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30岁左右的人,来谈谈你犯了哪些错误? 第1页

     

user avatar   li-chen-61-6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在学习中做了逃兵。毕业后才发现,学生时代是时间最自由、精力最充沛、最能提升自己的阶段,父母、师长、亲友乃至于周围的环境,都在不遗余力的帮助你取得学业上的进步。这种进步,代价最小,成果巨大。高考不是唯一的路,却是寒门子弟最便捷、成本最小的路,用鲤鱼跳龙门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

历经艰辛曲折,我涉险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虽然远不及拔尖学校,却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不仅仅是一个平台,一个就业的敲门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的眼界思想,重塑了我的价值观,让我真正的学会了思考,或者说,有了一点思辨的能力,能够冷静的认知与反省。而同在农村的没有考上大学的我同学,还是停留在父辈的环境中,辛劳而疲惫的忙碌着。

但是,犹豫软弱的个性、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未来对当下的错误认知,让我在考研大战中彻底败北,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也决定了我这一生,只能止步于三线小城,干着一份不痛不痒的工作,过着庸碌平凡的一生,为一点小事操劳烦闷。而那些考研成功的同学,早已在各大城市扎稳脚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尽情翱翔。我羡慕他们的生活,也佩服他们的力量,这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

谁说努力没有回报,在求学中,只要努力就有回报。也只有这个时代,不问出身不论性格,只注重个人能力。最明晰的标准,最公平的制度,最大力度的支持。这个时候不努力,未来付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也难以弥补。

2、裹足于婚姻琐碎。我始终认为,女生在个人成长、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两大陷进,一个是对爱情的痴迷,一个是婚姻一地鸡毛的蒙蔽。很多女孩在花朵一般的年纪,沉迷于爱情的甜美,忘记了提升自己。有些甚至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了努力争取到的机会,逐渐成为小鸟依人、弱柳扶风的小女生,而淡忘了理想与事业。

阴差阳错,我没有遭遇让人痴狂的爱情,却在婚姻的鸡零狗碎中,迷失了自己。整天烦恼于婆媳关系、养育孩子、家务与老公,成为怨天尤人、思想狭隘、面目可憎的中年妇女。在这样的状态下,不仅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也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孩子骄纵依赖。

直到最近,才学会给自己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反思不足,重拾当初的阳光、坚毅与梦想。慢慢的有了自信,开阔了胸怀,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反而好了很多,不那么拧巴了。

如果不出意外,婚姻生活还会伴随我很多年,我希望,未来几十年我依然能够坚持自我,立足生活而不忘仰望星空。婚姻琐碎,我要用理想用温情串联起来,心胸开阔点,眼睛高远点,不纠结不拧巴,不负此生不负自己。

毕竟,我首先是自己,才是女儿、母亲与妻子。生活不易,婚姻不易,我们更要加油呀。

3、一味依赖别人看低了自己。以为结婚了就有了保障,以为嫁了个能干的人就不用自己出头,安于相夫教子。后果就是,本以为能够为我遮风挡雨的他,成了风雨的源头,而长期的自我放弃后,我已没有了躲避风雨的能力。后来我终于学会了自己处理问题,学会了给自己带伞,风雨反而少了很多。

从这件事上我意识到,一定要在感情上、精神上学会独立。这个道理,我是用惨痛的教训换来的,跌倒一次是无知,如果两次跌倒在同样的地方,就是愚蠢了。

过去的错误让我失去了很多,学业的偷懒让当下的我艰难的跋涉在事业的荒原上,琐碎婚姻的迷乱消耗掉我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自我迷失让我的再出发之旅异常艰辛。自作孽不可活,我种的因结的果,我要自己尝。好在我还算年轻,还有时间弥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与君共勉。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算80后,不过也3字头了,

立马能想起来的错误:

一是本科的时候睡觉太多了,应该早点起,逼自己多上专业课,被窝确实是年轻人的坟墓;

二是平台不对,立马就撤,起码不要投入太多。

比如小破站和知乎现在看起来蛮坚挺的,90后用着比较顺手,

80后就没这么顺当,遇到很多不对的平台,比如微博大战的时候,校内改人人的时候,飞信被微信淘汰的时候,贴吧天涯虎扑豆瓣等等圈地为王的时候,里面不乏真知灼见和有水准的大佬,可惜平台式微了,东西也都随之湮灭了。

选公司,职业,城市,乃至文化圈,道理都类似,

要干涸的池塘里,是没办法起舞的。


user avatar   lzy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34岁,在过去的人生里曾有过很多别人觉得还不错的标签,比如高考全区第一名、村里第一个985大学、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农村时间过得慢,即使现在回去,有时候在县城和陌生人说起我是某某村的,还是偶尔会有人问“听说你们村以前出过一个理转文复读了一年,还考了状元的人,他现在在哪儿干什么?”——说的就是我。我那次高考已经是2006年,至今已过去13年。

回首这30多年的人生,抛开标签,回到真正的自己,我觉得我像很多农村长大的孩子一样,每次和家人通电话只能问候饱暖健康和天气而不是成长路上的引导,所以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走了很多弯路,可供后来人借鉴。

归纳起来,我觉得至关重要但也是我做得最不好的有3点:

1、建立储蓄的习惯和科学的理财观念,能让人生走得走得越来越轻松

观察过很多从小没见过大钱的人,他们长大之后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过度依赖于自己在拮据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节俭经验,扣扣索索特别吝啬,该投资的时候也舍不得花钱,错失很多财富快速放大的机会;要么被消费主义宣传过度洗脑,有了钱大手大脚,吃喝玩乐四处游玩赚多少花多少,月薪两三万依然没有资产、存款活成月光族,全然不知自己不似别人有“六个钱包”可以依赖,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没有欧美一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为生活托底——这两种人的人生,都会越走越窄,越过越捉襟见肘——我自己主要属于后者,但也有前者的眼界狭隘之弊。

以前知乎有个问题,大概是问“为什么王健林欠2000亿是富豪,而我明明存了2万比他有钱依然是个穷人?”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虽然王健林欠了2000亿,但他的2000亿是用于投资的,刨除利息等各项成本,一年至少还能赚几十亿上百亿的纯利润;而我们自己存的2万,放在银行因为通货膨胀购买力只会越来越弱。如果我们再借呗、现金贷等借钱消费下,只会陷入资本家的陷阱,越来越难翻身——特别你购买的是消耗品而不是可增值的资产时更是如此——我最近几年才清醒意识到其中的可怕。

