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内的理工生想要去麻省理工读研究生的打算是不是不可能? 第1页

  

user avatar   zhu-wei-zhi-zhong-q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言

正好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历,希望可以为同样想要跨专业申请或者想去MIT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我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之前,我先把自己的背景放在文章的最前面,这样大家也可以更好地借鉴我的申请经验。

背景简述

本科:

Mount Holyoke College
GPA 3.97

TOEFL:

Reading 30+Listening 30+Speaking 23+Writing 28
Total 111 (June 30th, 2012)

GRE:

1st time: Verbal 158+ Quantitative 168+Writing 3.5
2nd time: 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67+Writing 4.0

Admiss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全奖mast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t. Louis, School of Engineering & Applied Science, 全奖PhD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全奖PhD

本科大学的选择


在分享我的留学申请经历时,我决定从我本科大学的选择开始说起,因为我觉得我的大学经历对于我后续的硕士申请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整个求学期间的心路历程。

首先和大多数的同学都不一样,我高中是在澳洲读的,那是一个位于国家公园旁的小学校,在那里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也都十分的友好,所以虽然我的英语口语一直都算不上好,但是我还是很顺利地完成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因为我之前在国内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所以在澳洲上学的时候,课程难度对于我来说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我学习起来也没有什么挑战性。

在高中毕业之后,我十分顺利地被当地的大学录取,可是在这个时候我却觉得这一切似乎都来的太容易了一些,我觉得这可能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恰好这个时候我之前国内的很多同学都选择申请到美国读本科,而美国高校的教学质量也要高于澳洲,所以我也决定休学一年试着申请到美国留学。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基本都是一个人闷在家里准备托福以及SAT的考试,虽然这一年中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因为我当时没有任何申请的经验,加上当时我也没有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所以我有很多准备环节都没有做好,结果最终我没有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高校。

在这个时候我的父母看到我已经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他们也劝我要不就不要申请到美国读本科了,留在澳洲读书其实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却有些不甘心,我拒掉了澳洲所有的高校,再次投身于申请美国本科的准备之中。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在这次的申请中我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同时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向别人寻求了帮助。

因此最终有几所我心仪的高校给了我offer,而我最终选择了一所给了我全奖的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

可以说这次的本科留学申请让我有了一定的申请经验,而最为重要的是这次的经历让我勇于去挑战,而这次的申请经历也让我明白在申请的时候需要针对对方的需要来进行准备。

另外两年的申请过程让我我学会如何保持耐心和一个积极的心态,这些对于留学申请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段经历也为我之后的硕士申请打下了基础。

大学阶段学习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大家在了解了我的这段经历之后,就会了解我为什么要转专业申请硕士项目了。

当时我选择进入Mount Holyoke College主要是想要学习它的医科专业,这也和我的家人从小和我灌输的思想有关,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将学医当成了我的理想。而刚刚进入大学之后,我学习的预科课也都是医学方面的,可是在来到美国之后,我了解到美国的医学院国际生录取率并不乐观,好在当时我们学校是让同学在大二之后再决定自己的专业,所以我也有机会将自己的目标转为牙医学院。

如果事情按照我最初的打算发展下去,现在的我估计正在准备开自己的牙医诊所,也不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留学申请经验了,而我之所以改变了自己的发展规划,主要是因为我在大二时期的一段科研经历。

在大二的时候,我为了积累学术经验,所以在当时进入了一个化学系教授的实验室,加入了一个对名叫polydimethylsiloxane的材料的研究,研究主题是如何让这个材料更加亲水。

因为我们学校只有本科生,所以我们学校的本科生不仅可以参与很多的科研项目研究,同时在项目中都是主要的参与者,在整个科研过程中我们也有很高的自主权,因此在这个项目的研究中,我做了很多的工作。

从项目的实验设计开始一直到后续的设备搭建我都有参与到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亲自去设计和创造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这也比之前每天记课堂笔记有意思的多。

而在做项目的那段时间里,我迷上了产品的设计,平时我的脑海中也一直萦绕着一些关于产品设计的构想,所以我也会随手拿着一个小本本在上面记录我的创意。而在那个时候国内正好在广泛讨论pm2.5的污染问题,而在那个时候也有一批放pm2.5的口罩应运而生。

可是我在了解了之后发现当时国内所谓那些可以防pm2.5的口罩大多只是一个噱头,其实很多口罩并不能真正防pm2.5,这主要是因为过滤的缝隙太大或者密封性不好。

针对这些问题,当时我也利用一次性的水瓶为原料,设计了一款真正可以起到防pm2.5的口罩,其过滤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造价也相应提高了不少。

