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生,终于决定去矫正牙齿
本人将在这个回答下记录正畸相关经历(最后更新时间 2022年1月23日)
出于保护医生隐私和避免纠纷的原因,在本回答内将隐藏姓名等信息。
——
经过预约,前往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找医生看我的牙齿情况。
挂普通号,经过医生初步诊断后,要求我前往护士台登记,开始正畸的正式预约,提醒排队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第九人民医院】您已预约登记成功,请等待医生短信通知治疗【九院护士站】
收到医院的通知短信。
【第九人民医院】您好!口腔正畸科【XX】医生将在近期为您开始矫正牙齿。请凭绿色随申码、就诊卡和此短信到7楼正畸科护士台拿XX医生预约条挂号,并随带检查费约2500元。若能前来,请加XX医生微信(XX)预约时间并备注姓名。注:正畸科周末不矫牙。谢谢!【九院医生通知】
通过添加甲医生微信后,约定见面时间。
这一天上海天气非常差,台风过境。询问甲医生得知医院还是正常上班,在地铁停运的情况下,打车及时抵达九院。
见到我的牙齿后,甲医生连连评价三次:
这个牙齿怎么长成了这个样子。
甲医生评价我中间的牙齿非常拥挤,需要中段拔牙后处理。
因为徐汇牙防所比较近,而且排号好像比较方便,就和同学一起抢号。
这边可以提前一周(其实号放出来就没了)预约,前一天没约上,
后一天和我同学一起晚八点狂点按钮,终于抢到牙周科洁牙门诊的预约资格。
洗牙前需要提供血常规的报告(应该是需要看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于是周末终于抽出时间去做检查。
顶着台风天去五院做血常规,到现场后被告知周末没有门诊。明天再来吧。
又到五院做血常规检查,但我被护士的手法吓到了。
抽血前不消毒,针扎进去,换了五次方向才抽到血。
(关于五院的段子名不虚传),后面我在等待区越想越气,激发了低血糖的症状,
向身边的人求助,未果,又向窗口内的医生求助,说我自己去医院外面买吃的去。
坐那里花了15分钟缓过劲了,眼前不那么黑了,赶紧到医院外面买了个卷饼吃,好多了。
风云突变,天降暴雨,又把我困在屋檐下两个小时……
(还好血常规是正常的)
约了同学一起,前往徐汇区牙防所洁牙门诊洗牙。
第一次洗牙,感觉还行,就是有点酸疼。
啊说实话感觉不是那么轻描淡写。洗牙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或许就是用鼻子呼吸了…
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强制用鼻子呼吸。
除此以外,牙防所的医生动作还是比较温柔的,从我进去开始为我讲述注意事项,等到差不多说完的时候也做完了。
之前网上查询说洗牙需要半个多小时,我感觉这位医生好像10分钟就结束战斗了。
如果没做血常规也不用太担心,牙防所也能做血常规检查,和在五院做比起来,这里更快更便宜。
1.洁牙后不要用力吮吸、或用舌头舔舐。在洁牙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持续出血且出血过多的现象,请及时联系复诊。
2.洁牙后2~3小时应尽量少吃“染色”的食品,如酱油、浓茶、葡萄酒、咖啡和蓝莓等,同时也要少吸烟。
3.洁牙后可能会出现“牙缝变大”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发炎的牙龈消肿,同时牙结石占据的空间暴露导致,建议需要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做好日常的牙缝清洁。
