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旅行车(Wagon)在中国不流行? 第1页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主要还是用车环境、消费水平、车型特点共同决定的。

首先是车型特点,比如我们用一辆三厢车当基本车型,把后背厢砍掉就变成了两厢车,优点是价格更便宜车身更短更灵活,缺点就是载物空间不足;把后备箱加高就变成了旅行车,优点是载物空间更大,缺点是更贵舒适性更差(因为把行李厢和乘员仓打通了,共鸣箱变大而且行李厢的噪音会传到乘员仓里);把后备箱砍掉车厢高度加高就变成了城市SUV,优点是载物空间更大车身更短更灵活,乘员仓空间更大;缺点是价格稍贵舒适性更差(和旅行车一个原理),操控性更差(重心变高)。

所以根据车型本身的特点,旅行车的优点在B级和C级车上体现的更明显,缺点也变得可以接受。因为A级及以下车型本身尺寸不大,动力一般也都偏弱,操控性更是乏善可陈,旅行车仅仅增加载物空间对使用性并没有太大改变。而SUV车型增加了载物空间的同时也让乘坐空间变得更加宽敞,牺牲的仅仅是本来也不怎么样的操控性,相比而言比旅行版更占优势。

B级和C级车本身空间就很充裕,同时因为价格更贵在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上都比较不错,这个价格SUV和旅行车各有千秋,就看到底是喜欢操控性还是喜欢大乘坐空间。

D级车主要是三厢车的天下,因为这种车型主要并不是家庭使用,追求的就是舒适性,对载物空间需求很低。

欧洲其实最受欢迎的是两厢小车,因为欧洲城市化率很高,历史悠久城市街道狭窄,路网发达路况较好。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一般都用小巧灵活的两厢车代步,旅行车、SUV和MPV一般都是争夺家庭第二辆车的市场,这种需求通常都是改善性的,因此B级和C级的旅行车卖的比较好。

中国最受欢迎的是面包车和SUV,主要是国人目前主力消费区间在12万元以内,一个家庭多是只有一辆车,因为人均拥车率很低主要功能既有平时代步也有载人出行,因此对乘坐性能要求高。12万元以内基本就只有A级或以下车型,能同时增加载物空间和乘员空间的SUV车型更符合国人的购车需求。


user avatar   licheng19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在中国和北美同时拥有旅行车的脑残车主,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己相当有发言权。

其实旅行车这东西在欧洲以外的市场都不流行,原因很简单,旅行车无法满足当地人的用车习惯和需求。或者说,在这个价位,有更好的选择。总结一下就是:

-车是好车吗?是。

-值吗?不值。

先晒晒我自己的车。

人生第一辆车是迈腾B7旅行,两驱豪华版。与大多数拖家带口的车主不同,当时我只有25岁,单身。我自认为是个极其务实的人,买这辆车已经是在为婚后生活做打算。其实当时选择它还有个原因是我在国企上班,座驾顶个大众标比较低调。但这辆车的价格非常不务实,标价高达39.15万,我提车的裸车价是35万,落地接近40万。所有知道这个消息的朋友都认为我疯了,有同事更是直接调侃这孩子花40万买了个大众的面包车。我既然能做出这个选择当然是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不过从买了它的第二年起,豪华品牌中级车开始疯狂降价,我的4S隔壁就是宝马店,每次做保养的时候闲着没事都会去那边遛一遛。虽然我这台车一直到退市也没怎么降价(4S本来也没指望卖几台),但是当看到40万已经能买到328iM和A4 Allroad的时候,还是觉得心在滴血。

我出国之后也没有把它卖掉,留给我的一个兄弟好好照看,一方面是有感情,另一方面是它的保值率实在太过感人,有时候会想,当初还不如干脆整一台二手R36。

此车用料、做工和质量都极好,新车异味很小,不烧机油不漏水不异响,Nappa打孔皮的座椅手感甚至要好过普通版的宝马5系和奔驰E级,而且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配置拉满,唯一的缺点是平台老旧,驾驶辅助和车载互联这方面的高科技配置实在是落伍。空间巨大,虽然轴距只有2712mm,但是后排乘坐空间甚至不输君越这样的大块头。装载能力更是夸张,后备箱可以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情况下塞进去4条带圈的235/45/17轮胎,或者4个28寸行李箱,而放倒后排之后的容积更是高达1700升,碾压同级所有的旅行车和绝大多数SUV。更离谱的是这货竟然还有全尺寸备胎,空间利用率高的令人发指。动力强劲高效,211匹版本二代EA888,实测7秒半破百,高速油耗低至6个,加上70L的大油箱,一箱油从济南到北京打来回毫无压力,实在是居家旅行的极品,谁用谁知道。