而当时我也带着自己设计的这个作品去参加了克林顿组织的一个全美的学生大会,在这次大会中我的作品并没有得奖,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很多新的朋友,也拓展了我的视野,最为关键的是在这次活动之后,我决定自己未来一定要从事一个让我有创造与设计空间的工作。后来经过思考之后,我决定将来要从事工程类的工作,因为我觉得这类的工作最适合我。

但是我的学校中并没有设立工程学院,所以我并不能选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加上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大三了,之前我也已经选择了牙医方向,所以最终我只是将我的专业调整到了化学方向。

不过我很清楚自己这样的本科背景在未来申请工程类硕士项目的时候回为我带来巨大的劣势,所以我当时也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我的本科背景,但是因为我们学校本身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所以我也选择到邻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去选修一些和工程相关的课程。

当时我很迫切地想要学习一些和工程相关的知识,所以当时我没有选择循序渐进地先学习一些基础的课程,而是上来就选修了机械工程专业大四上的毕业总结课,在这门课上同学们需要运用自己四年内学到的专业知识,去设计出一个作品。

虽然这门课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模式,但是当时很不走运的是我的队友都不是很靠谱,所以大部分的工作还是要我自己去完成。

当时我完全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不得不自己一点一点地恶补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在那一个学期中我也一直都处于一种极端忙碌的状态之中。

回顾这段经历,我也很感激我那些不靠谱的队友,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也不会如此努力地学习工程方面的知识。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对方对于实习以及科研经历也是十分看重的,所以我也很重视假期时间的利用,这对于我的专业背景也是很好的提升。

正因为我之前在学校进行了一些工程方面项目的研究,同时也选修了一些工程系的课程,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背景,所以在大三的暑假,我顺利申请进入MIT材料工程学院的一个项目进行科研,当时的课题是研究一种高性能的2D materia。

我合成的2D MoS2原子力显微镜图

MIT作为理工科的顶级学府,在我的心中也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在来到MIT之前,我对于那里充满了向往。但是真正来到了MIT之后,这里的环境却和我的想象相去甚远。

当时我们项目做实验的教学楼是MIT最老的教学楼之一了,里面的过道十分狭窄,还被大大小小的气体瓶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所以平时走路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实验室里面十分的寒冷,就算我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会时不时感受到阵阵寒意。

不过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被实验室中大神们的实验态度吸引了过去,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实验之中,丝毫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验室中大家忙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饭。

我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工作状态也被吓了一跳,当时我也很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适应这样高强度的科研生活。可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后来的我也可以为了寻找一片完整的材料结构,坐在显微镜前整整一天。

和mit实验室里的同事和导师们的合照,捧着向日葵的是Jing Kong教授,她旁边站的是被尊称为碳学之母的Mildred Dresselhaus教授

时间在每天的科研工作中悄然流逝,很快暑假就结束了,而在这次的科研经历中,我并没有做出什么科研成果,不过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在我看来这次的暑期科研经历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正是这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科研生活的真谛,在这个过程十分的辛苦,而且平时经常会觉得看不到尽头,但是只要我们真的热爱它,那么我们只要可以坚持下去,还是可以走到最后的。

也正是这次的科研经历,让我确定自己是适合走科研这条路的,这对于我之后确定自己的申请方向也是很关键的。

所以我建议四同学们在本科期间一定要多多参加各类的实习或是实践活动,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同时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而在确定了自己想要申请的方向之后,我们也一定要多做一些准备工作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因为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最好可以尽早着手准备。

留学申请准备

在MIT的科研项目结束之后,我也正式开始了我的留学申请准备工作,因为我本科是在美国读的,所以在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提交自己的语言成绩。

在申请的时候,我一开始决定先完成GRE的考试,这样的话在之后的申请过程中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起初我觉得我已经在美国读了很久的书,想要通过GRE考试还是比较轻松的,所以我在备考的时候并不是太用心。不过事实证明我这样做实在是有些托大,因为GRE考试中会有大量专业性很强的词语,这些词语我平时很少接触到,加上其考试的模式也和我平时接触到的不一样,所以我考出的成绩十分惨淡。有了这次失手的教训,之后我也老老实实用心准备GRE的考试。

在我看来想要考好GRE考试,最重要的就是单词的积累,只有掌握了词汇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及题目,从而考出高分。

