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四部门联合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 第2页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在2019年的时候,我这个大预言帝就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了。。请看我在2019年1月的时候,针对马云的一个回答。


下面是具体内容。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蚂蚁集团 实际 控制人

“我对四部门只有感恩,被约谈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报”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人最重要的事情说到底就两件,一个是格局,一个是立场


有时候格局不够大,稀里糊涂就站错了立场,这就很要命了。人在什么位置就要考虑什么样的格局,马云先生位置那么高,格局却有点偏小了,导致自己站错了立场,受到约谈在所难免。


当然约谈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是这里我们大胆一点,我猜约谈内容其实非常非常简单:至少在中国,任何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都必须要服务于实业


也就是前几天马云先生自己说的,“当铺”式金融。




站在金融机构、金融资本本身的角度,或者说马云自己的角度,“当铺式”金融当然是不好的,这种形式的监管对金融资本本身来说是不利的。正如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上的演讲里讲到,“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马云先生提到的“信用管理”才是对于金融资本利好的办法,是有利于金融资本自己的。


然而并不利于中国。


我一直有一个粗浅而简陋的看法,21世纪人类斗争主线将是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的斗争。很多人不认可这一点,当然了我水平有限,可能确实是错的。限于篇幅限制,这个理论无法展开讲透彻,我也不打算费太多力气来说明这个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有三点:

1、中美斗争的本质是这个,目前来看,中国代表的是实业资本的利益,美国代表的是金融资本的利益。

2、在未来未必不会出现跳反,谁代表什么势力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然而斗争的本质不变。

3、这种斗争是复杂的,是相互交织、你中有我的,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不是说中国代表实业资本,中国就完全不掌握不涉及金融资本;美国代表金融资本他就完全没有实业资本,而是说,中国的环境更有利于实业资本,美国的环境更有利于金融资本。


马云在前几天上海的演讲中很明显因为没有看到这个大局,而稀里糊涂站错了队。这不是什么技术性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是格局问题,是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


所以他被约谈了。




在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斗争的主线之下,目前中国代表着实业资本的根本利益,这种立场是正确的。从战略上讲,目前实业资本依旧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中国要想在中美斗争中占据优势,必须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


那么美国看不到这个优势吗?他一样看得到。只不过由于前一段时间的战略误判和蹉跎,他被挤在了这种优势之外而已,他自己比谁都心急,但是只能选择代表金融资本利益,在猝死和慢性死亡中选择了慢性死亡。


马云先生作为蚂蚁金服等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实际控制人,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他代表的是阿里巴巴系自己的利益;而中国政府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的利益,甚至需要考虑全人类的利益。这种格局上的差异显而易见,因此立场也不同。然而在中国做生意就要按照中国的规矩来,马云再有钱,也只能服从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不能反着来。“脱虚向实”已经掷地有声的进行了很多年,相信马云先生也看到了很多实例,然而受限于较小的利益格局限制,所谓“利令智昏”,在这个事情上出现了重大战略误判,实在是可惜可叹。


四部门对此则非常非常清醒,中国的金融资本必须要服从“脱虚向实”的大局,金融资本必须要服务于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在中国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利于实业资本发展的要求来,金融资本市场规则的设计制订必须要确保资金流向有前途的实体经济企业,这是最基本的起码规矩。任何人不能触碰这个规矩,只要触碰了,约谈事小、破产事大。


任何让资金“空转”、无中生有、玩金融资本游戏的行为,都是高压线。金融资本市场运行不能光讲金融资本自己获利不获利、利润率多高,必须要看最终投射到实体经济的效果,能不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就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铁律,你说破天,这一条也不可能改变。


马云先生在上海的演讲很明显触碰了高压线。只讲金融资本自己的规矩,不讲中国的大规矩,这是不行的;只考虑金融资本自己发展赚钱,不落实到实体经济发展上去,这更不行。


在中国搞金融,你还就必须按照“当铺思维”来,这不是你金融界、金融机构、金融资本自己的事情,这是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大局的事情。搞“信用管理”当然有利于金融资本本身,但是不利于中国代表的实业资本,也就不利于中美斗争大局,不利于中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孰大孰小,马云先生心里要有数,阿里巴巴虽大,跟中国比起来也是鸡蛋碰石头。


