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四部门联合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 第3页

           

user avatar   min-min-yi-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依据了哪些法律法规政策?

公关真快!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若是换成灯塔国的话,情况一定是,杰克马长年当民主党的大金主和真主子,同时私下给共和党塞点儿钱;小马长年当共和党的大金主和真主子,同时私下给民主党塞点儿钱。

政客想上台,就去找杰克或小马要赞助;政客下台了,就跑去杰克或小马的公司里当几年董事,择机再汪。

杰克和小马没矛盾时,就搞点儿鸡毛蒜皮的议题炒大,让广大无产阶级民众之间无休止撕逼;杰克和小马有矛盾时,就装模作样搞点儿形式主义的事儿,立法院质询一番,最后不了了之。反正立法会代表,不是杰克的人,就是小马的人,是吧。

以上这些都肮脏么?管他肮脏不肮脏,但肯定完全合法。人民意识得到么?主流媒体不是杰克的,就是小马的;各路意识形态研究和基金会,被杰克们和小马们赞助的,多如牛毛......人民的自由意志?那是个啥???

杰克管着行政院,小马管着立法会,杰克管着联邦法院,小马管着联邦军队。杰克给军队造战机,小马给军队造军舰。一个茶杯10万块,没毛病。三权分立棒棒的,塔国人民沉浸在自己有权力的幸福中。

是吧。


我国在限制资本作恶的方面,是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那实在是太大了。“你” 愿意数落资本的种种不是,乐于为劳工和职工利益喊话,那我绝对和 “你” 站在一起。

可 “你” 又时不时要拿美国出来说事儿,是要闹哪样?字里行间都想着我国体制能参照美国发展,又是闹哪样?

“你” 整日言必称左,却竟然不反美,难道是精分?还是说,你父亲名叫马山姆?


user avatar   L7-14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大如蚂蚁,或者其他各位耳熟能详的巨头,要洋洋洒洒写个十宗罪,不仅我,任何你乎经常写这方面内容的有关作者,简直信手拈来。而且不说每个字都戳到你爽点,至少一半作者能戳个四五个爽点。

更不用说,暴论输出机们简直可以像印刷机一样印刷出来的暴论。

但是这些我今天不谈,留白,交给其他人。

我们谈一谈约谈本身。

约谈是个什么情况呢?

你做的不太对,但是还罪不至死。甚或,根本谈不上罪,至多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我们约一约,谈一谈,互相交流交流意见,你把事情做好,接着奏乐接着舞。

约谈本身,是个挺好的解决问题的形式。尤其在体制内,约谈可以说开一代先河:把问题消灭在没有犯错误的时候,挽救了不少干部,减少了不少损失。

放在行政管理中,约谈也是个极有效率的形式。不然,非得等出了问题再下处罚决定书,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摩擦成本。

当然我们都规避了“一刀切”这种节约行政资源的懒政和保守行为。

那回到蚂蚁,蚂蚁有什么问题吗?值得约谈吗?

因为实际控制人先生对于银行和有关体系的一通抨击?

我们又不搞因言获罪的这一套,我看有些人不要捕风捉影瞎说啊。

那一定是蚂蚁经营或者最近的资本行为中的一些疏漏咯?

但是蚂蚁的经营是一以贯之的,而蚂蚁的资本行为也是一路绿灯的。监管不缺位的情况下,何至于走到约谈这一步呢?

其实体制内的朋友们对此事的理解应该更为深刻。

很多时候,就打比方说啊,一个地方的领导,干了一两年,准备搞点大动作了,重大时间节点前讲了几句话,搞了几个新提法,我们讲,怎么说啊,上下不说耳目一新吧,至少也是心有所思。

这时候有关部门注意到了,民间对这个新提法也有一些呼声,那怎么办呢?

这个同志也还没干什么啊?说不好听的,错误还没有犯,学费也还没有交,人家想干事,总不是问题吧?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而且更不用说,他的位置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哪能随随便便解决呢?

