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追求是有好处的,但是什么是『适当』还是可以讨论的。如果想忽略推理过程,直接看用引用字体标出的定理就好。
经济学上看劳动力市场,通常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工作市场职位的数量,一个是市场现有职位的工作时间。数量的变化称之为广度边际(Extensive Margin)上的变化,而工作时间的变化称之为强度边际(Intensive Margin)上的变化。
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两个维度,一是男女交往广度,也就是互相对对方了解多少;二是男女交往的强度,也就是就具体的方面,到底了解有多深。
我们可以假定一个人有n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强度用一个代号 来表示,那么一个人就可以表示为 ,我们假定其中前m个可观测的维度,后n-m 是难以观测的维度,比如是否在危难关头能为自己奋不顾身等等,那追求者和被追求者之间,就存在这样的一个博弈:
被追求者对每个方面都有一个表示自己看重程度的权重 ,如果追求者所有方面的加权平均之和大于一个标准 ,也就是 ,那么追求成功,反之则失败。
但是因为被追求者并不知道追求者精确的信息,所以追求者只能根据自己观测到的两个人交往之中互相发出的信号 ,对真实的方面取期望值。所以被追求者计算的实际上是: 。
毫无疑问,信号接收的越多,对 的估值就越精确。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应该不停的追求才对。
但是!这儿就存在一个广度和强度的权衡。因为如果不断的就一个方面发信号,强度是够了,而如果这个方面不是对方看重的又当如何呢?尤其是在并不清楚对方看重什么的情况下,一味的表现自己喜欢表现的地方未必是一个好策略:你写一手好的钢笔字,然后对方恰好又不好这口,权重很低,那么就算精确的知道了你的高 ,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提出第一条定理:
对对方不了解的时候,应该更看重追求的广度边际(Extensive Margin),在不同的约会中着重于表现自己更多的方面,以发现对方高权重的特点以便于以后重点表现。
当熟悉了之后,对对方权重的分布有了更好的把握,是不是就可以重点表现了呢?依然不是。这儿又出现了第二个权衡,信息更新的边际递减。
比如开始的时候,对方对你的财力一无所知,后来表现了很多次之后,已经对『你是个有钱人』有了较为确定而明确的认知了,也就是 已经非常的接近了真实情况了,这个时候边际上继续增加一个 ,对对方对你的实际好感度增加是有限的。一个方面的信号提供的越多,那么新信号带来的提升就越小。也就是说,同样的好感的提升,就变得更加的『昂贵』。这就引出了我们第二条定理:
除非能够触发难以观测的维度观测,长期针对一个维度发送信号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因为长期针对一个维度发送信号,对方并没有接受到太多的信息更新,所以对方如果之前拒绝,那么大概率之后还是会拒绝,例外的情况就是『长期持之以恒的发送某个方面的信号』本身构成了一个新的信号,解锁了对『有恒心』等难以观测的维度的度量。
具体的到题主的情况,如果题主觉得自己还有一些对方可能会看重的品质或者特点,那就可以尽快的展示出来,否则的话,你所看到的,已经是博弈均衡的场景了,而不是失衡(对方不会了解)的结果。
相亲意味着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多的体验机会,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凑合了。
那不叫相亲,那叫小孩过家家。
能理解题主急于脱单的心理,但你这样“敷衍”的态度,只会让女生觉得你轻薄浮躁。
你娶的可是人家的一辈子,谁会甘心这么随便?
1.相亲的意义:是扩大选择范围,而不是缩小
人们为什么会相亲?
排除“被逼着”的被动情况,如果一个人愿意参加相亲,那多半意味着:
第一,他主观上渴望(至少是不排斥) 恋爱和婚姻,对自己的伴侣有一定标准。
这个标准可能是相貌,学历,家境,也可能是生活态度,爱好,能力等等。
第二,在他能接触到的异性中(可以理解为工作,生活的圈子里) ,找不到让他满意的对象;
或者即使找到了,却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人家看不上他。
也就是说在客观上,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很难找到心仪的伴侣。
这两种条件下,如果他还想获得亲密关系,要么他在自己的可选择范围内,降低自己的标准;
要么他保持自己的标准,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通俗来讲,就是相亲。
如果你按照这个思路,不难发现所谓相亲,是在扩大个人的选择范围,创造更多机遇,获得更多经验和技巧。
这就像是搬家,尽管我在自己原来的住处实在住不下了,但并不代表我会随便找个地方凑合。
我肯定要多方考察,仔细比较,才能最后决定我搬到哪儿住。
可现在有个房东,一看我要搬家,就认定我已经“饥不择食”了,催促我赶紧和他签合同。
我委婉地表示看看再说,他不但不理解,反而一个劲催促。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这个房东的态度,能谈成生意吗?
