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朋友。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算有点资格,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考虑再三是否匿名。算了。去他的。
我曾在某作家协会工作过两年半。后提出辞职。未准。然后称抱恙请长假达半年。胁迫单位辞了我。
作家分为两种。体制内的,体制外的。
先说说体制内的。这个接触的比较多,其实是相当多…
大部分是老作家。即使大多都得过茅奖,鲁奖等等,大部分其实也是在小圈子里很红,现在小朋友们也不认得的。最多知道莫言,因为诺奖。但其实得过诺奖的中国人绝不仅莫言一个……这个算了,知乎已经删过我不止五次帖子了。
总之,中国严肃文学的主流作家,大概就是一小撮人的自娱自乐吧。
他们(一般状况下)具有两面性,很擅长操作与体制(上层)的关系。因为,其实(中国的)各种文学奖是可以被(微妙的)操作(买卖)的。
他们有极好的社会功能,基本算是会写文章的半个官场人士吧。
比如,我原来工作的作协,某主席很擅长拨款做杂志,但杂志大部分的资金用作某种用途来得奖,然后得奖就更有资格申请资金办杂志……如此。
但是,他们也有你说到的那种抑郁与焦虑性。比如,作品到底有没有历史感,能不能真的青史留名。真的有价值吗?至少我知道的一批50、60后的作家是有这种焦虑的,因此,他们更需要申请资金和打点运作了。因为,“在这个时代,要为严肃文学留一点位置”。
我还认识某诗人,反正中国能得的文学大奖都得了。我觉得虽然年龄背景差距极大,但他有几分像杨天宝———杨天宝觉得她可以把奖拿个大满贯,该诗人觉得如果不是体制工作限制了他,诺奖早该得几遍啦。
有一次我无意提到了一下博尔赫斯,他问我,难道能比我们的刘震云写的还好?
其实,这个诗人还算心怀天下,蛮有格局的(相对)。
讲个八卦吧。我还在上班的时候,那个时代微信还不广泛。一天,有个男人在QQ里加我,要求加入的理由写的是:我是XX的老公,有急事。然后加后再也没有理我。
XX是一位由作协扶植的,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女作家。已婚,原职农妇。育一女。
后来知道,这是一桩被文联压下去的丑闻。
该女作家有一本日记,记载了她用女性魅力征服X市所有主席以上级别和著名男作家们的故事(主席很多的,我们当时副主席就有7个)……她在日记里完成了所有目标,只有两个目标未被攻下。不甘之时,被她丈夫发现了。
于是,她丈夫把她QQ分的作家组的成员一个个加了一遍。之后他发现我是女性,于是没搭理我了。
体制外的作家我就不太熟悉了。
总之,怎么说呢。你想到的作家的抑郁,敏感。大概就像希腊神话里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他们是最接近人的神,有人类的各种软弱和欲望,但被象征化的放大了。人人都有忧伤和敏感,但也许因为作家身份,它们被放大的更明显。
但是,在中国这个地方,作家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能力,会非常凄凉的。除非有像帕慕克一样的家境,无忧无虑的只顾写小说。或者像卡夫卡,安心做一个小职员,但也许仅仅只是为了他自己的自我救赎,而写下了无数伟大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