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低端定焦镜头的光学素质是否优于「大三元」变焦?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t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身为摄影系出身的工作者,时常听到此类的问题。

但其实在圈内,器材的评估已经是有所标准的了。

看了几个回答,基本上都在说大三元的优点。当然大三元价格摆在那,卖那么贵是有原因的。

但是几乎没有人认认真真回答楼主的问题,即是“在定焦头面前,大三元是否在光学成像上暴露出了他的劣质,即是是700元的50/1.8?”的问题。

仔细看,楼主对于大三元的优点并没有否定,而是疑惑于,大三元单就成像是不是真的不如定焦?

今天就借用沙占祥老师对镜头评价的标准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镜头好坏究竟是在哪里。也抛砖引玉,希望有镜头工程师或者DIT工作的朋友提供更为详细的参数。

沙老师对于镜头的好坏有一七字真言,铭记在心。

即是:“象清亮匀准适小”。

接下来我一个一个简略地,尽量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说完具体都代表些什么。

然后按这几个标准对比题主提到的24-70跟50/1.8两个佳能镜头的优劣。

我再提出一些佳能另外的定焦头,变焦头的标准。

最后再稍微讲一些除了佳能头外一些我用过镜头品牌的感受。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用这些标准获得简单衡量一个镜头好坏标准的技能。


——————————————————————————

一、象

“象”简单来说既是不失真。

在摄影中,“真”可以粗略地分为“颜色”与“线条”的真实还原。

用更浅的话来说就是“颜色不失真”以及“无畸变”。

比较两个镜头的颜色,从彩色贡献指数与分光透过率可以获得详细的指数。主要跟我们拍摄有用的是CC值偏差。

从硬件来说,玻璃的材质、镀膜工艺、镜头结构和光学元件数量都会影响镜头的色彩还原。

这是器材党最喜欢谈及的问题。但其实在颜色还原上,现在的镜头已经做得很好了,除了像我们去做测评或者做一些微小控制上,大家不用在颜色还原上费太多功夫。不一样的厂商观念不一样,蔡司偏冷,库克偏暖。

在颜色的还原上,50/1.8与24/70没有太多区别。

区别大的是在第二个,即“无畸变”。

从结论来说,变焦不愧为变焦,畸变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是广角的镜头(当然畸变也可以处理成特殊的造型手段,但我们在此不讨论由于镜头还原不好情况下的特殊创作手法)。


16-35mm f/2.8L II USM
16mm处可见一定的枕型畸变(2.9%),24mm处有很小的枕型畸变(0.25%),35mm处为轻微的枕型畸变(0.86%)
24-70mm f/2.8L II USM
24mm处有可察觉的桶型畸变,70mm处为可察觉的枕型畸变(1.7%),50mm处为很小的枕型畸变(0.4%)
AF 70-200mm f/2.8L IS USM
70mm处有可察觉的桶型畸变(1.28%),135mm处为很小的枕型畸变(0.4%),200mm处为轻微的枕型畸变(0.86%)




大家都知道从做工难度(钱的多少)来说,变焦比定焦难,标准镜头比非标准镜头(广角或定焦)容易,最大光孔大比小的难。从刚说的三个点里面,50/1.8,又是定焦又是标准焦段,光控又相对较小,所以在做工上完虐大三元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记得我刚才说的是做工,也就是价格。

50/1.8要达到镜头标准,比大三元要容易太多。这是基本的理念。

现在我们回到畸变的问题。主观感受下(注意这不是对比 是感受畸变与没畸变的区别):

这是24-70在24端的表现,非常明显可以看到畸变。

这是50/1.8的畸变情况。


2470,50端的畸变为0.4%,肉眼已经看不出来了,可以接受,但其他焦段的畸变是非常大的,已经达到肉眼能明显觉察的程度。

按做工理念分享,标准焦段会比其他焦段好,同意焦段,定焦比变焦好。

2470各个焦段畸变的平均表现都是比较差的。

(运用刚才我讲的做工理念,其实佳能的50/1.4的畸变其实比50/1.8还大,光孔大还没半挡,在几何线条的还原就下降那么多,所以24-70的24端如此差劲是可以理解的)

24-70的24端如此的表现,大家可想16-35的表现如何了。

当然24-70的50端还是很优秀的,虽然还是比不上50/1.8。

从结论上看,在“象”上面,大三元的确被“廉价”的定焦头虐了。
我再次提醒大家,“廉价”代表做工容易,所以在一些硬性指标上,昂贵的镜头会被廉价的镜头虐是非常合理的。(请大家注意这个理念,这个理解了,对于两镜头的优劣便能有理性的判断)。

