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东北生育率全球最低,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 第1页

           

user avatar   hereditaryru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年黑龙江出生人口21.49万,吉林16.32万,辽宁28.07万,总计65.88万,东三省总人口1.08亿人,出生率0.61%;2019年日本出生人口86.52万,总人口1.26亿,出生率0.68%,东三省出生率略低于日本,考虑到日本老龄化程度高于中国,东三省的生育率确实要比日本低不少。

东北生育率低有很多原因,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东北工业化早城市化率高,比关内更早进入城市化工业文明。在江浙闽粤人口还有8成左右处于农业社会,家里有一亩三分田能多蒸一碗米饭就敢生孩子的时代,东北就已经有4成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和工业化中。

与当时儿孙自有儿孙福,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关内相比,东北人更早体会到城市化后幸福的生活得有宽敞明亮的住房,稳定体面的工作,及时可靠的医疗,生孩子时就要想好能给孩子什么。东北更普遍的城市双职工家庭比例也比内地更早感受到工作时间需要与生育时间的平衡,女性参与劳动比例更高更有女性独立意识。也就是东北人更早明白给城市培养能拥有光明未来的小市民是一件高投入才能高回报的事情。

计划经济时代,国企普遍需要承担职工的住房医疗及子女教育等需求。例如90年代以前东北典型国企的职工结婚单位就要安排住房,计划生育内生育子女不用担心失去工作,生了孩子可以送厂办幼儿园学校。在这种相对较好的福利保障下,生育成本由政府承担很多。政府托底生育成本的政策是一方面看是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变相的强制生育和对竞争的限制。政府不能凭空创造财富,教育医院的投入还是来自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国企办教育等于把本来要发给工人或者被资本家拿走的劳动所得拿出一部分强制储蓄定向用于生育。而同一时期东南沿海省份正在兴起的村办企业和不断涌入的外资企业没有给员工直接办教育的负担;税收方面外资有优惠,村办企业征收不严。

例如同样一个价值100元的产品,在没有教育医疗居住负担的深圳港资企业综合成本只需要30元,工程师拿40元资本家还能赚30元,而既要建学校医院又要修家属院的沈阳国企综合成本就可能高到80元,工程师仅拿20元国企都没钱赚。这时候深圳港资企业完全可以在给工程师的直接收入和给资本的净利润均高于沈阳国企的条件下把同品质的产品卖出更低价格。购买产品的客户不会管深圳港资电子厂和沈阳国营电子厂谁承担更多社会就买谁,他们只在看中同样的品质更低的价格。面对东南沿海轻负担企业的竞争,背负教育医疗等沉重负担的东北国企很快失去竞争力,东北不少国企工人只能下岗转型。

在经历过产业及政策调整后的冲击后,东北人民充分理解无编无钱贸然生育的风险,也比关内更早明白工业社会如果没条件培养好自己的孩子,生出来随便放养极大概率会让孩子成为别人的红利和时代的牺牲品。

东北国企比例高城市化率高,脱离农业大家族以较小人口单位生活的城市职工家庭较多,生产力和社会形态对计划生育阻力小,相对于农业人口更相信"养儿防老",城市劳工更相信政府也更早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的观念。此外城市化小家庭家乡观念淡泊,东北本来也是中国的移民地区,受到冲击后年轻人迁徙去往他地的阻力更小。

在东北人民有了充分理解工业文明下生孩子意味着什么,生孩子也不是必需的思想基础之后,叠加近年东北经济增速逐渐走低腰包鼓不起来,为了生活不降级自然最早对生孩子这个越来越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失去了欲望。

30年后的今天,江浙闽粤四省城市化率已经超越东北,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席卷全国,未来低出生率的只会有东北一个?以前笑东北人进不了体制就不算工作,现在江浙闽粤工厂主的子女都开始越来越多觉得生产不好干以进体制为追求。就等着看深圳城中村出租屋长大的深二代能比东北国企筒子楼长大90后们多生几个。

