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学子「出国」与「不归」? 第1页

  

user avatar   fu-sheng-wei-b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邓小平当初是这么看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说实话,当初选派留学人员,我们还是有点顾虑的,担心派出去的人出问题,不回来。”李琼说。不过,邓小平的指示为他们打消了顾虑。邓小平说,你们不要怕跑,就是跑了十分之一,还有十分之九。如果派一万人,跑了一千,回来的还有九千人。你们要大量地派,不要怕。

评论里有人这么说:

要我说,

@刘强

你和有同样疑问的人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少。

“这体现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博大胸襟。”李琼说。对邓小平的决策,她打心眼里支持。李琼是典型的“三八式”干部——1938年才16岁就从重庆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后来专攻俄语。她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派遣留学生对实现现代化建设极为必要。民日报海外版

有许多人以为是邓小平胸怀宽广,所以力排众议, 选派留学人员出国,但是 归根结底,要不要 选派留学人员,不是个胸怀问题,是个眼光问题。


中国是处于一个追赶和学习的位置,因此留学生出国不归,是人性中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国家吃了亏。按照你所说的,中国留学生

跑了十分之九,回来了不到十分之一。

那么回来的这十分之一带回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文化还有资金,等等可以使中国进步的事物,而中国因为这十分之一的留学生的努力而获得进步,那么第二年也许就是十分之二的留学生回国了,如此循环,留学生回来的越来越多,中国也在不断进步,那么邓小平的留学生政策就成功了。

有很多人不会抓重点,只是一味地算数据,这根本是个定性的问题啊,你用定量算,哪来的具体数据啊!


作为老百姓,智商不够高没什么,作为决策者,智商不够就会带来损失,邓小平也是人中龙凤,能看到普通人不能看到的东西,其智商足以明白外派留学生的真实好处和坏处,因此做出了选择,由目前的结果来看,邓小平的选择是对的。

归国院士李小文

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原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小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10日13:05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想起当初我引用他的事迹,还在为他老人家啧啧称奇,如今天人两隔,只能于此处哀悼。

施一公

已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


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为之惊讶而敬佩的决定:放弃这一切,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在他看来,“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历攀登的艰辛,山顶总会有无尽的风光。如果仅仅因为科研,施一公不会回来。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2008年2月,40岁的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全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施教授说:“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体质、中国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都与美国一流大学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正在为此而努力。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付出更多

萤烛之光,岂可与日月争辉?区区几十万人不回国,不会对中国的前进有任何阻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我们不用担心没有人回来,因为即便是一百多年前的詹天佑、欧阳庚,也一样心系祖国。




  

相关话题

  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离开中国? 
  没学上了怎么办啊? 
  我对李归农(李吟)和自己的一些看法,请问我的心理还是正常的吗? 
  法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 
  日本疫情下 选择6年去留学还是继承家业? 
  国内中产出国后,出现阶级下滑是普遍现象吗? 
  如何看待中介宣传的英国g5保录? 
  我应该去早稻田IPS吗? 
  你是否欢迎普通外国人入中国籍 如何应对索罗斯的凯乐其计划? 
  本科宁波大学,想考研赴日留学,可是听很多机构说专科生也能轻松考上日本高校修士,那是否还有必要去呢? 

前一个讨论
20 岁时候的你在想些什么?
下一个讨论
刘备为何前半生都无立足之地,与门阀政治有关吗?





© 2025-0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