当然不是所有的广角头都会被“定焦,小光圈,标准焦段”虐。

蔡司UP头的8mmR,非常优秀。在这么广的焦段上,这么大的光圈(1.9)下,几乎没有畸变。

嗯?你问我价格,噢具体我也不清楚,大概10W上下吧。




——————————————————————————————————

二、清

我个人认为“清”这个标准是真正衡量一个镜头优劣的最核心标准。

“清”既是指“镜头清晰度高”、“层次丰富”以及“影调细腻”。

电影摄影师在评价镜头时,最关心的即是后两者,层次与影调,我们称之为“调子”。

镜头清晰度这个大家都清楚吧,在网络或者器材测评现场,你会看到一个板子,上门画很多的线,有横的有竖的,用同样的机器拍下后,看镜头捕捉到越多条线,镜头清晰度(镜头分辨率)就越高。

这个大家自己去了解就好了,网络资源非常多的。这个我在此不多讲,因为:



镜头清晰度这东西其实不是很重要。

很多厂商还有所谓的玩家都会用这个东西来压我们,说我们这镜头多好多好,你拿板子量量看,绝对清晰等等。特别是日本头,在这里的表现非常优秀。

但是,清晰度(分辨率)不代表锐度,也不代表画质优秀。

胶片的清晰度就远远地弱于数字(高端的)。但为什么大家都更加沉迷于胶片。

因为胶片的”层次“与‘影调’更好。

现在我们就谈谈镜头最核心的点:”层次“与”影调“


所谓层次,也就是在高光,暗部,中间调的层次丰富。影调细腻,也就是在颜色过度上,也具有层次丰富的特点。

层次的丰富,也就是影调的细腻。

层次丰富的镜头,一般在拍摄光比较大的物体时,也能保证高光不死白,暗部有细节

由于人眼的宽容度非常高,能够看见光比相差很大的细节,所以层次丰富的镜头一般更符合人眼所看见的结果

层次较差的镜头,拍摄光比较大的物体时可能只能顾及高光或者暗部的某一点,不能兼顾,导致拍摄效果和人眼观察相差极大,生硬而不真实.

据我所知,在层次与影调上没有特别的参数可以来衡量镜头在这方面上的优劣。

基本上我们还是靠直观感受判断镜头的层次与影调。

好的镜头在过度区,颜色可以有细腻的过渡,色彩与黑白的过度非常圆融,“有力”。

佳能的镜头其实在层次与影调上都很差。高光被吃得都毛了,肉呼呼的,暗部下落快,一团脏乎乎的。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24-70,50端与50/1.8的测评图。


(24-70,F2.8,50MM,iso400,1/160)

(50/1.8,F2.8,50MM,iso400,1/160))

光源与机位基本一致。

放大一下:





层次与细节一目了然吧。

看高光部位里面的暗部细节能不能保留,这是判断层次是否丰富的办法。

层次好的,能真实地还原细节,高中有低,低中有高,这是我们在学院中曝光的标准。

照片我不好评价,但对于我专业动态来说,这一点点的差距,在相对分辨率较低的视频来说,是非常明显的,要命的。

我们看所谓网络低成本微电影与电影的差别就在这里。

镜头一支1W与10W的差距也就在这里。

再主观感受一下刚两张没放大的刀刃,能感受到50mm的刀充满锐利感,看久了会觉得比上面的更为锐利。

当然对于24-70来说,2.8是最大光孔,50是已经收个两档多了,成像合理会好一些。

为什么我拿2.8的来比呢,

因为

我没找到小光控的大图....

但有F16局部的



放大到这个级别,大概就是影视的分辨率了(2K),也就是两百万像素。

从以上层次与影调方面来说,50/1.8再次胜利。

当然原因还是我之前所说的,标准镜头、小光孔和定焦的制作工艺难度小的原因。

依旧多说几句,在影调与层次上,佳能头是做得非常糟糕的,大家可参见5D2拍的视频(国内配大三元的特别多),可以看到高光一团糊,暗部一团脏。所以在电影镜头领域里面,佳能头在蔡司阿莱库克安琴的竞争下,是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当然在高分辨率的照片摄影领域,佳能头是一个非常优秀,方便且性价比高的镜头,这是无可厚非的。




——————————————————————————————————

三、亮

亮这个就好说了。

即是通光能力强,最大孔径大。

也就是所谓的最大光圈值大。

光圈大了能做什么事情我就不多讲了。控制景深,进光量大,控制画质等等是基础的光圈用法。

光圈的增大,对于摄影,特别是摄影入门来说,能大大地增加了其创作手段的种类。这是画质的提升无法带来的。

需要提示大家的是,当光圈做到一定程度之后,要再上去,制作工艺的难度会加上几倍,当然随之增加的会是价格。

佳能50MM,F1.8/F1.4/F1.2,价格分别约为几百元,两三千,一万多。

而电影领域,举蔡司的CP、UP、MP头为例, 每升一级,多的钱可以买一坨佳能头,但从成像质量来说,在稍微小光孔(F4,F5.6)的情况下,是差不了多少的,基本上多的钱都花在多出来的几挡光圈的成像保证上了。

在这上面,50/1.8完爆大三元。


————————————————————————————————

四、匀

即是场内成像质量一致。表现在无暗角,边缘分辨率是否与中心分辨率无太大差别(边缘是否稀烂。)