我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不停地换城市、换工作,钱都花在了路上,一直没有积蓄,所以每次换工作都很匆忙,为了薪水草草接受一份自己并不是非常喜欢的工作,越干越不喜欢,最终只能再离职,推倒重新开始,换来换去反复在基层打转。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正确的金钱观和科学的理财,第一步是要学会存钱,等你存够一笔能够支撑你哪怕半年不工作也能正常吃穿用的钱,你不仅可以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你没有换工作的打算也会因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更加有底气,所散发出来的自信可以让你在职场有更出色的表现。第二步是学习一些科学的理财知识,让自己存下来的钱能够跑得赢通胀不至于变少,要是能变多那就更好了。至于说终极目标,当然是资产性收益和资本性收益能超过自己的工资收入,等你40多岁被公司裁员波及到的时候,也可以从容应对。

以上说的是理想化模型,每一步都不容易,但于我自己而言,其实我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跨过去,比如刚2010年刚毕业在央企广州公司工作,2011年升到了公司中层,可以拿到15万左右的年薪,如今过去9年多了,我那个公司的同事基本还在那个公司,日子过得都还不错,如果我当时没有走,人生会过得和他们一样,轻松很多。然而我自己那时还没能摆脱自己性格的短板,所以离开也属于自己的命运,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2、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的关键,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最难也最重要的沟通,是学会直面冲突,学会拒绝别人,在维护自身利益和照顾他人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自己是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别人的人,经常活在“要是我拒绝了他,他会不会生气?”的恐惧之中。

我自己唯一算得上特长的,恐怕就是写东西了,因此给自己拉了很多额外的工作。

大学的时候隔三差五有同学、老同学、同学的朋友找我帮忙写讲话稿、论文、演讲稿之类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拒绝,统统应承了下来。那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困扰。

后来毕业工作了,这样的生活还再继续,明明上班已经累成狗了,下班却还要帮别人写东西。平时上班早已写得痛苦不堪,所以业余再接活,虽然很多只是几百字的稿子,但像挤行将就木的牙膏一样挤呀挤,往往需要煎熬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明明内心已经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稿子交给别人,人家说句“感谢感谢”,我还是若无其事地说“没事没事”。

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这样叫做善良,而且希望别人懂得珍视自己的这点善良。

但实际上,那些求助的人,几乎没有谁真的因此感激我,他们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我帮忙写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

直到2015年的时候上知乎,我才有勇气吐槽这些人,说他们只是随便地让我给他写篇讲话稿,以为很简单,但根本就不知道看似简单的东西,需要耗费我好几个小时,还要杀死我N多脑细胞。

短短几百字的吐槽,几天就获得了几千赞同——那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世上有那么多人的“善良”,被别人肆无忌惮地消耗,有意或无意。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学会了跟生活中的朋友说:“不”。

第一次对一个经常让我给她写东西的姑娘说:“不好意思,我天天写东西,已经写得很崩溃了,实在不愿意再写工作之外的东西了,你找别人帮忙吧。”

这句话从微信发出去的瞬间,一种浑身畅快的感觉从心底油然升起——原来拒绝别人那么畅快!

看到我的回复,她说:“但你不是也在知乎写很多答案吗?”

我怼了回去:“那是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啊,我乐在其中;但你这个讲话稿是命题作文,我实在写不动。”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她和我绝交的准备。

后来她没和我绝交。

再后来我又拒绝了很多人请我帮忙写东西的邀请,有的人真的和我绝交了,但再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了。

那时候,我以为自己治好了讨好型人格,很想告诉世上每个仍然被别人的各种要求绑架不知道如何拒绝的人——自己是包子,就别怪狗老跟着你。

虽然治好了生活上的讨好型人格,但在生活中习得的技能,似乎没法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工作上。

到了工作场合,我仍然还是一个受气包,而且我还不自知,误以为自己这是“踏实”。

别人找我帮忙,我都说“好好好”,而且认真做到极致;领导找我有什么事情,我总是第一时间处理,也是认真做到极致;发现部门管理存在漏洞,我想也不想,就动手去修复,默默把漏洞修复了,哪怕加班加点也在所不惜。

我的工作,工作日如果18:30以后还在加班,会把加班时间累积下来,算作加班。周末都是双休,很少会加班。即使这样,2017年,我居然累积了76天加班。

2017年10月开始,中耳发炎一直没有痊愈,加之各种加班,到2018年3月我终于崩溃了,跟领导提离职。

因为这事,领导帮我梳理我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在这边吐槽,她在对面帮我分析。

在这样吐槽+分析的过程中,我才猛然醒悟——原来不管是在生活中因为不懂得拒绝别人而逼着自己写的各种稿子,还是在工作中因为不懂得跟领导、同事say no,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因为我自以为的“善良”和“踏实”,本质上其实是我的沟通能力有问题。

所谓的沟通能力,并不仅仅是风平浪静你好我好的时候和颜悦色地相处,在双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采取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对方沟通,才是沟通能力真正需要发挥作用的场合。

所谓的利益冲突,其实生活和工作中比比皆是,比如舍友凌晨仍开着外放打游戏,声音吵到你睡觉;比如合租的人不爱卫生,从来不打扫卫生间;再比如领导给你一个任务,说明天下班就要,或者要求你把一个易企秀排版成国际一流水准……

表面上,这些问题都是提要求的人“没素质”“没水平”,但其实换位思考下,你自己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不爽?

你不反复告诉舍友“你这么晚开外放,影响我睡觉了”,不去为自己的利益抗争,也许别人以为你很享受,还想着你睡觉还偷听他的游戏音乐,准备向你收收听费呢。

你不认真地跟合租伙伴谈谈两个人如何轮流打扫卫生间,不给别人和你一样打扫卫生的机会,人家也许还怨你老抢了他的机会。

你不告诉领导,你手头的工作有多多,不去跟他协商手里在做的工作的Deadline是否可以延期,你怎么知道他是否真的完全没有给你松一松的机会?你不告诉他易企秀做到目前的60分只需要3小时,但要做到他要求的90分,至少还需要再花10小时,他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命令给你带来了这么大的工作量。

当我们跑到一个他们不在的场合肆无忌惮或者不管不顾地吐槽他们的时候,看似找到了一个发泄的通道,但其实也因此错失了提升沟通能力的技能——如果一个人不能提升自己通过沟通争取利益的能力,永远只能和自己的同类生活、工作、相处,因为一旦遇到和自己不同的人,就会遇到沟通的障碍,最终逼得自己崩溃或者离开。

但一个人在职场,作为一个基层员工,这样的缺陷除了让自己受苦之外,不至于成为障碍;但如果要实现从一个普通员工到中层管理者的跨越,就需要学会和与自己不同的人相互,并且平衡好各自的利益关系。

所以这些只会偷偷吐槽,不敢直面冲突地去沟通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以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其实不管是面对那些不知道怎么拒绝的朋友,还是从来不敢拒绝的领导要求,背后都藏着我想要表现得完美的心思。