同一个国家刚刚走出农村城市化没多久的地方跟人家已经城市化几十年的地方比生孩子?20年前刚从农村和小镇走出来的韩国人嘲笑日本人不生孩子,20年后的今天充分城市化的韩国人还不如日本人生育率高呢。


user avatar   TigerfromSib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东北执行计划生育十分严厉,城里绝大部多数都是一胎,农村可能会改民族属性、交罚款生二胎。

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如何评价计划生育。我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思品课上是这么说的:预计21世纪中叶,中国的总人口将稳定在5亿左右(或者是6亿?真的记不清了);还看过一个什么电影宣传片,男主角是个抓计划生育的主任,开头诉苦被妇女围攻。总之按照国家的说法,计划生育的目标是为了削减人口,而这是正确的,甚至是正义的。

所以目前东北面临的低生育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从几十年前就已经设计好了的。至于说人口流失等其他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计划生育才是。

一个人,成天给他吃素的,宣传这种饮食习惯更健康。吃了几十年,突然问为什么他不吃肉啊,胖胖的才健康啊?不长胖,不是这个人的问题。我昨天还奚落某个知乎用户,说他为之辩护的答主已经改了说法,他被卖了还不自知。但是今天聊计划生育,突然间想起很久以前,去俄罗斯留学时,那个宿舍楼大妈以一种同情的口吻说:你们中国人只能生一个孩子。一时间我扯什么“计划生育的种种优势”、“农村也可以一家生俩”。整个大厅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user avatar   ya-yi-mei-zhu-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39岁,在长春,没结婚,没孩子; 现在社会上的舆论跟以前也真的不一样了,我在培训班工作,在父母那辈人嘴里,30多岁没结婚,说出去就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感觉社会舆论会十分不友好,而我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则不是这样的。

在跟同龄人闲聊中,大家知道我39岁没结婚,不论他内心怎么想的,但至少表面上会说,没结婚没孩子挺好的,自己有孩子都后悔了一类的话,不论是否是口头上安慰我还是如何,至少在我接触的30~45岁的人们口中已经很少有人直接表示不理解了,大家都很接受我这个39岁还没结婚的人的存在,甚至有人会直接告诉我,别结婚,结婚生子就是自讨苦吃,然后说一堆自己面临的压力。

我也习惯自己的独身生活了,挺好的,想吃吃想喝喝,生活里没什么烦恼,多赚点少赚点都无所谓,至少活的不那么累,每天摸鱼也能赚够自己的花费,这就够了。


user avatar   yi-ran-79-5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家里第三代生活在沈阳的。

我的发小基本都是沈阳本地人,现如今常联系的十个人里,离婚的三个都没孩子。未婚的两个不必说。已婚的四个,一个为了维持生活水平决定丁克,因为他丈母娘卧床。两个有孩子的,都是意外怀孕可有可无所以留下了。还有一个暂时不要。

所以可以遇见到的至少五年的未来内,我们这些城三代们,十个人里有孩子的就这两个。还不是那种十分坚决,有计划要孩子的。

不过也会有意外的,我姐夫身为新中产,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我接触到的一个新资本家,她养育了两个。另一个新晋资本家,她已经有了两个子女,又怀了一对龙凤胎。

总会有人拉高生育率的,实际生育率只会比字面上更低。不信的各位城三代们,可以看看你们三十岁以下,发小里有孩子的有多少?再看看三十五岁的。

0.6换句话说是主要两对夫妻就有一个孩子,甚至更高。能做到吗?现在真正在生孩子的只有两种,底层教育程度很低的人,结婚生子很早。和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高的家庭。中分已经中等偏下收入的,处于城市人口绝对多数的,不可能多生,甚至生或不生都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这样也挺好,把世界交给那些制定规则的人去玩吧。反正最后都是他们的,老百姓留后也是给他们服务,何必呢?