但是,但是,这几年用车下来,我发现一年到头能真正发挥它后备箱威力的机会不超过5次。我没有小孩,出游也基本上都是直奔机场和高铁,日常绝大部分时间这个大屁股都浪费了。而且它的通过性也只是纯粹的轿车水平,在回乡下老家的路上动辄就会托底,冬天偶遇大雪的时候脱困能力也很一般。论实用性,确实是不如SUV的。我从来不给朋友推荐旅行车,因为我相信旅行车的潜在车主根本不需要别人给他推荐。即使B8旅行当前的售价已经下探到20万,除非你像我一样极其在意轿车和SUV之间坐姿和驾驶感受的差异,否则我真的想不出在国内买一辆旅行车的理由。大概只剩下情怀了吧。

而来加拿大之后买的这台车就是纯粹的冲动消费了。我当时其实一直在找斯巴鲁Outback,虽然这车在AB省的保有量很大,但是车况好的却不好找,因为实在是便宜皮实,所以大家都用的不怎么爱惜。我为了找一台配置和车况都满意的车源一路从卡尔加里追到了埃德蒙顿,却偶然在路过的Acura店里看到了一台刚刚被置换的328旅行,枪灰色的车身,M运动套件加持,美得不可方物。于是一见钟情,试驾之后更是不能自拔,当场刷卡买回了家。此车车况极好而且选配到顶,HUD、自适应头灯、360全景影像、哈曼卡顿音响一应俱全、入手的裸车价是34500加刀,按当时的汇率合人民币接近18万,比我的预算高了5000刀,为此省吃俭用了好一阵。

这台车大屁股的利用率就高的多了,首先是生活用品的采购,在北美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只要进了Costco的门,这种规模的扫货基本是常规操作。只要不买家具,即使是四个人的消费,这个后备箱也能从容应对。

再就是加西的户外生活。滑雪,登山,露营,追极光,雪地漂移……这台车陪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我曾经开着它一天奔袭700公里,奇怪的是并没有觉得累。3系的操控性和以驾驶员为核心的人机工学设计无需多言,握着它的方向盘就像搂着心爱的姑娘,爱不释手。优雅的侧面和背部线条美不胜收,每次下车之后,都要忍不住回头看一眼。

说了那么多好,现在就要泼一瓢冷水:这辆车在北美已经绝版。G世代的3系和5系均没有将旅行版引入,甚至3GT和6GT也已经被放弃。原因很简单,卖不动。

首先是价格。以我这台车为例,这是一台四缸的M sport版,所有选装到顶,新车裸车价去到65000刀以上,即使乞丐版也要5万大几。什么概念呢,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到道奇Durango或者雪佛兰Tahoe这样的大块头,纯正美式V8大SUV,空间、舒适性和装载能力碾压3系这样的小不点,更别说那些全尺寸皮卡。所以,豪华品牌的旅行车在北美基本没有立足之地。唯一卖得动的是斯巴鲁Outback和大众高尔夫旅行,因为它们在各自的售价区间内提供了相对非常好的驾驶性和装载能力,比起同价位的SUV并没有明显劣势。

此外,相对大排量SUV来说,旅行车非常欠缺的一点是拖曳能力。北美地广人稀,车少路宽,拖trailer是非常常见的玩法。小到地排子一样的板车,大到摩托艇、房车,在这种重口味的场景下,旅行车孱弱的牵引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另外,旅行车在户外撒野的途中经常会遇到通过性不足的问题,这就注定了它极度依赖铺装路面,旅程就会受到限制。所以你会看到,在各大露营地,基本是清一色的SUV和皮卡。

说回旅行车本身,这货相对于同档次的SUV来说,优势在于:操控性好,纵向空间比较深(平铺面积更大),后备箱开口更低;劣势在于:垂直空间矮,通过性差,保有量/维修便利性低。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它的优势并不能被明显感知,但是劣势每一个都是硬伤。所以这就注定了是小众的车型。即便是执念如我,下一步无论是回国还是留在北美,第二辆车也都不会再考虑旅行车了。

总的来说,旅行车之于欧洲,如同五菱之光之于中国,K-car之于日本,皮卡之于北美。没有好不好,更没有什么懂车不懂车,只有适合不适合。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小到大依次为:

两厢

三厢

旅行车

suv

皮卡

要么最小,要么最大,要么最普遍,要么可以拉脏东西比如钓鱼那一套。

三不沾要了干啥?