因为想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和善”“有才”,于是折磨自己帮他们写东西,写到自己心生怨恨,四处吐槽,最终还是得罪了朋友;因为想要在领导面前表现得更能干,于是接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给自己的工作加码,逼得自己天天加班到深夜,直至崩溃,以终结自己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作为结尾。

经过领导的提点,我才知道其实可以不用那么用力;而且经过这次的波折,学会放下那种自恋式的完美主义表演,坦然地告诉别人“我不行”,“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厉害”,生活和世界突然变得豁然开朗了。

3、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社交不是去攀附比自己牛逼的人,而是学会和生活工作中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以前有个理论叫“六度理论”,意思是说世界上任意两个人,辗转六次肯定相互认识。

这几年我的工作就是尝试邀请全世界的老师,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六度空间理论其实有点过时了,现在的时代,你要联系任何一个人,其实都只要经过一轮转介绍。

但你真的要和你找的那个人建立联系,一方面你得找到那个认识他的关键的人,另外一方面你自己得有一个够分量的理由让他愿意接受你的邀请。

我现在整合到的资源,足够转一次就联系上马云、马化腾、雷军甚至特朗普,因为我知道谁认识他们而且确定可以直接联系他们,但我还没有遇到足够分量邀请他们出席的活动。

所以攀附比自己牛逼的人式的社交,其实并没有太大价值,真正有用的,是你自己或者你所在的平台要够分量让人家愿意和你对话,我所说的提升社交能力,其实是指学会处理与身边人特别是同僚的关系。

这类社交,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些你觉得社交很厉害的人,只是因为很幸运,小时候通过家庭教育和同伴磨合,早就完成了试错和学习,毕业得早。

我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里,因为特别穷,所以家里没有太多的礼尚往来;而我自己大学以前又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不善于也就刻意回避社交,所以在与人相处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即使到了30多岁,我仍然不喜欢与人交往,工作之外的场合能宅就宅,所以小时候没学好的课程,一直没补起来。

处在公司基层的时候,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做事死磕到极致的精神,倒也能赢得自己的位置,但一旦到了中层,社交的短板就会暴露无遗,有时候自己说句话,听的几个人已经在腹诽了,我自己还毫无察觉。

比如有次和公司领导,还有部门10多个一起出去吃饭,那时我是桌上职位排第二的人,大家讨论高考很辛苦的时候,我完全没过脑子,脱口而出“以前高中的时候觉得高考很辛苦,毕业之后换了五六份工作,一份比一份辛苦,才觉得高考那点辛苦根本不算啥,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我自己完全没察觉到以我的身份说这句话有什么不妥,后来跟同事私下交流,才猛然明白其中的不妥。

再比如我有次和同事出差住一个房间,跟他提起自己的家境、我借了很多钱出去给朋友、还有我月光的状态,我自己说的时候没觉得自己聊这些有何不妥,后来过了半个月,大BOSS跟我谈话的时候,告诫我说:“自己都还没过好,没有必要借钱给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要不然你自己完不成初始资本积累,没法让钱能生钱,你就永远跳不出自己的阶层,收入跟不上的时候必然会被打入原来的阶层。”她说得很好,对我也很有帮助,帮我完成了心态上的一次跃升。但BOSS突然跟我聊这事,让我意外的点在于,我的家境,我只跟那同事一个人说过,没想到他告诉领导了。

后来这个同事还成了我的上司,有天他跟我说到,如果你做事不算经济账,那我只会觉得你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如果你用这样的方式来决策,没有哪个领导会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来决策。类似的话,大BOSS那次谈话的时候也跟我说了——“L,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处理不好,连自己的利益都维护不好,我不敢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因为我会觉得你也维护不好部门的利益!”——我不知道他和大BOSS到底是谁给谁洗脑了,也或者他们俩只是殊途同归,但结论都是一样的可怕——当年他们在一起聊到我的家境和借钱给我家人的事情,就已经在心里认定我还不堪重任——虽然这并非无法挽回,但需要耗费的时间和努力很多。

我直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已经会社交了,这些别人在20岁以前就通过家庭教育和同龄人社交学会的东西,我30多岁了还觉得磕磕绊绊,怎么平衡团队里各方的利益,怎么确保自己说出去的话能够尽量不偏离自己说话的目的,这都是我需要继续试错反复修炼,我还在路上。

…………………………我是分割线……………………

以上三点,是我过去30多年人生里处理得最不好的,因为金钱的问题,一方面让自己一直过得紧吧,另外也因为这个年纪还没有积蓄和资产,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不管是在婚恋市场还是职场,都会遭遇很多冷眼,即使在一线城市也没法完全避免;至于沟通能力的短板,让我的能力得不到持续的释放,也让自己每次遇到瓶颈障碍的时候就进入推倒重来的死循环,反过来让自己的财富没法突破,人生也随着年纪渐长而越显局促;社交能力则成了我从公司中层步入高层的一块最大的短板,如果突破不了,即使给我一个高管的位置,恐怕也难逃德不配位的悲剧。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这条路上,我一直在努力未曾放弃。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生就像盒子里的鸡柳,你永远不知道分量够不够。

我特么当时要是知道那是错误,我当时还会犯么……


每个正常人在冷静情况下做出的选择,都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最优解,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时光倒流,你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


那些说幼稚啊,不谙世事啊,不成熟啊什么的,你在那个阶段你就是那个水平。那个水平的人做出与他水平相符的事情,这在正常不过了,算不上错误。


别想着可以用自己认为的错误去让别人少走弯路,也别想着能从别人的弯路中吸取什么教训。每个人的路不一样,你走不通,没准别人就走通了。


致所有回答。


user avatar   NamelessX 网友的相关建议: 
      

29岁,人生之路坑坑洼洼,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我觉得我勉强够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1、理财应该是一项终生技能,越早接触越好。很多中国家长不太乐意让孩子太早接触钱,就只希望孩子读书好,这其实是不对的。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既然没有办法逃避,就应该早点接触。那句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2、多数人都是肤浅的,男孩子不要过份高估自己的内涵,一定要重视外在。一定要注意外在形象,注意保养。长得高大,比211值钱;长得帅气,比985吃香。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3、太听话、太孝顺的孩子一般都不幸福,太听话、太孝顺的女生最好不要娶。很多人这点不理解,那是因为没碰到巨坑的父母。如果你很爱你的老婆,而你老婆又盲目孝顺,他父母又很坑,你就会生不如死。


4、找女朋友,最好不要找迷信(星座、生肖、血型、塔罗等等)的人。


5、经常承受你好处,但是极少回馈你的人,不要深交。这些人只会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6、帮助过你的人,很大概率会再次帮你;而你帮助过他很多次的人,未必会帮助你。当你真的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应该优先去找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而不是那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


