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的职业生涯和他亲手吹起来的次贷泡沫一样,看起来很美,最后还是要为现实买单。很多人都将格林斯潘神话了,实际上也是他亲手将自己神话的。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格林斯潘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连经济学者都算不上,如果你以学术界标准来衡量。首先他念的是纽约大学商学院Phd,博士论文被屏蔽了,看不到无法作评。其次格林斯潘几乎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更谈不上有划时代的经济理论推动。格林斯潘的真正身份是商人,是销售。他开的咨询公司非常成功。但你说他懂经济,不如说他懂人性,他了解这个世界怎么运转,但我不觉得格林斯潘是从经济学角度得出的结论。所以格林斯潘的失败到头来勉强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成功,在今天这个经济学几乎破产的年代(金融危机都快把经济理论虐死了,多少人批评经济学要推倒重建,多少人转头去看《资本论》?),格林斯潘如果真的成功上岸,那经济学就真的是一门忽悠的学问。
貌似很多人不好意思批评格林斯潘,觉得金融危机这么大的事不可能只怪一个人,于是很多拷问人性的观点出现了。贪婪一词不是金融危机以来最火热的吗?大家都能举出无数个次贷危机发生前人们的疯狂举动,用我的导师的话说:我妈妈去世多年,2007年还是经常收到“恭喜,您的贷款请求批准了”的信件。这种个体疯狂的确是危机扩大的主因。可危机的实质还在于格林斯潘带来的宽松政策。美联储主席的权力与作用极大,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更是惊人,“传导机制”可不是唬人的术语,货币政策真的是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每个人的决策与生活。正因如此,货币政策决策不能靠民主,必须由真正懂行的精英来操作。伯南克的当选可以理解为美国政府对以往行为的纠正。伯南克的当选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是1929年大萧条,更是因为伯南克是业界一流的经济学家。
格林斯潘的错误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真的懂经济。别误会,格林斯潘一定比大多数人懂经济。我这里要说的是太过于相信,自他当选美联储主席以来美国的成功都源自他对货币政策的掌控,他太相信是他的个人力量掌控了全局。格林斯潘时代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货币政策多宽松,就是没有通货膨胀”,这就相当于一场永不落幕的party。格林斯潘也迷惑了自己,忽略这场盛宴的背后是美国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与来自中国源源不断的低价商品。格林斯潘真的以为是他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吗?我们无法走进格林斯潘的内心世界,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格林斯潘很迷恋这种膜拜。当媒体通过格林斯潘的领带颜色来判断货币政策走向时,不得不说这是个人崇拜的成功与经济学的失败。而事实上,经济学家中有一部分人士清醒的,关于近20年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变小,通俗说就是欣欣向荣,业界有两种观点:“好机制” vs “好运气”。相信格林斯潘一定同意“好机制”,因为世人认为好机制是格林斯潘造。可实际上这真的是“好运气”,因为有中国这个傻小子在呢。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就是:格林斯潘并不真的懂经济,但他深刻了解人性,好运气地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导向与美元的强势地位。格林斯潘也很会个人包装,与媒体关系很好,媒体也乐意为他造势,所以格林斯潘拥有往届美联储主席不曾拥有的权力。在顺风阶段,格林斯潘的商业头脑可以很好把握市场,他的宗旨就是印美元,格林斯潘可以游刃有余地控制印刷速度。可当美元多到一定程度时,格林斯潘还不知道收手,金融危机就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只不过这次选择的是房地产。
最后贴出一段我正在翻译的导师著作的节选,其中有一部分涉及格林斯潘,老师曾在美联储董事会工作过(Federal Reserve Board),经历过三任美联储主席,相信他的经历比较客观,至少更接近历史。这部分内容由于尚未出版,请勿转载。
许多评论家认为阿伦·格林斯潘应该为当前的金融危机承担责任。格林斯潘是安·兰德的信徒。他所施行的低利率政策和他的自由主义观点,以及他所提倡的“去监管化”都经常备受指责。尽管批评者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格林斯潘对这场危机的“贡献”并不在此,格林斯潘的错误在于:格林斯潘只把他所擅长的做到了极致。
尽管格林斯潘从没在大学任教也不是一名“学者”,在沃尔克任美联储主席期间,荒谬的是他还是参加了美联储举办每半年一次的学术咨询委员会。在沃尔克时代,我在美联储董事会任职,也参加了一些学术会议。会议在董事会会议室举行,美联储主席、各分行主席和部分经济学家会出席。格林斯潘与其他严肃的学术研究人员在会议上的表现非常不同,其他人在表述观点时非常谨慎,而且几乎不对个人研究领域外的话题进行评论。格林斯潘则恰恰相反,他非常爱表现而且表现得看起来他是一名在董事会事宜具有重大权威的人物。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他与旁人如此不同?
