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西游记》里如来说玉皇大帝修行了几十万年历了几万劫才修成坐上凌霄宝殿,那为什么成了帝之后如此懦弱无能? 第1页

  

user avatar   liu-h-xia-luo-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得出很多人都对我国宗教发展不是特别了解

我国宗教信仰当中除了佛、道、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外,还存在着民间世俗信仰,这个在官方的宗教报告当中是严格区分开来的

世俗信仰是我国影响最为深厚的信仰像古代的祭天祭地,还有各地的城隍土地、河神、龙王实际上都是民间世俗信仰来的

只不过在发展当中,民间世俗信仰和道教、佛教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融合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二爷,砍道教出身的本来是民间世俗信仰,结果变成了道教的护法神和佛教的护法迦蓝)

而玉皇大帝也一样

西游记世界观的玉皇大帝实际上是结合了道教玉皇上帝和民间世俗的昊天上帝的产物

道教里的玉皇上帝全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居于太微玉清宫。

昊天上帝则是起源于商,周朝成形的世俗神,也就是官方祭天所指的“天”

(道教的玉帝也是受其影响而产生的)

只不过到了宋代,官方认为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为同一个神。玉帝就成为官方指定的苍天化身以及最高神。

明朝虽然将两者区分开来,但是官方不允许民间私自祭天,否则就是造反。

所以玉皇大帝就成了民间信仰的“天”的化身,是民间信仰的最高神

再加上明朝有个趋势是三教合一(历史课听过课的应该了解),西游记里很多神祇的宗教归属实际上很模糊,而且天庭也是不管佛道还是民间世俗神都有存在

(所谓西游记佛道之争就是地摊货阴谋论的说法,原著里佛道之间相处是非常融洽的,如来会讲道教经文,道教也会研究佛经)


评论区里果然出现了连传统和现代都分不清就在这里胡说八道鬼扯的家伙,还堂而皇之的说什么玄幻才是最合理的

我估计这种人就是典型的看了几篇地摊货营销号就自以为掌握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还牛郎织女,说什么王母划了到天河

不好意思,这是现代人自己编的

传统故事中是不关王母的事情,最早的故事是《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现存最完整的故事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朱名世编辑小说《牛郎织女传》,其中牛郎自己也是神仙,而且也不关王母的事情


别用现代观点套入古人思维!

别用现代观点套入古人思维!!

别用现代观点套入古人思维!!!

因为你是拿现代洪荒流网络小说的套路代入了明朝神魔小说的套路了

在传统神魔小说中,武艺、法力和长生都是分开讲的。

地位高法力强的人不一定能打,能打的法力不一定强,长寿的人不一定有法力

(孙悟空属于少有的三项全能,基本上就是顶级战力)

所以在传统神话当中神仙往往都需要护法神当保镖的

比如《西游记》里观音的护法神就是惠岸行者,如来的护法神就是大力金刚,孙悟空也可以看成是唐僧的护法神。

一旦没了护法神,神仙的战斗力有时恐怕连凡人都打不过。比如文殊菩萨就被乌鸡国国王捆起来扔河里泡了三天三夜。

菩萨道:“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除此之外,这类神魔小说里往往还有一些克制因素,比如法宝克制、属性克制或者天敌克制之类的。

比如孙悟空几次吃亏都是法宝缘故(猴子的法宝只有金箍棒),像金角银角的紫金葫芦、羊脂玉净瓶、芭蕉扇、幌金绳之类的;金毛犼的法宝紫金铃也是难以让孙悟空接近

就像如果没有芭蕉扇,连太上老君都对付不了偷走了金刚镯的青牛

老君道:“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甚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天敌克制就像蝎子精连如来都被蛰疼了,偏偏怕本体是大公鸡的昴日星官,然而大闹天宫时二十八星宿是打不过猴子的(奎木狼就是被打怕了,再次和猴子打就吓得躲起来);昴日星官的老妈毗蓝婆也是轻易降服了多目怪

(说一下,虽然电视剧里孙悟空被三昧真火烧了,但是原著里孙悟空不怕火,只是眼睛怕眼怕风)

原来这大圣不怕火,只怕烟。当年因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在八封炉中,锻过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烧坏,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他做火眼金睛,故至今只是怕烟。那妖又喷一口,行者当不得,纵云头走了。

而且传统小说里修炼的首要目的就是为长生,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学艺的目的就是为了长生,妖怪吃唐僧的目的也是为了长生。

(考虑到西游记创作年代,当时嘉靖皇帝天天在宫里休闲炼丹就是为了长生)