7、绝大多数女生一旦有了家庭之后,整个人会天翻地覆地变了一样。她们为了自己的老公、儿子,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不管玩得多好,女人一旦结婚了,就要对她进行重新的评估。


8、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那些真正的道理都是简单、朴素的,言简意赅的,那些洋洋洒洒、冠冕堂皇的往往都是骗人的。


9、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很多时候比理性思考要靠谱。


user avatar   wo-jia-men-qian-liang-ke-sh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88年,两个孩子的妈妈,说说我和我老公犯的错误吧。

  1. 后悔年轻时只考虑眼前利益而贪图不适合自己的“快钱“。

我和老公都是学生物信息的,毕业后老公为了多挣点钱,转行去了计算机领域。刚开始时家里收入的确提升不少,但三年后就开始暴露出问题了:老公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本身基础就不扎实,而且年龄渐大,很难和专业对口的小年轻们竞争。在加上老公对编程本身兴趣就不大,也从工作中获得不了什么快乐和成就感。四年之后老公转回了生信,但讽刺的是,在错过的四年中,生信分析师因为缺人,待遇提升了很多。和老公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成了specialist,有的成了小主管,即使能力一般的,只要踏踏实实工作现在也都差不多senior了,而老公还得一切从头开始。


2. 后悔在没有稳定好自己的事业之前就过早的为孩子做打算。

我们在老大两岁时买了学区房,那时候老公的工作已经不太稳定了。当时我们就想着反正也有点钱,孩子又得上学,那还不如早买了得了,结果老公换工作到两小时开外的另一个城市,学区房肯定是用不上了。最后只好又把房子卖了,劳心费力不说,算上各种手续费地产税等等,还亏了一大笔钱。我婆婆一直提醒我们:“先把你们自己的生活过好,再去操孩子的心。“以前我们还觉得不以为然,现在想来真的是非常明智的劝告了。


3. 后悔没有适当“啃老”。

自从我们结婚之后,父母公婆就一直想给我们打钱,全被我们拒绝了。当时年轻气盛,想着自己独立了,再要父母的钱就太丢脸了。后来发现,不过是虚幻的自我感动罢了。我们自己“孝顺”的虚荣心倒是被满足了,孩子们可就受苦了。当时我们自己攒钱买房,孩子们吃穿用的都很一般,出去玩主要去免费的博物馆和公园,兴趣班也报的是最便宜学生最多的。记得老大小时候心心念念一套拼装玩具,300多刀,因为太贵没给他买,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后悔(因为老大很佛系,真的很少提出想要的东西)。万幸的是,家里条件差的时间不长,没有长久的影响到孩子们的性格。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被同学嘲笑,再加上父母可能也没有及时引导,现在7岁的小伙子特别没有安全感,非常自卑,真的让人心疼。

至于我的父母公婆,他们觉得我们孝顺了吗?完全没有。几年后和老人沟通,才发现老人对我们的行为非常不满。对于我的长辈来说,“孝顺”不仅是对老人精神和物质回馈,还包括照顾好自己不让老人操心,以及教育好下一代把家族的基因继续传递。我们因为不接受老人的帮助而苦了自己和下一代,在我长辈的眼里,离孝顺差的太远了。


4. 后悔刚结婚时太自我太精明。

刚谈婚论嫁时我缺乏判断力,又受部分热门文章影响,觉得作为女生嫁人就是吃亏的,总想在生活小事上占老公和婆家的便宜来获得心里平衡。现在想来,婚姻对谁又是绝对公平的呢?好在我醒悟得快(幸亏这些洗脑文章本身就有漏洞),也感恩老公和公婆对我非常包容,我的婚姻才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后来才知道我有同事就是因为夫妻双方互相算计太多而离婚,不禁一阵后怕。


5. 后悔没有坚持和同学保持联系。

前几年我和老公因为忙于事业和家庭,和很多同学朋友断了联系。这些人和我们成长经历相似,又都出身于不错的学校,不仅容易成为三观相近的挚友,还有可能成为宝贵的人脉资源。联系一断,想恢复起来就很难了,令我们十分后悔。不过婆婆安慰我们说,其实大家在三十岁左右都在各忙各的,等到四十多岁闲了就全都想起老同学了,到时候再联系也不迟。那我就期待一下婆婆说的情况吧,哈哈。


user avatar   opdrh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个是没有听老婆的早买房子,多花了100万。

第二个是没有早生小孩,现在随着职位升高,工作强度压力巨大,没时间生小孩居然发生在我身上。

第三个是错误投资老婆的“朋友”的店。

第四个是教会了老婆炒股,白白损失钱。

第五是做了老好人,放下了原则。

第六是做了力所不能及的业务,力所能及的反而顾不上,但跟领导决策有关。


user avatar   frank-jia-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30+。

接下来的观点都非常世俗,充满人间烟火味道。其实每个人的三观、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差异极大,即使等你到了三十多岁,有些观点你依然会不认同。有些观点你现在会非常不认同,甚至厌恶,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

很多一句话的道理,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什么叫道理。为什么大家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人的经历,依然没有把生活过好,依然需要在前人跌倒的地方再摔一次。就是因为有些话和有些道理,必须自己亲身经历过一遍才能明白。

其实我们都是井底之蛙,都是基于自己的所有经验在描述自己的经验和遇到的挫折错误,每个人都有极大的局限性,没有完美的全能全知。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如果你跟我正好是在一个井里的青蛙,经历经验相似,没准还真有些帮助与启发。

出身农村/普通本科/家境普通甚至贫穷/非体制内/已经或正在考虑创业/买房结婚家里基本无力支持·····如果我们不是一个阶层出身的,你没有必要来杠精,省点力气。

家庭部分

1,如果你不打算在一线城市长期漂泊,尽早决定好未来去哪个城市安家!不要等到30岁,更不要超过30岁。离开越晚,沉没成本越高,适应成本越高,心理落差越大,越是挣扎。

要不要离开一线城市去二三线城市?你肯定会说:我的工作在老家不好找,二线城市工资太低了。除非你符合两个条件:你拿到了一线城市的户口了,你顺风顺水薪酬极有竞争力或者为了爱情下定决心肯定要留在一线城市。否则,最好能提前几年做好离开一线的准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提前考虑好自己只要哪一个?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间:挣到多少钱的时候(尤其是需要自筹买房资金的农二代),或者自己工作完成某个目标的时候,最晚不要晚于30岁。早早的规划未来的生活,我看到的从一线回到二三线城市的人,现在过得都挺好的。来到二三四线城市还要艳羡一线城市高工资的人,都是不理智的。一线城市对你来说,最关键的两个使命:挣钱,挣经验。使命完成,坚决离开。

2,如果打算去一个新的城市,尽量先选好工作再买房,除非你有实力买多套。如果未来你的家庭收入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改善置换(两室换三室/环外换市区学区房)的难度不比买首套房的难度小。

