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争各方来说,这都不是一场光明正大的较量,背后有太多政治算计。
1975年越南统一后,红色阵营也陷入了全面撕裂,苏联ー中国的对抗,让东南亚的红色国家各自选边。越南要跟随苏联,而柬埔寨选择了中国。
在1978年底,越南开始入侵柬埔寨,推翻了波尔布特政权,也因此中国决定对越南发起「威慑性攻势」。
在越南,越共官方称呼这场战争为:
Chiến tranh chống bành trướng Trung Hoa(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
在这场战争中,越南取得了外交上的绝对优势,有47个国家谴责柴娜的军事行动,就像越南入侵柬埔寨一样。
由于双方的边境交火始终存在,越共当局也宣传“北寇的暴行”,当时河内广播电台每天都播放反中歌曲,越共宣传机器称此为「抗击北方反动派」。
越通社在80年代中期的一篇通稿上说:北部边境保卫战意义重大。越南军民共消灭了6.25万敌人,迫使其撤军回国,完全挫败了柴娜在印支半岛(中南半岛)强加大国利益的图谋。
舆论宣传的转折点在1986年,越共总书记黎笋逝世,越南逐渐要缓和关系,并进行革新开放,改善国民经济。
1990年中越领导人会议,达成关系正常化的协议,包括互相不搞丑化宣传。当时在越南教科书中是没有这场战争的(后来是在2018年才加上的)。
对越南而言,与柬埔寨、中国长达10年的战争没有得到任何利益,付出大量军人的伤亡,整个国民经济崩溃,而最终被迫对中国妥协,从柬埔寨撤军。
越共这段时期的决策严重失误,险些动摇了执政基础,所以越南官方对这场战争也讳莫如深,能不提就不提。
不过近年来中越关系急转直下,在2019年纪念40周年时越南官媒开始大肆宣传,未来应该也会不断重提往事。
一个显著反应越南民意的现象是:
2014年以后每年纪念日去军人墓地献花的人越来越多,而过去越南官方从不会高调纪念这场战争的「烈士」。
显然,双方的默契在不断减少。
所有战争的第一步总是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