基本除了以前的普桑旅行车警车,后面要放雪糕桶防爆叉什么的,装了顶灯还要避免超高,否则谁去搞个压扁的suv。


user avatar   mou-yan-de-huo-s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是特码的太搞笑了。

敢情在中国开SUV就是:中年大叔不懂车,为了面子,人云亦云,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随波逐流,操控跟屎一样,除了底盘高,其他都被所有车吊打,翻了车,其他车都没事,开SUV的非死即伤……

瓦罐车,代表的是高文化,高素质,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对汽车文化的深刻了解,开上了瓦罐,你就再也不是普通车主了,而是升华成为最卓尔不群,最超凡脱俗,从此藐视一切SUV MPV SEDAN HATCH TRUCK 4*4 ....

瓦罐要是会说话:臣妾就是三厢的屁股加个顶,臣妾承受不起啊!


user avatar   hnjyz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汽车板块最逗的就是中国人不懂车。

日本都是MPV,中国不流行,你们不懂车,观念有问题

美国都是皮卡,中国不流行,你们不懂车,观念有问题

欧洲都是旅行车,中国不流行,你们不懂车,观念有问题

为什么不流行?

你自己买车的时候就知道:

不是别人不懂车,是你自己不买车


user avatar   yi-suo-yan-yu-55-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不旅行啊


user avatar   black04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一个比中国还成功的故事可以不?

越南vinagame


越南网络游戏市场的起步比中国稍晚一点,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有破解版的网络游戏进军越南,越南第一款正式网络游戏叫坦克宝贝,据新闻说

第一网游如何炼成?《剑网1》越南历程全回顾 _国内网游资讯 _太平洋游戏网

2004年9月,越南vinagame成立,2005年初,《剑侠情缘》来到越南,从此,改变整个越南网络游戏的进程。

vinagame公司市占比非常极端,比中国最极端的时候都极端,2005年,刚刚起步的越南网络游戏市场,vinagame依靠剑网,占据整个越南网游市场收入的95%,简直是超级垄断。


2005年8月,《剑网》开始收费,刚开始vinagame想用点卡的模式,被玩家激烈反对,被迫改成月卡模式。2006年全年的《剑网》总销售达到1500万美元,雷军表示

雷军讲述海外辛酸:后悔没投资越南_天极网

这应该是雷军最后悔没去投的项目之一了。


vinagame的市占率比当年盛大集团还要极端,自然会受到当年盛大的同样待遇,与中国一模一样的是,自2005年9月开始,越南媒体突然指向网络游戏,这又和中国一模一样,什么电子海洛因之类,由于vinagame市占率最高,因此受到的打击最大。


《剑网》在越南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高于传奇在中国的地位,也是越南历史最悠久的网游之一,当然《剑网》在越南不叫《剑网》,叫《武林传奇》,嗯,诡异的名字,一度占据越南网游的70%的市场,震惊了雷军,运营商vinagame非常优秀,经常组织各种对抗赛,vinagame积极学习中国市场的推广经验,尤其是网吧这块,从2008年开始,vinagame免费给网吧提供网吧管理软件,但是要求网吧的桌面必须放置《剑网》的广告。


《剑网》在越南成功的本身,除了vinagame的成功推广外,本地化做的非常扎实,尤其是翻译这块,真是功不可没,我们知道《传奇》当年在中国,翻译也起了很大作用,举个例子


这把武器在中文传奇里面叫什么?叫炼狱,知道原版的叫什么吗?就叫大斧。


由于中文本身表达间接,比如说“降龙十八掌”,这要在越南语里面,得有26个字母,直译过去只有一个下场:乱码,甚至根本无法显示,因为超出对话框了,为了这个翻译的工作,vingame和金山来回矫正,包括名字,地理,历史背景等等。


在越南市场,《剑网》还有两个特别的优势


第一,由于武侠和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传播的比较广,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在越南早就流行,因此《剑网》这种游戏对于越南人来说不陌生。


第二,这点我敢说知乎的网友没几个想到的,就是中国特有审查机制。审查机制在中国早就被骂惨了,比如说《WOW》里面的骷髅之类的,中国政府要求所有的网游不能有过多的色情暴力之类的,这点看起来很操蛋,对于中国游戏开放商束手束脚,但是当开发商开发出这类游戏的时候,投放到越南市场,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南政府也是这么规定的!所以中国游戏到越南反而删减的部分非常少。


可能大家还不理解这点重要性,越南本身就是一个小中国,越南政府长期在中国有驻点,中国政府一旦有各式各样的改革文件,一般都会被翻译成越南文,包括限制网络游戏在内,越南规定,网络游戏时间超过3个小时以上,经验和道具减少50%,超过5小时,完全无法获得经验和道具,同时禁止播放网游广告,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网吧必须关门,学校200米之内禁止设立网吧


是不是很中国style?