4. 洁牙后,部分患者牙齿会出现暂时性的冷热敏感、酸痛,通常1周症状缓解,此时也可配合专业脱敏牙膏使用。
5. 牙刷的选择:小头、中软毛宜清洁(最少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牙刷的选择:直径略大于牙间隙或根分叉病变。
6.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洗牙,可有效防止长时间牙石堆积导致的牙龈炎症,降低洗牙不适感。
前往九院做诊断。当天就进行了正畸前的检查流程。
可能因为去的是九院浦东高科西路门诊部,外加我到的特别早,检查项目虽然多,但我两个小时就做完了。
综合使用了摄影,X光,CT,印模和核磁等手段做检查。
首先甲医生告知我的牙周情况比之前好多了,注意下牙的牙齿和牙龈的结合处的清洁,然后学会使用牙线就好了。
接下来我前往四楼放射科做三项诊断。
一到四楼,甲医生就催我快进来,快脱衣服,麻利点,赶紧的,后面还有好几项呢。
接下来就是听从甲医生的指导,要么站着测,要么头搁上去测,总之在三个不同的房间做了好多测试(X光和CT)。
我感觉这一小会吃的辐射剂量就超过了过去很多年的总剂量……
做到最后一项的时候,要把下巴抬起来向上45°角拍个片,我听着隔壁的医生说“嗨,这人的下巴真的好长”,
话说完又让我微调了姿势然后重新拍了一张。
放射科做完之后回到二楼,到护士台说我联系了甲医生,接下来需要【拍照】。
没想到还有一个科目就叫拍照。
被带到甲医生的隔间,首先拍摄正面照,左侧45和右侧45度照,
然后被两位助理抓着我的脸进一步拍摄口内的情况。
上牙内侧,外侧,下牙内侧,外侧,咬合情况,可能还有口腔内的情况。
整个过程中助理老让我不要用嘴呼气,要用鼻子呼吸。
经过一顿龇牙咧嘴的操作之后,我应该是拍完照了,到另外的隔间找甲医生做牙模。
好家伙,先拿一个铁质的模具套了一下,发现大小可能合适。
然后用塞满琼脂盐的模具往口里塞,紧贴上牙,可能因为我上牙情况比较糟糕,还找隔壁又借了点琼脂涂上。
这个盐是薄荷味的,倒不难受,难受的是一方面口水都要掉了得忍住,另一方面强制用鼻子呼吸有点奇怪。
上牙搞定再整下牙,还是熟悉的流程,不过这次甲医生为了让模具紧贴下牙,我感觉都要把我下嘴唇摁出溃疡了…
这些都做完之后,又和甲医生友好交流了一下关于正畸的一些问题。
一共有四颗智齿,左侧智齿萌发情况还可以,但有一部分被包裹在牙床里,刷牙清洁不到导致发炎,右侧智齿还没有长出来。如果要拔智齿的话最好在正畸之前或者之后进行。需要前往口腔外科进行处理。
她让我下一周去做核磁拍下颞颌关节的情况,然后21号再商讨正畸的方案。
甲医生收走了我的病历,核磁资料光盘和牙片资料。
由于上半年腰疼的原因,做过核磁共振了,这次做核磁已没有之前的新奇感。
洗个澡换了一身不带任何金属物品的衣服,前往医院。
感觉在这做核磁的速度好快,15分钟一个人。
影像师态度就是那个态度,不太搭理人,就想搞快点。
一开始做的是闭口的核磁,戴着公用的耳机,听着核磁机器发出各种频率的奇幻声音,
接下来是张口的核磁,影像师让我咬个东西。
(也没说把嘴张到最大。后面查了资料好像需要到最大张口位…后面咨询了正畸的甲医生说没张到最大问题不大)
因为我门牙处只有一颗牙齿,非常难以固定嘴里咬着的小东西,
又因为做核磁需要绝对静止,影像师没有告诉我需要咬多久,
我一直在尽力稳住身体,对抗嘴部传来的疲倦感。
别人可能因为核磁的构造产生幽闭恐惧,但我是因为不知道需要保持多久而快绝望了。
好在张口位不到两分钟就结束了,不然我真的支撑不住了。
15分钟过后换了衣服,打道回府了~
路上遇到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想着终于能9块9整点好吃的,但发现小酥肉好难吃。
还我吮指原味鸡!!
