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古代的箭靶是什么样的啊?如果知道明代的就更好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eroOrc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应该是被邀请了吧?但这个神必的螃蟹没有点亮,不管了,就权且简单根据我对西周春秋的那一点点的了解码点字吧。

如果我们放宽定义,把“箭靶”的概念延伸到一切在射箭时可被当作目标的东西的话,那么至少在西周/春秋时期,所习用的箭靶有这么几种:

1.(用于诅咒仪式的)人物画/人物像。

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女(汝)。强食尔食。曾孙侯氏百福。(考工记)
惟若宁侯。毋或若女(汝)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汝)。强饮强食。诒尔曾孙。诸侯百福。(大戴礼记)

这是记载在两篇先秦典籍中的文字,文体类似歌谣,其所出的典籍虽然均真正成书于战国时代,但观其行文,其成文时间定然更为古老,具有西周时期的文风的特征,举个例子,这两篇文中有以“曾孙”作为对结尾那句话中受祝贺的当事人的敬称,同样的例子见于《周颂》和《小雅》: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这两篇文字讲述了一个以射象征“不宁侯”即象征着不忠的诸侯的靶子为主要内容的仪式,具有鲜明的原始巫术特征,它的具体样子可能是一个人偶,事见《战国策》:

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已得安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罪。

也可能是一幅画像,事见《太平御览·兵部·卷八十》——当然这条记载的可信度在我个人看来存疑,太平御览的成书时间离先秦太久了,虽然可能收录了一些散佚的先秦古文,但毕竟更可能混入了后人伪托的文本,无论如何援引如下:

《太公金匮》曰: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画丁侯,三向射之。丁侯病,遣使请臣。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其目箭,戊巳日拔其腹箭,庾辛日拔其股箭,癸亥日拔其足箭。丁侯病乃愈。四夷闻,皆惧。越常氏献白雉。

2.盔甲/盔甲片

散军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郊射,为射宫於郊也。左,东学也。右,西学也。《貍首》、《驺虞》,所以歌为节也。贯革,射穿甲革也。(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三十九 乐记第十九)

射击铠甲/铠甲片的先秦射礼叫贯革之射,是军射的一种,它所使用的靶子,按《十三经注疏》,”所谓军射也,言军中不习於容仪,又无别物,但取甲铠张之而射,唯穿多重为善,谓为“贯革”也“,是取一副铠甲悬挂起来,当作射击的标靶。《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同样说明了这种情况下的靶子是铠甲:

癸巳,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这种靶子直接套用当时的铠甲即可,其形状,我举曾侯乙墓发现的皮甲为例:

3.兽形靶子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执弓挟矢,揖辞让只。(楚辞·大招)

大侯就是兽侯。《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言:“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大侯,熊侯,谓之大者,与天子熊侯同。”这些靶子的外形,按《十三经注疏·仪礼著注疏·卷十三·乡射礼第五》,这些靶子的外形是:

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此所谓兽侯也,燕射则张之。乡射及宾射,当张采侯二正。而记此者,天子诸侯之燕射,各以其乡射之礼而张此侯,由是云焉白质、赤质,皆谓采其地。其地不采者,白布也。熊、麋、虎、豹、鹿、豕,皆正面画其头象於正鹄之处耳。君画一,臣画二,阳奇阴偶之数也。燕射射熊、虎、豹,不忘上下相犯。射麋、鹿、豕,志在君臣相养也。其画之皆毛物之。
云“象於正鹄之处耳”者,案《梓人》云“参分其广,而鹄居一焉”,据《大射》之侯。若宾射之侯,则三分其侯正居一焉。若燕射之侯,则兽居一焉,故云象其正鹄之处耳。

换句话说,王用的是熊皮制成的靶子,在中心画白点作为靶心;诸侯用麋鹿皮制成靶子,靶心是红点;大夫和士都是白布靶子,在靶子两侧依照参与射箭的人的等级画出虎豹或鹿和猪的样子,我不清楚这些布靶子有没有红点或类似的标记作为靶心。

