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嘲笑狗斗是傻的言论真的正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ai-jun-ti-du-zhang-zhao-z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上一图,利用超低空和地形杂波切入一个CAP小队,1V4全灭。【狗斗是傻?EXM?】

首先,空战流程是这样的,以一架F15C举例。

起飞,按照膝板上的航图飞过数个导航点,进入预订CAP任务空域。(期间北约的数据链会不断播报敌机相对靶眼位置。)

呼叫预警机,request picture。

预警机回复

敌方首要机队 高度,速度,航向,相对靶眼位置,与你对向还是尾追还是侧对。

敌方次要机队 以上参数。

你作为CAP小队长机,你向僚机发布命令,雷达on,music on。


此时你迎向正在飞越高加索山脉的su27小队,你的航向是330,开始爬升至40000英尺,以换取对敌机的不可逃逸区范围增大。


大约一分钟以后,你的火控雷达屏最远探测距离上出现了矩形的雷达回波。

此时RWR屏幕显示菱形29,意为北约标准代号29(一般是su27或者米格29)的火控雷达正在直接照射你读取你的飞行参数。(敌机照射到了你。)

此时你需要向预警机汇报contact,即为你的雷达已经开始读取UKN(不明身份)目标参数。


接下来更近了,你和对方互相开始读取更详细的飞行参数,你request 预警机进行敌我识别,预警机回复判定为EMY(敌机),

此时你已经有两条信息确认为敌机,你已经被授权开火,但现在远远没有到你的AIM120C的射程(对敌机最大不可逃逸区)。


接下来又近一步,

你汇报预警机,

Ford7-1,engage.

火控雷达屏幕上你已经锁定的敌机突然变成一竖排空的矩形,你知道是敌机开启了电子对抗设备,你也清楚在毛子那边,你也是这一排乱七八糟的图形。


此时你和敌人都已经进入了最大不可逃逸区,但是你们都无法保证开火能命中,但你还是发射了AIM120C,赌一赌运气。


你的RWR屏开始疯狂闪烁,头盔内耳机开始响起播报“12 o'clock high”。

你知道su27也开火了,但不会打中你。


你和对方都轻而易举的避开了根本没有中段半主动雷达指引的中程空空弹。


接下来进入到15海里左右,电子对抗装置失效,你和敌机能够互相lock on了,你压低高度,疯狂狗斗疯狂抛射箔条和红外干扰弹利用地形杂波完成了上面动图的举动。

【上面这段只可能出现在灯塔国打伊拉克这种战争。】

【以下这段是正常情况】

你的小队每架僚机携带的6枚AIM120C都已经使用,你们经过艰苦卓绝的超视距阶段空战,空战双方通过撒箔条电子对抗地形杂波等等大国空军的常规手段用光了所有的中程空空弹,双方却没有cofirm kill那么,接下来是什么?

【AIM9M RDY,M61GUN COOL】

【让我们上刺刀】

最后,如果你还活着,你向预警机汇报confirm kill,预警机回复你证实confirm kill。

拉高,请求RTB。


【不可逃逸区】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你的导弹理论动力射程大于你锁定的敌机在你导弹发射的那一刻进行回转以理论最大速度进行远离你逃离的区域。

【如果狗斗没有用,那么为什么还会有F22,拿B52H装个预警机那么大的雷达再装八十枚AIM54,排队枪毙好不好,效费比碾压十架F22。】

以下,【超视距空战】的狗斗


――――――2018.08.21更新――――

UFO改为UKN


user avatar   qiu-xi-yue-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觉得只要中距弹射程够远,就可以在狗斗距离之外为所欲为。很多中距弹也给出了一百多公里这样吓人的射程。

不过,“最大射程”,既然是“最大”,也就是理论极限,那肯定是有水分的。

有多大呢?