环游中国十万块就够了,北美简单走一圈二十万也差不多了。没了养孩子这200万,带着父母走四方,足矣。


user avatar   yang-qi-miao-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关于人口外流

其实东北的人口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小时候的经历导致一种思维惯性,比如,结婚了就是要老婆管钱,比如孩子就是要军备竞赛。这种情况下,即使漂泊在外有了孩子,也不会送回老家给老人带,或者老人每年有一个月去看孩子,但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带。所以就导致有孩子的东北人活的特别累。

加上漂泊的人连自己都无法陪在老人身边,更是对所谓的“等你老了你就知道没孩子多痛苦了”之类的话充满怀疑,因为我父母有孩子,但是现在的处境和老丁克也没什么区别。

说个有意思的事情,全东亚,什么韩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只要去了北美和澳洲,几乎都是三四个孩子,只有东北人入了昂撒人的关也只生一个,最多两个。还是因为自身的惯性思维,觉得孩子需要巨大的成本来教育。

而且东北教育的卷不仅在于英语数学作文,更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十几年的艺术体育类特长教育。虽然绝大部分人对这些所谓的兴趣班没兴趣,可能仅仅是因为小时候在家属楼前面的锅炉房拿煤喀啦在单位的水泥篮球场上画了个抽象画,被父母看见了觉得有天赋就被送去学画画了。

原文:

东北人不是活的通透,是活的太不明白了。

我在很小时候,东北的教育就已经提前开始内卷了。大概在千禧年之前,书法美术钢琴这些兴趣班就大行其道,而且我还是在某矿业城市,并非省会。那时候有个英语培训学校,几乎都要排队入学。虽然说是只要学一点就能在中考升级,可是谁不想考一个重点高中呢。

在2010年高考,那年黑龙江考生还是很多的,我们学校有四个文科班,三个是本地学生班,还有一个是河北山东等地的高考移民班,最后那年二本分数线450分。我们那个省重点中学的文科只有60%在这个分数线上。当然,如果算上三本,联合办学这些花钱买文凭的,可以说是很乐观。不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动辄十几万的学费确实增添了很多负担。

加上毕业后东北经济萎靡,年轻人被迫背井离乡,很多人内心对无法陪伴父母充满愧疚,也觉得养孩子不容易更是没用,所谓的年老时候的陪伴更是无从说起。

导致现在东北人一提起生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砸钱的爱好,教育内卷。如果像后城市化的地区,可能没有经历过卷时代的父母,或者是工作离家近经常陪伴老人的夫妻,还是喜欢生孩子的,东北是真的觉得孩子就是累赘。

话说,东北也真的无愧长子的名号,在最艰难的时刻,用生命来给全国做了一个休克疗法的反面教材。更是提前把后城市化时代经济低迷的症状展示给兄弟省份看,让兄弟省份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我记得在刚上大学时候,南方的同学都嘲笑东北人思维僵化,眼里工作只有医师公,结果现在大环境低迷的背景里,所有的南方同学都在考街道编考导游证考教资。东北的今天,可能就是所有地区的明天。


user avatar   zhang-li-xin-90-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录一下我作为一个普通黑龙江人关于这件事的一点生活片段和思考。


我妈催我找对象

我:懒得找。

我妈:你总得结婚生孩子吧。

我:生那玩意儿呢?

我妈:小孩儿多好啊,我可稀罕小孩儿了。

我:你看谁家生小孩了去他家稀罕两天过过瘾得了。

我妈:我稀罕别人家小孩干啥,孩子还得自己家的。

我:可养不起,我兜里这仨瓜俩枣的都不够自己花。

我妈:你要结婚了,你和我儿媳妇一起养一个咋都够了。

我:对了,我要找对象结婚,不光得养孩子,还得养个媳妇。

我妈:人家不用你养,现在好小姑娘多得是。

我:好小姑娘谁能相中我啊?

我妈:那咋相不中?我儿子是最棒滴。

我:小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滴。

我妈:我那时候咋说的?