这一天遇到了好多小挫折,仿佛昭示了后续正畸方案的不容易。
因为这几天压力大,有些嗜睡,吃过早饭,仔细清洁和洗漱一番。12点多出发前往医院。
如果今天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两点半就能整完,然后就可以吃午饭啦。
1点40分,到医院的时候发现队伍特别特别长,排队40分钟才完成了上次TMJ核磁胶片和报告的打印。
前往七楼正畸科发现甲医生今天不在这里,兜兜转转进科室寻找,再求助于护士才知道原来在另一个院区。
也怪上次没有沟通好,嗨,又赶紧打车到达九院的浦东院区。
重新挂上号,看序号下一位就能叫到我了。
没想到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见到医生。(此时将近四点,我感觉饿到有点暴躁了)
终于见到医生了,不知道因为饿晕了,还是医生换了发型,总之我坐下讨论了一会才确定医生没有换人。
甲医生首先询问了我此前在西安四医大问诊的情况。
此前在四医大,我挂了专家号,一位较为年长的专家当场检查了我的牙齿情况。
她告诉我,我的情况很复杂,如果要做正畸的话会很复杂,可能需要动手术把我后侧的牙齿卸下来再重新装上去。
(这个说法可能是出于通俗的表达,也有可能因为时间过久信息有些偏差)
我将四医大专家的说明再次向九院的甲医生重复了一次,但好像我的表达不专业且过于耸人听闻,总之未得到直接采纳。
甲医生然后解释了为什么要和我确认之前的问诊信息。
她表明我的牙齿情况很复杂,她做方案非常纠结,需要花大量时间和我解释。
首先甲医生说明了我牙齿咬合情况属于“地包天”。
正常人的牙齿咬合的时候,应该是上牙略微覆盖下牙。而我的情况是咬合时前牙的部分下牙覆盖上牙。
然后甲医生询问我平常耳朵前是否存在响声。
这个响声的情况涉及到颞下颌关节是否正常。因为不论从TMJ核磁还是直接观察来看,我这个地包天都属于不正常的。
但好在,我目前颌关节相关的症状不严重。
我在长时间闭口后再张口会有声音(比如早上起来会响几下),其他时候一般没有异响。
地包天的情况很明显,说是上颌发育不良加下颌发育过度。
和我的面部条件也有些相互印证,我的脸相比其他人要更长,然后下脸的比例也比其他人要大
(鼻子往下应该占1/3,但我的下脸比例高于1/3)
不过稍好的是,虽然我脸长下巴长,但从我的面部外部特征来看,正面和侧面面部轮廓无明显畸形
(地包天比较严重的人很容易下巴前突,人中位置后缩,导致侧面观察面部呈“月亮型”)
再回到牙齿的问题,我的牙齿排列不齐除了反颌(地包天)外,主要集中在上前牙拥挤。
反颌本身就存在上颌发育不足的情况,然后这里还堆积了很多牙齿,算是牙多骨少。
针对牙多骨少的情况,甲医生说简单来说要么增加骨,要么减少牙齿。但因为我已经是成年人,年龄超过25,骨头增加很困难就不介绍了。接下来就讨论怎么减少牙。
正畸方案的介绍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进入正题。
总体来说我的颌面存在畸形,然后我牙齿排列问题主要集中在上前牙的部分。
上面骨少牙多,第一个方案是拔除4颗四号位的牙齿,但因为我的上前牙过于不齐(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我记忆有限无法回忆起来了……),存在反颌,下牙的角度不太理想。
如果不结合正颌手术的话,正畸过程中下牙存在牙根刺破骨的可能,正畸结束后,中缝也有可能难以对齐。
第二个方案是针对上牙拥挤的情况,先在一号牙(门牙)和二号牙(侧门牙)之间选择拔掉一颗留出空间。
如果拔掉二号牙的话,剩余的一号牙从X光片能看到存在牙根过短的问题(这个一号牙牙冠和牙根的比例为1:1,其他的应该是1:1.5~2),如果把一号牙移动下来,未来很有可能会松动。
如果拔除一号牙的话,二号牙侧门牙和另一侧的门牙的大小存在区别,首先是难以对齐,其次如果要对齐的话,需要针对二号牙做贴面或者牙冠才能让侧门牙和门牙大小一致。
这里我忘记咨询了,如果采用这个方案,处理后的侧门牙是否耐用?
