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群里都有这样一位家长:
他正能量满满。
他言必曰“家长要坚持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进步”。
他刻板的理解了许多高大上的概念并热衷应用。
他每天都在群里转发鸡汤文。
他每天都跟大家交流最新的教育理念。
他特别喜欢分析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
他非常的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班级的成长。他在考试成绩发布之后异常活跃,经常要求老师公布成绩统计,尤其是在自家公子考的不错的情况下。
偶尔他会翻车。孩子谎称自己考了全班第一,班主任老师应他要求公布了小测验最高分得主,他仍然不死心坚持询问。最后他只好用长篇“专家讲话”刷屏——专家提出不能太看重小测验的成绩。
他热心班务,经常把“我的观点”扩大化为“我们的观点”,舍得下力气推动“我们的观点”。
他对孩子的美好未来有一个环环相扣的精密计划,这是他家族振兴计划的一小部分。一但这个计划面临一点小小的挫折,他就显得失魂落魄。
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乐观的,彰显了小市民阶层尤其是凭借自身奋斗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小市民对后代的蔷薇色幻想:
只要我用心锄地,一定能结出好庄稼。
他传承了“孩子是自家的好”的几千年悠悠父母心。
然而,其他家长并不待见他,认为他把家长群变成了炫耀自己的工具。
他“为了孩子,为了班级”所做的一切,在其他家长眼中不过是为了追求优越感。
家长们甚至背着他另成立了一个群,班级群只是班主任用来发通知。
当这位家长被别的家长怼的时候,他通常在第一时间段指责对方“鸡肚我家孩子优秀”,指出只有像他这样“懂教育、积极向上”的家庭,孩子将来才能成大器,预言对方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
郊区新建的中产高尚社区里,从老家来带孙子的大妈是这类家长的老龄版。接孙辈放学的时段,他们聚在街心花园,反复的询问和比较对方儿子、儿媳的工资待遇、孙女孙女的考试成绩,为儿媳妇不愿意生二胎忧心重重并交流催生经验,热衷别人家的家长里短。一代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实现阶层跃升买下了这个小区,下班回家也要习惯性的重复职场上人挤人往上爬的动作。