4.除此之外,还有射牲礼(国语·楚语: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射余获、射鱼礼(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三·隐三年尽五年:五年,春,公矢鱼于棠)等以动物为射击对象的射礼,但鉴于动物很难称得上是靶子,就不列举了。


user avatar   chi-jiu-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鄙人原先糟糕的文笔,以及许多朋友的反映,鄙人特作此短篇,以方便各位朋友理解。

贬袁抬毛或是贬袁抬别人,都是饭圈历史的表现,也就是历史被人饭圈化了的结果。

饭圈理解不了可以理解为粉圈,也就是追星族。

他们不会去管这个人到底如何,他们只相信自己圈子里所传播的,也会大力向他人安利自己圈子里传播的东西。

不管这东西是否正确。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明星粉丝怎么个产生法,他们也大概是怎么样的产生法。

所以,他们的这些行为就很好理解了,相信大家稍稍了解一点227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

以下为原答案。


看这个问题看到很多回了,正巧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来答一下吧。

事先声明,我已经把大部分水平低的袁崇焕粉黑和毛文龙粉黑给拉黑了,所以如果还有漏网之鱼,还请赶紧过来认证哈(・ω< )★

首先,要明白一点。所谓的袁黑毛粉,袁粉毛黑都是有源头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源自一个地方、接受一个思想后出来的人。他们出来后,会继续传播他们的思想,最终达成他们的某些目的。

这就类似于传教,所以就会有“不遗余力地贬低”和“不遗余力地去抬高”等宣扬正教、排斥异教的行为。

其次,这些人的水平很低。

如果看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言论的,基本就都可以拉黑了:

1、毛文龙是打游击的;
2、袁崇焕是要卖国的;
3、毛文龙有牵制作用的。

关于游击战和毛文龙,我之前写了两篇文章,虽然很烂,但应该也能解释得清楚一点。

啊,我不是说所有的粉黑都是水平低的啊,只是我拉黑的水平都是低的,而且都是在这个领域活跃的人。他们的奇葩言论如下(意思如此):

1、大炮是不能上城墙的;
2、铁道游击队不是破坏铁路的;
3、补给是马匹的补充。

他们大多会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只要看得仔细一点、问的多一点,就可以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没有常识。

而且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是会在两天内让你消息99+的、超有时间的、一直用言语攻击意图让你口吐芬芳之后把你举报封杀的恶徒。

至于我是说谁嘛,看我之前在这方面的回答下的评论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一个历史人物如何,要看他在当时和现在的评价。

不要觉得你可以比当时的人看得更清楚,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留下来的只言片语。

也不要觉得你可以比那些专家知道得更多,因为他们确实是凭借着他们的贡献而坐在那个位置上的。

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多厉害的、掌握了真理的人,因为一个人所能接触的东西是很少的。

所以才要学习,才要多看,才要多问。

要回答历史,不仅要知道史料,还要知道科学知识,更要知道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

鄙人不才,农民出身,商人家庭,两年PLA,历史学学生。稍稍可以解释点战术、战略的问题,也略懂一些历史知识。

但鄙人毕竟才疏学浅,如有错误,不管是曾经、还是今后,希望各位不吝赐教。鄙人一定不矜不伐,洗耳恭听。

啊,对了,还有一件事。

我之所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我感兴趣,以后也许也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需要在现在好好地学习。因此——

希望前来讨论的,可以同我一起,做一个愿意学习的人。




  

相关话题

  清军入关定义为异族入侵还是内战? 
  明朝为啥不收复伊尔汗国? 
  汉朝最弱的时期,与宋朝相比,哪个比较强? 
  辽东都司归山东巡抚管辖吗?(第1张图怎么解释)? 
  朱元璋为何只取云南行省、辽阳行省而不取征东行省、缅中行省?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在明代卫所制度下,地方的行政由哪些官员负责? 
  古代神话的来源是什么? 
  袁崇焕为什么刚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之后就被崇祯斩杀了? 
  为何汉武帝刘彻在李陵一事上做得还不如一个刘备?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瑞士历史上(包括现在)日耳曼人居多,瑞士德语使用人数居多,但货币却叫瑞士法郎?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科斯坦丁尼耶」改名「伊斯坦布尔」类似的历史语言现象?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