这就叫“大局意识”。




很多人不理解“21世纪的斗争主要是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的斗争”这句话。


我们一步一步来。



1、超过一定数量级的钱就不再是钱,而是对资源的调配权力。一块钱是钱,你可以买一根棒棒糖;一万块钱是钱,你可以买一台好一点的电脑;一亿块钱就不是钱了,它超过了“消费”可能达到的上限。所谓“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不过卧榻三尺”,个人的消费能力是有个上限的,个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一个数量级,对于消费就不再具有意义。一亿不够?那就再来100亿、1000亿、10000亿如何?这个数量级的钱,实际上代表的是对于资源的调配权力。


比如你有一亿,那么你可以在上海买10套房子。你可以拿这10套房子出租赚租金,也可以扔在那里等着可能的升值,也可以啥也不干,甚至可以用来当仓库使,只要合法合规,谁也管不到你。


当然你也可以用这1亿来给10个博士生发工资。一方面投资赚取收益,然后养活这10个博士生,让他们做研发,当码农,当社畜,法律允许你就可以干。


你也可以用这1亿开个小工厂。购买机械设备,购买制造专利,购买原材料,投入生产然后把产品投入销售渠道。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你拥有对于劳动力、生产资料的调配权,一亿的调配权。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超过一定数量级的钱实际上代表着某个人、某个机构、某种势力对于资源的调动使用的权力,而法律约束着这种权力,防止权力被滥用。比如你要是说用一个亿去买凶杀人,贩毒,成立非法武装,那就不行。




2、资本的流动代表着巨量资源的流动。实业资本也是要通过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才能实现流动的,资源的配置需要金融市场的存在,这就是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斗争的复杂性所在。我们这里提到的“金融资本”,是指的空转的、无中生有的、数字游戏式的资金。


资本流向哪里,哪里就繁荣,这毫无疑问。比如一个有前途的项目,获得了一笔资金的投入,它肯定就会发展起来;一个行业突然涌入大量的资金,这个行业就会繁荣。


金融市场监管”这东西是干什么的呢?它是制订资金流动规则,确保资金流向什么地方的。前面已经说了,中国代表的是全球实业资本的利益,中国的环境对于实业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的金融市场必须要服务于这一点。那么,中国的金融市场监管必定就要制订一套有利于资金流向实业的规则,并监督执行落实到位。


中国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中国的金融市场必然是“落后”的,它必须要确保资金流向的是实业,导向就必然是“看效果”而不是“看信用”。发展什么产业,遏制什么产业,严禁什么产业,是有一套判定标准的。


“信用管理”的导向是金融资本自身利益,极易导致金融杠杆失控,导致资金空转,最终结果是有利于金融资本而不利于实业资本。实业资本难以获得需要的资金,而资金全部流入了“信用”良好的金融市场操作者。这套体系的导向出了问题,因为信用很容易伪造,实业资本却又不擅长于此。


“当铺式金融”固然看起来不是那么的高明,然而导向非常明确,资源会随着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当铺是需要抵押物的,抵押物难以伪造,这是朴素简单的对赌思维,也是实业资本的思维方式。抵押物的存在,或者说当铺思维,它极大的限制了资金空转,固然不利于金融资本玩儿自己的游戏,然而有利于资金老老实实呆在实体经济里。




3、资本的脱虚向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劣币驱逐良币”。互联网经济是目前最火的经济之一,互联网经济的“烧钱模式”极有可能引起劣币驱逐良币。很多初创互联网公司喜欢烧钱,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击垮竞争对手,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不是比拼创新实力,比拼经营模式,比拼管理能力。


不得不说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有向着传统行业蔓延的趋势。阿里巴巴自己、美团、其它互联网企业当初都干过这种事情,通过补贴消费者、让利从业者、提供高福利来达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一旦目的达到,消费者补贴也没有了,从业者利润率急剧下降,员工福利立马消失,甚至“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这套游戏一直玩下去,我们的市场上就会留下一大堆丑陋的“怪物”。它们既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妥善的管理,更没有创新活力,只剩下垄断地位和无所不用其极的盈利手段。市场上将会只剩下没有选择无可奈何的消费者,996甚至007的打工人,疲于奔命的快递员。


“信用管理”极易导致这种事情的发生,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拥有“良好信用”的企业会更容易获得资金,而“良好信用”可以通过大量的启动资本来伪造,形成一场喧嚣的泥石流。