我:你说,“死孩崽子,天天气我,啥话也不听,就知道犟嘴。”我可不想也生个死孩崽子天天气我。

我妈:……你就是从小不听我的话,现在也不听,你这孩子。

我:嗯,娶了媳妇更不听……

我妈:……


(以上整理自我和我妈真实对话)


我真的很抗拒结婚生子什么的。

我回想我成长的二十几年,曾多次思考过,我为什么要被带到这个世界上?

生存明明是很累的一件事,为什么上一辈就会觉得下一辈会更轻松?

结婚起码是需要另一半同意的一种行为,被生育的却没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我的自私心作祟,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或者欲望也就罢了。

但我觉得,截至目前,我的需求和欲望都很低,在一座临近边境的小县城,有一份稳定而微薄的收入,包括房子在内的什么必需品都买得起,每个月有一点在非必需品上消费的能力,但也买不起跟“奢侈”二字沾上边的任何东西。

我不懂爱情。

我不想女人。

我不怕孤独。

除了将来可能会患上折磨人治不好又死不了人的慢性疾病让我畏惧,我从任何角度考虑,都不害怕一个人生活。


我不厌世、不抑郁,但我一方面知道宇宙之大,一方面又明白自己能力有限。

生存,是虽然疲惫,但力所能及的;

生育,是看似轻松,却力所未逮的。


我现在只想本本分分的工作,给爸妈养老送终,然后体面或不体面的一个人活着。


user avatar   purer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北算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先行区,也是房地产受人口老龄化最先波及的区域。

南方诸省都好好研究一下东北吧,东北的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就是你们的明天。

我国现在不仅是东北生育率下滑,而是全国收益率骤降,人口负增长近在咫尺,老龄化愈发严峻。

12月27日下午,在清华大学第40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研究员冯煦明指出,中国存在着“人口世代断崖”的问题。其还指出:

以30年划分世代,“9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60-80后世代”减少了1.5亿人,这意味着,中国在三十年间少生了1.5亿人。未来中国以二十年计的世代人口数量落差仍将超过一亿人,这种剧烈的“人口世代断崖”将带来广泛影响。

未来,一些区域和城市的住房需求可能明显收缩,尤其是在微观层面体现为“4-2-1”家庭结构的地区,将出现住房供需结构性失衡。

一、老龄化无可逆转,放开三胎也没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8.1%,而0-15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只有17.8%,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少儿人口比重,这是一个人口年龄结构的转折点。

民政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大国,以后老龄化速度的世界纪录可能会由我国把持,虽然这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纪录。

完全放开二胎之前,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预期目标是:2020年和2030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都要达到1.8。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和2019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只有1.50和1.47,以后当然是更低了。(2020年我国新生儿数据估计锐减10-20%。详见旧文《pure日月: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可能锐减220万至约1250万》)本文必读!

可见,一些专家乐观过头了,给管理层提供的建议和观点严重偏离事实

我就奇怪了,日本这个活生生的案例在这里,加上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生育率当然只可能比日本严重啊,怎么可能保持那样的高生育率?

还有,要说刺激生育,也有鲜活的案例,那就是新加坡,新加坡为了提升本国生育率,基本是孩子出生国家抚养,就这,生育率依旧不见提高,还是要靠引入移民维持国家总人口不至于缩减。

就我们那个放开二胎政策,都没啥实质性的资金辅助,哪来的信心会迎来持续婴儿潮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人类是不会执着于生育繁衍的。现代人不像古代生产关系简单(比如农耕时代就是典型的人多力量大),也不像古代人生价值观单一,现在的人们自我意识觉醒了,个人的存在价值不是简单的繁衍生息,而是有多种多样的人生追求。

社会在文明程度也进步了很多,以前不结婚可能会被极端鄙视,现在已经好多了,显示即便是同性恋,社会的宽容度也不是旧时代可以比拟的,更不用说有的地区同性恋已经合法化了。