3,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早点要孩子。当然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即便条件都允许,结婚后也要先等1~2年再要孩子,观察彼此、杜绝未来可能出现的婚姻风险。婚后的男女都会与婚前有些许的变化,这种变化基于婚后彼此的适应和容忍,总有人会在婚后出现极大的反差,这可能会给你及孩子带来潜在的风险。万一你发现了不可逆不可调和的风险和矛盾,生孩子这件事情务必谨慎些,对自己和孩子都更负责任。

4,买房的首付不是攒出来的!而是凑出来的,借出来,贷出来的!别傻乎乎的攒够了再买!我是买房多年之后才想明白这件事情,2015年我刚毕业2年的表弟在帝都用首付贷买了一个小面积房子,我还曾鄙视过他:真是自不量力。前几年我还傻逼呵呵的提前还了不少房贷,真是傻的可爱。我既支持首付不是攒出来的观点,也支持不要借钱给买房借首付的人(尤其是借钱炒房的人)。你拿着我攒的现金去炒房子,哈,你真当我是大傻子啊。

5,女性慎重选择丁克。(参照尔冬升60岁与二婚妻子离婚案例)我周围所有已经早早要孩子、已经要二胎的,没有一个后悔的。却只有晚育和不要孩子的才会后悔。

6,女生,尽量不要远嫁,尤其是任性的远嫁,后悔的成本太高了。(我有不到两周岁的女儿,我有私心不愿意未来女儿远嫁,但等她长大做任何决定我也不会拦着她。父母其实打心眼里都不愿意女儿远嫁,只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不会阻拦,尽量给孩子自由。)

7,如果条件允许,不妨要二胎。我指的条件允许不是金钱的条件。给孩子留再多的房子,票子,不如给自己的孩子留兄弟姐妹,这是最好的礼物。尤其是你异地安家,陌生的城市没有任何亲戚。等你到了晚年,你的孩子和你们夫妻,唯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至亲。所有远一步的亲戚都是旁观者。你肯定会说:我没钱,就一套房子,工作压力大,没人照看孩子·····我还是觉得这些话都是自媒体营造的一种中产焦虑,确切的说是中产的撒娇。你要了二胎,以后你的孩子们长大后会感谢你的付出。

我的一个年轻同事:毕业两年的女生,她稍微懂事的时候,父母希望能再生一个,她大闹一通说什么都不让父母再要二胎,父母出于对她的爱听从了幼年的她的建议。后来在她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为绝症去世,撇下她的妈妈和她两个人,家里农村的,母亲一个人忙家里的十几亩地。她现在后悔莫及,自己为什么当初阻拦父母要孩子?自己父母为什么那么听从自己的声音?

8,有些事情,不妨试着听父母的话。其实人的叛逆期并不是在16岁就结束了,真正的最大的叛逆期是在选择结婚对象这件事情上,而真正的叛逆期结束是在为人父母之后。这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角色,才能有真正的换位思考的能力。父母可能在你工作的专业领域一点建议都给不到,但是在结婚、安家、养育孩子等诸多方面还是有些建议可以尝试听进去的。尤其是婚姻。

对了,女孩子择偶的时候,一定要听一听父母的意见。不听父母意见而后悔的案例中,女孩子占的比重最大。不管社会如何进步、如何文明,在婚姻观念上父母的意见依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尤其是要避开一种男生:性格容易偏激,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在追你的过程中做出过偏激行为的男孩子,早早的发现苗头,用最柔和的方式离开他。否则真的可能给你以及你的家人未来带来大祸。爱的越激烈,越偏激,越恐怖。

9,门当户对。我身边有两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案例:都是凤凰男配家境优渥女方的,今年有一堆差点离婚,双方父母做一块连话都没的说。这种情况,结婚后尽量让双方父母保持适当距离,减少一起在一起的时间(比如双方母亲一起照顾孩子这种烂主意)。

10,女性尽量不要做全职太太,哪怕是一份再清闲不过的工作,如果能经济独立那是再好不过。不管你的老公现在多爱你,都尽量让自己有经济独立的能力。感情是最禁不住考验的,做好风险防范。

工作事业部分

1,不能停止学习。

不管是否结婚,是否有孩子。保持每年足够多的阅读量,尤其是未婚未育的时候。每年拿出一定的预算来付费学习,保持系统化学习。没时间都是借口。看知乎,看公众号,都是碎片化学习、猎奇式学习、干货式学习,基本上都是无效学习。我周围所有的优秀的人(不管白领还是做生意)都保持常年大量的阅读和高频的学习,无一例外。

我没有否定知乎在学习方面的作用。知乎的作用在于让你去发现你不知道的领域,寻找自己的盲点,寻找学习的线索。不管是被人提及的概念 ,推荐的书,讲解的知识点。知乎上的知识总归还是别人咀嚼过的知识,越是干货越是不容易消化吸收

我去豆瓣看书评的时候,总会看到一种乏味的评论:一段话能讲清楚的道理,非要写一本书,看不到干货。别人总结的书摘,书评和读书笔记,往往只能作为你理解知识的引子。只有通过那些看起来无用的废话,才能将知识和知识进行链接,让知识变得有血有肉有框架。所谓的干货,就是一个知识骨架,内中的链接和逻辑是你读不到,关掉干货的内容,你依然毫无收获。干货式学习,其实就是填鸭式学习。看上去是知识盛宴,吃完却索然无味。

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系统化学习,而非猎奇学习、干货式学习。

2,适当减少无意义的社交,超过三四个人的聚会意义和价值会骤降。时间宝贵,把时间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去。学会拒绝,拒绝无意义的社交,拒绝影响你直达目标的琐事。真正结婚后生子之后才发现,之前的很多的朋友其实都是狐朋狗友。

3,除非你在体制内,尽量不要在同一家公司超过8年。除非你在这家公司顺风顺水顺到家了。同理,尽最大可能避免频繁跳槽(1~2年),不然等到你换到第四份、第五份的时候,真的是欲哭无泪,把握好节奏!