而“当铺思维”则没有那么容易兴风作浪,抵押物的存在限制了随意兴风作浪,抵押物作为“秤砣”有着很好的平衡杠杆作用,限制了某些人利用杠杆随意获得不正当竞争的能力。




4、实业资本的战斗力来自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金融市场无论你玩儿出什么花样来,带来的东西都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


人类过上美好生活,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是账本上不断增长的钱。


国家给每个人发一个亿,好不好呢?一点都不好。只要每个人发一个亿,你去市场上就会发现一斤猪肉卖一个亿。产品没有增加,光增加钱的数量,百害而无一利。市场上总共存在多少产品,这些产品的品质如何,才是最终大家都过得好的保障,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


这是无论你编造多少经济学论文都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我们一直强调“脱虚向实”,目的都在于遏制资金空转玩儿数字游戏,逼迫资金流入制造业、服务业,最终导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生,增加市场上产品的总量。“当铺思维”可以确保真正有前途的项目和企业获得资金,而不是跑去编造什么“信用”,抵押物对赌、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才能让人相信你的项目和企业真的有前途。


资源配置一直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人性本身。每个人都是高傲自大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无比正确,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认为自己才应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那么作为监管机构和最终管理者的政府,他怎么去判断你这种自我意识到底对不对呢?


你得先去竞争,去实实在在的斗兽场里杀出一条血路,任何虚张声势和欺骗伪装,都无济于事。




5、中国作为实业资本的代表,必须要采取相对保守的金融管理手段


最终,身为实业资本的代表,中国的金融市场管理监督必然是趋于保守的,是以抵押物的存在来限制杠杆的无限制增加的,是不会采取那些花里胡哨的金融手段的。


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脱离,肇始于资本全球化的彻底完成。而资本的全球化,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苏联的垮台标志着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他掌握了全球资本的头部空间,资本不再一定要落实到实体经济中去,美国掌握的资本是可以空转的,即使是空转,一样可以赚到钱还能买到足够的产品,供美国一个国家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这是石油美元体系的内在本质。


石油、美元、美军,是这个体系的基石,这个体系一旦存在,美国就可以通过掌握金融资本来收割全球发展成果,供自己逍遥快活。因此美国并不需要真正的生产产品,而是让别人生产产品,他通过金融资本的运作来“制造”美元,享用别人的产品。


这种体系本身是不利于全人类利益的,是必然要垮台的,是反动的。


破局之处就在于使其金融工具失效。一旦美国掌握的金融工具失效,这种体系立刻岌岌可危,这时候中国作为产品制造者就出现了。中国有14亿人,这么大的体量是不可能通过区区几个产业就过上好日子的。韩国靠一两个大企业和整容、卖唱就能过好日子,新加坡靠航运业,台湾靠电子产业和电话诈骗,都能过上好日子。


中国呢?


14亿人都去搞电话诈骗?那真是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了。14亿人都去当明星?那得全球都来开party,开完大家饿死拉倒。


14亿人规模的国家必须要发展全产业链,不可能靠着一两个产业就过上好日子,更不可能靠着“金融收割”过上美国那样的生活。按照美国的发展模式,中国永远都过不上好日子,14亿人规模的发达国家只能靠着生产制造更多的产品来完成。


奥巴马所谓“中国发展是全球性灾难”就是出于他们自己发展模式与习惯思维下的臆测。


中国根本就没打算按照美国的模式来,这里“摸着鹰酱过河”是自寻死路。

这里中国只能真的自己去河里摸石头,寻找自己发展的道路,鹰酱的屁股这回确实不好使了。


中国只能自己去制造自己过好日子的产品,于是需要做的是两方面事情:


一方面是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拥有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全方位发展;


一方面是打造自己的全球产业链,获得原材料与销售市场。


这需要的不是什么“先进金融手段”,而是强而又强的实体经济,确保资金流向不失控,不空转,一切都要服从大局





上面我们简单的理了一下“21世纪主要斗争矛盾是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的斗争”的逻辑脉络,您也别当真,您龙凤之姿、屠龙之术、金玉之人,不要跟我这种宵小一般见识,您就当看了个笑话。