自1958年成为主要合伙人以来,格林斯潘经营着一家名为“汤森、格林斯潘与伙伴们”的咨询公司(Townsend–Greenspan & Company)近三十年。该公司于上世纪30年代由威廉·汤森和戴娜·斯金纳创办。格林斯潘1953年加入了这家公司。格林斯潘于1987年任美联储主席后,这家公司停止了运营。...咨询公司合伙人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销售。汤森—格林斯潘这家公司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格林斯潘卓越的销售能力。格林斯潘不仅仅对客户推销他的公司和服务,还推销他的个人魅力与人脉关系。我在学术咨询会议上有幸亲眼目睹了格林斯潘的销售能力。
委员会的其他人通常包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莫迪利安尼,我在麻省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时上过他的课。...在我作为他的学生身份角度看,莫迪利安尼算是一个非常爱表现而且是一个非常善于表达的人。但是即使莫迪利安尼也在场的情况下,格林斯潘还是统治了大多数学术委员会上的讨论。要知道格林斯潘号称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可以预测任何事情,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做出最好的政策决策。在这么多令人尊敬的学者面前,如此论调难免让人不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格林斯潘是个有趣外向而又很友好的人,以至于每个在场的人都对他十分尊重。
少数几位应邀参会的研究人员会一起离开会议室,从二楼董事会房间乘电梯下到一楼,有时候他们就都摇头表示对于格林斯潘的“表演”的不信任。当里根总统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时,我已不在美联储董事会任职。但我猜我在美联储的许多同事一定对于格林斯潘当选主席感到非常惊讶。
在格林斯潘任期内,全世界都目睹了他作为销售人员的技巧。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心,包括国会的重要人物。在伍德福德(2001)的著作《大师》问世后,许多人开始推崇格林斯潘为“大师”。但据我所知,格林斯潘从未在一本重要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过一篇同行审阅的学术文章。他在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博士论文从未公开发表(注意,不是经济系),而且也不为经济领域所熟知。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伯南克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的一名教授,是一名公认的出色学者,在很多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我毫不怀疑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主席对于工作尽职尽责,而且我们也不能责怪他有一个异常有控制欲的销售人员性格特点。如果没有格林斯潘,汤森—格林斯潘不会这么成功。真正将汤森—格林斯潘与其他咨询公司区分的正是——格林斯潘的社会地位。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在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主席任期内,华尔街开始谈论起“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 put),正是有了“格林斯潘对策”市场无需担心资产价格下跌,因为市场一旦出现下跌就可以依仗大师成功地干预市场。这个不合理的信念就这样注入到了对“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的误解中,进而广泛传播着系统性风险可以被永久降低的误解。
经济学人士知道格林斯潘从未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过受好评的学术文章。因此经济学家们本应很轻松地不被格林斯潘“大师”所迷惑。但是很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学术界对于格林斯潘表示异议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影子公开市场委员会(SOMC),由罗切斯特大学的卡尔·布鲁纳和卡内基梅陇大学阿伦·梅尔泽创立。影子公开市场委员会由一些非常知名的经济学家组成,这些经济学家们会在美联储制定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开会的同时聚在一起。每次开会他们都会对经济发表一个不同于美联储的看法,同时给出SOMC的政策建议。影子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观点和报告在金融媒体中有着巨大影响力,尤其是对华尔街日报影响颇深。在格林斯潘时代,来自影子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批评被大幅度屏蔽,因此来自于经济专业人士的不同意见就被消声了。另外,在最近的金融危机和大衰退爆发前几年,影子公开市场委员会已经不再聚会了。在1997年到2009年期间,影子委员会成员只集中聚会了一次,而且那已经是2006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