那好办,大领导约谈一下,到xxx办公室,交流交流,敲打敲打,对外是来组织部门或者上级部门交代工作。

好,这一位回去之后,提法不提了,大动作缩了水,变成了另一种小动作。

也许对仕途毫无影响,也许一蹶不振,但是至少绝不会是他一开始预想的那样。

其实这个约谈也有这个意思。

这个约谈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不约谈实际控制人先生,能不能解决问题?

我想,也是能的。

而且效果分毫不差——我是指在解决四部门想解决的问题这方面。

实际控制人先生粘上毛比猴儿还精,响鼓不需重锤。点到为止,多符合功守道。

而且——有关部门一定是不愿意走这个程序的

大家想,约谈实际控制人先生,已经是必须要开会研究决定的事情了,哪个部门愿意惹这个麻烦呢?

可见约谈,是开会决定的。会议有这个需要。

开会的需要,可比约谈本身更有意思。

我想马先生想到这一点,约谈回家之后一定……

不由得大喜过望!

这很微妙。

为什么呢?

上一个实际控制人先生口出狂言的时候,我猜也开了会,但是没约谈,直接断了输血。

这个呢?约谈。

是因为觉得没到那一步?还是觉得仍有价值?还是?

这不是你我能够妄测的。

但是很明显,和上一位实际控制人先生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一点点区别,反而会让实际控制人先生喜出望外——当然,也许他老人家早知道这一点了,所以根本内心毫无波动

这方面,我没有任何资料,所以只能盲目的猜测

但是这其实不重要的。

对你我而言,重要的是,

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

以下提前替小管家删了吧。


user avatar   liu-ze-hong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了解一下蚂蚁的发展史,你大概就会知道监管部门对蚂蚁有多仁慈了。

2003年,淘宝推出支付宝功能,运营多年。后来支付宝分拆独立,迅速壮大。

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发出反对的声音了,认为此举有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风险。

监管部门呢?出台了有关的法规,还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3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一个货基产品,又引起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反对。

监管部门呢?默许了。

2014年,支付宝二维码大行其道。

监管部门呢?开始有些安全的担忧,但最后还是信任了。

2015年,花呗、借呗诞生,开始是网络贷,后来是联营贷,又引起了部分传统金融人士的反对。

监管部门呢?包容了。

2018年,蚂蚁又搞了相互宝,再次触犯传统金融。

监管部门呢?依然给了试错的机会。

你肯定就有疑问了,监管部门对蚂蚁这么好,金融机构一直忍气吞声,道理何在?

马云的话术、人脉、影响,这都是次要原因,监管的作风、立场,也不是最关键的。

关键还是个利益问题:

蚂蚁明面上貌似在侵犯传统金融机构的利益,但里子上跟传统金融机构是一体的。

蚂蚁借给我们的钱,虽然总被民间认为是马爸爸的钱,但根本上讲并不是。

那还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钱,利息最后也是收了给银行的。

蚂蚁更像是一个介绍我们跟银行人士的中间人,收的是个中介佣金。

为什么要这样呢?

首先,因为银行比蚂蚁有钱。

银行为什么有钱?

因为居民更愿意把大的资金存在银行的金库里,有资金的企业更是这样。

你听哪个资产上亿的公司会把钱全都存在支付宝里的?

一点零钱敢放支付宝,钱多到一定程度安全就很重要了,就要放银行了。

马云骂银行不敢创新有什么道理?

银行就该保守,因为保守带来安全,安全带来信任,信任带来存款。

哪个银行敢大提创新,敢不讲合规,敢借钱不要抵押,我第一个把钱取出来!

银行很清楚这点,所以开当铺怎么了?

开当铺才有钱啊,你不想开当铺?