一切以您说的为准。


在我看来,中国的战略谋划没有乱,一直坚定地朝着“代表实业资本利益、代表生产力发展、代表人民群众需要、代表全人类发展未来”的方向在努力。实业资本是突破口,生产力发展是目标,人民群众需要是目的,全人类发展未来是方向。只要牢牢掌握实业资本这个工具,就一定能打破美国金融垄断地位,实现14亿人过上好日子的目的,掌握全人类发展方向。


当然,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还有许许多多的辅助措施。这些辅助措施,十九大报告里已经说得非常全面细致,看得懂十九大报告,很多问题就非常清晰明了。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各方面举措与方针,指向的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矛头的“全球新势力”。


在未来,中国必然做这些事情:


1、坚定不移的搞制造业升级:制造业要不断升级,从低端制造业迈向高端、头部,不断完善与强化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包括从基础的农林牧渔到中坚的制造业,从装备制造到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实体经济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市场、其它服务业。


2、坚定不移的实施严格金融监管:确保中国的金融市场始终起到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发挥资源调配作用,将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这里的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乃至于政策倾斜。


3、坚定不移的改善民生:不断维持人民生活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匹配,既不养懒人搞盲目高福利,也不搞血汗工厂,而是始终维持生活水平与实际的经济发展匹配。血汗工厂固然打击积极性、佛系躺平流行,盲目高福利同样毁灭生产力养出一大堆懒人,让经济限于崩溃和停滞。


4、坚定不移的增强保底措施:发展以核武器和战略武器为基石、以国防现代化为主体、以域外投送能力为拳头的国防军事能力,维护中国发展需要的战略安全空间;发展以土地政策为根本手段的现代化农村农民农业,确保中国的生存安全。


5、坚定不移的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发展以全民基础教育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为基础,高效率科研体系为主体,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为拳头的创新体制。


6、其它方面


这一切的核心都是“资源配置”。


财政收入与政府投资、央企国企是国家层面掌握的资源配置手段,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


金融市场是民间掌握的资源配置手段,这方面战略布局与监管指向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脱虚向实”。





四部门约谈马云先生,约谈的不是寂寞。


阿里巴巴系,是一股不能忽视的民间力量,也是国家大环境下诞生的成果之一。


人很容易过分强调自己的努力和禀赋,而忽视掉环境带来的帮助与利好,马云先生概莫能外。我在评价他在上海的演讲中,用了一个词汇:马逆。那个评论很简短,今天阐释一下就是,你不能把环境的决定性因素给忘了,以为自己真的是超人,可以不靠任何环境就获得成功。甚至自己做大了以后逆环境而动,最终把自己放在大环境的对立面去。


大环境就是实业资本、实体经济才是中国的命脉,是中国不得不牢牢抓住搞好的最重要的东西。金融资本不是不可以盈利,更不是不可以在中国搞,但是你必须要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和最终落脚点。任何企图背离这一点的做法,都必然会有监管,有阻力,有约束。


“信用管理”搞不得,对国家如此,对资本同样如此,对马云先生也是一样的。不能只以你金融资本自身获利为目的,大目标和大环境不会允许你这样做。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问下,谁这么贱,去买马云的ABS?

总不能说银行买了,然后央行觉得自己监管银行力度不够,保险度不够,监管下卖家。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大普奔!!

当某些人看不到系统的时候,系统立刻出现了。

监管部门为了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

给予马老师以及金融行业以新的政策支持。

在今天约谈的同时,有新规出来。

其中新规中有几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1)规定了网络个人贷不得用于炒房和还债。

2)规定了网络贷款必须与个人收入挂钩(不得超过个人前三年收入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以上这两点对个人以贷养贷,个人无限加高杠杆的风险做出了明确规定。

3)规定: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这条非常重要。

蚂蚁小贷之前的放贷,自有本金只有2%左右,这意味着,蚂蚁小贷可以用表内资金360亿驱动1.8万亿的贷款。

也就是说蚂蚁小贷只出了360亿作为劣后,剩下的1.764万亿是银行或其他机构出资的,而在利息收入中,蚂蚁小贷可以获得1.8万亿收取的利息的利差和管理费,也就是理财的利息与蚂蚁小贷的利息差(预估差额年化在5%以上)。