现在的趋势是,越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的地区或者国家,生育率就低,越是贫穷落后的国家,生育率就比较高。这样的对比在我们国家也存在,只不过因为计划生育,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二、人口老龄化程度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人口预测方法为队列要素法,我借助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一款名为PADIS-INT 的人口预测软件对2050年的人口进行预测。

根据我的保守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占比将超过30%,社会总抚养比将达70%,意味着10个劳动力(15-65岁)要养活7个非劳动力,其中包括5位老人。考虑到现在大部分人20岁,甚至23岁才工作,社会总抚养比将远大于70%。

当时分析的数据的是基于18年的统计局数据,但是19年数据出来后,人口老龄化基本上符合我的预测。

  • 2018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 2019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我预测的是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按照目前的趋势,基本上分毫无差。

我国人口结构恶化速度快于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施行过“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决定了我国家庭形成了“421”的结构,421结构也同样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后浪应该烦扰的将不是没房子,而是房子太多了(赋税的压力)和父辈养老问题。

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负增长将长期占据中国热点新闻前列,国家大小会议也将频繁出现“老龄化”“养老”“促进生育”等词汇。

三、人口老龄化下,一二线房价会幸免于难吗?

有人会说人口老龄化只影响三线以下城市,不影响当下二线及以上人口流入城市。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人口老龄化下,对所有城市都有影响,只能说,现在首先影响的是三线以下城市,还没有深入影响二线及以上城市

国内的城镇化基本上是农村往小城市迁移,四线以下城市往三线城市迁移,三线城市往二线甚至一线迁移,而二线城市则是往一线城市迁移,有钱人则往国外迁移。在房地产方面的传导一般是,卖三线城市房产付二线城市首付,或者卖2-3套三线城市房产买二线城市房子,卖二线城市房产付一线城市首付,或者卖2-4套二线城市房产买一线城市房子。

这还是在所在家庭有多套房的情况下的演化路径,如果没有多套房就是积累几代人的积蓄付首付了。

也就是说,中国各个城市和地区就是一个金字塔(也有说是埃菲尔铁塔)结构,塔尖就是北上广深,塔的地基是最广大农村和18线开外城镇,人口老龄化下,地基没了,塔尖也别想独活!

其中,还没有考虑到人口回流影响,因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一二线不值得,三四线经过人口老龄化重锤,房价会率先腰斩至友善价位,但是三线城市生活也足够方便,那么,人们可能会离开一二线城市,回流到低线城市。

如果一二线的房价以及生活成本保持高位,甚至上升很快,那么就会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差距越发显著,这样的差距更会凸显一二线城市的不值得,反而加剧中下层人口逃离一二线城市。

当中下层的人们逃离一二线城市,那么一二线城市即便是最底层的工作都会成本上升,那么,对于小企业就会处于成本的考量,有一些就会搬迁到3三四线城市发展,这样也可以给逃离一二线城市的人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个人认为,未来我国要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人口老龄化影响,没有任何城市可以置之事外,三线以下城市最先波及,随后就会蔓延到一二线城市。

日本在1994年进入老龄社会(年龄大于65岁占比超过14%)日本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是1991年前后。我们当下和日本当初的处境基本上完美复刻。

日本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则何如呢?看过去一年“融资三条红线”“限制银行个人房贷比重”的政策相继推出,国家意志可见一斑!

别等到刀架到脖子上了才知道死期已至,不远的未来,我国可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房子。

最后,我希望你们有大局观和中长周期的视野,而不是只有沟壑、不见泰山。国家意志明明白白,有的人居然还是被房地产资本/中介那么低级多三言两语所欺骗。

人口老龄化以及扩大内需消费下,长期持有医药医疗和中高端消费,绝对路遥知马力!

当某些利益集团只能靠国外放水忽悠人们说什么房价要暴涨了,足以见这些唱多的人已经穷途末路,找不到什么硬理由,只能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了。

记住我所总结的房地产三大主要矛盾,中国房地产这个试卷不就是开卷考试吗?