除此以外治疗过程中还得选择性拔除下牙的五号位或其他牙齿。
整个调整过程中依旧存在和一号方案相同的问题。
(如果不结合正颌手术的话,正畸过程中下牙存在牙根刺破骨的可能,正畸结束后,中缝也有可能难以对齐。)
问到这里,我个人其实还是倾向于不做正颌手术的。此前了解过正颌手术存在麻醉风险也比较痛苦,算是个大手术。
甲医生为我解释,她能猜测我正畸的目的是想要把上牙排列整齐,但我如果不做正颌的话,上前牙中缝还是难以对齐。
可能经过多年治疗后,也难以获得美观上的完美效果。
我这时向甲医生表达了我正畸治疗的需求。
我想要一个尽量减少痛苦的治疗过程(这个出发点与需要正颌手术相冲突),
我不在意过程中的美观问题,甲医生方便操作就好(所以我不介意金属牙套的美观问题)
这时候我又和甲医生沟通了牙齿功能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最终,甲医生建议我再挂九院的专家门诊,向专家说明我的诉求,看专家能否给我一个满足我需求的治疗方案。
她从一开始和我讨论就表明,为我选择治疗方案是一个非常纠结的过程,很不容易。(感谢甲医生的辛劳~)
她在病历本上写下相关信息,然后把此次检查的相关资料(牙片,核磁,病历本和石膏牙模)都交给了我。
21号和甲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我如坐针毡。
甲医生觉得为我选择治疗方案很纠结,我自己也觉得颇为无奈,听下来出了一身大汗。
因为听说医生不喜欢被录音,过程中甲医生也没有允许我进行记录,所以我一直在全力记忆和回忆相关内容。
终于在22日下午将上述治疗方案相关情况整理完毕。
晚上爸妈再次提起我的方案情况,说我为什么没有告诉他们结果。
我思考了一下,然后将本篇具有浓重个人色彩,且未隐去求医途中挫折和不适的回答发给了爸妈。
(我很后悔,应该先做调整,再单独和爸妈说明的。)
我记录的经历,以及爸妈对小时没有处理好我的牙齿的懊悔和对未来遭受痛苦的担忧击穿了他们的情绪。
我的爸妈很痛心。
晚上我后来用较长的时间为爸妈仔细说明的各个治疗方案的大致情况(美观收益,周期,治疗痛苦和相关风险)
没想到爸妈比我更坚决,认为我可以做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即便凑钱也行,总之想办法去做),长痛不如短痛。
不过我本人到这个时候还没有下定决心采取怎么样的方案。
总的来说,目前我个人其实有些打退堂鼓了。
最终和爸妈讨论了很久,我们一致同意听从甲医生建议,转而寻求专家门诊,听听专家的意见再做决定。
从这个事情的处理中,我觉得还是需要用比较柔和的手段和长辈沟通。
你长期身在外地,他们的心也一直放在你这里,你在远方遭受的挫折和痛苦,听在他们耳中,痛在他们心里。
今天因为需要交接工作,很早就起来了。
福至心灵,想起可以看看九院的专家号,
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可能对我来说最合适的专家(擅长安氏Ⅲ类前牙反合的矫正)。
成功约到1月6日的号~
顺便吐槽一下九院的预约系统,强行把Ⅲ类排版成ⅠⅡ类就离谱。
22年1月8日注:此处删除了乙医生预约界面截图
这一天,打的是一个有准备之仗。前一天已经温习了关于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我关心的一些问题:
(我本来还想带一下家族的合照,咨询一下地包天的这个颌面状态是不是遗传,后面照片没准备好)
等到面见乙专家(副主任医师)的时候,节奏全被打乱了……
进入诊室后,我直接说明我之前在九院的甲医生处做过治疗方案,然后甲医生建议我找专家再研究一下方案。
乙专家她的学生接下了我的全套材料,说着你这个材料确实还挺全的。
一边看片子一边和他身边的同事讨论我的情况和方案:“这个人中比较长”啊之类的。
一会儿乙专家过来了,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今年多大岁数了,第二个问题是你有什么诉求。
我听到诉求的这个问题,确实一下子愣住了。
第一反应是反问我可以有哪些需求,比如功能上的改进和美观上的改进。
另外像我这个颌面情况的畸形情况到底是什么程度的?