有人说因为没有打到凌霄殿,所以不怕孙悟空。这种说法纯粹是云读者行为

原文是这么说的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真个是: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即使是后来,天庭的人包括玉帝在内对猴子也是有着很深的心理阴影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諕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
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将罩儿递与行者。
却说行者取了辟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门,交与广目天王道:“谢借,谢借。”天王收了道:“大圣至诚了。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
行者见玉帝如此发放,心中欢喜,朝上唱个大喏,又向众神道:“列位,起动了。”天师笑道:“那个猴子还是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谢天恩,却就唱喏而退。”玉帝道:“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一见猴子上来那些天兵天将个个都怕得要死,连玉皇大帝都还留着心理阴影,谁说不怕的

至于一些阴谋论提到的所谓佛道对抗,事实上整个西游记都是宣扬三教合一思想的,西游记里佛教也被黑得不少,以至于央视西游记开拍时佛教协会还专门给剧组写信别黑唐僧


特地说一下

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天庭是世俗信仰,佛道两家都有人在天庭上班,但是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实际上都不归天庭管

(所以实际上如来是不归玉皇大帝管的,只是我国传统当中,中央权力大于宗教,玉皇大帝地位更高一点)

比如西游记里的哪吒就是佛家的,王灵官是道家的

(理论上太上老君也不归天庭管,只不过道教作为本土宗教,道教神很多都和世俗神有所重合,比如关二爷本来是世俗信仰,但是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道教的护法四帅,偏偏关二爷是砍道教起家的

再加上西游记创作的年代,当时最大的道士是嘉靖皇帝,所以就显得天庭和道教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上下级关系)


没想到吴闲云鬼扯的阴谋论和修仙网文影响力这么大

居然还有人鬼扯什么“文殊菩萨被泡是钓鱼执法”还有“没有实力就没人听你”之类的鬼话

文殊菩萨被泡自己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

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

人家就看这国王“好善斋僧”,看他挺虔诚的就派文殊菩萨来考察一下,没想到国王是个小心眼,被几句言语激怒了就扔河里了

还钓鱼执法,别用现代观念套古代去了!

人家就是直接被扔河里了,如果没有护法神捞上来,还不知道要泡多久呢


没有实力就不会听话?

听这意思,那么多皇帝是不是个个都能打才行?

能不能打跟能不能当老大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而且请记住,在古人眼中,能长生不老,跳出轮回之外恰恰就是最牛的

在西游记世界观当中,哪怕能打会法术一样会生老病死(神仙也不例外

所以西游记里的妖怪惦记着唐僧肉就是为了长生不老;猴子在学成归来后,也曾经被勾去魂,只是实力够强直接消去自己的名字了


user avatar   wang-fu-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唉,86版电视剧西游记,是误导了多少人啊。

六小龄童总说“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实际上他自己出演的电视剧西游记,为了突出弼马温的主角光环,把玉帝都改成溜桌子底下的无能之辈了,他本身才是最大的胡说。

言归正题,题主你就不觉得奇怪吗?孙猴打不过的妖精那么多,怎么让一个窝窝囊囊的玉帝当了天庭的最高领袖?狮驼岭的老大挺厉害,坐天庭都比他强啊。

因为原著压根不是这么写的。

首先,孙悟空并大闹天庭的时候,压根跟玉帝俩人没见面。

“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见都没见,哪来的溜桌子底下去?

而且,看到没有,这里说“请“,是客气话,“传旨”是真的,如来不去也得去。

降服孙猴之后,又有一段描写。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如来只是一方教派的教主罢了,而玉帝是三界之主,总领天地万物,无论是玉帝下旨请他捉怪,还是请去赴宴,原文清清楚楚写着,如来“不敢悖逆”,还毕恭毕敬说自己是“老僧”,还不敢把功劳归在自己身上。

皇上过生日大臣都得来贺寿,你见过大臣过生日让皇上上他那去的吗?

更有如来口述玉帝的一段侧面描写。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玉帝不是无能出手,也不是不想出手,而是孙猴这样的小妖精不配让他出手。

这样的逻辑比比皆是,科员犯了错误,哪怕局长看见了,发现没有,你一定不会见到任何一个局长直接过去指着鼻子骂科员的。局长的普遍做法都是,会把处长叫过去骂一顿,处长再把科长叫过去骂一顿。

最后,才是由科长去骂你这个犯错误的科员。

因为你什么都不是,局长跟你说不着。

神雕侠侣里,有一段黄药师打李莫愁的描写,说他“一击不中,不愿再行出手”,长辈即便是事态所迫,必须亲自打晚辈,一击没有得手就不能再打了,再打就是丢人了。

黄老邪也就是犯疯犯的,徒弟都让他毁完了,他要是有个把徒弟,他才不自己出手呢。

再举个最近最近的例子,一个普通网民看某个大v不顺眼,跑去他评论区骂他,十个有九个都不会搭理他的。

以上行为,统称“自重身份”,位高权重的人对地位明显低于自己的人,怎么能撒泼打滚的过去打在一处呢?