中国房地产的3大主要矛盾(最新精粹版):

  1. 房地产行业的短期主要矛盾在于:房地产企业急于融资、回拢资金与国家全方位阻止资金流入房地产的矛盾。
  2. 房地产行业的中期主要矛盾在于:房地产行业与中国经济发展降速与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战略相冲的矛盾。
  3. 房地产行业的长期主要矛盾在于:人口老龄化和生育下滑下造成接盘侠不足导致房地产没有发展支撑源点的矛盾。

房产税估计最低标准就是物业费,多套房产就是每年缴纳数倍物业费。

中国任何城市都不缺房子,总有一些不明真相群众张嘴闭眼说什么一线城市缺房子(我朋友刚在上海买了一套十年前的毛坯房)。

这种人是典型被中介(房地产资本)忽悠的一类人,我国只需提高房地产持有成本,各大城市的房子将泛滥。房产税也近在咫尺!

人口已然颓势,劝君切莫不见棺材不落泪!(最新人口分析详见公众号悟空新之助或者知乎专栏)

我们国家其实只需要逼出空置住房就足够了,因为就不缺房子。

据估算空置住房够2亿人居住,在建住房(63+亿平方米)够1.5亿人居住。

60多家大地产公司囤地面积30亿平方米,一比一(人均40平米)都足够1亿人居住。

就这,已经够4.5亿人居住了。

对了,2020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估计够4000万人居住。

未来几十年,我国平均出生人口估计就700-800万水平,哈哈哈!

很可能2021年我国总人口就开始负增长,最迟不过2023年。

开卷考试,知道怎么选了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宁独生女

我跟我妈说我可能不想结婚

我妈说,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想的开,随便

我跟我妈说我可能喜欢女生

我妈说,那你得面对世俗的眼光




唉,5年了

我既没有喜欢的男生也没有喜欢的女生

除了高中有过喜欢的男孩子,有心动的感觉,再也没有过喜欢的人了。

但是看腐漫和小甜文,我还是挺开心的ヽ(○^㉨^)ノ♪


user avatar   chen-yu-59-1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尽管我已经一再低估了东北的生育率,但事实还是让我大跌眼镜。

这张图是我2020年时候做的预测。

我预测2020年辽宁出生人口会下降到26.2万,直到2030年辽宁出生人口还有19.8万。

在当时已经被很多人说成是“杞人忧天”。

我在跟所谓专业人士提及这方面的时候,他们还天真的认为辽宁生育率已经稳住了,理由是辽宁已经保持了20年每年20-30万的出生人口,没有继续下探的条件。

他们认为辽宁20-30万的出生人口也仍旧能保持4000万人口的体量。

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暴跌,他们还在嘲笑说,你看南方生育率也跌下去了,马上就要比辽宁低了。

辽宁很稳,嗯,稳。

直到这个月全国分省的2020年出生人口才终于发布。

辽宁只有21.3万,创下有史以来最低记录。

辽宁这个出生人口甚至比他们认为“杞人忧天”的我的预测还要低。

而黑吉两省情况则更糟,分别是吉林的11.2万和黑龙江的11.6万。

结合七普人口,2020年辽宁人口出生率0.5%,吉林0.47%,黑龙江0.36%。

同年全球生育率最低的韩国,人口出生率0.52%。

按照目前我更新的预测,加上人口流出,辽宁去年出生人口估计为17.8万,今年为15.2万,到2034年为5.2万。

辽宁双子星沈大,单拎出一个,每年新增就业就要12万人口的体量。

而目前辽宁整个省的出生人口已经快要低于沈大任意一市的就业需求量。

辽宁目前平均寿命80岁,辽宁在2030年之后婴儿潮一代开始进入死亡期。

届时辽宁最高每年会死亡130万人口,整个东北最多每年死亡接近300万人口,取而代之是三省每年出生数只有10万。

如果算上人口外流,东北每年人口减少最大时会超过500万,也就是一个大连主城区的规模。

未来东北人口会下降到多少才能稳住?