乙专家听到后说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不能一概而论,并不能直接参考。
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没有回答我颌面情况的问题)。
于是我重复说明了我需要在保持牙齿咬合功能的前提下,改善前牙拥挤的问题。
我追问了像我这个地包天情况,是否需要进行正颌治疗。如果不做正颌治疗的话,最终能有啥改善。
乙专家看了我提供的石膏模,然后用牙镜简单查看后说明:
医生用极快的速度做了判断,然后给出了肯定的意见,这让我高兴和惊讶交加:
高兴的是这么多年以来,终于在首诊中就给出了肯定意见,而且听上去还挺简单,不像之前其他医生所说的棘手;
但惊讶的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判断,还和其他医生有一定差异,不知道这是否是医生做方案的话术,我存在一些疑虑。
乙专家这时候提到甲医生和她打了招呼,继续向我说明方案:
听到这里,我冒出了很多新的小问题,然后咨询专家:
乙专家说明这个门牙牙根确实偏短,但属于正常范围。
乙专家表示智齿的问题她不管,与她无关,都能做。
乙专家说明磨牙原因是不清楚的,西方医学对此没有定论。但磨牙的话不能佩戴保持器,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提醒她。
乙专家明确表示可以达到,排齐了就行。
但我的下牙已经靠近了jixian(这里不知道说的是极限还是嵴线),不能再往内收,下牙的倾角已经垂直了,也不能再做另外的一些调整了(这段因为听得不太清楚,我也难以回忆,所以说的话可能和实际有些出入)
不会,而且我现在偏向于瘪嘴
于是我又进一步咨询了治疗的周期和大概费用。
乙专家(并没有正面回应)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有些人一年就能搞定,有的需要三年,需要根据每个人情况而来。
乙专家在整个沟通开始前就给谈话定下了基调,要我不抠细节,最终治疗肯定能在协商下达成医患都满意的结果的。
在沟通过程中,我感觉乙专家对于责任边界划分很明确,比如针对我提问的智齿等问题指明“这与她无关”。
简而言之,最终乙专家给我的结论是“我这个情况能做”。于是我虽然还存在一定疑虑,但还是在专家肯定话语的信心感染下,选择先做个方案。
乙专家给我查看了正畸注意事项的告知书,然后拿来让学生给我再次做了石膏牙模。
我看了告知书问上面提到的颞下颌关节紊乱会不会有可能,她又说不会的,和她无关hhh
我最后问我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下次什么时候再复诊,她说这个模子做出来就能做方案,其他电子材料从医院调取病历就能看到(所以这次面诊后我又带回了之前的全套检查资料),明天就行。
我再次讶异于方案制定的速度,然后定了第二周周二(22年1月11日)再面谈方案。
此次面谈结束。
除了上述面诊经历以外,我想谈谈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心态方面,之前一直不知道我牙齿问题到底是怎样,是个什么程度。在18岁前,18岁和22岁的时候见到的医生给的都是非常负面的评价,也非常笼统不具体,大大打击了我治疗的信心。现在通过这段时间的检查和正式方案咨询,在网上也查询了很多相关案例,综合别人的治疗前后图以及自己的方案等信息,我终于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对于解决问题心中也有一定概念了。接触问题,了解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终于走上了正式的历程。我之前的担忧很大程度源于对未知的恐惧,现在通过问诊,咨询和查询,终于驱除了迷雾,可以勇敢前进啦。