另外GRE考试也是考察考生的答题技巧,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掌握答题的技巧,当时我在复习的时候主要就是进行了大量习题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慢慢就摸索出了答题的思路与方法。

在第二次的考试中,我也顺利考出了合格的成绩,总之想要在GRE考试中考出高分,还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花工夫进行复习,在这里我也不赘述了。

在完成GRE考试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graduate school的选择了,我之所以先进行选校的工作,是因为我觉得选校会直接决定留学的效果,而且提前进行选校,在之后的申请准备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结合项目的需要进行准备,从而提升效率。因为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有过申请留学的经验,所以选校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次对graduate school的选择和我本科的选校有着很大的区别。

当时在选择本科学校的时候,我有很多的考虑,除了学校的排名、学科安排以及地理位置这些大家都会考虑的因素之外,我还考虑了学校的环境、生活氛围、国际生比例等等,因为我觉得这些都会影响我平时学习和生活的状态。

可是到了我本科毕业选择graduate school的时候,这些因素我统统没有考虑,我唯一考虑的就是项目的设置是否和我的兴趣方向一致,如果学校中没有我感兴趣的课题,那么就算这个项目其他条件都很优秀,我也是不会考虑的。

这也是因为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自己未来发展的事情,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才会被很多其他因素干扰。但是到了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此那些不能带给我想要的东西的项目就被我排除到了候选名单之外。

当时在了解了我想要申请工程类项目之后,我本科的导师向我推荐了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的专业排名很不错。但是当时我了解了这个项目的课程设计以及具体的课题,我发现里面没有我感兴趣的课题,所以我并没有听从老师的意见去申请这个项目,反而申请了Umass、BU这样相对冷门的高校。

现在很多同学在选择申请的项目时往往会局限于某个专业方向,我觉得这样做反而限制了自己的选择空间,因为很多不同的专业都是和我们感兴趣的方向有联系的。像我当时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很有目的性,我当时想要申请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最好可以能对在改善环境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当时没有局限自己的申请方向,材料、化学、环境等方向的项目我都进行了考察,之后我会根据各个项目内具体的课题设置以及其本身的实力进行筛选。

当时我在分析了各个高校的项目之后我只申请了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和我本身的能力及背景较为匹配,还有3个项目相对来说录取条件较为宽松,是我选择的保底项目。

和其他申请留学的同学相比,我只申请6个项目还是偏少,尤其我建议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申请项目的数量,这样也意味着更高的被录取几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申请太多的高校,因为这样反而会牵扯你的大量精力,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你的申请准备工作质量,反而适得其反。

在完成选校工作之后,我也开始了文书的准备,而在这个部分我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在我看来文书可以说是留学申请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因为对于申请的同学来说,这是老师听到你声音的唯一途径,也是你和对方交流的唯一机会。而高校的导师往往也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过往的经历,同时判断申请者的能力是否满足项目的要求。

所以说申请同学的软性条件基本上都是通过文书来呈现的,而且文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这些都可以提升申请者的竞争力,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文书最重要的就是展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文书的创作中,我大量罗列了自己在大学期间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这也是为了体现我的专业能力。

通过文书的创作,我塑造了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形象,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的老师明白我已经为进入项目进行科研做好了准备。不过我的导师在看了我的文书之后,表示我的文书写的太干巴巴了,就像是一篇自我介绍,他建议我在文书中加入一些和自己相关的学术背景之外的东西,让对方感受到我是因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并投身这个方向的研究。

后来我也调整了我的文书,我开始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的经历以及对于自己想法的阐述,适当地平衡了文书内容的专业性和个性化,这样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现我的能力。而在说到自己申请项目意愿的时候,我也提到了自己希望可以改善环境的想法和自己之前的求学经历联系到了一起,这样也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变得更加有说服力一些。

在文书写完之后,我将它拿给了很多的人看,希望他们提出一些意见。事实上我刚刚听到他们的意见时,内心是很抗拒的,毕竟文书是我心血的结晶,当我听到一些否定的意见时,内心深处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不过后来对照文书的内容仔细分析,他人提出的建议的确都是很准确的,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建议,我进一步修改文书让其质量再上一层楼。

后来我和MIT的导师交流时他也和我说起了当年我的文书,他说当时申请的同学有很多,其中很多的同学其他条件要比我优秀,但是在所有的申请者中,只有我提到了想要改善环境,而这正好和他的研究方向一致,所以他选中了我。