当然,当年在金山的雷军说没钱投了,对于腾讯来说,钱这玩意,那还算个事?

于是乎

中国企业海外大并购之进击的腾讯_搜狐科技_搜狐网

2008年,腾讯收购游戏公司VinaGame约20.2%的股份,并于2009年增至22.34%,后者目前是越南当地最大游戏运营商,并开发出一款类似微信的通讯应用Zalo。


我们翻翻当年的报纸,以《电脑报》2005年11月7日的报道为例


《剑网》奇迹与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蜡笔小新
发生在越南的 网络游戏奇迹

提起越南,大部分读者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东南亚旅行的介绍中得知的。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和我国改革开放一样的“革新”,IT 行业也在这个时代,悄然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生越南的互联网奇迹、网络游戏奇迹的土壤已然成熟。


2004 年 10 月。此时的越南没有任何网络运营商认为人们玩游戏应该交钱。就在这个月,越南公司
Vina Game 来到了北京寻找一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准备代理运营。此时他们竟然也面临着和中国的网络游戏创业前辈的尴尬:同样账面上只能拿出 30 万美元最后一搏,同样面临一个未知的前景不明朗的市场。
他们拿出这最后的 30 万美元选择了代理金山的《剑侠情缘 ONLINE》,由于游戏名称意译过去比较复杂,因此他们给越南版的《剑侠情缘 ONLINE》取名《武林传奇》。他们当然不知道,“传奇”这两个字对于网络游戏业界,特别是中国网络游戏业界,代表的是一个奇迹。

《武林传奇》于 2005 年 6 月正式公测,结果这一个开端惊人地与当年那个网络游戏奇迹一样:首日公测在线人数就突破了越南的历史最高记录,过了万人。在 9 月正式收费第一天 3 万多
付费用户把他们吓了一跳。而到了10 月,这个数字是 5万,到了11月初,这个数字已经是 6.2万,活跃账号有 80 多万,并在不断增长中。此时,越南各大网吧里,已经充斥着这款来自中国的网络游戏。而 Vina Game,也和当年盛大一样,淘到了越南网络游戏的第一桶金。

奇迹的另一头
这个奇迹无疑让 2005 年有些郁闷的国内业界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把金山的软件卖到全世界去。”,金山公司总裁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显得非常有信心因此这个成功他认为是非常自然就发生了的。

谈到《剑网》在越南的成功,他显得兴致勃勃。当时金山考虑到越南市场容量并不算大,折合起来潜在消费人口 2000 万左右,因此就抱着大家友好合作,支援越南方面的心情把《剑网》的代理运营权给了 Vina Game而在分成等方面的条件也“相当优惠”,十分灵活。


30 万美元,同等金额在中国也许是很多渠道商代理点卡销售的入门保证资金。可以说在一开
始似乎《剑网》卖得似乎太便宜了点。然而 2005 年 8 月雷军应 Vina Game 的邀请到越南考察运营情况的时候吓了一跳。“走进每一个网吧都看到里面六七成的人都在玩《剑网》越南版,我拉住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玩家询问,他说他们班上每个同学都在玩!”

“看到这个情景我就知道这游戏在越南算是成了!”雷军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的兴奋。而越南方面则对收费还是有所顾虑,因为玩游戏收费在越南还是头一次,何况收费金额并不算便宜:月卡价格
6 万盾,折合人民币 40 元,只比中国版《剑网》便宜8元。

“我坚信网络游戏一定会响彻全球,因此告诉越方,收费后玩家过 3 万绝对没有问题,运营得好可以上 10 万。”后来的情况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可以说,《武林传奇》确实已经成为了“越南的《传奇》”,在越南的网络游戏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周我们有员工去武汉,在网吧中看到一种没有发现过的《剑网》,以为是私服,上去调查,却发现是一个在武汉读书的越南留学生在玩。”
尽管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没有给记者透露具体数字,“这是商业机密”,他笑着说,“但是我们今年的确可以从越南的代理运营业务中收入不少。”

看来,奇迹的另一头,也未必不是奇迹。然而,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奇迹三要素:品质、题材、耐心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在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走出去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难题。

“品质是最重要的。”在和《电脑报》记者的讨论中,雷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国产网络游戏‘走出去’要想成,要做到以下几点:别吹牛、好题材、慢慢来。”而这一切都是以品质作为核心的。

“要想在海外成功,就先不要吹牛,你就必须在本土市场成功你如果连本土市场 10 万人的市场规模都做不到,怎么做规模小些的海外市场?要在本土做成,品质就很重要。”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以前是走出去了不少,但是国内的玩家在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新闻的时候,往往会非常纳闷:我怎么没玩过这款游戏?