其次,因为蚂蚁比银行更了解你。

你早餐吃了几个葱油饼,坐地铁还是开车上班,跟女朋友开了几次房。

银行它不知道啊,但是蚂蚁知道啊。

知道,就意味着对你的情况更清楚,清楚就敢借。

蚂蚁其实是在利用自己的流量、场景和功能帮助银行完成个人授信工作。

同理,银行收集不来的个人零花钱,余额宝收了,最后其实也是以货基的形式存到了银行。

总而言之,蚂蚁集团跟传统金融其实是一个混合体,谁也离不开谁。

马云的说话之道向来是很厉害的。

首先,他知道台下真正坐着的都是明白人。

我虽然在这里说银行坏话,但是帮银行赚了钱,所以银行是不会怪我什么的。

其次,他知道看新闻报道的都是潜在客户。

我搞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跟传统银行势不两立,才能哄着他们把钱给我。

不会这么玩,马云的蚂蚁不可能走这么远。

这个戏唱了好多年,从革银行到革保险到革券商,每次剧本都不怎么改的。

说实话,我听的有点腻了。

估计马云也知道大家腻了,所以这次上市了,要把话再说难听一点。

得,够难听了,你可以的!


user avatar   huang-se-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要是先富起来的那些人不愿意带动呢?


他们不肯体面,我们就帮他们体面。


user avatar   hu-jing-yi-2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花呗害了多少人

如果没有政策他是个什么

天天还真的飘了


或许这就是马云期待的福报


user avatar   AOneAndAT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觉得这是马云膨胀放飞自我所以监管给他泼了一大盆冷水顺便顺应下现在的“民意”。其实不然。

熟悉监管部门效率的人都知道,这种监管文,没调研个半年,起草个半年是不可能瞬间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马云事实上早就知道了上面要对蚂蚁进行银行化的监管。他那天的发言与其说是语惊四座,不如说是最后一博。

那么有人会问:按理这种监管及风向转变早就应该有了,为什么会挑这个时候而不是更早?这些事实,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蚂蚁这些负面及舆论转向,到现在才大规模爆出来?

很简单,因为利益。包括监管文在蚂蚁IPO顺利完成但是没有上市的时候发,网上铺天盖地各种之前会被删的干干净净的负面到现在成为风向的舆论出现在当下,大家细品下,就知道为什么。蚂蚁上市背后捆绑的东西,不会比当年乐视网少多少。

仅仅到了,show time(收割时刻)。

你们如果问我蚂蚁是家什么公司,我就一句话:一家以科技外壳包裹的收割中低收入者的高杠杆放贷公司。

你们问我马云说监管问题是对是错,我只能说他屁股是歪的,但是在知乎尺度下,我不能细细评价他的发言。

那未来股价呢?嘿嘿,银行几倍估值,蚂蚁现在几倍估值?该赚的,都已经赚完了,吃肉剥骨喝汤甚至刷锅水都被喝完了,所以,蚂蚁现在只是一个,六位数符号罢了,普通人就算了。是不是成为韭菜,那倒可以自己选。

是不是中石油第二?也是不可说。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https://www.zhihu.com/video/1306755554317246464
user avatar   pan-rui-36-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相关话题

  北大教授劝年轻人别太早买房,建议「政府敦促开发商将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建设出租房屋」,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为什么很多电影特效公司即便得奖后,也依然会面临破产? 
  有哪些让你觉得设计得很棒或天才的金融衍生工具? 
  如何评价马云称「希望未来国家能给双 11 放半天假」? 
  如何看待特斯拉首次盈利不是靠卖车,而是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为何众多华尔街投行看好特斯拉,其高管却减持? 
  蜀汉政权的“直百钱”到底是善政还是剥削?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要求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信息? 
  美联储可能会加息 8 次以抑制通胀,2024 年中期或出现经济衰退,将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准研究生实习选择及安排!? 
  辽宁一男子在德芙巧克力中吃出活虫,德芙回应称「或因仓储、物流过程中遭蚊虫叮咬」,事件将会如何进展?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下一个讨论
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待着,刷手机,该怎么办?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