按照5%计算,每年利息差为1.8万亿的5%,也就是900亿,本金360亿元放贷,每年毛利900亿。

但这个风险非常大,因为用了50倍的杠杆。

因此新规要求必须有30%的自有资金。这样360亿只能驱动1200亿的放贷总额,符合国际标准自有资金25%左右的安全线。

但如此以来,利息差会变为每年60亿。

以上是监管新规最核心的内容。

另外也有对于恶性使用客户数据的限制和要求。

我认为这些内容非常及时,非常有效的防控了风险,避免了全民被坑,也避免了蚂蚁自身的风险,使蚂蚁可以有良性发展的道路。

同时,今天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久违的做人的道理。

文章说:

做人不可随意而为,应当有原则,有底线。能力再强,如果守不住做人的底线,也无法在众人面前立足。本领再高,如果守不住做事的原则,也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做人不可随意,守住不为的底线,才会有无限的作为。

原文截图贴上来,配图艺术气息浓厚,高瞻远瞩。

人还是要有底线的。诸君共勉。

最新消息,蚂蚁上市被暂缓了:


user avatar   lingle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新消息,蚂蚁被上交所暂缓上市了,要知道,这可是一家估值2万亿的企业,并且是开创全球历史最大IPO规模的一次上市,就这样被暂缓上市了!!!

毫无疑问,这是继昨天被约谈的后续,看看上交所的发言,暂缓的原因,是你被约谈,以后要被纳入监管,上交所认为,你未来将发生重大改变,甚至不满足上市条件,所以将你暂停上市。

言外之意,就是你被无限期暂缓了,要想知道什么时候二次上市?请去询问你的保荐机构。你们自己解决好了再来找我。

好,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上交所会说你不满足上市条件呢?

因为监管层直接给你定义了,你属于金融机构,以后纳入金融监管,而不是科技企业。

什么是科创板?科创板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换句话说,只有上述8种科技创新类企业才有资格在科创板上市,你蚂蚁属于哪一类呢?以前还可以说是市场高度认可的金融科技,现在直接定义为金融了,还有科技吗?

这个问题得马云下去好好想想了,想还不行,还需要和保荐机构商量一下了,反正监管层已经定义你是金融,是时候掏出点核心科技说道说道,你的科技属性到底在哪里?

目前,科创板的蚂蚁尚且不冻结资金,港股蚂蚁冻结了1.3万亿打新资金,今天科创板暂缓之后,恐怕港股也会暂缓,无限期拖延下去,1.3万亿的资金成本可是极高啊。

我估计蚂蚁大概率要退出科创板,在创业板上市了,或者直接去上交所主板,上交所也不想放弃这块肥肉便宜了深交所啊。另外,估值肯定要降低了。

当前的蚂蚁,可谓骑虎难下,进一步,监管一刀;退一步,钱已经收了,就问你怎么办?


以下为原回答。

这次战略配售基金为什么会通过?因为申请创立基金的,是5家大的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吸收资金配售蚂蚁,这符合往常的市场规则,每一方相互独立,没有任何毛病。

但是你蚂蚁销售配售自家股票的基金,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上文我也说过,600亿资金,就会有60亿资金买蚂蚁,你蚂蚁凭什么让投资者来买自己呢?金融本来就是一个高敏感的行业,仅仅停留在口头呼吁让别人来买自家股票没问题,撺掇资金真枪实弹的买,这算不算关联交易?算不算违规销售?这些都是监管层还没想明白的问题,所以先推迟IPO再说。

所以,很多创新产品都是我不管你监管,我先干,干了之后违规了我们再谈,以蚂蚁的影响力和用户基础,那块业务能瞬间做大,监管一旦短暂缺失,恐怕就会被用户和市场给绑架,颁一块牌照给它,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多年。

5号就是蚂蚁上市的日期,我估计这次的约谈不会影响蚂蚁IPO和短期的股价,毕竟它已经成长为巨头,未来空间还很广阔,但是今天绝对是蚂蚁的一个转折点,金融科技,以后再也不能钻金融的空子了,掏出一些科技来,让市场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几把斧子,能不能砍动国际的市场,有没有真科技?做一些更创新的普惠?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今日头条里写了这件事,然后加了一句批:

马云是为了金融创新?还是为了个人资产过万亿?