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并没有在国内进行正式运营,甚至连规模大的公测都没有进行过,像这样游戏品质当然难以保证,怎么不会影响运营商的成绩。而且这种“拿洋人当小白鼠”的心理,也极大伤害了海外合作者。因此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走的是“一锤子买卖”,在很低的游戏品质下,游戏往往运营一年便无疾而终,海外运营商也将其转为免费运行的“添头”游戏。可以说,粗制滥造是中国原创网络游戏在海外之路并不顺利的一大症结。

同时,以游戏品质为核心牵涉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题材。很多国内厂商在自身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盲目模仿“韩国模式”,操作的题材大走奇幻路线,而且是在对奇幻文化不熟悉的情况下操作这样的欧美化的游戏。结果是欧美的玩家认为这些游戏完全没有内涵,错误百出,而亚太玩家又毫无认同感(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两头不讨好,只有失败。而立足于本土文化或者是文化圈的认同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经验。

而慢慢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公司选择海外代理商只看人家有钱没有,急功近利,不看对方的长期合作诚意。结果有钱的海外代理运营商不重视,往往只把这些游戏作为扩大的产品线的组成部分。而《剑网》在越南的成功就是因为金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Vina Game)的推广确实非常卖力,还搞了很多选秀之类的活动大造人气。”

看来,国产网络游戏长期以来走得出去,赢不回来的困局,并不是因为我们先天不足。经过数年的市场与玩家的考验,我们的运营与开发商在世界上对网络游戏可说是最为熟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自信务实的心态,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精工制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我们的原创网络游戏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从代理国外游戏开始,然后注重线上线下培养市场,注重网吧推广,甚至连起家的本钱都有点像盛大:都是30万,当年陈天桥从陆家嘴集团辞职,而VNG的CEO黎洪明也是一样,他是从普华永道公司辞职的,而今天的VNG比曾经的盛大集团更加成功,它不但有王牌的网络游戏,而且已经推出了ZINGMP3,电子支付123pay,输入法laban key,网吧管理软件CSM,互动社区zing me,甚至还有个即时通讯软件zalo。


它是越南的盛大,又是越南支付宝,又是越南腾讯。


而且它已经准备赴美上市

以开发游戏起家,VNG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越南科技公司

目前,VNG自主研发的游戏包括Sky Garden、Farm in Paradise and Dead Target 已经陆续登陆230多个国家;其聊天应用程序Zalo在越南和缅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拥有超过7000多万用户。其管理团队预计2017年营收为1.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财务数据,同比上涨70%。


而同样依靠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集团,哎,不说也罢了,人家上市,它退市,还说个屁。


user avatar   ba-du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演的是胤禛啊

在他20来岁的时候,被康师傅批评喜怒不定,并且在《康熙起居注册》三十七年三月的记录中存档

他30来岁的时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他央求康师傅:“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请“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得康师傅旨谕允:“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此语不必记载”

胤禛花费了十多年改了自己脾气暴躁的毛病,也可以说没改,但是起码他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康师傅临终前还给了胤禛四个字“戒急用忍”

这几点加起来,能大体上得出胤禛的形象

一个多疑的帝王也不会喜欢下边的人靠猜他表情得知他爱憎

说回陈建斌演绎的胤禛,还是演的非常到位的

《甄嬛传》适合多看两遍,演员细微的表情很值得琢磨,尤其是题主说的几乎没什么表情的陈建斌,我甚至觉得在剧中他的表情可谓是最出彩的

面对胤䄉挑衅的时候,面对年羹尧让苏妃伺候吃饭的时候,面对皇后劝他不要再喝汤要懂节制的时候,非常多的细节,他的神色表情是很到位的,很符合正史中描述的胤禛的性格

一个随时挤眉弄眼,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皇帝只有紫薇他爹




  

相关话题

  携程网靠谱吗? 
  我打算边打工边游历中国,能请给我一些建议吗? 
  开极小众车有何感受? 
  十一假期,在国内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台阶最少高过车轮直径的多少,车才上不去台阶? 
  为什么会有“车是好车,就是价格太高”的说法? 
  2 月 12 日沈阳一公交车发生爆炸,已致 1 死 42 伤,目前救援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长沙本地女仆陪游活动? 
  车用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自带氧”会促进燃烧吗? 
  求唐车主分享唐的真实油耗? 

前一个讨论
为何十代思域不用1.5四缸自吸而用1.0T三缸发动机?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长城销量这么好,单车利润在国产车内比较也非常高,今年新上的品牌WEY也很成功,但股价却一直下跌?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