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关系,看了很多关于起标题套路的文章,到最后发现,如果不是特别标题党,内容的主题和标题的套路是一脉相承的。
标题是文章中最精粹的总结,说白了,还是要看你的这篇内容究竟想要说什么。
基于看书+自己经验,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内容类型+标题,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情感类型
1、基于某种微小的生活细节/情绪创作的内容,可以直接在标题中体现这种微小的细节
- “秒回的人,太可爱了”(思想聚焦)
- 有事直说,别问“在吗?”(卡娃微卡)
2、基于某个独特的洞察/观点进行创作,标题挑战常识、制造二元对立,标题中可以直接写明你与众不同的观点
- 无论是否认同,都很难抑制想要点开看一看
- 你这么懂爱情,一定没谈过恋爱吧(不二大叔)
- 谁规定女人一定要活成“贤良淑德”的模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 为什么说姐弟恋是白头偕老的标配(谈心社)
3、你的内容提供某个有用的技巧(一定要有利益点),引领生活更加幸福,标题如何/直接渲染后果的严重性
- 长相中等的姑娘如何进阶到“美”(蝉创意)
- 为什么说中国流浪汉才是生活艺术家?(公路商店)
- 这件小事让上亿人睡不好,其实3个方法就能解决(丁香医生)
娱乐八卦类型的内容(换言之就是听故事)
1、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塑造某种励志的原型
- 他是梁启超最爱,美国洗碗拿到博士,中国同学造导弹打中国,他造导弹保卫祖国(金融八卦女)
2、足够有悬念的类型,标题中存在张力,你以为小实际大/你以为的和真相之间存在差异
比如讲述许多人都不知道的真相:
- 揭秘一家融资4亿的游戏出海平台,马云、马化腾、史玉柱等大佬都在投资(娱乐资本论)
- 商家绝对不会告诉你的事实:我们用3个月测评了15款扫地机器人后发现……(清单)
比如说实话:
- 什么样的包,真正禁得起时间考验(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 比如渲染误区的后果
- 跟风买这些口红,你只会越来越丑(YangFanJame)
生活/美食类的内容
1、多种感官碰撞,混搭
咬出+视觉/听觉/抽象的意向/看到+味觉
- 神奇的牛轧糖葱香米饼,一口咬下54层(美食台)
- 怎样一口吃掉9朵玫瑰和15朵茉莉(美食台)
- 薄如蝉翼的金华火腿,每一口都是时间的味道(一条)
- 1.5斤新鲜甘蔗浓缩成一颗糖:它懂你不能说的(ENJOY美食)
- 集苹果、梨、枣三种风味于一身,这果子有点鲜(下厨房)
2、背书——用细节来渲染究竟有多火/多权威
- 从硅谷火到中国,每3秒就卖一个,用过这款榨汁机,你不想碰其他的(撕蛋)
- 我们找来了国内最有名的侍酒师,给你选了一瓶波特酒(企鹅吃喝指南)
3、形而上的提炼 xxx 其实是xxx生活态度
- 吃掉一只优秀的小龙虾,就抓住了南京的夏天(企鹅吃喝指南)
- 憋了一个冬天,老夫的少女心被这口小甜水唤醒了(企鹅吃喝指南)
- 只要锅子还在噗噜噗噜,心情就不会blueblue(艾格吃饱了)
- 一颗懒蛋蛋,解救你的冬日焦虑症(ENJOY美食)
现代人有太多“病症”需要治愈:失眠、焦虑、抑郁、丧、社交恐惧、尴尬癌……现代人有太多心理需要被满足:文艺心、玻璃心、逃离心、少女心、公主心、女王心……标题中出现与此相关的字眼,点击率也会更有保障。
4、比较法——某种东西是这个类型/问题的第一解决方案,如果你要推出的这个是第二解决方案,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 吃过这枚凤梨酥,其他的都是将就(艾格吃饱了)
- 它甜过世界上99%的水果,慕斯般口感好迷人(下厨房)
- 生理期用这10件小物,比红糖水管用100倍(IF)
科技/资讯类
1、数字
内容的严谨科学(所有的内容背后都有数据支撑)、内容稀缺性(耗费大力气制作而成的)而且有独特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观点,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真相),如果你有这类型的内容,那就不要放过这个类型的标题。
- 追踪了783家创业公司5个月,分析了64.7万条数据,我们发现了10个有趣的现象(虎嗅网)
- YY的海外故事:1年3000万月活、估值4亿美金的直播平台,能有怎样的想象(36氪)
- 逃离小程序:60%用户回归App,70%开发者欲放弃开发(钛媒体)
知识类(必须有信息增量)
1、化繁为简,我究竟要告诉你什么
- 一篇文章为何能引爆朋友圈?受众主动转发背后的8个内容传播规律(馒头商学院)
- 一篇长文,读懂“10万+”标题的全部套路(乌玛小曼)
- 这4个灵魂问题,解决你80%的困境(LinkedIn)
内容不断更新中ing
本质上,内容要表达的主题和标题应该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