所以你明白了吗?玉帝不会亲手收拾孙猴子的。

这对于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太丢人了。

玉帝,那可是三界之主,如来佛祖只是西方一个教派的领袖罢了,二者身份地位根本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玉帝是领导,这种小事让底下人办就好了,底下人办不好,要倒霉的。说句不好听的孙猴是个棒槌,啥都不懂,不见棺材不落泪,真以为玉帝不出手是因为玉帝无能,非得等玉帝手底下的人把他揍的屁滚尿流,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到这儿,事还没完,玉帝是因为不知道孙猴是谁的人,才让佛祖一个局外人收拾他,让自己人收拾,可能会有人脸上不好看。

佛祖也不傻,接到命令其实心里也嘀咕,“怎么这点小事玉帝不找自己人动手,找我呢”?

去了才发现,哦,有可能是有瓜葛的,让我出手才合适。

所以你看,佛祖去了不是直接打,先盘道,盘完了道也并没有急急可可直接弄死孙猴,而是用了一个“看你能不能飞出我手掌心”的比赛方式,把他制服就得了。

另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飞不出手掌心”的比喻实在是太精辟,太到位,太牛逼了,什么叫名著,一个比喻就如此形象,乃至于后人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就你呀,你连人家手掌心你都蹦不出去”。

最终,没有消灭,只是降服,镇压一段时间,五百年后,佛祖让唐僧救了悟空,悟空肝脑涂地拜唐僧为师,保着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打怪升级,自己能收拾的妖怪自己来,收拾不了的上天求助,各路神仙都给面子,甚至太上老君弥勒佛都为了悟空的事出面,真以为一个弼马温凭着个“齐天大圣”的名注,能有这么大面子,把这些人都给请动了?

这个“齐天大圣”可是连他们的坐骑都打不过哦,连人家屁股底下天天坐着的牲口你都打不过,怎么可能请得动人家呢?

这面子是真给他“齐天大圣”的吗?

到最后,九九八十一难一一闯过,终于来到凌霄宝殿,求得正果,封身成佛,安排在自己手底下,整个故事圆满结束——发现没,这个情节熟悉不熟悉?

这叫什么?这叫“培养”“锻炼”啊,再说明白点,这是“镀金“。

但, 你注意啊,这里面的那么多事,玉帝可什么都没表态,只是“请佛祖出面收拾这个”,后面的事情,可都是佛祖自己琢磨出来的——这叫“揣摩上意”。

底下人都这么精明,玉帝呢?

这才叫“领导”,您这下知道了吧?

所以说,题主啊,《西游记》这本书流传几百年而不朽,根本就是一本文学水平极高,现实主义隐喻极多,思想含义极其深刻的不朽巨著,怎么可能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啊。

所以说,别看什么电视剧了,去读原著,去读原著,去读原著,重要的事说三遍,尤其那些你觉得明显不合理的地方,更要仔细琢磨“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一本书写了毛半辈子,不可能有你以为的硬伤,这都是人家给读者留的扣,希望后来人能读懂啊。

这就叫“从无字句处读书”。

所以,题主啊,捧起书本吧,可是要好好抓紧书本不放才对啊,一个人若想要变得聪明,怎么能离得开这个东西呢。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游记》里面的玉皇大帝是一个政治家。对他的描写重点不是在讲一个宗教领袖,而是在讲他如何平衡天庭的政治关系,将佛教引进来作为一个新的势力对抗道教,使得整个天庭政治力量可以相互牵制。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

玉皇大帝就是中国的上帝,他是道教神话众神佛的领袖,他跨越了宗教的藩篱,不管是谁,不管你是哪个教派的,都要奉他为领袖。

领袖一句话值千金。

领袖发号施令,然后要别人去给他卖命。

这就是玉皇大帝。

孙悟空大闹天宫,现在普遍解读都是孙悟空在反抗封建统治,要抗命,要自我奋斗,要推翻一个旧时代。

作为革命史观,这么理解没问题,因为革命者很重要。将孙悟空拿过来背书,塑造一个英雄形象,以神话的视觉解释革命的意义,这就是现实需要。

孙悟空的角色要站得住,那么作为反面的玉皇大帝,肯定要在各个方面进行丑化处理,当成是一个封建帝王,进行批斗。

现在对于《西游记》的诠释基本上就是这套逻辑。

然而,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被逼的。

被谁逼的?

事实上这个人就是玉皇大帝,他要求西王母的蟠桃宴的宾客名单里面没有孙悟空。

这就是在羞辱孙悟空,逼迫孙悟空做出过激行为,制造乱局,然后借此整顿天庭。

西王母的蟠桃宴,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干嘛使的?