4,尽量避免在自己事业和工作的低谷跳槽(是不是逻辑不通?TMD的顺风顺水的谁跳槽。敢于在事业巅峰跳槽的人还是少数中的少数,能想明白的人还是少数!)杠精可能会说:难道公司发不下工资来了,我也不能跳槽么。我只能说你活该。

5,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裸辞。即使你再自信,经济再充裕,只要你还打算回到职场。

6,少刷知乎/抖音/微博。不是不刷,是少刷。这些应用多少都有上瘾的设计,对于有些自控力不太好的人来说有时候会精力失控。另外我越来越发觉,听罗胖的课程未必能满足你学习的诉求,罗胖的分享越来越像评书。罗胖式的课程,最多可以作为你获取学习线索的来源,然后进行知识筛选,对有必要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

7,大部分人(保守点50%)的辞职是任性的,没有必要的。你现在想想你之前的跳槽、辞职是否有任性的原因?做了十年招聘,我越来越不建议周围的朋友经常换工作,人在职场需要修炼,你在这家公司遇到的问题解决不了,你到下家还会遇到更多问题需要你直接面对。你在5个人的小公司觉得屈你的才了,公司太烂。如果给你机会换到BAT任何一家公司,你照样会到烂团队,烂上司,烂项目。(换我,我也会去大公司,我只是想说明尽量直面问题,尽量逃避问题)。

其中又有相当的人是在29~31,39~41之间选择跳槽,这些人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两句话搅动的寝食难安,焦虑不已。最终会在这两个时间档口选择“激情跳槽”(包括我自己)。然而事实却是,这些人并没有因为在30/40的奋力一跳而彻底改变之后的职业命运,很多人依然在频繁跳槽的轮回中无法挣脱。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句话形成的年代里人均寿命可能只有50多岁,却在现在人均寿命近80岁的今天依然成为当代男人的诅咒。如果非要跳槽,不如避开这两个时间档口,避免激情跳槽带来的决策失误。

8,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个伪命题。男人的成就感来自于工作与事业,幸福感却来自于家庭。没有事业支撑的家庭幸福感会是匮乏的。至少对30岁以下的男人来说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于有经济压力或者有成就驱动和上进心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哪有什么平衡家庭,你二十多岁就开始选择生活平衡,有点太早了。如果65岁就要退休,你还有三四十年的时间需要工作,更何况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到65岁都未必有条件退休。

9,真的勇士敢于直面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自己,接受自己。这句话我付出了特别大的代价才理解,才接受。尤其相对内向的人说的是:性格无好坏,业绩/成就有高低。只有在你年轻的时候才有人评价你是否内向外向,等你过了30岁之后很少有人再用内向来评价你。我弟弟年轻的时候说话啰嗦、逻辑凌乱,但这一点不妨碍他进入销售行业并在26岁的时候就年收入百万了。尽早与自己和解。

10,不要幻想房价暴跌,至少短期内坚决不会。如果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后悔没有在前几年使劲浑身解数的去买几套房子,这是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没有之一。即使现在我也坚定的看好一二线城市未来的房价。

11,摆脱自媒体迷惑,看清事实。

一线城市真的房价暴跌么?2016年房价翻倍的增长了一年,今年房价跌了20%就是暴跌了?我觉得叫“撒娇式的小幅震荡”还差不多。更何况官方数据实际跌幅只有个位数。

方便面销量大增就是消费降级了?去你妈的,大中小产阶级一边哭穷哭诉消费降级,一边勒紧裤腰带再买一套房子。这是自愿的增加杠杆,减少消费。你看到的是哭诉,其实他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为又暗戳戳买了一套房子而暗爽不已,即使哭也是笑着哭。

相当多的自媒体的文章都是精心调制出来的,让你看了心里特别舒服,不会杠精附身的去反驳。其实现在有些自媒体的文章和抖音有相似之处,会上瘾,会舒服。摸透了读书的心思,只写你想看的。

12,不管工作几年,选择工作第一要素是行业,而不是公司大小或薪水高低。举个反面例子,2015年左右钢铁行业不景气,有个在某国有钢铁公司作为研究所长的同学,临到年底被领导逼着裁下属,虽然肯定不会裁他,但是他彻底慌了。想改行发现难度特别大。如果发现自己行业未来潜力不足,想换行尽早,不要等到30岁。

13,如果你家境普通,在你未来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肯定无法支持到你,尤其是农村出来的,你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你的家境和出身决定了你无法从容的选择一份行政类看到头的工作机会(尤其男生)。放下自尊,放下所谓的性格合适不合适,尽量找能让自己立足的行业或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14,钱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有钱真的了不起,尤其是等到你需要买房子,家人需要看病,孩子需要上学的时候,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

15,优秀真的是一种习惯。不要苛求自己会创业一夜暴富,你更不会因为休了一个长假或者参加了一个培训聚会一夜之间彻底顿悟。一腔热血不能解决问题,天道未必酬勤,意志力往往不能帮你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16,太过用力,走不远。这是我今年在知乎上看到的最好的一个观点,醍醐灌顶。也是我自己亲身的经历,职业生涯早年我把马拉松当成百米赛跑去跑,用力过猛遇到了重挫,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意志力消沉,意志力消耗殆尽。一腔热血的激励效果会边际递减,越是这样自己越是只能用时间付出来安慰自己——看,我这么努力,我自己都感动了。压力过大,容易把人压垮,被压垮的人真的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精气神。温和的,有节奏的努力才是常态,人的精力有极大的局限性,适时的调整自己的节奏。最好的状态就是举重若轻的规律感和节奏感。

17,临近中年,越发觉得钱太重要,有钱真的了不起。所有的苦恼和问题,绝大多数都能通过钱来解决。你的时间,自由,自尊,甚至夫妻、家庭关系都需要钱来滋养。男人没有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甚至父母可能都会嫌弃你(我的亲弟弟年收入接近千万,我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待我和弟弟的微妙区别)。一点不鸡汤的说,男人真的不可以穷。人穷莫入众,人微莫劝人。没有钱,你在你的社会关系中就不会有存在感。

最后一条:看再多的书,别人传授再多的经验,往往该走的路还得走,该吃的亏还是得吃。即便你把这个问题之下所有的回答都看过了,走弯路还是在所难免。即便下次走了弯路摔了大马趴的时候,你至少自己是如何跌倒的,能摔个明白。

2018年,我最深切的感受,还是关于学习的。个人认知提升永远没有止境,一本好书,别人的一篇好文章,甚至一句话真的可能会让自己瞬间开悟,醍醐灌顶的颤栗感。如果你不是纯粹的做生意,不是做体力劳动,还在写字楼做白领,真的要保持持续学习,不学习就会成为大傻瓜而不自知。

珍爱生命,远离杠精,更不做杠精。知乎的杠精现在好像比微博的还要多,多更多。

算不上犯的错误,更多的其实是自己的一点总结和看到的别人的经验教训。字数有限,我写每一条的时候都没办法列出足够多的前置条件,以上情况适合普通人而非特例。希望杠精不要挑毛病,挑刺,列特例。

公众号:lietouskyline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写自己过去30年的人生经历想了很久,今天终于有勇气把它写出来,分享给知友们,没想过得到大家多少的评论,只是单纯的目的:分享。