简单画了一张图啊。

战斗机A向战斗机B发射一枚导弹,我们已经知道:导弹的燃料可以提供的总的速度变化量Δv是一定的

导弹并不是一直被火箭推着走的,它的动力射程很有限,后半段是依靠惯性飞行的。

此时如果构想一个让导弹获得最大射程的局面,首先,A机应该很高,这样导弹可以用重力势能换一定的速度,而B机还必须不太低,因为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大,一万米高空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几分之一。不同的空气密度带来的是不同的空气阻力和不同的马赫数,这都会严重影响导弹的实际射程。

接下来是两机的相对速度和运行方向,现代的导弹一般采取燃气舵转向,动量轮转向等等其他转向方式,无论哪一种,转向这个行为都会严重浪费导弹的剩余速度变化量,所以两机最好相向而行。

相向而行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简单的相遇问题了,当两机如上图方式相向而行的时候,可以看出发射时两机相对的距离,并不是导弹运行的实际距离。导弹的追击射程比拦截射程要小很多很多。

最后是导弹的机动,很多人看到导弹动辄数十个G的机动,认为飞机最大15g,长时间9G的机动不可能摆脱导弹的追击。

那我们再画一张图

导弹的工作原理,本质上是一枚火箭,这枚火箭在引导头或战斗机机载雷达指引下飞向一个目标,但是导引头并不是三百六十度的,它的视野很有限,在上图的情况下,导弹的机动允许导弹做这个范围的急转弯,但是导引头已经无法找到目标了,导弹只能向空无一物的天空飞去。

另一种情况

飞机进行机动规避,进行连续的转弯,导弹跟着飞机转弯,但是飞机有几吨的燃油可以耗,导弹则会因为连续的高攻角转弯迅速减速,失去动能,损失速度变化量。

另外,导弹的飞行速度必须快于战斗机,否则不可能追上战斗机,在高马赫数下的25g机动,其角速度反而不一定赶得上在跨音速下9g持续机动的战斗机。

战斗机还有很多方法躲避导弹

简单地说一个,举个例子

有些导弹会采取简单的单点跟随模式跟踪战斗机,有些更高级的导弹会采取前置跟踪模式,也就是计算相遇问题之后瞄准飞机即将到达的点,这时如果飞机向着地面俯冲,一方面把导弹带到空气密度很高的低空,另一方面前面说到了,导弹前半段是依靠火箭推动,后半段啊惯性飞行,飞机想拉起的时候可以用身后推重比大于1的喷气发动机和充裕的燃料拉起来,导弹此时则已经耗尽了燃料,难以机动。当然,因为导弹比飞机快,很可能来不及拉起就已经奔着地面以下根本不存在的“相遇点”扎到地上去了。


诸如此类的方法还有很多,中距弹的实际射程并没有想象那么远,真正应用的时候射程应该在20到80公里的距离上,越近越可靠。而两台相对而行的战斗机,以1马赫左右的速度,穿过这个距离,只需要一到数分钟,别忘了期间对方也会发射导弹,当完成了对对方导弹的规避,双方的距离通常已经到了格斗弹射程内,甚至已经开始机炮格斗了。

隐形飞机可以缩短雷达发现自己的距离,但是实际上如果是两台隐形战斗机之间作战,很可能互相发现时距离已经很短,更需要格斗性能来应对可能的缠斗。


包线图我回头补一下,无论aim120号称的200公里,还是aa9的120公里,流星的一百五十公里,这些数据都是有水分的,和狙击步枪2000多米的理论射程一样,可以当知识去了解,但是实战中很难打出来。格斗依然可能发生,否则我们需要的就不是su35歼20f22特50帕克发,干脆这边派几十架逆火,带几十枚R33,那边派几十架枪骑兵,弹仓里都是aim54,双方在2万米,隔着100公里导弹齐射,排队枪毙,不是更好?


user avatar   si-ma-yu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如何正确评价苏57项目,是平行推进政策,边试飞、边生产、边列装、边改进、边定型,还是最终形态? 
  嘲笑狗斗是傻的言论真的正确吗? 
  为什么米格23、米格25、苏22没像米格21那样有这么多魔改型号,有人能脑洞下三款战机的魔改方案吗? 
  就目前的眼光看,除了发动机,歼20的设计是否存在什么缺陷需要在后续型号中得以改进? 
  用现代的技术设计一架双发飞机机动性可否与二战时的单发战斗机相抗衡? 
  为什么二战英国能和德国在空中55开? 
  俄罗斯怎么看中方的歼20? 
  如何评价日本第五代发动机? 
  为什么阵风战斗机挂载点这么多? 
  为什么歼20已经服役2年多,而同批的FC31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柳传志称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去投行,这样不扎实?
下一个讨论
西方青年生活中普遍存在哪些困惑和困难?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