由此也可以看出文书在留学申请过程中的重要性,另外文书的内容如果可以和申请项目相契合,那么也会大大提升我们申请成功的几率。

所以我们在准备文书之前,最好可以调查申请项目,确定其具体的研究方向,之后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文书的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不过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想要自己完成文书的准备还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国内的同学对于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文书内容进行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国内的同学们在英文写作能力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此独立完成文书的写作还是比较吃力的。我也建议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可以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文书的准备,同时在其他的申请环节上,留学机构也可以提供很多的帮助。

现在随着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选择的留学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据我了解并不是所有的留学机构都可以满足我们留学申请的需要,因为很多留学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只是了解留学申请相关的事情,对于专业以及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并不能结合项目申请的需要提供服务,对于留学申请的帮助也比较有限,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也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

像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就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可以满足同学们在留学申请过程中的各种需要。现在admitwrite中有超过500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名校的导师,而这也是admitwrite专业性的保障。这些导师都拿到过美国top30、英国top10名校的offer,因此他们都有着很强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也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所以对于整个流程十分的熟悉,同时也很了解同学们在申请过程中的状态。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项目,所以无论同学想要申请什么项目,在admitwrite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为他提供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首先同学们可以通过导师更深入地了解专业以及项目的情况,从而作为选校的参考,而导师也会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给出一定的建议,帮助同学们顺利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在选择了想要申请的项目之后,导师也会结合项目申请的实际需要以及同学的条件,为同学制定申请的计划,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留学申请工作,确保留学申请可以顺利进行。而在同学们进行留学申请准备的时候,导师也会结合自己对项目的了解给出一些指导,让同学们的准备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使之与项目更加契合,这样的话也可以大大提升准备工作的效率。比方说导师会为同学们推荐一些和项目相关的实习机会,或是一些科研的课题项目,这些都可以有效提升申请同学的专业背景。

而在文书的准备过程中,导师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会结合项目的偏好来帮助同学们优化文书的结构和内容,使之可以更好地打动招生的老师,从而提升文书的竞争力。而在同学们完成文书创作之后,导师也会帮忙进行修改,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书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还可以对文书的内容进行润色,使之更加符合对方的阅读习惯,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文书的质量。

另外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在价格上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其全部服务的收费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收费的一半,因此对于同学们来说admitwrite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总结

以上就是我成功从文理学院申请到MIT项目的经历了,之前也有很多的学弟学妹询问我的申请经验,我总是将这归结于幸运,因为最终我可以进入MIT,也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如果其中任何一环出现了偏差,结果或许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如今我从事的行业和我一开始决定从事的医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过仔细想一想我的申请历程,我觉得这也不能完全说是运气使然,因为我其实始终都在探索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而也正是我内心的兴趣驱使我做出了如今的选择。

事实上这件事对于国内很多同学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平时给我们选择的机会就不是很多,通常人们也都会将我们成绩最好的科目或是前景比较好的科目当成了自己喜欢的科目,等到我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时往往已经很晚了,所以很多的同学也只好选择坚持下去。

但我想说的是往往我们觉得晚的时候其实就是最早的时候,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就要勇敢地去为之努力。

或许一开始你觉得自己对于新专业一无所知,或是你距离自己的dream school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真的对其有热情,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那些还没有真正开始申请的同学,我想说的就是我们身边会有很多机遇,无论这些机遇的大小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只要我们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很多看似不可能的目标都会慢慢完成。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大家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相信大家都会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导师背景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工程硕士,本科就读于美国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化学系。
通过DIY申请,收到了MIT全奖硕士,UMass Amherst Polymer Engineering 和UWashingt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全奖PhD录取。
本科期间在Mount Holyoke College 和MIT进行新材料合成和表征研究,硕士M期间在MIT研究设计和优化新能源科技。
如果你对能源,化工或是材料专业感兴趣,我可以给你很详细申请流程,选校和文书写作意见




  

相关话题

  想自学编程怎样下手? 
  用汉字作为变量名和函数名有什么问题? 
  你最痛苦的一次找程序 bug 的经历是哪次? 
  技术发展是否也是一种原罪? 
  什么是递归? 
  怎么回答面试官的题目:你是怎么理解 http? 
  不同语言代码量大致换算? 
  使用yield可以做哪些很酷的事情? 
  指向指针的指针的指针的指针是什么?指向指针的指针的指针的指针是什么? 
  如何评价11岁编程「天才少女」万海妍? 

前一个讨论
跨专业申请英国的研究生该怎么做?
下一个讨论
国内本科生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呢?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