我5年前的预测是5000万,2年前是3000万,现在我也没底,或许几百万,或许几十万,都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真的应该感谢国家,如果不是国家统筹,把广东人交的养老金拿来补贴给东北,把广东的财政补贴黑龙江,东北年轻人就算把工资全部上交也交不起老年人的养老金,鹤岗把全部财政全部交出来也修不起高铁,未来希望广东等地还能承受住,但愿吧。

以上是根据官方发布的人口数据所进行的一些东北人口合理预测,希望能存活,谢谢。


东北人口减少的当口,许多东北人都是没有这个认知的,他们还在期待人口会增加,比如预测辽宁总人口未来会下降到1200万,评论区基本都是这个画风。

辽宁1200万人口的预测绝对是高估,但即使高估的数值也没人会信,从小到大的观念形成就无法扭转了,这贴最后的结局当然也是被x了,被x多了也就不想谈了,就这样吧。





最后欣赏一下广电支持鼓励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剧本吧,未来几年预计我们会看到大量丈夫出轨,告诉女性男性每一个好人,以及霸道总裁告诉女性嫁一个高富帅的电视剧,以及各种男女对立题材。

这些可都是所谓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本子。




user avatar   la-la-la-62-11-5-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是“年轻人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未来一片迷茫!”答案是因为年轻人不掌握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生产关系中占据着天然优势,私有化条件下必然导致贫富分化,进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高房价、996、鸡娃、内卷、不敢生、佛系、躺平、一日爽、潘家柳家、房哥房姐等等),当下社会上的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因此生产资料所有权掌握在谁的手里非常非常关键,也就是一直以来的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争论,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这个。年轻人要有未来,必须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生产的总收益可分为生产资料收益(占比大约80%)和劳动收益(占比大约20%)。依托生产资料获得的收益应该全民平均分配,避免出现掌握生产资料的个体躺着收租子;个体劳动收益应该按劳分配,避免出现全民大锅饭。一些人把生产资料私有化,将生产资料获得的收益归入少部分个体名下,这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生产资料私有化剥削体制下,劳动者的总工资不足以买走劳动者自己产出的所有商品,导致商品相对过剩,俗称的产能过剩,又名内需不足,这是社会生产力被破坏的表现。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生育率低下则是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表现,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1.3,差不多全球倒数了。


随着生产力逐渐被破坏,经济开始失去活力,为维持发展,向劳动者灌输借钱消费,鼓励提前消费成为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当然这条路治标不治本。


GDP还能继续保持增长,但负债率会越来越高,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负债,负债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愈发不明显,负债拉动经济增长逐渐成为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年轻人负债率高企、贷款买房成为常态、恒大暴雷2万亿就是击鼓传花游戏的现实写照。1975年的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1995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在100%左右,2008年达到143%,2020年上升至279%。


最后科普一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里的产指的是生产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很多朋友会将两者混淆。共产主义就是生产资料收益全民平均分配,与个人生活资料受到保护并不冲突。




           

相关话题

  国家卫健委表示「将切实降低家庭生教养负担,充分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将产生什么影响? 
  想交个东北朋友,说东北人均喜剧人,是这样吗?还是说是我的刻板印象啊? 
  东北人有哪些令你难以忘怀的特点? 
  如何看待中办国办: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东北地区片面高薪挖科研人才? 
  生育率真的下降了很多吗? 
  为什么这次吉林通化的疫情爆发,微博有人带节奏挑起南北对立? 
  东北人大多数是闯关他们再回山东会受欢迎吗? 
  不生孩子真的有现在网友说的那么美好吗? 
  如何看待东北生育率全球最低,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 
  国家以经济补贴鼓励生育会大幅提高生育率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良渚文化可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而龙山文化等其他文化不能证明?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章子怡在电视剧《上阳赋》中的演技?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