说起这个事情,我想起我自己的相机头,蔡司D25,被人称为色彩之王,但由于边缘的稀烂而被人们诟病。但我自己却非常喜欢他的稀烂,那种特殊而微妙的稀烂感,让整一个广角头带上了一种神奇的透视感,如同在雾中穿透般。

这就涉及到之前在谈论镜头畸变上说的,所谓的成像差不意味着你的创作差,这种特殊的“差”反而会给你的创作带来空间。

而暗角也是,甚至出现了一段时间俄制镜头的狂热。LOMO。

再例如变型宽银幕镜头,在高光处会有蓝色(一般为蓝色)的高光横线溢出,这其实对于镜头来说,是做工的缺陷。但现在却被广泛地用于创作上,在警匪片中拿着手电筒的警察必备。

这就提到今天的第二个大理念,镜头的做工缺陷与创作是紧密结合的。镜头的缺陷即是创作的空间,所以提及镜头,要清楚每个镜头的做工不好在哪里,有的时候反而可以利用。


这里提到的匀,相对的“暗角”也是同样道理。

回到主题,我们先看下2470的暗角情况:


好吧,大家看到了吧。

2470在大光孔下,暗角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从数据上看下两支镜头的暗角情况:

上面这是50/1.8的暗角评估。

这个是2470的评估。

从数据可以看到2470的暗角要比50要大上一大堆。

当然,如果你家里有一个2470,我想你已经是有所感受的了。

在匀上面,50继续完胜2470。

老样子,多说几句。如果你使用佳能的相机,并且拍摄RAW的照片的话,你可以在后期输入你的镜头型号,电脑会把镜头的暗角给你弄匀。摄影机上,佳能的C300C500可以直接在机器上输入EF头的信息,在拍摄时会直接把镜头的偏差矫正,拍摄下来的东西就直接是没有偏差的了欧耶。




————————————————————————————————————

五、准

指的是镜头标尺准确,活动部位定位准确。

就是对焦环那里,是不是顺,数值准不准。

在这里必须提醒用佳能头拍视频的朋友,因为佳能头的环是无极的,所以在转到极端时,为了避免初学者转过头,会有一些缓冲,而那一点点缓冲,是不会算在标尺里面的。

所以用佳能的镜头看标尺来对焦是极度不靠谱的。

对,佳能头在设计镜头时,压根就没想让你好好跟焦。这跟蔡司等的相机头(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对焦手感实在相差很多。

但反正拍照片也不会用手动(除非是实在不手动对焦就痒,或者手跟比机器快并且准的人),所以这个标准也无所谓。

回到比较的主题,“准”这一点,大三元完虐50一个长城长。

不解释。



——————————————————————————————————

六、适

指镜头阻尼力度是否一致,是否适合。

50的对焦又小又松,压根没法手对。


大三元继续完虐50一个长城。


多说几句,虽然大三元虐50个长城,但大三元也没好到哪里去。


——————————————————————————————————

七、小

这个特别好理解,重量轻,体积小。

16-35 635g

24-70 950g

70-200 1310g

50/1.8 130g

完虐。

前几天拍摄,用C300架小白,导演要求手持效果,一天北京寒风下来,关节隐隐作痛。

拍照片更是,要轻,不然很可能难得出去旅游,你却不想带机器出门。(我现在出门玩只会在我的胶片机跟宝丽来中挑..要我拿单反跟一堆头出门,不可能!)

——————————————————————————————————

好的~如果你能坚持看完以上内容,那么你就可以了解镜头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能理解为什么50/1.8廉价定焦能在画质上干掉大三元的原因了。

如果我们只考虑方便性啊(多焦段),创作方法的多少啊,特殊创作手法啊(一些答案里面提到的焦外,其实我觉得大三元跟50的焦外都差不多 都很差唉),大三元还是相对来说非常有性价比的,特别对于照片拍摄来说。

对于视频创作来说,画质上的一些东西要比以上提到的更为重要。如果有选择余地,也有足够的时间与预算的话,我不会选择大三元,会全套定焦。(拍电影基本上都是定焦,而且焦段分得非常细致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回到最初最初的问题,在定焦头面前,大三元是否在光学成像上暴露出了他的劣质,即是是700元的50/1.8?

无须质疑,是的。

即使我柜子里也有大三元。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 2020 年 2 月 26 日发布的富士 X-T4 无反相机?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有哪些比较好用的手机摄影以及后期 App? 
  在大学寝室能拍出哪些高大上的照片? 
  无人机能否拍摄星空照片? 
  怎么把照片修得通透有质感?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看起来是紫色的? 
  开封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 
  哈苏相机在相机界处于什么地位? 
  在北京剧组做跟机员待遇怎么样? 
  如何说服男朋友让我买个单反? 

前一个讨论
现在美国战斗力最强的外国黑帮是哪里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99 年 GDP 预测?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