个人条件:本人男,30岁,土生土长于北京。本科学历。颜值不低也不高,走在大街上属于书生气+路人甲型。特长:小提琴。


父亲母亲:我出生在一个中国传统式慈母严父型的家庭。父母均是60后。父亲80年参加高考,毕业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后辗转几家企业,事业每况愈下,现即将退休。父亲对我的教育异常的严格。属于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类。尤其是为我学小提琴,我的学业,没少操心。母亲高中毕业后当兵,转业后进入一家市属老国企,现也已退休在家。父母属于拿了一辈子死工资那种。母亲对我的爱,我始终认为多余父亲,也许是我从小要求什么,母亲总是满足我,而父亲总是各种不同意。父亲总说母亲对我是溺爱,我却觉得父亲过于严厉。


家庭条件:父亲年轻时事业心很强,当然也是对于家庭的责任心,所以一度收入较高,分别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十年为家里买了二环、三环和郊区的三套房子。现家里前门的老房子还有一套,等待年底拆迁腾退。车是一部大众牌小破车,母亲年初中了新能源指标。年底打算把置换一辆别摸我,再买一辆新能源。其实换车买车也都是为了我。家里的原始股、存款等林林总总不到100万。对于现在这样的家庭条件,对于一个屌丝的我,还是蛮知足的。


学生时代:先说说特长吧,从小父母为我学小提琴,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我也吃了不少苦,小时候看邻居小孩儿都在楼下玩儿,我只能枯燥地练琴,学琴,考级。也许有点音乐天赋,13岁考完九级,后在北京一家青少年乐团坐了6年一提琴。高中毕业考了清华大学文艺特长生A级。因为小提琴,小升初进了一所区重点,高中也在本校读的。因高中文科比理科好,但之后个人脑残外加家里人的传统理科优势思维,我选择了理科,高考考地一塌糊涂,考入一所二本院校。大学期间,认识了自己的初恋女友,那时的她颜值高,身材好,很多人追求,但因为我的小提琴特长,她毅然决然和我在一起,一谈就是四年。但因为那时的我年少无知不懂事,不懂得爱情,她总迁就我,而我总不迁就她,各种吵架与不满。四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同居,怀孕,人流,见父母。最后一年,我俩开始考虑结婚时,她认识了一个国内三大航司之一的机务,她狠心地离开了我,和那个机务在一起。那时的我认为人生昏暗至极,怎么也走不出这段阴霾。就这样,我人生最爱的女人,和我永别了。大学阶段两个收获:一、谈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三、由于在学生会表现优异,加入了党组织。


职场阶段:也许老天会眷顾一时失意的人。在失恋那段痛苦的时期,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来学校进行校园招聘,我有幸通过面试。200人里选了32人,我便是32分之一。当进入新人入职培训时,结识了新的同事,我失恋的痛苦才逐渐散去。由于自己性格偏外向,又有一点所谓的会为人处世,得到了分、支行HR的关注,又幸运地分到了一家很好的网点,从个金柜员做起,半年后由于自己努力,转岗到公司客户经理岗位。之后的3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行里的支持,从分行排名倒数到分行十佳客户经理,出事前的我,存款和贷款规模均列分行前茅。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对于女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自己也开始不断膨胀。其中从小到大,大家都说我挺有女人缘儿的,入行后,和行内的女同事交往过几个,其中一个对我一往情深,地下恋情了3年,至今我回来了,还在惦记着我。另一个我俩相互有好感,还有一个我追了人家2年,但人家始终没有看上我。以上的这些,最终都没走到婚姻的那一步。由于初恋的背叛,一度不相信爱情,也曾滥情过一段时间,一夜情,约炮都曾经历过。但始终找不到真爱,或者说找不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类型。


自毁人生:我的人生重大转折点,发生在3年前的现在。同学推荐给我一个约炮APP,叫做“抱抱”。上面的男生女生基本上认识、聊天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去的。我不说,各位知友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也在上面约过两个。但在第三个的时候,这个女人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彻底毁了我。我们从抱抱上认识,后转到微信聊天。她当时24岁,郊区一个卫生院的护士。刚失恋不久。颜值不低。我们聊了一个月,最后约出来见面。见面前头一晚,我俩聊地非常暧昧。第二天我开车50公里去她郊区村里的家接她。然后约到市里的一家商场吃饭看电影。在地下车库,我俩在车里便进行了OOXX。当时她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愿意,我也没有使用任何暴力手段。我发誓,如果我说假话,天打五雷轰。事后我送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态度开始转变,问我要5000块钱。我觉得不对劲,便和她讨价还价。她说这里是村里,如果我不给她钱,她便叫村里人打断我的腿。我孤立无援,害怕了,便给她取了5000块钱。送她到家门口时,愿意为她会下车回家。但她竟然说要和我没完,还要继续处理我。强行让我开车到镇卫生院,去见她一个姐妹,让她姐妹说说怎么处理我。她姐妹和她和她合计,最终让我做三件事:一、把钱留下。二、让我写一张条,说我于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强奸了她。三、把我的身份证拿出来,她们拿手机拍我身份证的正反面,留下我的个人信息。只有以上三个条件都答应了,我才能走。否则就要我带我去派出所报案。我当时在车里,写了撕掉,撕掉又写,然后又撕掉。这样反复几次,最终我孤立无援,害怕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觉得丢人,就下定决心跑。当时这个女的站在我车外3米左右,看我打着了车,迅速跑过来,因为当时是夏天,我的副驾车玻璃都降了下来,她扒住我的副驾车门框,那时我的车已经启动,我看她已经疯了,我也没办法,完全慌了,就想赶紧逃跑。然后车速越来越快,最终她掉在地上。我恐惧地飞速开回了家。回家后,没有告诉父母,赶紧脑残地和身边几个要好的朋友说了,然后他们都给我出主意说,不要再理那个女人。到家后,那个女人的姐妹加我微信,我赶紧拉黑。一个月后,刑警队把我从单位带走,当时是我人生第一次进公安局,恐惧,害怕,刑警对我进行了审讯,诱供加威胁,我最终没有扛住压力,多次不承认后,还是委屈地承认了强奸。当我的刑辩律师见到我后,我才意识到第一份口供有多么的重要。我的父母知道后,为我操碎了心,用尽一切办法救我,但当时的大环境,谁也不敢动刑事案件。最终,我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监狱生涯:在看守所和监狱的初期,我很不适应,一度有些精神失常,狭小的空间和弱肉强食的环境,让我这个从小到大没吃过苦的人遭了不少罪。之后的日子里,我适应了环境,逐渐意识和精神恢复了正常。我痛苦,痛苦到极致,我意识到我曾拥有的一切,都灰飞烟灭。我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进入监狱后,我一度想申诉,但身边人告诉我,根本申诉不下来,让我不要再做无用功。何不早些努力劳动、争分早日减刑或假释回家。我在思考很久后,决定放弃申诉暂时,努力投身到早日回家的进程中。监狱的两年半,除了劳动,大把的时间是空余的,我几乎全部用来看书,学习,也想明白了很多曾经未曾想过的道理,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于今年3月底成功假释回家。回归社会的那天,看到久违的父母,我的眼泪不能自已。父母这三年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头发花白,父亲得了轻度抑郁症,母亲做了手术,常年失眠。我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我对不起他们。