然后就因为违反社区规则被删除了。

删了也无所谓,大不了我备份找出来贴别的地方么。

这次删的比较彻底,连备份也没有。


user avatar   ycy199807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报终于来啦,这四部门就是金融行业的爸爸,听说马云你要搞新和联胜?要知道,是政府扫开保守势力给你开路,不要以为成功靠的全是自己本事。

马云之前在外滩的讲话,显然是在为背后的利益集团索要特权,数字货币快来了,蚂蚁集团在央行试点数字人民币的当口不断试探底线,显然是也想要数字货币的发行权,争夺数字生态下的新生产要素---全民大数据

蚂蚁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其实就是一个通过金融大数据精确放贷的高利贷平台,2020年上半年,微贷科技平台收入占比为38%,是其第一大营收来源,利润更是主要来自于坏账率极低的花呗。

花呗这么赚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大数据精确放贷。中国已经把互联网彻底基础设施化,接下来我们的每一个数据都能成为信用,所以从金融的角度,在数字生态下,数据已经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数据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拥有了新金融系统的规则。

蚂蚁的金融业务80%以上都是消费贷款,年化利息在15%-20%,明明有着大数据作为商业优势,那就应该做到嘴上喊的绿色、可持续和普惠,给予低违约人群更低的年化利率。结果他们反而不停的推送花呗广告,怂恿别人提前消费,甚至出现了很多以贫困家庭为主体的贷款广告,这绝对属于道德问题。

题外话,蚂蚁就挺擅长嘴上喊口号的,比如绿化,明明是国家和基层工作人员多少年的艰苦奉献,他搞个蚂蚁森林然后一宣传就仿佛都是他在做一样。银行也是一样,银行疫情期间让利硬抗坏账的时候,马云在哪?新冠疫情的时候,马云二月初亲口说过要取缔淘宝天价口罩,结果根本不办事,天价口罩一直占据首页到四月底,投诉也没人处理。论疫情期间对平台电商的约束和管制,京东比马云好出不少,京东物流也非常能打,后来京东拿了先进基层党组织奖,说明国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数据的使用是要讲究伦理的,资本家显然是不可信的。那么数据姓什么就很重要,到底是让国家的数字货币来掌握我们的大数据,还是马云去搞个马币来进一步掌握我们的大数据,答案已经不用多说了。数字货币下的全民大数据,归根结底应该姓社,而不是被资本家拿来剥削和奴役所有人。

所以说他玩的可比王健林大多了,这是想挖根呢,网络信息产业的大财阀和独裁者从没有忘记他的阶级属性,人民富翁归根结底还是不忘初心,变的不是马云,变的只是群众的眼力。

我们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国家,这里就不得不提三个代表了,第一个代表向下兼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路线,第二个代表给加了一道锁,第三个代表兜底,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以为税务给的够多,就想要为所欲为,那就怪不得请你喝茶了。



user avatar   dabai-z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情得跟马老板在10月24日发表惊世言论联系起来。

因为在10月24日的金融会议上,马老板当着一众金融大佬的面,居然猛烈抨击传统金融,不但把银行比喻做当铺,而且还打着“创新”的名号,希望能对“金融科技”大开绿灯,降低对金融科技的监管。

但很明显,马老板这种创新成功了,“功成在我”,而创新失败了,才“功成不必在我”的模式,并不怎么靠谱。

金融行业之所以是监管最严格的行业,是因为金融行业大都是用加杠杆的钱。

所以,金融行业一旦暴雷,风险就是全社会承担。

那么在金融领域创新,成功了钱是资本家赚走,暴雷了就是全民买单。

这种情况下,马老板还想要降低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说实话是有点太缺乏对风险的敬畏。

所以,今天这个约谈,传出的比较明确信号就是,金融科技不管再怎么包装,本质上还是金融业,所以一定要严加约束,纳入到监管体系里,不能让金融科技以创新之名,就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

因此,今天这个约谈,其实是一个组合拳。

在约谈出来的同时,银保监会马上就有人发文来点名借呗和花呗有人发文点名花呗和借呗“往往形成过度授信,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前消费,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几乎在同一时间出台了新的网络小额贷款新规。

在新的网络小额贷款新规里,“以文件形式赋予网络小贷正式的牌照身份,即颁发网络小贷业务经营许可证,符合条件的将成为持牌机构;此次,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不得跨区,跨区需要特批”

