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木兰诗》里的“可汗”是谁?是汉人还是胡人? 第1页

  

user avatar   michael-4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是与“皇帝”、“天子”同一个意思,在《木兰辞》里指北魏的最高君主。鲜卑语和契丹语、吐谷浑语一样,属于蒙古语族,Xaghan/Xa'an/“可汗”、Xan /“汗”,正出自蒙古语族,指最高统治者、王,后来又被部分被蒙古语族群体统治过的突厥语族群体借用用于统治者的称呼。

汗(Xan)这个词,在契丹大字(类似于现代日语的汉字假名混写)里,就写作汉字借字“王”。

蒙古语族以及部分受影响的突厥语中,最高统治者一开始成称为可汗(Xaghan/Xa'an),以与汗(Xan)区别,但随着可汗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新的称号来代表新王朝的可汗。与波斯等地的万王之王称号模式不同,也不像中原、罗马这样把原来的其它职务称号作为基础拼出一个区别于“王”的名词代表最高统治者(皇帝、天皇、奥古斯都等),蒙古语族与突厥语族并没有发展“可汗之可汗”这类的模式或再造新词,而是再上一个表示至高之意的词汇与汗加在一起。比如“天可汗(Tengerxan,由天任命的汗,鲜卑诸朝与大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菊儿汗(Jurxan,万物汗,世间一切的汗,西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成吉思汗(Chingisxan,像大海一样的汗)”。

南亚北部,还有一些察合台—莫卧尔系领主的后代姓汗/Khan(Xan),类似于汉姓中王、公孙等姓氏。


“可汗”在《木兰辞》里指北魏皇帝。北魏皇室出自鲜卑拓拔部,是一个说鲜卑语的部族,与匈奴一样受到汉朝影响,全族姓刘,拓拔为氏,曾经在匈奴帐下。

“胡”区别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概念(“东夷”、“南蛮”主要指一些苗瑶语的群体,而“西戎”、“北狄”都是一些没有像商、周人一样定居、不使用汉字的汉藏语系汉语族内部的群体),随着“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被商周征服或驱赶(例如迁至中国西南山区至越南北部的苗瑶语群体、迁至云南的汉语族白语支建立大理国的白族人),“华夏”诸国的范围扩大,开始发明一些新词来指代周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这些用词多含有贬义、轻蔑,表现了周及其封下诸国快速膨胀后统一黄河流域中下游后对亚欧大陆整体情况的狂妄无知,其中“胡”特指匈奴,拓拔部曾经在匈奴帐下,所以北魏皇室也可以算是“胡人”。

但北魏后期皇室已经高度汉化,与汉人无异,在文化上属于汉人,在血统上也曾经与汉宗室联姻,姓刘(后孝文帝元宏敕令皇室改姓元),并且南北朝时期,北方汉“胡”混居、南迁士族与东南“蛮”高层联姻,所以具体理解为汉人还是“胡人”,就见仁见智了。

类似还有辽太祖耶律阿宝机,自称本为汉室宗亲,末入契丹,本汉名为刘亿。赐契丹八大部中前两大部族:耶律部姓刘、审密部姓萧,约定刘为帝、萧为相,两姓永世相互联姻,模仿汉初刘邦萧何故事。其他诸部,赐姓韩、张等,仿汉初故事,文化上推动汉化。

另外,“天可汗”、“汗”等称谓,也在汉文史书里与“皇帝”、“天皇”等一起混用,被用于称呼隋唐两朝的皇帝。




  

相关话题

  如果孔子还活着,能像罗振宇、陈安之那样,光凭一张嘴,就能从年轻人口袋里赚个盆满钵满吗? 
  47年中央敢于在西北和胡宗南兜圈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古代会出现生母受封而嫡母不受封的情况吗?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现代社会拼爹跟魏晋时期门阀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都打不过秦国,那为什么不学习秦国的变法呢? 
  如何评价古诗中的抄袭现象? 
  如何评价周厉王的改革? 
  三国志中诸葛亮去世,为什么刘禅禁止奔丧? 
  有哪些体现幽默或黑色幽默的古诗词? 

前一个讨论
目前人类的技术没办法复活任何生命吗,包括动物以外的生物?
下一个讨论
现代的希腊国内是否存在基于古代斯巴达与希腊的地缘关系产生的地域人文差异或者小歧视?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