审美方面,从小到大我其实一直都没有形成审美观,此处特指对人的外貌审美。在我看起来大家的面容没有太多区别,除非特别奇怪的我能区分,大多数在我看起来差不多。而在谈方案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面部一些需要观察的关键部位(点线面)和大概比例,现在我看别人的时候,至少可以一下子判断出来鼻部以下部分的大概情况了(至少地包天等下颌畸形的情况就能明显区分)。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惊喜,我之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长相,现在终于有一些实践和知识了。
而综合上述的心态和审美,我有了一个改变,我不再耻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牙齿(拍照的时候多少有些,但这可能是另外的问题)。我对自己有一定的正确认知,我知道自己哪怕不进行正畸治疗,也能大方的展示自己的形象。这也算破除了自己心中的桎梏吧。
(当然,之后心中的想法可能有些反复,可能再度因为一些特殊场合稍有阴霾,但终究不一样了。)
经过略显兴奋的周末,终于能听正式方案了。按照之前的计划和沟通,我上午听取乙专家的方案,然后下午约见丙专家首诊讨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方案。
除此以外,我的朋友们今天也过来了。师弟上午拔牙,然后找颌面外科科的医生首诊。我的朋友从杭州过来,同样约见丙专家首诊讨论方案。
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上午我好不容易等到乙专家叫号,进入诊室乙专家就说:
“你这个情况确实有点复杂,我回去之后又看了一下”。
首先她讲述我的左侧门牙(2号牙)依旧必须拔除。
因为它倾向于腭侧,难以迁移到正常位置,另外又因为是地包天的情况,腭侧牙齿如果不处理会成为正畸之后上下牙之间的撞击点,有牙根吸收的风险。所以左侧2号牙一定要拔除。
然后乙专家给我讲述了她设计的具体方案及其缘由。
我希望解决前牙拥挤的问题,需要动三个地方:上前牙、上排后侧牙齿和下排后侧牙齿。
另外还有一处和首次面诊不一样的地方:暂时先不拔下切牙。
因为我下牙有明显的舌倾,如果拔除会导致明显的黑三角问题。而下前牙又在最前面,黑三角会很明显影响美观。因此首先考虑在不拔除下切牙的前提下做治疗(不拔牙的方案是可逆的,拔牙了就无法恢复了)。
最后说明未明确是否需要扩弓操作的原因。
扩弓操作涉及牙侧(?)相关的肌肉,目前还不确定,之后尝试,能做就尽量做。实际能否做根据我自身条件而确定。
这时候医生就方案说明完毕,说我如果认同这个方案,确定要做,就可以去口腔外科拔牙,开始治疗了。
当天是周二,让我找口腔外科的医生拔牙,然后休息两天当周的周五就可以正式正畸了。
周五需要上午早些过来,然后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心想,这次的信息量可比上次要多多了,但就这么直接去拔牙了是不是太快了,这就开始治疗了???然后向乙专家提出了我之前准备的一些问题。
乙专家先问我用啥材料做,她这里只做自锁,问我能否接受金属的。
我说可以。
我问乙专家治疗费用。
她说治疗费是两万五统一价,材料大约四千块,然后我需要用支抗钉大约一千块,合计三万到三万一,应该没有其他费用,如果有会和我说。
我问乙专家治疗周期。
她说这个无法预估,这个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而来,需要医患的双向反馈。不过又追加了一句,大概率在一年半到两年,具体做了才知道。
我说明我是学生,不知道费用是否有分期或减免的可能?
她说首先一次性缴纳一万五,然后剩下的一万可以治疗过程中慢慢交。
我问像我这样的治疗,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吗?