此外,新规里要求: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这意味着网络小额贷款,特别是那些各种APP都有的乱七八糟消费贷,将被纳入严格监管里。

以后这种随便打开一个APP就能找到消费贷入口的混乱现象,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最重要的是,新规里要求“联合贷款出资不得低于三成”,这将对联合贷款规模进行强有力的约束。

在今年7月份,央行就下发过《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银行除了要上报联合消费贷的余额、利率、不良率之外,还要单独汇报与蚂蚁合作的“借呗”“花呗”相关数据。

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这个针对网络小额贷款的新规,是酝酿很久了。

从这个角度看马老板在10月24日的讲话,就可以解读出另外一番信息。

那就是我们最近已经在加大对网络小额贷款的监管,这毫无疑问给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网络小额贷款的蚂蚁来说,是加上了一个紧箍咒,自然让马老板感觉到不舒服。

所以10月24日的金融会议上,可以看做是马老板在尝试着去挣脱这样的紧箍咒束缚。

然而,马老板这样的行为,却缺乏对金融业最基本的风险敬畏态度。

在金融领域,之所以需要最严格的监管。

这是因为金融领域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加杠杆”。

特别是诸如银行这样的金融体系主体,一旦用居民储蓄去加杠杆,就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个结果。

赚钱了是银行的,暴雷了全社会买单。

金融领域搞创新,最大风险就在于这里。

到时候就不是马老板轻飘飘一句“创新一定要付出代价”就可以弥补的。

因此金融领域是一定要有最严格的监管。

蚂蚁过去这些年,其实有在开始被严加监管。

比如,我们要求蚂蚁不能自己管理用户存在支付宝里的巨额资金,需要存入一个特别账户,可以获得最低限度的利息,但不能自设资金池。

这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措施。

因为诸如长租公寓暴雷,或者前两年火爆的共享单车,都是因为自设资金池,让企业可以随意挪用押金,最终才导致暴雷。

在比如说,其实蚂蚁早就开始在销售基金,只是这次发行战略配售,因为最大力度宣传,才让很多人以为蚂蚁才刚开始销售基金。

之前天弘基金已经在销售不少基金了,而这种金融业务行为,就要受到监管,我们为了降低其风险,要求蚂蚁以其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类似美国FICO的信用评分系统。

我们针对蚂蚁的这些监管措施,目的都是为了降低风险。

但这种降低风险,肯定会提高蚂蚁转型金融投资集团的成本和门槛。

那么马老板作为蚂蚁的实际控制人,当然希望不要有这些监管,放松监管。

这样蚂蚁才能轻松的转型。

但马老板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蚂蚁现在这个规模,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所以蚂蚁是一定不能暴雷。

这种情况下,与其激进的让蚂蚁去转型突破,更需要的要其在稳妥的基础上去转型。

速度快,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风险。

马老板这些年顺风顺水,似乎已经有些不懂得敬畏风险。

我个人还是比较希望马老板能够敬畏风险。

毕竟这个残酷的金融市场里消灭过的大佬很多。

强如雷曼兄弟,一旦不懂得敬畏风险,也是说倒就倒。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马老板作为蚂蚁的实际控制人,站在蚂蚁的“利益”,在忽略风险的情况下,他做出这样的演讲是完全不奇怪的。

但他说归说,我们听不听,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

而很明显的是,我们并不会因为马老板这番言论,就去降低这个对蚂蚁的监管标准。

因为这并不符合我们当前在金融领域,严格强调要把防范系统性危机作为第一要务的前提。

其实上周末马老板参加的那个会议致辞里,早就对此作了定调。

在这个致辞里,明确说了,我们不能走投机赌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环的歧路,不能走庞氏骗局的邪路。

要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对金融市场的根本定位。

所以欧美资本市场这种金融泡沫自我循环的歧路,我们是不会走的。

对于金融领域的严加监管,我们更加不可能放松。

而就在同一场会议上,另外一人就专门提到了,要防止金融科技诱导过度金融消费,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长“赢者通吃”的垄断。

此外,同样在这个会议上,还有一名大佬也提到过,当前年轻人过多底靠借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的问题。

而我们很清楚,借呗就是当前网络贷里规模最大的。

特别是前段时间,一则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的广告,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其实大家现在打开随便一个APP,几乎都有涉足这个网络贷业务。

为啥?