恐怕只有这栋房子很抢手,或者购买者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他才有希望。
只是,把希望 寄托在这两种情况,是很不现实的。
——如果题主是那样抢手的男生,怎么会单身到现在呢?
更何况在恋爱市场里,女生的选择空间一般都比男生大一些;即使那个女生选择空间不大,只能“屈就” ,恐怕也更愿意找个“态度好点的”。
题主的错误在于,相亲的意义是扩大选择范围,你却在强迫对方缩小范围,把注意力全放在你身上——可你自己又没有那个吸引力。
这种情况下,女生怎么会乐意呢?
2.为什么女生迟迟不给你答复?
题主,还有很多恋爱中的男生也许会觉得很委屈:我的态度很诚恳,我也相信自己能对她好,她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个机会呢?
就算不给机会,也不应该一直拖着我——这不是耽误我时间/涮着我玩吗?
下面我会简单分析一下女生这样做的心理动机。
恋爱关系的形成与维持,主要靠的是两种因素:吸引力与可得性。
吸引力是你身上能引起对方兴趣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以是相貌,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性格——总之你身上必须有至少一点,满足对方的择偶标准;
可得性则是对方确信能和你在一起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涉及两人身份地位差异,互相保持忠诚,可信赖的程度。
通俗点说,可得性决定了你能对我好,而吸引力决定了我愿意对我好的人是你。
在题主和两位相亲对象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题主在第一次见面时,没有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力),以至于她们对和题主继续走下去的兴致不大;
在恋爱初期,女生可能会故意冷落男生一段时间,目的是考验男生的情商和应变能力,此即所谓“废物测试”。
遗憾的是,面对这种测试,题主并没有冷静客观地对待,而是先盲目等待,等待没有结果就“不耐烦” ,打电话催促。
在这个过程中,题主没有展示出女生喜欢的那些特征,比如:冷静,细致,能猜透女生心思,善于处理困难局面;
与之相反地,还通过抱怨,催促的方式,暴露了自己急于求成,乏味无趣,不能懂女生心思的缺陷。
这种情况下,女生对你冷漠这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吸引力和可得性必须保持平衡,吸引力过多会显得“可望不可即” ,而可得性过多则会显得“便宜没好货”。
题主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在女生对你产生兴趣(被你吸引) 之前,过早表现了太多的可得性(一个劲催促对方,对方一答应就随时可以献身)。
面对这样一个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结婚对象,女生很容易就会产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的鸡肋想法,既不会答应你,又不舍得直接拒绝。
3.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
首先,有环境的影响。
题主提到了自己生活环境里,“三十岁不结婚被认为不正常”,可以想象题主平日里肯定没少受这方面的窝囊气。
也正是这种社会氛围,促使题主在恋爱中急于求成,认为女方这像你一样,随便找个人凑合得了。
这也是很多参加相亲的男生的心声。
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们忽略了女生的情感需要,凭着一厢情愿的热情高歌猛进,最后只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其次,不够自信的心态。
从题主的自述,以及急于和女方确认关系的行为,不难发现题主在恋爱中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很难吸引到女生,同时也担心女生被别人抢走,所以早点确定关系才能安心。
必须告诉男生的是,关系只是一个名分,实至才能名归 。
如果你的吸引力不够,女生即使答应了你,也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朱砂不足红土为贵。
到时候,充着恋人的名分,却只能享受备胎的待遇,那才真是有苦说不出呢。
最后,缺乏恋爱经验,不善于与女生相处,不善于和女生沟通,听不懂弦外之音,也分辨不了女生的拒绝和敷衍。
这样的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必然给你的相亲和恋爱带来更多烦恼。
4.建议
首先,你的“焦虑”和“不自信”,既来自周围人的影响,也来自心态的不平衡。
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也不要在心理上总觉得女生“高人一等”。
你身边的那些女孩之所以那么有魅力,并不是她们多么优秀,只不过是她们善于打扮善于交际的结果。
如果你能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自己形象和交际能力上,你也可以做到吸引女生的注意。
其次,克服你的焦虑。
在女生面前不知所措,被女生拒绝并不意味着你缺乏魅力,只能说明你缺乏经验。
你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总结教训,慢慢的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猜透女生的心思,越来越能在感情里柔韧有余。
最后,不要把“在一起”当做结识女生的唯一目的。
目的性太强,不仅会让人患得患失,还会限制你的交际范围,让你产生“真命天女”“非她不娶”的狭隘观念,一旦得不到回应,对你的自信将是很大的打击。
你需要做的是,通过共同爱好,旅游,朋友介绍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不断尝试和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女生接触。
这不但会锻炼你的交际能力,积累经验,提升自信,更重要的是扩大你的选择范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伴侣。
在公司里你也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员工,但在有共同爱好的圈子里,也许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