她说正畸做的很多,不会的。但像牙龈的变化不能避免,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不能打包票,这个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而来。但不会有大问题的。
如果拔牙完了什么时候再找她?
拔完牙后是最好调整的时候,越早找她越好,两三天就行。
最后说明了我当天无法确认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思考。
约定了年后元宵节再来找乙专家确认方案或直接治疗。
下午和朋友一起,来到丙专家处。
丙专家是主任医师,据九院的师姐介绍,丙专家是很大很大的大佬。
来这前我和朋友说,专家挂号费50真的值(接下来的诊疗暴露了我的naive)
当时想着如果要我花50块钱和像我导师这样的教授讨论一会,真的很不错。
大专家就是不一样,进去没见到专家本人,是助理询问我的情况。
我就告知我此前在正畸科医生处做了整套检查,然后给出了初步方案,正畸科的医生建议我找专家再做进一步讨论。
在两位助理(后面了解到好像分别是四年制和五年制的博士生,所以年龄和我相仿)经过简单问询后(比如问我有啥想法,家里人有颌面情况有遗传吗),告诉我下次面诊会和我进行谈话,会包括我是否需要正颌治疗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
他们又从隔壁房间请来了丙专家,向丙专家说明我是转诊过来,大概诉求是啥。
丙专家上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之前是在九院做的吧,是哪个医生让你过来的?
然后我说明了是甲医生。
丙专家说甲医生是他的学生,难道没有给我说明进一步的做法吗?
我说明甲医生有给出初步方案,但仍然建议我找专家咨询。
我是出于巧合找到丙专家,并非甲医生的指定推荐。
(等我和助理找到病历材料后,阅读过程中)丙专家问我自己觉得哪方面不好,想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是老问题了,我分三点介绍了我的需求:
我存在前牙拥挤的问题,我希望改善这一情况;
我想知道我颌面的畸形程度,我自己无法评价到底有多异常;
我想知道我是否需要正颌手术,如果需要的话大概方案是怎么样的。
丙专家表示了解,然后说我的颌面从外观来看不严重,查看牙齿和片子后说程度不轻也不重。
然后丙专家告知助理让我走常规的诊疗流程,先取模拍片……
这时候甲医生进门找丙专家有事,成功触发【尴尬】彩蛋。
等丙医生诊断完在同一个房间的我的朋友后,就开始了和助理的教学过程。
说会遇到很多不同的患者,比如有的患者(指向我)从别的医生转诊过来,有全套的检查材料,自己也有较为明确的诉求,比如有的患者过来是做检查(我朋友),然后咨询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正颌手术,等等。
现场还考察了助理的业务水平,让他们目测我朋友(声明的)下巴后缩的问题严重程度。
我自己也是学生,而且也没啥自卑的,当然很配合教学。
等说完了,我在外面等甲医生希望生沟通一下,结果收获了“拜拜”和匆匆而过的背影。
后面就找另外的医生填写了正颌正畸联合讨论患者注意事项告知书,又拍了一套照片(和上次两位助理来拍照不同,这次仅一位医生拍照,我配合着她一起扒开嘴合作完成拍摄),最后约定了一个月后元宵节的会诊时间。
在找丙专家的短短10分钟中,翻找病历花了2分钟,沟通2分钟,然后剩下都是等待和配合教学…
详细讨论需要等待年后(又花了1300大洋的)会诊。
最后的最后,在得知会诊将在元宵节下午进行后(原定元宵节上午找乙专家确定是否做或者直接开展治疗,时间上有冲突),赶紧到正畸科找乙专家更换预约到17号(元宵节后两天)。
我向乙专家说明了还在丙专家处进行咨询的情况,表达了我找多位医生进行咨询的歉意。
乙专家表示没问题,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最后她补充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评论:“没问题的,反正你是个什么样的性格我也大概明白了。”
至此,终于结束了整整一天(我上午8点从住处出发,下午3点找完两位医生)忙乱的问诊,我和朋友一起吃饭复盘去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