蟠桃宴就是仙界上流社会的一次聚会,能够得到邀请名单,这就说明宾客的神仙地位得到了仙界的承认。

这是一个仪式,特别是迫切需要跻身仙界上流社会的准神仙。

西王母和玉皇大帝不是夫妻关系,而是两股势力,他们是同盟关系。西王母可以搞这个认证大会,说明了西王母的政治地位,她有这个资格。

孙悟空为什么在知道自己不能参加这次宴会的情况下恼羞成怒?

因为孙悟空有神仙的头衔

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齐天大圣

按照理解,既然孙悟空拿到了学位证书,道理上来讲,他是可以参加的。

然而,孙悟空被打脸了。

一群仙娥告诉他,你也配。

要知道《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身份无外乎就三种:仙、妖、人。

孙悟空不是人,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那么对于孙悟空来说,最好的身份就是仙,最不能接受的身份就是妖。

孙悟空一直以来的奋斗,就是希望成为仙。

结果玉皇大帝玩他,给了他一个神仙的名号,一个管理蟠桃园的工作,但是最关键的仪式没有搞,西王母根本就不承认孙悟空的神仙身份。

西王母和孙悟空没有过节,犯不着得罪他,如果玉皇大帝松了口,西王母做个顺水人情,也不是难事。

但是这事不行。

对于古代人来说,即便是现代人也一样,最看重的就是仪式,修个房子都要搞一个奠基仪式,更何况成为一名神仙,只有正儿八经坐上了蟠桃会的桌子,这才是真正的位列仙班。

说个题外话,镇元子为什么是一个骗子,他所谓的地仙是自己封的?因为他也没资格参加蟠桃会,他的人参果是其他神仙带上去敬献的,而西王母根本就瞧不上,没把这玩意拿出来上席,因此猪八戒就没有看见过,只有沙僧知道这件事。这一段在五庄观一节说的清清楚楚。

孙悟空当时的一个感受就是尴尬,被人玩弄。有神仙之名,没有神仙之实,玉帝根本就没打主意正式承认他的神仙身份。换句话说,这个权力在玉帝手上,而孙悟空的身份实际上就是半神半妖。

按照孙悟空的个性,这是肯定要闹的。玉帝从孙悟空出生的那一天就关注过他,此后一系列事件中,玉帝将孙悟空的个性摸得清清楚楚。

既然明知道孙悟空要闹,为什么不想办法避免呢?

作为一个政治家,玉帝是有着敏锐的判断力,事实上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心知肚明,就是要孙悟空闹起来。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体系,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教,到外儒内法,道家的无为而治,到儒释道三位一体,这里面经过了大量的斗争和妥协。

在《西游记》里面,就是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以神话的叙述方式,体现了这个过程。

儒道之争过于尖锐,中间缺乏一个缓冲和平衡两者的力量。

这个时候,就需要将释引进来,将佛教纳入到中华文明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如来佛承认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

的领袖地位。

具体怎么做?

不能直接宣,这是个面子上的问题,必须要顾及佛教的体面。

那么制造一个乱局,玉皇大帝召如来佛勤王。

这就面子里子都有了。

如来佛不敢不来,因为不来的后果,那就是只能永远在西天自己玩,东土永远没有自己的地位。要来,就要奉玉皇大帝为领袖。

这个游戏就是这么个道理。

而制造出能够将如来佛请出来平乱的乱局,玉皇大帝不知道想了多久,也或许是从孙悟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只有孙悟空能够担此大局。

玉皇大帝不把自己逼到凌霄宝殿就请如来佛,这也太不给面子了。

所以戏就做了个全套,双方都有需求,心照不宣。

孙悟空的历史使命,就是最终促使了儒释道的融合,代价就是被压五行山五百年。

强者示弱,这是一种自信。体现的是智慧和胸怀。

弱者示强,是为了自保。

强者本强,示强这本来就是没问题的。唯有强者示弱,才是真正的手段。

弱者本弱,示之以强,大家一看便知,这是没办法的拼死一搏。

强弱的变换之势,运用自如,此谓大智慧。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取经孙悟空一个人就够了,干嘛还要带着唐僧、八戒和沙僧呢? 
  如何评价86版西游记孙悟空的长相? 
  古代有抄袭行为吗? 
  《西游记》里的车迟国三妖无辜吗? 
  孙悟空在天庭当齐天大圣的时候,为什么不请太上老君为他打造一些法宝? 
  网文《大泼猴》让孙悟空谈恋爱是否属于对传统文化的践踏? 
  西游记里有哪些好看的女妖精? 
  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儿子吗? 
  为啥《西游记》里的法宝好多都是控制型法宝,而《封神演义》里则很多攻击型的法宝? 
  孙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是喜剧还是悲剧,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人把刘备看成偶像?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祖先们玩剩下的现在却流行的东西?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