今天的我:“患难时刻见真情”,“雪中送炭”,回来后的我,对这几个字体会最深。曾经学生时代的同学,他们一直在微博微信上找我,他们认为我要么死了,要么出事进去了。而最要好的曾经两名同事,一直对我不离不弃,回来后来看我,关心我,每天都陪我聊天,嘘寒问暖。我发现,我的为人没有那么差,而原来的很多同事大多离我而去,我并不怪谁,也不感到惊讶,对于一个进去过的人来说,一切的失去都很正常。曾经爱发微博和朋友圈得瑟的我,现在已经不再发。由于现在处于假释期,每天只能在家休息,幸运的是,之前读的在职研究生,回来后老师帮我给接上了,2019年将完成最后一门国考,然后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最近的生活就是每天在家看网络课程。然后陪陪父母,多为他们做些家务。让他们安心,顺心。


关于未来:未来我最发愁的就是工作。对于刑释人员来说,找工作很难。创业,由于父母都是老思想,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他们不会给我试错的机会。而如今,痛苦的回忆始终伴随我,每天清晨醒来时最为痛苦。不知道后半生的生计从何来。后悔大学时没学什么一技之长。只有一个大学英语六级和四年的银行公司信贷从业经验以及一个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现在每天看知乎各路大佬的回答,感觉要么是985毕业,要么手里有个CPA或CFA或专八,才能在社会混个差不多吧。今天的我,曾经稳定的银行工作没了,党员没了,每天看着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充实忙碌的工作,羡慕地不得了。现如今的我,如同废人一样,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想过自杀,想逃避这个现实的世界。但后来再想,人不能为自己而活,我还有生我养我的父母和等我3年的朋友们。我不能辜负了他们。


关于未来的感情:我的罪名应该是这世上最难听的罪名,陌生人一定会嫌弃我到死,觉得我是个超级无敌大变态,但了解我的人,都不care我这件事,最要好的朋友一直说我是冤枉的。未来我能否结婚,找到心仪的人,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找到了,对不对人家说我的这段历史,也是我焦虑的一个问题。请知乎上各位大佬给一些建议。另外,现在偶尔还会想起曾经对我好的那几个女人,真的那时候没有珍惜,没有走到婚姻那一步,如果那时候走到一起,今天我也许不会是这个样子。


最近的生活:

1.每天白天看在职研究生的网络课程。虽然对于求职没什么帮助,但也是一桩心事,总要把它了结掉。

2.每天晚上5公里跑步,膝盖确实有点疼,但还在坚持。不管怎样,有个好身体,也算是一个未来立足社会的基础。

3.过段时间开始在网上试着投一投简历,估计也没什么希望。


一点人生感悟:

1.这世上,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2.曾经对你真心好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请珍惜他们。世间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对你好。

3.职场中人,下班后能回家就回家陪陪家人。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为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家人多着想。因为当你出事时,只有家人会在身边一直不离不弃。

4.减少不切实际的欲望,或者说减少与你日常生活脱离太遥远的奢望,这样自己会多一些幸福感和快乐。

5.头上三尺有神灵,也许我这么说大家会觉得我有些唯心。但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如果之前做了孽,总会得到这样或那样方式的报应。人活一世,一定要多做善事,执善念。多积累一些德行。有的人做了坏事,也许不是现世报,但有的人就会出现现世报。


总结:关注知乎有段时间了,看到各位知友们说着一些自己悲惨的经历,人生低谷,不知道我这样的人生经历,算不算最惨的。曾经自己手里有一副不算烂的牌,被自己生生打成了这样一幅糟糕的模样。

也许很多人看了我的回答,会骂我,自作自受,自己犯的错,应该受到惩罚。也许有人会鼓励我。也许根本就没人关注这一条回答。不管怎样,我都谢谢花费几分钟看完这篇回答的知友们。

只要你们愿意评论,我一定会回复。由于我个人经历的特殊性,我只能匿名发表。本来知乎也是一个虚构的网络世界,我们都是陌生人。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字,能够给其他知友们以警示。


谢谢各位看官。


user avatar   gus-goodm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样子,先上个人观点:30年河西,30年河东,但人生的前30年真的可以决定后30年到底是在河西还是河东。

前面回答多数都在以“前辈”和“大佬”的身份来提供建议,灌输鸡汤。这里以身作则剖析下自己人生在世28年碰过的壁,作为反面教材(博士即将毕业,创业3年,正式佣有自己的团队2年有余,人生也算有起有伏):

  1. 本科阶段仍然按部就班以学业为主,缺少独立思考。导致没有及时止损,读了10年不是非常感冒的材料学,也有可能是没有早些关注知乎的材料劝退 (手动抽脸)。博士期间才为人生重新合理定位;
  2. 硕士期间吃了太多人情世故的亏,才意识到要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智商是敲门砖,情商才是金钥匙;
  3. 博士初期社交占比失衡,没有充分利用牛津大学资源,导致创业初期人脉紧缺;
  4. 博士第一年对于生活学业事业中重要事件结果预期过高,往往在事与愿违的时候心里落差巨大,即所谓的眼高手低,造成恶性循环;
  5. 创业第一年的核心竞争力部分没有严格保密和管控,导致后期部分核心成员带走客户脱离团队另起炉灶;
  6. 创业第二年有一定成绩后开始夜郎自大,走上闭门造车的弯路,拒绝掉很多后来思考觉得非常优秀的合作项目。

幸运的是这些年来走过的都是弯路,而不是死路,才让个人和团队发展逐步走向正轨。其实印证了一句话:所有杀不死你的都只会让你更强大。

错误和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反省机制。自己都TM在装睡,还怎么指望别人来叫醒你?

更多留学、硕博士、教育类干货请关注:

知乎专栏牛津公派博士小课堂牛津读博那些年

知乎企业号九牛问津

喜马拉雅号牛津学长说留学

微信公众号九牛问津、牛津读博那些年




     

相关话题

  想听听大家对这张图片的理解? 
  你如何理解「人生三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这句话的含义? 
  如何看待平凡的人生? 
  登山真的能使人改变吗? 
  最近有什么人生感悟吗? 
  如果2020年打算跳槽,有什么推荐的职业吗? 
  为什么有些人不想继承父母的产业? 
  聪明人容易犯哪些错误? 
  如何看待平凡的人生? 
  别人的人生建议对我有用吗? 

前一个讨论
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人际交往的实质是什么?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