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到广州医科大学一专硕,读研期间参与发表 SCI 论文 84 篇? 第1页

  

user avatar   phdli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无良媒体,又在宣传这些。能不能去掉共一的文章?非得把总数凑大一点,搞个大新闻?
  • 共一的科研含量在我们工程届是不承认的,所以我们行业从来不搞共一。貌似生化环材很喜欢搞共一,尤其是要发CNS的时候。
  • SCI本身是个好东西,但是被国人玩坏了。很多地方都不敢宣传这种典型了。
  • 作者本人出来硬刚,说明他对自己的成果很自信。我是认为他没有科研造假,也没有拼爹的。灌水肯定是有的,毕竟他自己也承认了。看到他这么自信地怼回去,其实挺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他的这种自信有可能来自于有限的认知,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没问题的东西,很有可能是有问题的。
  • 现阶段,SCI与科研能力严重不匹配。不是特指,而是泛指。
  • 如果有媒体想要报道这种新闻,我有个素材。博士一年级师弟,读了11个月,发了18篇SCI,全都是单独一作。也算大新闻了吧?怎么操作的?导师给数据,他负责写,另一个人画图,还有一个人语言润色。他发展怎么样?跟自己导师(1981年生)打了一架,然后退学了。后来,他去了上海某985大牛那里读博士了。终于不用天天写SCI了,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了!

顺着这个问题,我想再延伸一下。很多刚做科研的人,非得认为有了帽子才叫大牛。在我看来,这是非常肤浅的认知。像问题中的这位硕士一样,根据各种指标,他以后发展顺利的话,可以拿到很多帽子,各种title。那么,他就是大牛了吗?在我看来,并不是。帽子是可以运作的(满足各种指标,再动用行政资源),但是对行业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借用我们行业某长江的话,“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这个圈子很小。每个人水平怎么样,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会因为谁有个帽子,就会认为他的水平比别人高。每个人对于行业的贡献,大家心里有杆秤”。

很多行业,不乏拿了很多帽子,但不改科研混子本色的人。哪怕他进了院士第二轮,还是会被行业内的人耻笑。就像,宋真宗去泰山封禅了。


看了很多回答,还在鼓吹努力。光凭这一点就可以判断,这些人连学术界的门都没看到,更别说摸到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耿美玉在 Cell Research 回复饶毅,称其知识储备不足,质疑非常「荒谬」? 
  上海一大三女生提出「猪鼻子」纳米结构发表两篇 SCI,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免试直升浙大,这是什么水平? 
  如果一篇论文写竞争力分析,得出结论该产品有竞争力,那这篇论文还继续能写下去吗? 
  因琐事争端把男友论文及资料全删了,有挽回办法吗?怎么才能让男友消气? 
  身为sci期刊的主编,把自己的文章往自己的期刊投合理吗? 
  如何评价23岁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是10余本杂志外审专家和一公司董事? 
  熟蛋返生论文作者还教火遁木遁、过目不忘、意念断物等课程,消协回应称涉嫌欺诈消费者,暴露了哪些问题? 
  写论文或调研报告,怎样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梳理呢?(用什么方法,怎么写)急!? 
  如何看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唐文进学术不端仅被行政警告? 
  为什么写论文都必须列出相关文献及参考资料? 

前一个讨论
中医到底阻挡了谁的利益?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可以排世界第几?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