因为网络贷业务的利润太高了。

而这个风气,正是借呗带起来的。

我并不反对合理使用花呗,我自己也在用,合理使用花呗的30天免息期,也算是可以小撸点羊毛。

但我反对在超出自身收入水平的超前透支,来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行为。

特别是很多人用借呗大手大脚花钱之后,就早早过上了以债养债的日子。

这是很多年轻人群体的常态,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诚然,借呗对一些做生意的人,在急需周转资金的时候,的确是有解燃眉之急的效果。

所以对于借呗和花呗存在的贡献,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但凡事有利有弊,借呗和花呗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对当前的“娱乐至死和消费主义”时代,面对铺天盖地都是逼着你消费的各种XX节日,从一开始双十一,到618,现在似乎每个月都能被整一个消费节日出来。

这使得在这种消费主义鼓吹下,我们面对如此便捷借贷的情况下,很少人能有这个自制力,不会去超前消费,过度消费。

而一旦我们陷入以债养债的模式,我们就成为给这些网络贷贡献高额利润的打工仔。

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在过去这12年里,增长了3倍多。

2008年的居民杠杆率为17.9%,而到2018年底,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了60%的警戒线了。

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从20%增长到50%,可是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

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从20%增长到60%,只用了十年的时间。

这可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背后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而具体看我国居民负债比例结构。

除了53.9%的负债为个人住房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消费贷款占比为住房贷款之外最多的,达到了18.4%。

而截至去年底,我国住户部门总负债达到了55万亿元,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们的个人短期消费贷款达到了10万亿元。

而这其中,有多少是这些各路网贷平台,在利用消费主义陷阱,让我们的年轻人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冲动攀比消费里。

所以,很清晰的一个事实是,在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络消费贷以超低门槛充斥我们眼球的情况下,其实围绕着网络小额贷款的风险其实在不断加大。

这是我们监管要在这样一个时机,果断出台网络小额贷款新规的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蚂蚁的未来发展前景,取决于其能不能成功转型为一家大型金融投资集团,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靠网络放贷作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企业。

2019年蚂蚁的全年营收为1206亿元,净利润180.7亿元。

然而,当前蚂蚁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来源于其“线上放贷”。

蚂蚁63.4%的营收来自于“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这个“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虽然听上去很高大上,但其核心业务其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借呗、花呗、余额宝。

特别是借呗,是大头中的大头,贡献了蚂蚁大部分利润。所以很多人都戏称蚂蚁只是一个网络放贷企业。

所以,这样的“金融科技”不够创新,也不够利国利民。

马老板如果想以这种“金融科技”就能够打着创新做幌子,来规避监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才会有晚上这次约谈的事情。

我还是希望马老板能在敬畏风险的基础上,多想一些能够利国利民的创新之举。

那样的话,我会双手双脚支持马老板的金融创新。

至于不重视风险的金融创新,还是免了吧。

最后关于马老板10月24日讲话,我也做过专题分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另外一个回答里查阅我的文章。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user avatar   he-xian-sheng-2-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觉得肯定是一番促膝谈心,勉励马总和蚂蚁集团再接再厉,继续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创新发展出谋划策,掌舵挂旗。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领导再次虚心听取了马总关于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对金融监管和支持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了备忘录。

马总对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全力支持上级部门的工作,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继续以996精神勉励和鞭策自己,当好新时代的人民富豪!




           

相关话题

  林俊杰花 78 万买虚拟地产,有公司在 19 个元宇宙里囤地 2500 块,如何看待炒房团攻占元宇宙? 
  怎么看待黄奇帆提议「建筑用钢量提两倍,提高房屋质量消化过剩钢材产量」? 
  通货膨胀原理是他说的这样的吗?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百度的市值才三千亿?而阿里腾讯都在三万亿了,是什么导致百度市值只有它们十分之一? 
  为什么河南发展到现在地位不如从前? 
  千亿旅游贸易逆差如何化解? 
  如何看待淘宝风控拼多多员工,无法正常参与淘宝活动,领取淘宝优惠券等行为? 
  有哪些格局比较大的书籍值得推荐? 
  马云为什么会相信王林这种气功大师? 
  1 月 LPR 报价出炉,一年期下调 10 个基点,五年期下调 5 个基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下一个讨论
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待着,刷手机,该怎么办?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