 14.9%?还有哪些值关注的信息? 
  未来10-20年通胀还是通缩? 
  如何评价马前卒睡前消息169期:有进无出,700万外卖骑手的内卷人生? 
  如何评价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你如何看待台湾未来的走向及发展? 
  8 月 26 日是深圳特区建立 40 周年,你有什么想说的?深圳未来如何才能继续保持优势? 
  欧美国家物价为什么那么高?欧美地区人们的购买力又是怎么样的呢? 
  很多人是不是仇视下岗工人?为什么? 
  如何看待澳门将设证券交易所,并拟将其打造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纳斯达克?会影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吗? 
  近期抓获的4名日本间谍中有1名女间谍以前是中国人,嫁给日本人后改为日本国籍,这种人是什么心理?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腾讯高级工程师因「每天在岗不足8小时」被辞退,反诉加班费等 500 余万两度败诉?
下一个讨论
公司里有人踩着点上班,也不愿意晚下班1分钟,安排加班总说家里有事,怎么办?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